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透过这一未来15年的国家健康卫生规划,小编带您解读规划或将对中国医生群体产生的七大影响!
一、医生自由执业真的要来了!
“医生自由执业”这几个字,应该是第一次出现在了国字号的文件中,其意义之重大可以想象。
据悉,之前官方对于“自由执业”基本上避而不谈,而是提“多点执业”。
如今《规划》则明确提出了创新医务人员使用、流动与服务提供模式,积极探索医师自由执业、医师个体与医疗机构签约服务或组建医生集团。
可见官方至少已经有了敢于直面真正解放医生的勇气。也就是说,未来十几年里,医生将可以自由地组建医生集团、创办诊所,并有望能够实现区域范围内的自由执业。
二、医保对医生的监控会越来越严!
长期以来,中国的医保管理能力处于较低的水平,《规划》则明确提出,将严格落实医疗保险基金预算管理;并明确表示,将全面实现医保智能监控,将医保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延伸到医务人员。
也就是说,中国医生的诊疗行为将进入医保监控、严管时代。借助的手段是智能化的,通过医保监控系统,可以做到这边医生刚在电脑里输入处方,那么医保就已经监控到了。
虽然目前一些省份也搞了医保智能监控系统,但中国医保真正的强势监管,还要从三明医改的缔造者詹积富打造的三明医保模式说起。
为了实现医保控费,三明医改在大幅压低药品价格的同时,对于医生的处方也进行了严格的在线监管,对于一些重点监控的药品,一旦医生的处方出现了异常,将会被医保问责。
在三明医保模式下, 三明市医疗保障管理局(基金管理中心)大权独揽,对于医院和医生的诊疗行为进行了强势的监督和管理。
如今三明医保模式已经复制到了整个福建省,并大有铺向全国之势。根据官方披露,福建省卫计委、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商务厅、省物价局等多个部门与医疗卫生相关职权,统一划入省医保办。可谓成为了医疗改革的主导者。
福建省医保办主任、财政厅副厅长詹积富对《看医界》(vistamed)表示,“福建省建立全省医疗保障管理局和医疗保障基金管理中心,突出的是医疗保障管理要素大整合。是全国第一个进行医疗保障管理体制大改革,是朝着以健康为中心而进行的医疗保障要素的大整合。如果说其他省市只是三保合一经办,那么可以这样说,福建省已经是高中毕业准备朝着以健康为中心去高考了,而其他省市还只是在小学阶段!”
詹积富还表示,“福建医保将充分发挥医保的基础和杠杆作用,从而倒逼和推进医疗机构运行机制的改革;倒逼改变现在医疗机构以赚钱为中心的机制;引导百姓合理就医;要彻底改变现在九龙治水的改革困难局面。”
对于广大医务人员来说,在临床诊疗中的行为,除了医保总额预付,还将越来越多地受到医保的监管和制约。
三、这些科室的医生将大量被挖走!
众所周知,无论是私立医院还是个体诊所的发展,都非常依赖于第三方医学检验、影像诊断机构的发展,因为这些大型设备每一个社会办医疗机构都采购是不现实的。
《规划》也明确提出将引导发展专业的医学检验中心、医疗影像中心、病理诊断中心和血液透析中心等。
不仅如此,近日,卫计委更是连续下发了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和医学检验实验室的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明确提出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和医学检验实验室属于单独设置的医疗机构,为独立法人单位,独立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由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设置审批。中国的第三方医学检验和影像诊断机构有望迎来发展的春天。
据《看医界》了解,目前一些第三方医学影像诊断中心虽然设备先进,但优秀的人才却极度匮乏,诊断水平低下。
而未来,大医院的影像科、超声、检验科虽然并不一定会独立了,但至少,这些科室的医生将成为第三方医学检验、影像诊断机构的抢手人才,将被大量高薪挖走。
四、个体诊所将彻底放开!
继《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提出个体诊所等其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设置,不受规划布局限制,实行市场调节的管理方式后;
如今健康中国2030规划出炉,再次明确提出了个体诊所设置不受规划布局限制。
也就是说,以后不论是中医诊所还是西医诊所,未来将实现不再受区域规划的严格限制。
这对于广大想开诊所的医生、医生集团,以及致力于连锁诊所的社会资本来说可谓巨大利好。
因为,如果这一政策不放开,医生开一个诊所可谓难于上青天,一些开千家、万家诊所的想法更只能是泡影。
据《看医界》(vistamed)分析,这一政策的背景,正是目前如火如荼的分级诊疗制度建设,高层应该已经充分意识到,基层诊所实际上才是未来的医疗服务主力军,60%-80%的医疗服务实际上都是可以由全科医生在基层诊所来完成的,没有基层诊所的准入放开,分级诊疗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
不仅如此,规划还提出,将鼓励医师利用业余时间、退休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业或开设工作室。
可以预见,未来的医生们的个人诊所及工作室将遍布基层。
五、全科医生将成为医学教育培养重点!
《规划》表示,将加强医教协同,建立完善医学人才培养供需平衡机制。改革医学教育制度,加快建成适应行业特点的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三阶段有机衔接的医学人才培养培训体系。
什么叫建立完善医学人才培养供需平衡机制呢?说白了,就是目前市场上最需要什么样的医疗人才就重点多培养方面的人才。《规划》明确提出,将以全科医生为重点,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
分级诊疗的实现严重依赖于广大全科医生来作为全民健康的守门人,而目前中国的全科医生缺口将近20万人,也就是说,未来全科医生培养将成为医学教育的培养重点。
据《看医界》(vistamed)了解,成立不久的上海健康医学院更是将全科医生培养作为重点。可以预见,未来越来越多的医学院校将招收全科医学方向的学生。
此外,《规划》还明确提出将完善医学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建立与国际医学教育实质等效的医学专业认证制度。可以说,未来医学教育将越来越严,当医生也会越来越难。
六、全面临床路径管理时代来了!
《规划》表示,将建立与国际接轨、体现中国特色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基本健全覆盖主要专业的国家、省、市三级医疗质量控制组织,推出一批国际化标准规范。
具体措施上,将建设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信息化平台,实现全行业全方位精准、实时管理与控制,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提升医疗服务同质化程度,再住院率、抗菌药物使用率等主要医疗服务质量指标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并将全面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规范诊疗行为。
面对临床路径,曾经有知名高年资医生表示,临床路径不就是给小医生准备的吗?大医生不需要遵循临床路径。
事实上,当中国医疗质量控制进入信息化后,未来包括大医生在内,医生们的诊疗行为都将被纳入临床路径管理。
七、医疗人才的评价标准要改了!
《规划》明确提出,将对接国际通行模式,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护理、助产、医疗辅助服务、医疗卫生技术等方面人员评价标准。
可以预见的是,医生的评价标准将国际化,而国际上没有像我们这样按照论文、职称来评价医生的,要改了!
文件强调,将创新人才评价机制,不将论文、外语、科研等作为基层卫生人才职称评审的硬性要求,健全符合全科医生岗位特点的人才评价机制。
所以,基层医疗人才的论文痛将首先被废除,医生们被逼普遍科研论文造假的情况将得到缓解,以临床论英雄的时代正在开启!
医谷链
来源:看医界(微信号 vistamed) 作者:疾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