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行业:肿瘤APP等轻模式几近消亡,切入医疗核心才受重视

医疗健康 来源:动脉网 作者:王晓行
2016
12/08
09:22
动脉网
作者:王晓行
医疗健康

肿瘤APP被洗牌的同时,从基因检测、大数据、人工智能、靶向药物、医患服务平台等新领域来预防、治疗肿瘤的公司却越来越多,新科技正在逐步从根本上解决肿瘤问题。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故事情节,患者发现自己身体出现严重不适,去医院检查得知自己得了肿瘤,大部分还都是晚期,只能通过化疗和吃一些止痛药缓解,治愈的概率渺茫。这是传统的肿瘤发现、治疗模式。

现如今随着基因检测价格的降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重要性的凸显,靶向药物的验证,医生多点执业模式的出现,诞生了一种新的肿瘤预防、发现、治疗,康复模式:人们可以通过基因检测了解患病概率,进行针对性的预防,体外诊断试剂盒的出现加大早起癌症发现概率,靶向药物的出现减少了化疗的痛苦和副作用,互联网医患平台为患者康复提供便利。同时海外就医又给人们提供了全新的就医选择。患者数据的收集、格式化又反过来为药物研发、医生培训提供数据基础。

本文梳理88家与肿瘤相关行业的一级市场企业(未在A股上市),希望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

肿瘤行业初创企业统计

肿瘤行业初创企业发展

肿瘤行业初创企业成立立年份统计

2014年以前,肿瘤行业的创业企业主要是从事药物研发、基因检测。药物研发一直没有间断。基因检测的热度得益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从事肿瘤基因检测的公司逐渐增多。

到了2014年,受到资本的推动,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第二代基因检测技术的逐渐成熟,外加互联网医疗的热度,使得2014年开始,从事肿瘤相关领域的创业企业暴增,由于2014年很多医疗创业企业并没有获得利润,随后资本趋于冷静,创业企业开始减少,但是由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不断突破,技术创业并没有减少。外加2015年后,全科医患平台的市场格局基本确定,专科医疗领域的创业开始涌现。所以创业企业虽然减少,但并未出现断崖式的降低。

初创企业规模

在肿瘤行业,无论是从事基因检测,还是从事肿瘤药物研发,都是需要很多人力的。比如近日上市的贝达药业仅生产销售一款药物埃克替尼,企业人数规模就达到了500人以上。本次统计的企业均为未在A股上市的初创企业,大多数员工属于科研技术人员,但是只要公司拿到A轮融资以后,企业人数就会达到50-100人,到达B轮以后企业人数就会在100人左右。

初创企业地域分析

肿瘤行业初创企业所在地区中,最多的是北京和上海,分别是32家和20家。其次是广东和江苏,分别是13家和9家。这些初创企业的产品类型多是肿瘤基因检测、肿瘤大数据和肿瘤交流平台,这些创新企业需要资金来发展,需要大型肿瘤医院的数据作为研发基础、需要大型医院作为临床试点,如果是肿瘤药物研发则有时候会需要和高校的科研机构合作减少研发成本,初创企业的这些需求在北上广可以得到基本的满足。

初创企业轮次

在我们统计的88家创业企业中,有公开投融资信息的企业有50家,其中在新三板上市的企业有2家,D轮融资1家,B轮有7家,A+轮3家,A轮15家,Pre-A有2家,天使轮有20家。这些企业总共的融资额为33555.6万美元,其中2016年获得的融资额为17813万美元,占这些企业所有融资额的53%。

这些企业大多数还在A轮和天使轮阶段,只有两家企业在新三板上市。一家是以分子检测为基础的肿瘤个性化医疗服务提供商的上海鼎晶生物,另一家是致力于肿瘤个体化诊断与治疗产品研发与产业化的友芝友科技,两家都是从事肿瘤与基因相关产业。

像肿瘤大数据、肿瘤医患交流平台等领域,都处在发展阶段,市场教育还需要一些努力,尚未独角兽出现。而在肿瘤药物领域由于大型药企的存在,他们资金雄厚,假如有新药研发到达临床二期或者三期,这些企业极有可能被收购。

2016年肿瘤行业相关政策扫描

2016年3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肿瘤规范化诊疗管理工作的通知》,对加强肿瘤规范化诊疗管理提出了4个方面的工作要求。主要包括:

一、提高肿瘤诊疗能力。要求各地加强医疗机构肿瘤科及相关学科建设;开展肿瘤诊疗相关人才的培训,将肿瘤诊疗纳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医务人员继续教育;改善病理、药学、护理、放疗等相关人才紧缺状况;鼓励开展肿瘤防治科学研究。

二、规范肿瘤诊疗行为。落实肿瘤诊疗规范和临床路径,实施规范化诊疗;控制抗肿瘤药物和辅助用药品种品规数量,不断降低辅助用药的使用比例;定期开展抗肿瘤药物和辅助用药监测与评价;落实处方点评及公示制度。

三、优化肿瘤诊疗模式。将个体化医学、精准医学理念融入肿瘤的诊疗,推行“单病种、多学科”诊疗模式;丰富肿瘤诊疗服务内涵,做好患者的康复指导、疼痛管理、长期护理和营养、心理支持;关注患者的心理和社会需求。

四、建立科学管理方式。加强康复医院、护理院、临终关怀机构与上级医院的对接,逐步构建从诊疗到康复、从医院到社区,对肿瘤的全过程管理模式;加强肿瘤登记报告和监测;落实城乡居民大病保险、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等制度,缓解肿瘤患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2016年肿瘤行业初创企业融资扫描

2016年1月,思派网络宣布已获得富达集团下属斯道资本(原富达亚洲风险投资),F-Prime基金(原富达生物科技基金)及中国平安集团下属平安创投的千万美金级投资。2016年6月,又获得由腾讯领投的数千万美金B轮融资,A轮投资者美国富达集团下属斯道资本 、F-Prime基金及平安创投继续跟投。

2016年2月,健康580获得300万天使投资,投资方未透露。

2016年3月,认知关怀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由普华资本、思创医惠投资。致力于将人工智能运用到医疗领域,打造中国版沃森肿瘤专家。

2016年3月,肿瘤医患对接平台优医CARE获得A轮1200万元融资,投资方为金茂资本。

2016年3月,康爱医生获得2000万A轮融资,投资方为春风创投、富德创投。“康爱医生”是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指定的患者教育、管理及互动的平台。

2016年4月,专注于肿瘤领域的中国医疗大数据公司零氪科技(LinkDoc)宣布获得数千万元美元B轮投资,由宽带资本领投,汇侨资本、千骥资本、NEA跟投。

2016年5月,台湾癌症检测公司行动基因(ACT Genomics)宣布已完成1250万美元(行动基因官网显示为4亿台币)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和通国际和CDIB资本(中华开发金控的海外投资部门)领投,Eminent II VC、华南创投、President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以及UMC资本(联华电子公司设立的投资部门)跟投。资金用于继续建立强大的分子检测和创新的生物信息学引擎,整合基因组引导的医学数据库。

2016年5月,水滴互助上线,上线前获得5000万天使轮投资,由高榕资本、IDG、真格基金、腾讯、美团-大众点评、点亮基金等共同投资。水滴互助的模式,就是以较低价格成为会员形成资金池,当会员患重大疾病时,社群用户间相互帮助、共担风险,提供风险保障,而非投资回报。

2016年6月,北陆药业发布公告,以3000万元对世和基因进行增资,增资完成后,获得世和基因22.73%的股权。另外,东方创投以及东资基金也对世和基因投资3000万元。世和基因总计获得6000万元的投资。

2016年6月,志诺维思获得数百万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真格基金、领势投资。

2016年7月,连心医疗获得数百万天使轮融资,投资方未透露。连心医疗是一家专注于肿瘤大数据的医疗科技公司,专注于肿瘤数据平台搭建和医疗数据分析的公司。

2016年8月,吉因加完成了2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这是迄今为止中国精准医学领域--液体活检方向金额最大的A轮融资。本轮投资由华大基因领投,火山石投资、松禾资本等共同投资。资金主要用于启动cfDNA基线计划,建立中国人肿瘤基线数据库,部分资金将用于肿瘤基因检测试剂的研发、申报和商业营销体系的拓展、市场推广等。

2016年8月,奕安济世在美国完成 1400 万美元的 A2 轮融资。此次 A2轮融资由盖茨基金会 )领投,礼来亚洲基金 、默克公司 、ARCH Venture Partners 跟投1400 万美元。本轮融资将用于建设新研发实验室,中试车间及提升 GMP 制造能力,加速生物制剂的开发和生产进程。

2016年8月,全域医疗完成1.8亿人民币A轮融资,由正和磁系资本和联基金领投。全域医疗是一家专注精准云放疗技术的肿瘤服务机构,应用mdaccAutoPlan放疗计划算法,立足促进医疗沟通、协作和管理,通过互通互联、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手段,提高中国肿瘤患者生存率和肿瘤医疗水平。

2016年8月,义和云创获得重山资本数百万人民币的天使投资。资金用于在肿瘤远程病理服务领域拓展市场、产品研发等。

2016年9月,北京泛生子基因完成数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本轮投资由中源协和细胞基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领投,新天域资本以及泛生子A轮投资方分享投资、约印创投,嘉道功程等数家投资机构跟投。本轮融资将用于加速产业链上下游拓展,巩固并继续扩张市场及渠道,完善产品线,大数据建设。

2016年9月,友芝友医疗获北陆药业6500万元股权投资,增资完成后持有友芝友医疗10%的股权。武汉友芝友主要产品包括个体化用药基因诊断试剂盒和循环肿瘤细胞检测设备。

2016年9月,安徽安科生物工程对希元生物增资 3000 万元,持有希元公司 20%股权。此次融资将用于增强药物研发实力,推进抗肿瘤领域的产业化发展。

2016年9月,为癌症患者推荐治疗方案的“抗癌圈”完成天使轮融资,金涉及额300万人民币,投资方为个人。

2016年9月,医瘤助手宣布,已在8月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普华资本、雅瑞资本和奋轩资本。医瘤助手将整合模块患教、医患、会诊模块,打通诊前、诊中、诊后环节,致力于打造肿瘤医疗全程管理平台,推进肿瘤规范化治疗。

2016年肿瘤行业融资企业盘点

从统计中看,在2016年,肿瘤行业初创企业获得融资的一共有21家企业,融资总额为17813万美元,其中与肿瘤的基因检测相关的企业有8家,共融资8150万美元,占总融资额的45%,平均每家1000万美元。肿瘤药物研发企业有两家获得融资,总金额为3350万美元,平均每家1675万美元。

肿瘤医患平台和肿瘤远程病理服务的融资额都相对偏低。由此,我们看到在肿瘤领域技术壁垒高的企业融资金额要高一些。另外,笔者认为肿瘤大数据是其他肿瘤领域研发的基础,所以肿瘤大数据公司必定会有长远的发展。

肿瘤行业初创企业布局

肿瘤与基因检测

基因检测是从人体血液、体液或细胞中提取基因序列并进行测定,通常癌症相关基因的检出可提示患病的潜在可能,个体化基因检测能为每个患者建立“个体基因数据库”,提供治疗的重要靶点,预测疗效、药物并发症发生风险,以及患者复发风险。

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2016年在肿瘤行业获得融资的21家企业中,有8家企业与基因有关,占所有获得融资企业的38%,融资额占比为45%。

2015年6月8日,发改委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实施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包的通知》,其中提到要重点发展基因检测等新型医疗技术,并将在3年时间内建设30个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快速推进基因检测临床应用以及基因检测仪器试剂的国产化。

2016年的重点是实施第二批基因检测技术应用推广示范中心建设。继续优选启动10个左右省市示范中心建设,快速推进基因检测技术在遗传性疾病大规模筛查上的应用。依托具有个体化医学检测等资质的墓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开发新的疾病基因检测技术,探索基因检测技术在个人基因组检测、基因身份证等新领域的产业化应用。

2017年的重点是继续实施第三批基因检测技术应用推广示范中心建设,推动自主研制基因检测仪器、试剂的成果应用。引导墓因检测仪器设备及试剂的骨干企业,通过上下游联动、协同推进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检测仪器设备及试剂的产业化应用,提升我国基因检测产业的竞争力。

这些政策上的开放和鼓励,使得基因检测快速发展。新生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前有华大基因、贝瑞和康、达安基因等行业巨头,后有不少药企争相进军,中小企业也紧盯市场企图分一杯羹。据动脉网(微信号:vcbeat)全国涉及基因检测的创业公司有135家,其中有64家与肿瘤有关,约占50%,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武汉等省市。

目前,国内主要基因测序公司的医学产品大类包括,辅助生殖、孕妇产前、新生儿检测、单基因病检测、肿瘤个体化治疗、遗传性肿瘤预测、肿瘤早期筛查等。

这些产品大类中还包括了一些细分项目,如肿瘤个体化治疗可分为个体化用药检测与抗药性检测、化疗用药指导检测、基因多态性检测、基因突变检测等,目前推出的肿瘤个体化治疗基因检测既包括针对具体肿瘤的检测,又包括肿瘤相关全部基因检测,产品较为有效成熟。

遗传性肿瘤有结肠癌、肺癌、乳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子宫内膜癌、鼻咽癌、视网膜母细胞瘤等十几种,家族中患有这些肿瘤的人,可以做一次基因检测,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典型的例子就是安吉丽娜朱莉由于妈妈和癌症抗争10年,自己通过基因检测查出自己的乳腺癌后,通过切除手术,如今已经恢复健康。

肿瘤大数据

2016年在肿瘤行业获得融资的21家企业中,有3家企业与基因有关,占所有获得融资企业的14%,融资额占比为11.3%。根据麦肯锡发布的全球医疗机构分析报告,到2020年,医疗大数据分析市场将为全球节约1900亿美元。

肿瘤大数据指的是,将肿瘤病人的治疗数据收集起来,通过对数据挖掘和分析,以及结构化处理,帮助医药公司或者医生找到治疗疾病的规律和新的方法,最终帮助肿瘤患者提高治疗成功率的一类公司。

大数据公司的数据来源大致分为两类手工输入或者是接入HIS系统来录入数据。肿瘤大数据的分析结果服务于药物研发,临床试验,药品经济学,学术推广等多个环节,助力药企精准投放资源,更快研发药物投入市场。

肿瘤大数据还可以提高肿瘤医生的工作效率,为每种肿瘤设定了定制化的数据结构模块,使每个科室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记录肿瘤病例的数据,并在研究、临床、病例研讨中随时查询、分享相关数据。

肿瘤制药

2016年在肿瘤行业获得融资的21家企业中,有2家企业与肿瘤药物有关,数量占所有获得融资企业的10%,融资额占比为18.8%。

未来肿瘤市场的一个趋势是靶向药物占比的提升。靶向抗肿瘤药物由于抗肿瘤效果好,副作用低,已经成为欧美国家治疗肿瘤的主要药物,而化疗药物正被逐步被替代和淘汰,靶向药物的研发已经成为全球肿瘤药物的发展趋势。

在中国,随着医保覆盖问题的解决,技术的进一步成熟以及竞争带来的价格下降,靶向药物未来占比将进一步提高。其中免疫疗法和分子靶向药物是研发的重点方向。目前还没有免疫治疗的药物进入中国,但是已经有多家国内的创新公司在研发CAR-T已经PD-1/L1一类的药物,并有部份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肿瘤医患服务平台

我国很多癌症的发病率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但死亡率却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医生层面,目前临床的各个科室基本都会涉及到肿瘤治疗,国内肿瘤的学术水平和规范化治疗还远远不够,需要亟待提高;另一方面,针对肿瘤患者的信息比较多,比较杂,患者基本不具备辨别能力,经常会误入歧途。

此次统计中,只统计了专注肿瘤领域的医患服务平台,像春雨医生、微医和丁香园这类的全科平台不在统计中。2016年在肿瘤行业获得融资的21家企业中,有4家企业与肿瘤医患服务平台有关,数量占所有获得融资企业的19%,但融资额占比为3.7%。

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专科服务平台的用户没有全科服务平台多,另外医患服务平台的技术门槛不高,从这里切入肿瘤领域相对于其他方面要简单些。目前肿瘤医患服务平台有以下几种类型:

1.医患平台——以在线咨询、挂号就医和诊后随访等为主要功能,如主打诊前诊后环节的医患平台易加医,以及侧重于提供第二诊疗意见的问诊平台咚咚肿瘤科。

2.肿瘤咨询平台——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权威的肿瘤防治信息,以良医汇肿瘤资讯移动平台为例,它针对这严重的医学和社会问题,打造国内最权威、最科学的肿瘤防治信息平台,为肿瘤医生和患者提供精选的前沿科学信息,减少医生学习成本和患者的就医成本,传播正确的防癌抗癌理念。

肿瘤APP两年以上存活率为11%

2014年12月12日,动脉网、蛋壳研究院发表了一篇关于肿瘤APP的盘点报告《互联网医疗肿瘤APP详情分析》,文中一共盘点了25个肿瘤APP,两年后的今天,动脉网再次对这些APP进行调查,发现目前仍然在运行的只有3家:肿瘤时间(现更名为医学时间)、肿瘤医生、抗癌卫士,存活率仅11%(半年内没有更新即视为不再运营)。

这种现象一方面是由于APP的发展本身就是“优胜略汰”,APP背后都是一个企业,企业运转需要资金,很多肿瘤APP把前期资金烧完以后,以轻问诊为主要来源根本不足以支撑自己的公司的运转,就不得不停办。

存活下来的APP都有自己的赢利点,比如抗癌卫士和肿瘤时间拥有自己的商城。另外一家肿瘤医生是付费APP,下载一次需要30元,它以游戏的方式提高用户粘性,用户以医生的身份照看虚拟的患者。

肿瘤患者不放心医生在网上为自己诊断、手术治疗。所以肿瘤APP注定很难切入诊断、手术治疗医疗的核心领域。如果能让医生更好地管理好患者,并帮助患者网上复诊,提供健康档案、网上医药商城、用药监护等一系列后期用药治疗服务,既可以为自己留住用户,也可以在药物这一块实现盈利。

上文提到的良医汇就是对医生和患者提供免费的综合服务,主要商业模式是与第三方及医药企业进行合作,不到一年即实现了收支平衡。

肿瘤与跨境医疗

由于国内新药上市的滞后,总体治疗水平的偏低,以及医疗服务的缺失,海外就医成为部分高端肿瘤患者一种新的选择。目前很多国内的高端肿瘤患者开始通过中介机构去美国,日本等地寻求更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及一些国内还未上市的新药。

动脉网在《跨境医疗:进入平台化发展,资本尚未完全涌入|2016年年度盘点》一文中列举了49家跨境医疗企业,服务范围分为重症转诊、辅助生殖、医美。其中涉及肿瘤治疗服务的公司占比为73%。

评估和治疗是出国看病的两个阶段,在评估阶段,客户要做的就是到国外见医生、做检查及会诊,医生在此基础上给出确切诊断和治疗方案,患者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回国治疗或者在国外接受治疗。

未来展望

我国肿瘤五年生存率只有30.9%,远低于世界发达地区,肿瘤早期筛查诊断普及率和肿瘤手术比例也偏低。所以中国肿瘤的防治工作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从政策来说国家对医疗的支持自不必说,但是政府在药物审批、医疗器材审批的速度上可以加快一点速度,会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从技术上层面来说,最近几年有很多华裔科学家选择回国创业,经过这两年的研发,在基因检测,人工智能和靶向药物研发等高科技领域已经开始欧美国际齐头并进,只是国内这些高科技企业数量和规模和发达国家还有差距。过几年等药物研发上市、人工智能更加成熟、基因检测更加低价,会涌现一大批上市企业。

从市场上来说,对新药、新技术的市场教育没有发达国家普及。以基因检测预防癌症为例,基因检测的价格在1000-5000不等,中国现如今的中产阶级数量超过1亿,他们是有能力支付这笔检测费用的,但是现在中产阶级对基因检测预防癌症的认知程度和人数还远远不够,更不用提其他人群。

假设基因检测价格再将一些,我们把基因检测纳入医保,我们国家肿瘤人群会大大降低,就会降低大型医院的就医压力。

从模式来说,今年医生集团取得快速发展,其服务和技术优势也得到人们的认可,未来专科医生集团会是很多患者的就医首选。

来源:动脉网   作者:王晓行

为你推荐

四同药品价格治理已基本实现,正建设全国挂网药品价格一览表资讯

四同药品价格治理已基本实现,正建设全国挂网药品价格一览表

目前,我们正在建设全国挂网药品价格一览表,全量汇总展示各地挂网价格信息并对首涨、高涨幅等异常价格行为予以标识,敦促各地持续纠正不合理的挂网高价。

2025-01-18 12:15

关于丙类药品目录,国家医保局最新的思考与规划,2025年发布第一版资讯

关于丙类药品目录,国家医保局最新的思考与规划,2025年发布第一版

丙类目录与每年的基本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同步开展,计划于今年年内发布第一版。

2025-01-18 11:34

2025年全国80%左右医保统筹地区基本实现即时结算,2026年底全部实现即时结算资讯

2025年全国80%左右医保统筹地区基本实现即时结算,2026年底全部实现即时结算

1月16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正式对外发布《关于推进基本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的通知》。根据通知,以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为支撑,2025年全国80%左右统筹地区基本实现即时...

2025-01-18 11:20

2024年底,60岁及以上人口3.1亿,占全国人口的22.0%资讯

2024年底,60岁及以上人口3.1亿,占全国人口的22.0%

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082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39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54...

2025-01-17 14:56

赛诺菲荣膺“杰出雇主2025”桂冠,连续五年傲立榜首资讯

赛诺菲荣膺“杰出雇主2025”桂冠,连续五年傲立榜首

作为10多年来首个且唯一连续五年荣获此殊荣的企业,赛诺菲再次彰显了其在企业文化、人才战略、多元发展及员工培养等方面的卓越成就。

2025-01-17 11:02

又一款国产三代EGFR-TKI抑制剂获批上市资讯

又一款国产三代EGFR-TKI抑制剂获批上市

昨日(1月16日),据国家药监局官网显示,奥赛康药业的1类创新药利厄替尼片(limertinib ASK120067,商品名:奥壹新)获批上市,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

2025-01-17 10:31

增辉生命,默沙东中国再度荣膺“中国杰出雇主”资讯

增辉生命,默沙东中国再度荣膺“中国杰出雇主”

1月16日,由全球权威的杰出雇主调研机构(Top Employers Institute)颁布的“杰出雇主2025”榜单正式揭晓

2025-01-16 22:48

CDE:放射性治疗药物申报上市临床风险管理计划技术指导原则资讯

CDE:放射性治疗药物申报上市临床风险管理计划技术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将针对上市后临床风险管理计划、说明书中安全性相关内容、 患者指导手册的撰写提供具体指导意见。

2025-01-16 20:41

全球首款狂犬病双抗药物国内申报上市资讯

全球首款狂犬病双抗药物国内申报上市

日前,据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网站显示,智翔金泰的1类新药斯乐韦米单抗在国内申报上市。

2025-01-15 17:02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医药企业防范商业贿赂风险合规指引》资讯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医药企业防范商业贿赂风险合规指引》

本指引所称的商业贿赂, 是指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贿赂交易相对方的工作人员、 受交易相对方委托办理相关事务的单位或者个人、 利用职权或者影响力影响交易的单位或者个人,...

2025-01-14 23:38

阿斯利康与宜联生物达成临床研究合作,共同探索联合治疗创新方案资讯

阿斯利康与宜联生物达成临床研究合作,共同探索联合治疗创新方案

双方将共同启动一项多中心、开放性、I Ib期研究,旨在评估两款药物联合治疗在实体肿瘤患者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药代动力学。

2025-01-14 18:36

医疗科技国际化之路:新加坡如何提供全链条支持?资讯

医疗科技国际化之路:新加坡如何提供全链条支持?

随着中国医疗科技领域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具备了国际化发展的能力,正在“走出去”开辟新的市场。

2025-01-14 15:56

NVIDIA与多家行业顶尖机构达成深度合作,共促医疗健康产业蓬勃发展资讯

NVIDIA与多家行业顶尖机构达成深度合作,共促医疗健康产业蓬勃发展

在日前举办的摩根大通医疗健康大会上,NVIDIA 宣布与多家行业领先机构达成合作,这类新的合作旨在通过加速药物发现、提升基因组研究,以及利用代理式和生成式 AI 开创先进医...

2025-01-14 13:26

老牌上市药企终止PD-1项目,计提资产减值准备1.75亿元资讯

老牌上市药企终止PD-1项目,计提资产减值准备1.75亿元

近日,丽珠医药集团发布公告称,对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合并报表范围内存在减值迹象的资产进行了减值测试,并对其中存在减值迹象的资产相应计提了减值准备。

2025-01-14 10:13

尊享e生2025升级:首次全场景放开外购药械,医院药品覆盖数量再增资讯

尊享e生2025升级:首次全场景放开外购药械,医院药品覆盖数量再增

1月13日,众安保险举办“与10光,共生长”尊享e生十周年产品升级发布会,正式发布尊享e生2025版,并推出众安健康险未来将主打的两大产品系列——面向健康人群的“尊享系列”,以...

2025-01-13 20:17

PLA材料的医美应用:安全与效果的双重考验资讯

PLA材料的医美应用:安全与效果的双重考验

聚乳酸PLA,作为医美行业面部填充剂历经了3个时代大约20多年的发展,大体可分为1 0、2 0、3 0三个不同的时代;即1 0-结晶片状;2 0-普遍表面粗糙的多孔微球或实心微球;3 ...

2025-01-13 19:53

国家医保局:开展2025年定点医药机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自查自纠工作,肿瘤类、重症医学类、麻醉类、零售药店典型问题清单资讯

国家医保局:开展2025年定点医药机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自查自纠工作,肿瘤类、重症医学类、麻醉类、零售药店典型问题清单

2025年3月底前,各级医保部门根据本地化问题清单,对辖区内所有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2023-2024年医保基金使用情况开展自查自纠。2025年4月起,国家医保局将对全国定点医药...

2025-01-13 17:32

全球首个超长效PCSK9单抗获批上市资讯

全球首个超长效PCSK9单抗获批上市

瑞卡西单抗注射间隔可长达8周,突破了目前国内外已获批的PCSK9单抗需要每2周、4周或6周的注射频次。

2025-01-13 13:17

好大夫正式牵手蚂蚁集团,共同推进“AI+医疗”创新资讯

好大夫正式牵手蚂蚁集团,共同推进“AI+医疗”创新

蚂蚁集团收购好大夫在线尘埃落定。1月11日,在2025年好大夫峰会上,双方在收购完成后首度携手亮相。好大夫在线创始人王航现场表示,共同的使命和愿景让双方走到了一起,后续好大...

2025-01-11 18:05

创新给药机制,全球首个口服GLP-1RA诺和忻(司美格鲁肽片)在中国全面上市资讯

创新给药机制,全球首个口服GLP-1RA诺和忻(司美格鲁肽片)在中国全面上市

今日(1月11日),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诺和诺德宣布,全球首个口服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诺和忻®(司美格鲁肽片)在中国全面上市。诺和忻®以便利的口服...

2025-01-11 1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