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是互联网在医疗行业的新应用,虽然其话题火爆,但大众使用率却不高。它未来将如何发展,能否普惠民生,人们很关心。今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首部互联网医疗蓝皮书《中国互联网医疗发展报告(2016)》。蓝皮书系统的介绍了近年来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态势和前进路上的“三座大山”。
何谓“互联网医 疗”?
蓝皮书指出,互联网医疗是医疗发展模式,其包括了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技术手段的健康教育、医疗信息查询、电子健康档案、疾病风险评估、在线疾病咨询、电子处方、远程会诊、及远程治疗和康复等多种形式的健康管家服务。通过以上服务有利于解决中国医疗资源不平衡和人们日益增加的健康医疗需求之间的矛盾。
数据显示,2014年互联网医疗进入启动期,中国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达114亿元,2015年市场规模已经达157.3亿元,增长率为37.98%,其中移动医疗市场规模达42.7亿元,增长率为44.7%。高增长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是传统医疗服务无法有效满足广大患者乃至医生的需求及存在需求对接问题,这些问题通过互联网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截至2015年12月,我国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为1.52亿人,占网民的22.1%,相比于其他网络应用,互联网医疗的使用习惯仍有待培养。其中,诊前环节的互联网医疗服务使用率最高——在线医疗保健信息查询、在线预约挂号和在线咨询问诊应用总使用率为25.3%;医药电商使用率占网民的4.6%;而在慢病管理、预约体检、健康保健等O2O医疗健康领域,使用率都低于1%。
“医药电商”望迎爆发式增长
蓝皮书预言,医药电商在未来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随着处方药电子商务销售和监管模式的创新以及互联网延伸医嘱、电子处方等网络医疗健康服务的应用,处方药网售权限有望开放,医药等企业也将更多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优化采购、分销体系,提升企业经营效率。医药电商的发展可以进一步推动医药分离,通过互联网有效降低药品销售对医院渠道的依赖性,从而打造完整的购药电商平台生态。
与此同时,互联网+中医药市场潜力也十分巨大。在互联网医疗领域,互联网中医药仍处于起步阶段,互联网中医的创业虽然比较活跃,但大多数创业公司仍处于初创阶段。即使在新兴的互联网医疗领域,相比几大已经晋级亿元级的行业巨头,互联网中医创业公司也是比较弱小的。随着发展中医药成为国家战略,以及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在社会上推动了一波中医热潮,社会对中医药的关注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互联网中医的未来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将成为互联网医疗领域新的发展方向。
“互联网医疗”的“三座大山”
据蓝皮书数据显示,2015年移动医疗用户规模约为1.38亿人,相较于前一年的0.72亿人增加了近一倍。虽然移动医疗市场备受关注,但表示使用过移动医疗产品的手机网民用户仅占网民总人数的两成。仍有近八成的用户从未使用过移动医疗相关产品。
对此,蓝皮书认为,有“三座大山”阻碍互联网医疗发展。
(一)处方药未解禁
行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是政策壁垒。医保放开和处方药网售解禁尤为重要。医疗机构是处方药的主要销售机构,在国内药品终端销售收入中,超过80%的药物为处方药,因为新农合、医保等医疗保障体系与网上药店不能对接,医保卡在网上药店购买药物时不能使用,也限制了零售药店(包括网上药店)的销售增长。
(二)缺乏医保的支撑
目前的互联网医疗行业,缺乏行业标准、无保证信息真实可靠的机制以及认定行为责任的机制,被称为互联网医疗发展的最终限制。当务之急是研究制定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互联网医疗信息甄别监管机制、互联网医疗适用范围和诊疗规范,以保证互联网医疗进入医保后,保险公司与医保部门有能力进行费用管控。此外,如互联网医疗与传统医疗机构能够合理对接,建立医疗领域里的O2O模式,便可以在确保医疗质量的情况下,发挥互联网医疗节约成本、方便快捷的优势。
思维模式落后是当前移动互联网医院发展的最大障碍,由于缺乏对移动互联网大趋势的认识,部分医疗卫生主管部门、医院领导不愿意主动接受变革。此外,能否开放移动医保实时结算,直接影响支付时使用移动服务平台的医保患者数量。
(三)远程医疗的制约
国家卫计委发布的《关于推进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的意见》规定“非医疗机构不得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和“医务人员向本医疗机构外的患者直接提供远程医疗服务的,应当经其执业注册的医疗机构同意,并使用医疗机构统一的信息平台”。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互联网医疗的发展。
互联网医疗不太可能出现“颠覆性”产业重构,将以一种温和的、循序渐进的方式充实和完善现有医疗服务体系。以互联网医疗的良性发展助力全民健康。互联网学者李易就此做出点评。
李易:当前互联网医疗在中国的发展应该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何出此言?因为这个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中国互联网过去发展的20多年,其实更多解决的人和人在三个维度连接的问题,百度解决的是人和人之间信息方面的连接;阿里巴巴解决的是人和人在交易方面的连接;腾讯解决了人和人之间在社交关系上的连接。未来人需要跟什么连接?人需要跟医院连接、人需要跟医生连接、人需要跟药房连接,因为未来中国人更多的是需要健康,这跟健康中国大的方向也相吻合。
其实未来这个市场空间的巨大在各个维度都会体现,比如到医院去看病,我们排队,能不能通过远程、通过微信公众号提前预约挂号,这当然是可以实现的。现在有很多慢性病患者两个礼拜、三个礼拜去一趟医院,其实只是为了重复去开一次药,在这种情况下,能不能远程开药,甚至药房的供应链能否送药上门?当然是可以的。未来终极的,就如奥巴马倡导的,如果美国民众都佩戴上智能手环,智能可监测设备,每一天24小时的各种各样的状态被记录了之后,可能通过大数据,通过未来个性化的模型,甚至可以预测后天可能会生病、会生什么病,这样就能够提前预防。
当然,在前途光明的大前提之下,现在的互联网医疗在中国也存在一些问题。个人认为主要是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第一,现在我们的一些互联网企业对医疗业的本质或者对这个业态的认识还不是很深,特别是一些领袖级企业对医疗业业态还不够深。第二,传统的医院的院长对互联网医疗,对互联网的认识可能也不够深,在某种程度上,他可能对互联网有一些抵触,也因此一些互联网医疗企业在和医院合作中会碰到一些障碍。第三,医疗领域传统的机制和体制上可能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医疗体制改革。
另外,中国互联网医疗企业在百花齐放的情况之下,未来可能会出现一个很大的问题,即出现“一窝蜂”的情况,比如一说到挂号大家都去做挂号等,这样就会造成恶性竞争。因此,将来在互联网医疗领域还是要多创新,要从不同维度,围绕患者角度多创新,多走自己的道路,而不要去抄袭和模仿。
来源:菜根网(微信号 caigen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