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0月11日),百度在北京正式举行了“开启智慧医疗新模式”的主题发布会,旗下百度医疗事业部对外发布了“百度医疗大脑”,宣布正式将自有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医疗健康行业。这可以看做百度在医疗领域的又一次布局,此前,百度在医疗领域最有影响力的产品依然是基于百度搜索的竞价广告,不过伴随“血友病贴吧事件”、“魏则西事件”、《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和广大舆论的监督,该服务面临营收下降的同时也无法真正满足患者的需求,对于百度提出的“连接人与信息、人与服务、人与智能”显然还有不小的差距。此前,百度还推出了基于预约挂号的百度医生、基于百度地图的就医导航等,但基本都未形成真正的影响力。
连接人与智能
在今年9月举办的百度世界大会上,李彦宏强调互联网的下一幕已经来临,人工智能正在渗透到各个行业,“人工智能+”已经开启,百度基于这样的判断,目前的业务布局也进一步向基于自身强大数据和搜索技术积累的人工智能方向布局。
据介绍,百度医疗大脑在宣布正式上线之前已经经过了两年多的“实战训练”,早在2014年的百度世界大会上其就作为一项新计划被推出。
在百度医疗事业部看来,医疗服务的三个阶段,分别是连接人与信息,连接人与服务,连接人与智能,而当前国内绝大部分移动医疗平台都处于连接人与服务的阶段,百度医疗大脑的上线则标志着百度医疗进入了人与智能的第三个阶段。
发布会上,百度总裁张亚勤就这三个阶段进行了阐述:
第一阶段:连接人与信息,早期需要的是简单的信息获取,这一阶段已经完成。
第二阶段:连接人与服务,帮助患者直接匹配附近医院医生、挂号、附近药店等等,这点依然在进行。
第三阶段:连接人与智能,通过百度医疗大脑的这一人工智能技术设施,为整个医疗行业搭建一个平台。要知道未来医疗不会局限在事后,而是在事前就做到了精准的预测,利用智能硬件以及用户在平台上的各种关键数据,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医疗、精准医疗,以及预防等,未来每一个人都将拥有一个人工智能的私人医生,每天24小时关注病情,一旦人工智能观察到数据异常,就会为其提供精准的私人化服务,可以是预防方案也可以是治疗方案,总之未来的医疗将与人工智能密不可分。
发展三个方面
根据介绍,百度医疗大脑产品将基于患者、医生和开放平台三个方面展开。
患者方面:主要基于智能的数据判断,为患者提供自诊判断服务,这也是大家使用百度搜索最常用的功能。以皮肤病为例,百度医疗大脑可以通过先进的图像识别技术、机器学习等技术对用户上传的皮肤症状图片进行分析处理,可以帮助患者发现和鉴别皮肤病,以便进行更准确的预防和及时治疗。这其实与“轻问诊”平台类似,目前的“轻问诊”的回答很多也是基于数据分析的自动回复和匹配。
医生层面:百度医疗大脑主要作为一种辅助医疗工具使用,具体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可以模拟医生问诊流程,提升医生的工作效率;其次,基于海量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分析,百度可以帮助医生确诊疑难杂症并找到策略对症下药,这一点类似于IBM Waston目前所做的事情。最后,则是面向分级诊疗,百度医疗大脑在运行过程中可以收集、汇总、分类、整理病人的症状描述,辅助基层医生完成问诊。
开放平台:百度未来会将相关技术、服务与产业链上下游的医疗器械、医药、保险等相关企业展开多方面的合作,达成其“倾百度技术之优势,改传统医患之匹配,谋百姓健康之福祉”的宗旨。
未来仍需努力
百度医疗事业部总经理李政表示,百度医疗大脑的对标产品是Google和IBM的同类产品。不过相比于IBM Wastion在医疗行业内已经摸爬滚打了数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已经开始逐步进入商用化阶段,百度医疗大脑距离真正的智能化辅助诊断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据外媒消息,今天,IBM已于西门子医疗公司达成了“五年全球战略合作计划”,旨在利用西门子全球医疗销售网络和渠道以及人脉关系,大举进军全球医疗和大健康领域的市场化应用,在中国市场,IBM通过指定的运营服务商杭州认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IBM Watson for Oncology肿瘤解决方案,并已开始在21家医院落地尝试。
无论如何,在医谷看来,人工智能医疗一定是未来医疗服务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作为国内首个公开发布的人工智能医疗服务,虽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期望百度医疗大脑能够越走越好,道路越走越宽,并带动国内人工智能医疗的百花齐放。
医谷链
《IBM Watson首次来华落地21家医院,提供由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训练的Watson肿瘤解决方案》
《IBM正式转型为认知解决方案云平台公司,Watson劳苦功高》
《IBM Watson 10分钟确诊了一名此前被误诊的白血病患者》
来源: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