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财政厅副厅长、省医保办主任詹积富在福建省药械联合采购中心指导工作时,要求该中心“确保在本轮新标标期结束时(2017年3月1日)顺利衔接,执行新的药械联合限价阳光采购政策”,11月3日,福建省药械联合采购平台的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有行业人士表示,新平台设计了颠覆性的新规则,将彻底改变在我国各地延续多年的现行药械集中招标采购制度。
据悉,福建省药械联合采购平台将执行联合限价阳光采购。
首先,对于竞争性品种,医保部门将确定医保支付结算价格。成交采购价低于支付结算价格的部分,归医院所得;高于结算价格的部分,由医院买单。
同时,对于非竞争性的独家品种,医保部门确定医保支付基准价格,超出基准价的部分,由患者自己承担。
颠覆性新规则之下,医药产业将迎来巨大变化,把终端的药品价格拉回合理区间,最大限度挤压药价虚高的“水分”。
而颠覆性的采购新规之所以率先在福建推开,此前福建省委省政府强力推进的医疗保障要素(相关职能)大整合,是必要基础。
2016年9月,福建在全国率先成立省级层面的专门医保机构——福建省医疗保障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省医保办”),省卫计委、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商务厅、省物价局等多个部门与医疗保障相关职权,统一划入省医保办。同时,省医保办设有“三处三中心”,即医保基金管理处、医疗服务价格处、药械采购配送监管处等3个内设处室,专项承担省医保办具体工作;下设省医疗保障基金管理中心、省药械联合采购中心、省医疗保障电子结算中心等3个事业单位,承担省医保办相关事务性工作。
在划转整合省人社厅、省卫计委、省民政厅、省物价局、省商务厅等部门职责的基础上,省医保办主要承担的职责包括:
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医疗救助(以下统称医疗保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研究拟订我省医疗保障相关政策、规划、标准、办法并组织实施;负责监督全省医疗保障基金征缴(拨付)、支付和管理,承担省级医疗保障基金管理工作;
负责指导、监督全省医疗服务价格谈判、调整,承担与省属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的谈判和确定工作;
负责指导、组织、监督全省药品、医用耗材的联合采购、配送和结算管理,承担省级药品、医用耗材的联合采购、配送和结算管理等工作;
负责指导全省医疗保障定点医药机构管理,承担省级医疗保障定点医药机构协议管理等工作;
负责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行为的监督管理以及医疗费用稽查稽核,监测、调控相关药品价格和医疗服务价格;
负责推进全省医疗保障信息系统的规划和建设工作;
承担省委、省政府、省医疗保障管理委员会交办的其他任务。
此外,为推动全省医保机构整合工作,福建省还要求各设区市参照省级医保机构整合模式,成立市医疗保障管理局,设在市财政局,形成全省统一的医保管理体系。一是统一医保经办管理。各设区市成立市医疗保障基金管理中心,并在各县(市)设立由该中心垂直管理的医疗保障基金管理机构。同时,市辖区的医保经办机构同步整合,是否单独设立管理机构,由各设区市自定。二是推进医保基金市级统筹。积极发挥基金大数效应,推进城乡居民医保基金和城镇职工医保基金市级统筹。在市级完成医保机构整合后,医保基金原为县级统筹改变为市级统筹,实现覆盖范围、筹资政策、保障待遇、医保目录、定点管理、基金管理“六统一”。
对于下一步发力重点,福建省财政厅副厅长、医保办主任詹积富曾表示,在医保机构整合的基础上,将抓好四大方面任务。
一是发挥医保在药采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医保对药品生产流通企业、医院和医生的监督制约作用,调控医药价格,推动药品流通领域改革。一是实施“招采合一”。改革药采方式,将药品、耗材的采购、配送和结算管理职能并入医保办,医院向医保办报送临床用药需求目录,医保办负责统一采购和结算。二是挤压药价虚高空间。实施药品医保支付价、药品耗材联合限价采购,按照“为用而采、按需而设、去除灰色、价格真实”的采购原则,为理顺医疗服务价格奠定基础、创造条件。三是实行药械阳光采购。建立药械阳光采购平台,严格执行“一品两规”“两票制”,采用通用名称、通用剂型、通用规格、通用包装,遏制“过票洗钱”和“开方回扣”等行为。
二是动态理顺医疗服务价格。按照“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基本路径和“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原则,在合理控制医院总收入增长幅度的情况下,将降低药品耗材费用所腾出空间,“腾笼换鸟”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分类指导理顺不同级别医疗机构间和医疗服务项目的比价关系,提高医药总收入的含金量,优化医院收入结构,提高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和阳光待遇,推动公立医院良性发展。同时,改革调价方式,建立省医保办与省属医疗机构服务价格的谈判和确定机制,由过去的政府定价转变为医保机构和医疗机构谈判定价,调动医院参与医改的积极性。
三是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发挥医保对堵住浪费、节约成本、遏制“大处方”“大检查”“大化验”等过度医疗的监管作用。包括实行复合型付费方式,推动医院实行精细化管理;实行医保基准价格制度。仅有进口原研药品,按进口价作为医保结算价;既有进口原研药又有国产仿制药的,以仿制药品价格作为基准价;延伸医保服务到村。按照“筑牢网底、基层守门,开通医保、送医到村,预防为主、医养结合,全民健康、全面小康”思路,将医保开通到村,推进分级诊疗,有效引导群众合理就医,逐步夯实大卫生、大健康基础。
四是建设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包括推动医保异地结算,建立医疗费用、药品和器械的阳光结算平台,整合医疗保障信息系统,组建医疗服务智能监管平台,开通网上服务平台。此前,全省新农合使用卫计部门信息系统,城镇职工医保和城镇居民使用人社部门医保信息系统,医疗救助系统使用的民政部门信息系统等各类信息管理系统,接下来将推动建立全省统一的“三医联动”医疗保障信息服务平台。在加强监管方面,下一步将做好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服务科室、医师数据库建设,推进医保医师代码管理。完成各统筹区医院科室编码和医师数据库建设,提高对医疗费用支出的审核力度,实现对定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管。
来源:医谷综合
为你推荐

带状疱疹疫苗“遇冷”,百克生物2024年净利润腰斩
近日,国内疫苗龙头企业百克生物发布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其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2 29亿元,同比下降32 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 32亿元,同比下降53 67%。对于营收...
2025-04-23 12:59

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结果
近日,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情况公布,该联盟由重庆牵头,联合湖北、广西、海南、贵州、云南、青海、宁夏、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十省(区、市)开展的药品集中带量采...
2025-04-21 18:48

全周期智控慢病,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开启战略合作
2025年4月21日,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在北京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糖尿病和体重管理领域的合作进入新阶段。依托诺和诺德百年深耕慢病领域的专...
2025-04-21 15:57

康方生物1类新药依若奇单抗上市申请获批,用于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成人患者
该药是我国第一个且唯一获批上市的IL-12 IL-23“双靶向”单克隆抗体新药,是康方生物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首个获批上市的一类新药。
2025-04-21 13:39

阿斯利康乳腺癌1类创新药卡匹色替片中国获批
该药适用于联合氟维司群用于转移性阶段至少接受过一种内分泌治疗后疾病进展,或在辅助治疗期间或完成辅助治疗后12个月内复发的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
2025-04-21 11:02

辉瑞宣布终止一款口服GLP-1减肥药的临床开发
近日,辉瑞在其官网宣布,决定终止开发口服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激动剂Danuglipron(PF-06882961),原因系在一项有关用药剂量的临床试验中,一名患者出现了可能由该...
2025-04-21 10:29

福建省医保局印发单列门诊统筹支付医保药品目录(2024年版)
根据2024年6月发布的《福建省医保药品单列门诊统筹支付管理办法(试行)》,为了让参保患者无需住院、在门诊就医也能用上国家谈判药品、享受医保待遇,将适用于门诊治疗、使用周...
2025-04-20 13:34

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医药健康企业有哪些?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分为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和中国消费名品成长企业名单。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共包括93个企业品牌和43个区域品牌。中国消费名...
2025-04-20 11:17

携手共绘“个性化近视手术”新蓝图:爱尔眼科与爱尔康启动100家医院全光塑技术战略合作
双方将以技术共享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支撑,以科研协作为纽带,全力推进屈光手术标准化诊疗体系建设,加速前沿技术在临床领域的普及应用
文/ 屈慧莹 2025-04-19 23:35

CDE:简化港澳已上市传统口服中成药内地上市注册审批申报资料及技术要求
允许香港、澳门特区本地登记的生产企业持有,并经香港、澳门特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上市且在香港、澳门特区使用15年以上,生产过程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要求的传统...
2025-04-18 18:54

君德医药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加速推进创新药械组合平台建设与产品上市
本轮融资主要用于首个减重口服器械的注册及生产销售,以及加速多个核心创新药械组合技术平台的产品管线研发进程。
2025-04-18 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