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情况:
民营医院发展迅猛
2013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97.44万个,增速为2.54%,主要是因为当年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增加了原人口计生部门主管的机构数。
2014至2015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的增长率都在1%以下,总体较为稳定。
2016上半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已经达到98.9万个,与2015年6月底比较,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增加3160个。
2015年,是我国民营医院发展的重要一年。
2015年6月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促进社会办医健康发展,以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健康需求。其后,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政府层面推出的多项政策,进一步破除了社会办医发展的障碍,持续推进落实社会办医准入、运营和监管等方面的支持政策。
2013年至2014年,我国民营医院的增速均超过10%,但在数量上仍然是公立医院胜出。我国民营医院从2015年起获得了飞跃式的发展,去年我国民营医院数量达到了14518个,超过了公立医院的数量,增长速度为15.72%,为三年来最高值。2016年上半年,我国公立医院数量为12958个,民营医院为15303个,与2015年6月底比较,民营医院增加2184个。
按等级分,最近几年我国三级医院占比保持在7%~8%,而二级医院占比为26%~27%之间,一级医院占比从2013年的26%上升至2015年的32%,未定级医院占比逐年下降,2015年占比为33%。
从增速情况看,三级医院的增长速率较为平稳,但也有下滑的趋势;二级医院2015年增速上升至9.4%,而一级医院2015年的增速更是接近25%。
全国卫生总费用:
过快增长得到初步遏制
2014年起,全国卫生总费用的增速有所下滑,2015年增速再次上升至14.94%。
“十二五”期间,公立医院改革取得了新进展,科学的补偿和运行机制正在建立,改革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公立医院的服务效率、水平、能力和收支结构正在发生向好的变化。
各省按照要求稳步推进新一轮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启动国家药品价格谈判试点工作、完善短缺药品储备机制以及推动做好保障儿童用药工作等政策的实施,都对药品供应保障机制的不断健全提供了有效保障。总体而言,医药费用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
比重持续下降
个人卫生支出方面有缓慢下滑的趋势,2015年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为29.97%,刚好达到“十二五”规划要求的30%以下工作目标范围。
公共卫生支出(即政府和社会)自2006年以来,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一重大结构性变化说明我国卫生筹资结构逐步趋向合理,居民负担相对减轻。
人均卫生总费用快速下滑
2013年到2015年我国人均卫生费用支出由2327元/年增至2952元/年,人均卫生费用支出的增长幅度均保持在10%以上。尽管中国人均卫生费用支出的增长幅度较大,但其绝对额仍相对偏低。
2013年至2015年,三级公立医院次均门诊费用有缓慢增长的趋势,2015年的增长率为5.15%,2016上半年继续保持低于300元/次。
最近三年,二级公立医院次均门诊费用保持低于200元/次,2015年的增速下降为4.6%,2016上半年次均门诊费用为188.2元/次。
三级公立医院的人均住院费用一直以来都比二级公立医院的要高出一倍左右,2013至2015年,三级公立医院的人均住院费用保持在1.1~1.2万元/人,2014年增速下降后,2015年又重回4%。2016上半年三级公立医院的人均住院费用为12901.2元/人。
2013至2015年二级公立医院的人均住院费用均在5000元/人,2015年增速为4.76%,2016上半年二级公立医院的人均住院费用为5535.8元/人。
“十三五”顺利开局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是到2017年实现深化医改阶段性目标的攻坚之年,也是到2020年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关键之年。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国办发〔2016〕26号),指出2016年深化医改共有10个方面重点任务:
一是全面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二是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三是巩固完善全民医保体系;四是健全药品供应保障机制;五是建立健全综合监管体系;六是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七是稳固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制度;八是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九是加快发展健康服务业;十是加强组织实施。
从今年上半年的情况来看,“十三五”开局顺利,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期待接下来的这一个五年,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能上一个新台阶,市民能享受更多政策红利,健康能获得更多保障。
来源:米内网(微信号 menet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