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医疗医生端构建商业模式中的几个大坑(上):飞刀,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医疗健康 来源:珍立拍(微信号 zhenlipai) 作者:Dr.2 珍立拍股份公司董事长
2017
02/24
15:52
珍立拍(微信号 zhenlipai)
作者:Dr.2 珍立拍股份公司董事长
医疗健康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晃Dr.2已经在这个行业度过了5个年头,作为一名移动医疗观察员和运动员,有幸经历并见证了这个互联网高潮迭起,千帆竞发,雨打飘零,剩者为王的大时代。回首5年中,医生社区全行业在商业模式探索经历了非常多的大坑和陷阱,我也犯了不少错误,最近一直在总结并与大伙分享。

本文写作的案例全部来自真实情况汇总,但请勿对号入座。

其实早在资本寒冬到来之前,风向就已变。行业关注点从原来的日活月活,产品用户体验全部转向了流水,收入和利润。投资人也从一个极端转向另一个极端,这也PUSH着大批创业者不管在哪个阶段,是否成熟,都投入到以做流水和收入为核心的思路里,主动或被动地跳入了好几个看起来非常美的大坑中,加速死亡。

大坑之一:飞刀

飞刀的业务模式是医生离开自己的第一个执业地点,去到另一个地方为患者进行手术,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早就或明或暗地存在了几十年。飞刀比较普遍的科室有骨科,泌尿外科,眼科,五官科,口腔科,肝胆外科,美容整形科等。以业务特点来说,大多数飞刀对技术含量和器械辅助相对要求高,ARPU值比较高,能带来很大的流水。但是,移动医疗医生端社区要结合这个生意会面临几个挑战。

飞刀有下面几个特点:首先,大牌专家和主任都有其固定的飞刀地点,这些甚至超过了一代人培育,难以撬动。所以,飞刀的主力是大医院的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或者二三级城市医院的骨干医师。第二,尽管看起来是很多患者从全国各地到北京上海来寻求手术机会,但实际上飞刀的主力是“逆飞刀”,即专家下沉到二三四线城市、地区,为患者实施手术。原因很多,其中经济杠杆很重要。除去少数有钱人之外,多数人由于在本地诊治不清,辗转到北上广等全国大城市,求医问药后花费大把,很多农村患者甚至把家里牛啊房子都卖了,但往往等到疾病确诊,再也没有经济能力来维持每日以万元来衡量的手术诊疗费用,继续留在大城市。而且他们的医药费很大一部分不能用本地医保,所以回到家乡请附近较好的医生施行手术结合医保报销,是经济杠杆自然驱动的渠道下沉,所以客单价没有大伙想象的那么高。

虽然飞刀每一单看起来都有收入,日进斗金,医生社区借光切入美其名曰有现金流,然而坑不是一般的大。

第一,流量来源问题。因为飞刀的主力实际是二三四线城市的逆飞刀,获得基层患者流量非常重要。因为这些飞刀患者中20-30%是自己搜索查找的,70%-80%是由当地医生转介的,因为患者对渠道无从打听。但整个过程中,获得患者持续流量成本异常高,而且1次获客难以再次消费,已经付出的巨大成本,却难以带来长尾效应和形成传播消费。因此建立一个基层医生的固定转诊渠道是重中之重,但绝大部分医生社区都把目光和财力集中到大城市大医院上,用户类型不匹配,为做飞刀业务强行下沉去推广,继续大幅推高成本结构。

第二,三面网络平台用户却形成重关系。要做飞刀业务,平台建立的必须是三面网络,飞刀医生,当地医生和患者,且不说三面冷启动的艰难与高成本,就算用巨资地推或购买流量砸出了平台雏形,但是手术是重关系,要一起大量时间磨合沟通的,所以一旦三面平台内的用户建立起长期稳定重关系后,平台价值将越来越小。这与打车、团购或者请钟点工不同,这类平台是消费者和商户之间轻关系,用户下次去哪里打车,团购仍然依赖于平台搜索,这是分享经济中非常关键的逻辑与场景,双面网络轻关系,平台的重要性凸显。

所以当这些医生社区平台的发展靠巨量补贴和暴力地推构建业务模型的时候,不但不抽成还多给医生钱,甚至额外花钱把跟自己无关的线下出诊飞刀消费买上平台,那自然是双方皆大欢喜,既to了VC,平台数据也非常漂亮。一旦开始收费或中间分成,整个逻辑立刻崩溃。根本无法阻止长期合作的医生和医生绕过平台,把线上联系转到线下,私下建立更稳定的关系,省下钱归自己。这样甚至出现了数据越好看,越努力勤奋就越容易地把自己作死的平台。

我们不能高估一些医生的契约精神,而现在因为医患矛盾突出,导致媒体有一种过分表扬医生的倾向,其实大部分医生就是普通人而已,贪婪,精明与自私的人一抓一把,把自己的获益看的很重,受利益驱动改变行为是很正常的,没有褒贬,Dr.2只是陈述一个事实。

第三,飞刀平台和淘宝不同,透明化很难。当初电子商务起来的时候,虽然也可以私下交易,但是商家主动希望用户在平台下单,因为这样带来好评和信用,可以吸引更多的用户,但是很多飞刀医生或者本地转介医生根本不想被宣传,也不想通过平台积累名气,相反,更多医生希望私下悄悄进行飞刀,不希望被领导和认识的人知晓。即便私下大伙心照不宣,但面上不想过多曝光,这就是公立医院飞刀医生的普遍心理。曾经有医生社区想借此宣传,在飞刀过程中带照相机摄像机去手术室拍摄,被医生追出,甚至砸坏相机发生种种激烈行为,就是因为不了解医生的这种心态。

第四,即使成规模,也可能不经济!因为单次获客成本居高不下,又是一次性消费,商业逻辑常难以为继,就算你医生社区平台上有很多医生资源,但是一到这种局部重关系模式又无法像淘宝平台一样可以透明交易,最后往往变成单个地区和单个医院的一个个“小卖店”业务,地域复制性很弱,生意有一单没一单的不具备持续性。对手就是原来这些传统的地面渠道,但是更糟的是,你的整个移动端技术开发市场宣传推广就变成了成本中心,无法借力,根本就变成了两个不同的项目,双面失血,好比我十年前非常得瑟地去隔壁开了个火锅店一样,就算有现金流,但是生意模式完全不同,成本却成了沉重负担,最后赔光出局。这跟有钱没钱关系不大,如果商业逻辑不能自洽,钱越多受的伤会越重!

综上所述:飞刀是非常重的商业模式,跟好大夫不同,其他医生社区在无大规模患者流量的情况下,拓展这项业务,甚至找了几百人做地面暴力推广,即便通过补贴免费或者造假等方式,红红火火地把月流水刷到了数千万,把线下收入搬上平台,只不过更多是为了ToVC,但是成本结构的隐患是无法回避的事实,而且并非融到更多钱就能反向重构,往往只是把谎言继续积累成更大的谎言与危机。

因此一批投资人在小规模数据展现后,自认为看懂了,现金流三个字天天挂在嘴边,认为自己投出了真正独角兽。其实我们一线做事的人很清楚,真正转动商业化进行规模化营收,才发现成本根本降不下来,收入的天花板却出来了,如果不能降低边际费用成本,就不能称之为互联网项目,传统项目无法参照互联网估值。甚至一些公司的手术量通过购买获得,用账上的钱洗出去给业务员,然后补贴用户再循环购买上来,即给钱让医生把患者业务上到平台上。不管是不是用这种方式融来了巨资,但钱全部扔在了水里,这是一种财富毁灭,一定全输的。

同时,几百个地推变成尾大不掉的成本,是整个商业模式的心腹之患。非常多的医生社区盲目学习O2O的模式,正在死亡或者走在死亡的路上。如果撤掉地推,业务消失,也没有获得融资的可能性。所以只能逼上梁山,直到山穷水尽!

下一篇我们探讨医生社区商业模式另外的两个大坑,诊所与医院信息化,想跟作者探讨可以加微信medicool3,多批评指正。

来源:珍立拍(微信号 zhenlipai)   作者:Dr.2 珍立拍股份公司董事长

为你推荐

《NPJ digital medicine》刊发李冬梅教授团队成果:AI赋能高效识别眼睑肿物资讯

《NPJ digital medicine》刊发李冬梅教授团队成果:AI赋能高效识别眼睑肿物

亚太眼整形外科学会主席、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眼整形眼眶病学组副组长李冬梅教授团队携手爱尔数字眼科研究所,在《NPJ digital medicine》(影响因子:12 4)学术期刊发表团队...

文/李林 2025-04-02 10:27

角膜移植点燃生命之光,爱尔眼科致敬全国角膜器官捐献者资讯

角膜移植点燃生命之光,爱尔眼科致敬全国角膜器官捐献者

角膜病是我国第二大致盲眼病

文/屈慧莹 2025-04-02 09:36

千亿GLP-1市场再添重磅产品,华东医药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国内上市申请获受理资讯

千亿GLP-1市场再添重磅产品,华东医药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国内上市申请获受理

本次申报适应症为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2025-04-01 17:34

默克全球执行副总裁周虹:合作与创新是默克未来五年战略的两大关键词资讯

默克全球执行副总裁周虹:合作与创新是默克未来五年战略的两大关键词

近日,德国默克医药健康全球执行副总裁、中国及国际市场负责人周虹带领医药健康中国及国际市场管理团队开启了2025年度首次“中国行”。

2025-04-01 17:11

首个且唯一,阿斯利康PD-L1单抗获FDA批准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资讯

首个且唯一,阿斯利康PD-L1单抗获FDA批准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度伐利尤单抗联合吉西他滨和顺铂作为新辅助治疗,随后度伐利尤单抗作为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的辅助单药治疗,用于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成年患者。

2025-04-01 14:37

全国首个,湖北为脑机接口医疗服务定价资讯

全国首个,湖北为脑机接口医疗服务定价

昨日(3月31日),据“湖北发布”消息,湖北省医保局发布全国首个脑机接口医疗服务价格,其中,侵入式脑机接口置入费6552元 次,侵入式脑机接口取出费3139元 次,非侵入式脑机...

2025-04-01 11:03

一款国产创新流感药,获批资讯

一款国产创新流感药,获批

近日,据国家药监局官网信息显示,青峰医药下属子公司江西科睿药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玛舒拉沙韦片(商品名:伊速达)正式获批上市,用于既往健康的12岁及以上青少年和成人单纯性...

2025-04-01 10:22

26省联盟药品集采启动,聚焦妇科用药和造影剂资讯

26省联盟药品集采启动,聚焦妇科用药和造影剂

近日,山西省药械集中招标采购中心发布《关于做好二十六省联盟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品种数据填报工作的通知》,开展相关采购数据填报工作。

2025-03-31 21:48

优时比罗泽利昔珠单抗注射液(优迪革)中国获批,全球首个且唯一双亚型创新药治疗全身型重症肌无力资讯

优时比罗泽利昔珠单抗注射液(优迪革)中国获批,全球首个且唯一双亚型创新药治疗全身型重症肌无力

作为唯一人源化、高亲和力且具备创新修饰结构的IgG4单抗,关键Ⅲ期MycarinG试验证实罗泽利昔珠单抗注射液(优迪革®)较安慰剂显著改善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多个临床终点与结局。

2025-03-31 15:58

从手术麻醉到生命全周期护航,麻醉学科发展拓宽生命边界资讯

从手术麻醉到生命全周期护航,麻醉学科发展拓宽生命边界

3月26日,由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等23家学协会共同举办的2025年中国麻醉周学术活动的启动仪式举办,该活动以“生命之重,大医精诚——守生命保驾护...

2025-03-31 15:30

欧狄沃联合逸沃成为中国目前唯一获批的肝细胞癌一线双免疫联合疗法资讯

欧狄沃联合逸沃成为中国目前唯一获批的肝细胞癌一线双免疫联合疗法

欧狄沃联合逸沃对比仑伐替尼或索拉非尼,可显著改善不可切除肝细胞癌一线患者的总生存期(OS),客观缓解率(ORR)可改善近3倍,中位缓解持续时间(mDOR)达30个月

2025-03-31 13:45

罗氏制药榜首 “现金牛” 产品罗可适(奥瑞利珠单抗)在华获批:开启多发性硬化症一年两次治疗新时代资讯

罗氏制药榜首 “现金牛” 产品罗可适(奥瑞利珠单抗)在华获批:开启多发性硬化症一年两次治疗新时代

罗氏制药今日(3月31日)宣布,其旗下创新药罗可适®(Ocrevus®,通用名:奥瑞利珠单抗注射液 ocrelizumab injection)正式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每六个月静脉输...

2025-03-31 13:39

与拜耳“分手”后,华堂宁卖得更好了资讯

与拜耳“分手”后,华堂宁卖得更好了

日前,华领医药公布了华堂宁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后首个完整年的业绩数据。

2025-03-31 11:21

三生有幸,医者仁心:三生制药向全体医药工作者致敬!资讯

三生有幸,医者仁心:三生制药向全体医药工作者致敬!

3月30日是国际医师节,由三生制药公益支持的以“三生有幸,医者仁心”为主题的公益活动,携手20位医生代表,以寄语海报的形式,共同向全体医护人员表达诚挚的祝福与关爱。

2025-03-30 17:38

新版药典自2025年10月1日起实施资讯

新版药典自2025年10月1日起实施

3月25日,国家药监局官网发布《国家药监局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颁布2025年版的公告(2025年第29号)》,2025年版《中国药典》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

2025-03-30 17:07

向C端发力,华大集团首届健康同行合作伙伴大会圆满举行资讯

向C端发力,华大集团首届健康同行合作伙伴大会圆满举行

3月29日,以“科技普惠,健康生活”为主题的华大集团首届健康同行合作伙伴大会在华大时空中心成功举办,通过报告演示、展台展示等方式,首次系统性地向外界展示运用生命科学前沿...

2025-03-30 10:38

礼来记能达(多奈单抗注射液)在华上市,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早期患者资讯

礼来记能达(多奈单抗注射液)在华上市,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早期患者

用于治疗成人因阿尔茨海默病引起的轻度认知障碍(MCI)和阿尔茨海默病轻度痴呆

2025-03-30 09:15

广州试点创新药械“医保+商保”同步结算资讯

广州试点创新药械“医保+商保”同步结算

本次试点依托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在22家试点医院实现医保+商保一站式同步结算,通过提供“商业保险创新药械结算清单”,商保理赔金额将一目了然,市民只需支付医保和商保报销后的...

2025-03-28 18:41

揽入首付款2亿美元,恒瑞医药就一款II期临床药物与默沙东达成新合作资讯

揽入首付款2亿美元,恒瑞医药就一款II期临床药物与默沙东达成新合作

近日,恒瑞医药发布公告称,公司与默沙东达成协议,将恒瑞医药的脂蛋白(a)[Lp(a)]口服小分子项目(包括名为HRS-5346的先导化合物)有偿许可给默沙东,默沙东将获得HRS-5346在大...

2025-03-28 16:24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授予赛诺菲衣原体候选疫苗快速通道资格认定资讯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授予赛诺菲衣原体候选疫苗快速通道资格认定

该衣原体候选疫苗拟用于预防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原发性生殖道感染和再感染。

2025-03-28 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