“在我们的努力下,全世界每家医院都会有一个3D打印科。”金鑫以此证明3D打印技术在未来医疗当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他对这个领域前景的充分信心。
3D打印技术出现后,其在医疗领域当中的应用很快受到了全球各个国家的高度重视,并进展迅速。2010年后,大量相关的临床报道和文献开始出现;2012年后,陆续出现3D打印产品人体使用的报道;2015年7月,美国OPM与德国Joinmax3D打印椎间植入物先后获FDA准入,正式植入人体;2016年1月,日本厚生省将3D打印器官模型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早年供职跨国医疗器械巨头的金鑫,在从业之初就意识到了3D打印技术在医疗当中应用的前景。“我们当时在等合适的时机,技术的成熟、成本的下降等。”到2014年,找寻相关志同道合的成员,创立麦递途,致力于提供医学3D打印整体解决方案,并从2015年开始全职投入创业。
完整的医学3D打印服务链包含多个环节,医用级别打印原材料、专用设备、医学影像数据软件、医学工程学技术服务等都需要极高专业化的技术技能。“目前,完整闭环医学3D打印需要的所有环节,我们都已经实现了自有自主知识产权。”金鑫表示,自主研发使麦递途获得了成本上的优势,打破了国际巨头的垄断,而且在迭代持续研发能力、质量控制等方面取得了巨大优势和保障。
医学是一门复杂的学科,不同临床专科对3D打印产品的要求各不相同,不同打印产品又会要求3D打印设备、打印原材料的专业化程度很高,而且应用于临床的3D打印产品还需要取得相关品类医疗器械的准入许可。总而言之, 3D打印技术和医学结合的过程可能相当漫长。但毋庸置疑,3D打印技术能够在医疗领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功效。
“从打印产品的角度,3D打印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可以分成六个档次。”金鑫对36氪表示,“第一个层次是医用模型,可以用于术前规划、医患沟通、培训教学模拟操作;第二个层次是个性化手术工具的定制;第三个层次是植入类产品;第四个层次具有部分生物活性的产品,第五个层次的产品能临时部分替代人体器官的功能,第六个层次的产品则可以取代某些人体器官了,这个目前第四五六层次在行业内还处于实验室科研阶段。麦递途已经涉足全部这六个方面。”
初创时期的麦递途选择从骨科切入医学3D打印,为医院提供设备、耗材、软件、全套培训等完整的解决方案。到目前为止,麦递途已经大大扩展了3D打印所能覆盖的临床专科,包括心外、神外、胸外、普外、齿科、产科、泌尿外科等都已经有相关案例报道。
在业务层面,尽管麦递途已经具备了各个环节的研发和生产能力以及完善的产品,但金鑫表示,他们不会拆分销售,而是坚持向医疗机构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真正将3D打印技术普及应用起来。目前,麦递途主要采取的是与医院建立联合实验室的形式进行业务上的推广。“医院、医生、患者都有需求,成为我们的服务对象。实际上,3D打印技术的应用能够给患者带来更精准的医疗体验和效果,存在着更大的价值也理应有对应的价格相匹配。”金鑫说。
目前,麦递途已经与全国过百家大型医院建立了联合实验室,产品自去年9月上线以来已经取得了过千万的收入,而且麦递途还在进行各个方面的升级,包括在金属以及新型医用材料的打印设备和原材料的研发以及在基础理论方面和实际应用层面的持续研究等,并准备申请多项全球专利和着作权。
麦递途团队规模已经超过100人,核心创始团队8人,医疗行业从业经验过百年、基本都是高级工程师或临床医生背景。2016年初,麦递途获得了来自普华资本的天使轮投资。而且,据透露,最近麦递途也已经完成了晨兴资本领投的A轮融资。
来源:36氪 作者:刘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