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日本研究人员在实现器官再生中取得重要进展:利用猴子皮肤细胞产生的干细胞让5只患病的猕猴受损的心脏再生。相关研究结果于2016年10月10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Allogeneic transplantation of iPS cell-derived cardiomyocytes regenerates primate hearts”。
这一实验有助实现提供一种巨大的无争议的再生细胞来源以便将这些细胞移植到心脏病患者体内来治疗这些患者的目标。
这将会缓解从胚胎中或者从移植受者本身收集干细胞的需求。
日本研究人员在这项研究中所使用的干细胞是所谓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s)。iPSCs经诱导后产生被称作心肌细胞的心脏细胞。
iPSCs是通过促进成熟的已特化的人细胞(如皮肤细胞)返回到一种中性的幼年状态,在此状态下,它们能够产生任何其他类型的人细胞。
在iPSCs技术出现之前,多能性干细胞是从人胚胎中收集的,在收集时,胚胎被破坏,因而也引起争议。
还有第三种类型的能够直接从人体内收集的干细胞。“成体”干细胞存在某些器官(包括心脏)的深处来补充受损的细胞。
成体心脏干细胞已在心脏病患者体内实验性地使用过。胚胎干细胞疗法已在治疗严重性心力衰竭中表现出成功的希望。
但是日本研究人员说,他们的研究是首次利用iPSCs修复心脏损伤。
人iPSCs长期以来被吹捧为一种大有希望的用于心脏修复的细胞来源。
但是日本研究人员写道,利用患者自己的细胞产生iPSCs是“耗时费力的,成本高昂的”,同时利用其他人的细胞培养出的心脏细胞可能被受者的免疫系统作为外来物加以排斥。
在猕猴临床试验中,日本研究人员选择免疫系统细胞中的一种在供者和受者之间相匹配的分子来阻止受者体内的免疫防御系统识别这些植入的细胞,从而不会对它们作出反应。
他们也让这些猕猴服用作用较为温和的免疫抑制剂药物,并且监控它们12周。
日本研究人员观察到尽管存在心律不齐的问题,但是这些细胞改善这些猕猴的心脏功能。重要的是,这些植入的新细胞未遭受免疫排斥。
论文通信作者、日本信州大学科学家Yuji Shiba说,“我们仍然有一些障碍,包括肿瘤形成的风险、心律不齐和成本等。”
但是他对iPSCs产生的心脏细胞将在几年内用于人类临床试验的测试当中充满自信。
未参与这项研究的专家们说,它是一项巨大的进步,但是提醒道,前面仍然好长的路要走。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心脏学家Tim Chico(未参与这项研究)说,“我认为利用干细胞治疗心力衰竭不会在多年后成为现实。”
原文检索
《Allogeneic transplantation of iPS cell-derived cardiomyocytes regenerates primate hearts》
来源:生物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