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医生转任教育部党组副书记

解放日报·上海观察消息,中央批准,免去沈晓明同志的上海市委常委、委员职务,沈晓明同志任教育部党组副书记。

此前的9月14日下午,上海浦东新区召开党政负责干部会议,上海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徐泽洲宣布有关决定。沈晓明不再担任上海市委委员、常委以及浦东新区区委书记,调离上海、另有任用。在当天的大会上,沈晓明表达了对上海这座城市的喜爱之情。他说,自己毕业后就在上海工作,几段工作经历都很愉快,尤其是到浦东工作的40个月,是“人生中最为难忘的激情岁月”。他说,离开这座城市令他恋恋不舍,他会继续关心、关注浦东。

资料显示,沈晓明1963年生人,浙江上虞人,医学博士,教授。这位53岁的官员,长期在医疗卫生领域奋斗,在儿科学领域多有建树。2006年沈晓明担任上海市教委主任至今,历经上海市副市长,浦东新区区委书记,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等多个岗位,从政之路并不长,却屡屡被委以重任,官至副部级。

过往经历:25年在浙江,28年在上海

生于1963年的沈晓明早年一直在浙东求学。沈晓明出生于浙江省上虞县东关镇(今绍兴市上虞区东关街道)。据他自己回忆,他在这个江南水乡度过了美好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小学、初中和高中就读于本土本乡的学校,三所学校均在他家方圆数百米之内。

在过往经历中,沈晓明25年在浙江,28年在上海。在25岁考上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儿科学博士研究生之前,沈晓明在浙江温州医学院就读本科、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浙江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做了一名住院医生。沈晓明曾回忆,“那时候,国家很缺训练有素的儿科医生,我只能承担起双倍的工作量,确保每个等候着的病人当日能看完。我一天大约要看100来个病人,苦苦支撑,筋疲力尽”。

就在这个教师节前夕,沈晓明在微信公号“锦绣路上工作室”发表了一篇文章《我的三个老师》,回忆了他在温州医学院读儿科学系硕士研究生时的导师黄达枢教授,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念儿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时的导师郭迪教授,以及他在美国纽约爱因斯坦医学院附属Montefiore医学中心儿童环境医学科做博士后研究时的“老板”John Rosen。

恰恰暗合了沈晓明三段主要的求学经历。关于选择医学院,成为儿科专家,沈晓明曾透露,当年妹妹遭遇了严重的发育问题,家人几次三番到大医院求医,却徒劳无功,“恐惧和绝望笼罩着整个家庭”。填报志愿时,父母鼓励热原本爱乒乓球的他填了儿科。

博士毕业后沈晓明当了一名“小儿科”医生,成为上海新华医院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主治医师、副研究员、副教授。从美国求学回来后,沈晓明担任当时正在浦东筹建的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副院长,此后历任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院长,新华医院副院长、院长,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长兼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儿童环境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兼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等职。

2012年沈晓明在接受一家健康类报纸采访时曾表示:“我半辈子只做了三件事:儿童铅中毒防治研究、新生儿听力筛查研究和儿童睡眠研究。”这三项研究成果均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为上海新医改搭框架,强调不急功近利

沈晓明的从政之路始于2006年。是年,43岁的沈晓明出任上海科教工作党委副书记,此后又担任上海市教委党组书记、市教委主任。

2008年1月,沈晓明当选为上海市副市长,升至副部级。5年后,他成为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2015年,他兼任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主任。

沈晓明担任副市长期间,分管卫生等领域,同时还担任张江高科技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这段时间也是上海新医改动作频出的时期,沈晓明投身上海新医改,为上海医改搭起框架。

与沈晓明打过交道的一位公共政策专家说,沈晓明是有改革和创业的精神,但不失稳妥。当时医疗领域的改革举措,成为上海在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得以区别于长三角其他地区的重要抓手。他曾在“两会”期间谈及医改时表示,医改是个很长期的工作,不是靠群众运动能够解决的,也不是靠喊口号能够解决的。国家对医改的要求是“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上海不想急功近利,也清楚地认识到不可能急功近利,所以又增加了“打基础、管长远、可持续”的要求。“在医改方面我们不求一届政府能够做出什么大的政绩,但是我们希望走的每一步,方向都是对的。”

为新区站台吆喝:不拼爹,来浦东

2013年5月13日,沈晓明履新,成为上海浦东新区第六任区委书记。

此时浦东,正处于一个重要关口。这一年是浦东综改第三轮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随着全国11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深化推进,浦东面临着“不进则退”的局面,“二次创业”已经迫在眉睫。从卫生、教育领域,到全面负责浦东新区事务,沈晓明面临诸多新挑战。

“二次创业”亟需各类人才。2014年底,沈晓明曾亲赴北京面向北大、清华等16所高校开展校园招聘,并发表演讲,事后感慨“早该来了”。在他的演讲中,“不拼爹,来浦东创业”成了轰动一时的“网红”语录。他说,“如果你不是拼爹一族,选择上海浦东是最好的选择。”

“上海只有包容没有排外,上海这座城市不看你背景行不行,只看你自己行不行。选择了上海,你就有了一个公平的舞台。”他还举了自己的例子:“我就是个新上海人。当年,我以自己的求知欲和能力,用3年时间取得了医学博士学位,用8年时间成为全中国临床医学领域最年轻的教授……”在不同场合,他也曾说起,当年他的目标是成为一名儿科医生,是海纳百川的上海接纳了他,成就了他。

2015年4月,上海自贸试验区扩区,自贸区管委会与浦东新区政府实行一体化合署办公。沈晓明兼任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主任。在此后一次专访中,沈晓明说,浦东新区政府从上海自贸区改革的“后勤部队”,变成一线“作战部队”,其最大价值在于:以开放倒逼改革,用自贸区试验倒逼政府职能转变。“上海自贸区改革的重点与难点,核心就是政府的自我革命。这场关乎政府观念变革与功能定位的试验,不是制造政策洼地,而是从‘零起点’起步,寻找现行体制机制的开放障碍,与相关方面一起研究共同发力,突破瓶颈。”“浦东应该成为一个大研究所,目标是营造一个更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沈晓明说。

个人简历

沈晓明

男,1963年5月生,汉族,浙江上虞人,中共党员,1987年8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医学博士,研究员,教授。现任教育部党组副书记。

曾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院长,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院长,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长,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兼医学院院长,市教委主任、党组书记,副市长、市红十字会会长、市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任,市委常委、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主任、浦东新区区委书记等职。

医谷+

【锦绣记忆】沈晓明:我的三位老师

文/沈晓明 本文转自锦绣路上工作室(微信号:jinxiuroad)

我出生于浙江省上虞县东关镇(今绍兴市上虞区东关街道),在这个江南水乡度过了我美好的童年和少年时光。我的小学、初中和高中就读于本土本乡的学校,三所学校均在我家方圆数百米之内。对我来说,家和学校是融为一体的,家就是学校,学校就是家。

1979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二年,16岁的我应届高中毕业后考上温州医学院(今温州医科大学)儿科学系。在温州这座城市,完成了我的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学业,嗣后被分配到杭州的浙江医科大学附属一院(今浙江大学附属一院)做住院医师。1988年考入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儿科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从此在上海学习和工作。期间1994-1996年我赴美国纽约的爱因斯坦医学院附属的Montefiore医学中心儿童环境医学科从事博士后研究。

在求学之路上,我遇到过不少非常好的老师,如东关镇小学的宣连映老师、东关镇学校(初中)的陈立钧老师以及东关中学的徐南心老师等。由于交往的深度和时间跨度不一,三位老师对我的影响最大。

一、黄老师

黄老师是我在温州医学院读硕士研究生时的导师黄达枢教授。他留在我脑海里的记忆是一张“弥勒菩萨”般的笑脸,敦厚而慈祥。在与他密切相处的三年多时间里,我甚至没有见到他生过气、动过怒。他是我国著名的儿童呼吸病学专家,比较出名的是确立了流行性喘憋性肺炎的命名,并提出了相应的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当时的温州医学院刚恢复研究生招生不久,并没有太多的教学资源,我们基本上是和同年资的住院医生一起在临床工作,同时在三年时间内完成论文和综述各一篇,大致相当于后来的临床型研究生。好在母校当时的临床教学是非常扎实和有效的,我们在一整年的本科毕业实习结束之后,就基本具备了在临床上独当一面的能力,因此,那段以实战为主的研究生训练并没有给我带来多大的压力。

黄老师给我专业上的指导颇多,他教我的两个本领即使时过三十年后我仍然印象深刻。第一样是新生儿肺功能的测量技术。当时,对人体进行肺功能的测量已有多种仪器可以实现,但无论采用什么仪器,都需要受试者的配合,即最大限度的深吸气之后以最快的速度呼气。这对成人来说经过一两次训练后即能顺利完成测试,但对刚刚生下了的“不听使唤”的新生儿来说无疑是不可能的。因此,在当时,即使是在全世界范围内,新生儿呼吸功能的研究也很少。黄老师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发现,新生儿在啼哭时的动作大致相当于“最大限度的深吸气之后以最快的速度呼气”,因此只要拍打孩子的足底使其啼哭,即可完成一次肺功能的测试,哭得越凶,测得越准。这就是新生儿啼哭肺功能测试技术。我记得,我的一位师兄和我先后以此作为我们的研究课题,论文评议和答辩小组的专家教授无不拍案叫绝。

第二样是如何通过观察孩子在候诊室中的情况,以在正式诊察之前对患儿的病情有初步的了解。黄老师教导我,看病并不是从病人坐在对面的那一刻才开始的,当一个好的儿科医生,要时时观察、处处留意,发现病史和望、触、叩、听之外的有用信息,因为与成人相比,孩子的病情变化更快。但凡黄老师出门诊,慕名而来的家长带着孩子总是早早等在候诊室里。那时的条件有限,说是候诊室,其实就是诊室外面的走廊。黄老师一上班,换好白大褂后不是直接进诊室,而是带我在门口的走廊里走上一圈。他不时摸摸这个小家伙的脸蛋,拍拍那个的肩膀,顿时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迅速获得了家长的信任。他边走边和我说,两种孩子要特别注意,一种是极度哭吵的,另一种是特别安静的,这两种孩子可能得的是急病、重病,要让他们“插队”,安排他们优先就诊,以免贻误时机;如果发现有呼吸时鼻翼扇动且脸色苍白的,要马上请护士安排吸氧并直接去急诊室;而对于那些打哈欠、伸懒腰的小家伙,可放心地将他们留到最后,他们不会有大碍。他五分钟一圈走下来,对要看的病人已经了然于心了。黄老师的教导让我得益匪浅。我觉得,他传授给我的不仅仅是临床经验,更是医学的人文精神。

黄老师一张满是皱褶的笑脸背后有时也颇有“诡计”。师母告诉我,黄老师是1958年为了创建温州医学院儿科专业,从杭州的浙江医学院抽调的学科带头人。师母是浙江杭州人,且当时他们的大女儿蓓蕾尚未满周岁,而黄老师本人是浙江黄岩人,在温州也举目无亲,师母对举家南迁是犹豫的。可是,在黄老师向她描述了温州的海鲜是如何地唾手可得、鲜美可口之后,他们全家被成功地从条件较好的杭州“诓”到了偏居一隅、交通不便的温州(此处,我想起了云南老知青和我讲的“头顶香蕉,脚踩菠萝”的故事)。当然这是师母的玩笑话,其实师母除了犹豫之外,心里还是支持意气风发的丈夫另辟疆场、大显身手一番的。这大概是他们那个时代特有的奉献精神。

近年来,黄老师由于糖尿病并发症而卧病不起。业已年逾古稀的师母率领全家,不离不弃守候病榻。我每年都去看他一次,最近几年去看他,他显然已经不大认识我了,但我依然会每年都去向他报到,带去我对他的致敬。今年年初,黄老师终因年老体衰、久病不治而与世长逝,终年96岁。我专程赴温州与他作别。

二、郭先生

郭先生,即郭迪教授,是我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念博士研究生时的导师。在新华医院有一个“潜规则”,全院老小都叫他郭医生,惟有他的学生才称他郭先生,因此,“郭先生”是我等学生们独有的“福利”,当然这在新华医院也是身世背景的象征。
郭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儿科医学大家,是中国儿童保健学和发育儿科学的奠基人。他在我的心目中是一个矛盾的人,甚至矛盾得有点极致。

首先,郭先生极度矮小,可能是我见到过的最矮小的成年男性(当然侏儒症患者除外),可他总是受到国内外同行的仰视。

其次,郭先生极度寡言,有时一天也不说一句话,你不和他说,他不说;你和他说,他也不一定说;即使说了,也是寥寥、轻轻地,简洁得不能再简洁的几个字,可他的意见总是在学术界一言九鼎,甚至一锤定音。

第三,郭先生极度简朴,也十分“抠门”。医院财务处的工作人员曾经向我抱怨,他为了少算的几毛钱工资而亲自去财务处反复核对;他用于书写的铅笔用到只有两寸长时,总会套上一个塑料笔套,直至用到套上笔套也捏不住为止。可我清晰地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全国几个内陆省份爆发洪灾,全院组织募捐,他一人就捐了10万元,这在当时是一笔巨款,全院为之哗然。

第四,郭先生上课和演讲极度平淡,声音细小,语调平平,缺乏激情,仿佛是一位有气无力的老人在念一篇没有标点符号的文章。有一个极端的例子至今仍然被我们几位学生当作笑谈而经常提起:有一次郭先生找我们两三位学生讨论研究课题,他讲了半句话后突然起身,我们所有的人都觉得他去洗手间了,但等了一刻钟也没见他回来,后来听从楼下上来的同事说他已经上车回家了。从此,我们会在背后揶揄,他是一个可以随时下课的教授,不管讲到逗号还是冒号。可是,他写的学术论文和专著实在是精彩之极。他主编的《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儿科分册》至今仍然是儿科的权威参考书;他主编的《基础儿科学》成为此后各种版本儿童保健学教科书的蓝本;我们冥思苦想、反复修改的论文,经他加或减几个字或单词,就变得文理通达、气息顺畅。郭先生就是这样一个矛盾到极致的人。

郭先生淡泊名利的高尚品德对我教育至深。两个例子我一直记得。第一个例子是另一位老教授告诉我的。郭先生上世纪三十年代毕业于圣约翰大学医学院,后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留学,回国后加盟圣约翰大学医学院的宏仁医院,同时私人开业。解放后响应政府号召加入由圣约翰大学医学院、震旦大学医学院和同德医学院合并而成的上海第二医学院,后又被公派到前苏联圣彼得堡的巴甫洛夫实验室进修。五十年代教授评级,按资格他是有希望评为一级教授的,但他觉得二级教授已经很不错了,不能再向组织上提更高的要求。第二个例子是我亲身经历的。1999年,以我的毕业论文以及毕业后的临床和研究工作为主体的成果参评国家科技进步奖,导师一般应该是排名前列的第一完成人,因为在当时即使贵为博导,得过国家科技进步奖的也是凤毛麟角中的凤毛麟角,但郭先生坚持要让我作为第一完成人。他对我说:“工作都是你做的,我就是出出主意。再说,我已经近90岁了,要这些名头有啥用,你们年轻人学术的路还长,你们有用。”次年,我们的成果顺利入选,在我36岁那年成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奖者。由此,我收获了“第一桶金”,完成了学术生涯的“原始积累”。这一经历,让我更清楚地懂得,我在学术上取得一些成绩,不是因为我有多能干,而是因为郭先生有多高尚。

郭先生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入党的老党员,他对己对人都严格要求,从不越雷池半步。2000年前后,我担任新华医院院长,那时他虽已九十高龄,但仍每周两次来医院上班。有一些同事总想通过他和我打招呼,希望在住房分配、职称晋升、职务提拔、子女就业等方面得到关照。他的回答总是这样的:“我是有一个学生叫沈晓明,但当院长的沈晓明我不认识,帮不上你的忙。”想开后门者只好悻悻而归。

郭先生高尚、与世无争的性格,可能还有他的小个子,使他延年益寿,他在大前年以102岁期颐之年仙逝。

三、John

John即是John Rosen,国际知名的儿童铅中毒方面的权威,美国纽约爱因斯坦医学院的儿科学教授,Montefiore医学中心儿童环境医学科的主任,他是我做博士后研究的“老板”。John和郭先生是多年的学术朋友,我读博士研究生时就是根据他的建议,从事儿童铅中毒研究的。此后他每年都来上海听我的研究进展报告,并送来一些国内买不到的实验器材,同时给我许多好的建议。我博士毕业之际,他邀请我去他那儿做博士后研究,重点是学习儿童铅中毒的诊断和治疗工作,目标是使我能在回国后建立中国第一个儿童铅中毒诊断和治疗中心。

同时认识郭先生和John的人都说他们两个性格很相像,言语不多但内心细腻,外表冰冷但内心火热。我在美国期间他对我学术上的指导和生活上的关照让其他美国同事十分嫉妒。在工作上,他是我有求必应的“老板”;在生活中,他是我无话不谈的朋友;在内心里,我们颇有父子般的默契。记得在我行将离开纽约回国之际,他在实验室里为我办了一个告别派对,平时话语不多的他惜别之情溢于言表。他说:“晓明要回中国了,晓明不属于我们,属于他自己的祖国,希望大家都要支持晓明把中国的儿童铅中毒问题解决好。”在我回国之后,John每年都自费来我的研究中心帮忙工作,并先后资助和接受我的5名研究生到他那儿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这些学生成为了John和我共同的学生。令我高兴的是,所有学生全部如期回国,成为我研究工作的得力帮手。如今,他们均在各自研究领域有所建树,都已是教授和博导。

John对我的支持源自于他家庭对中国的独特情感,这种情感有西方人诚实守信的元素,也有西方人少有的慷慨仗义的元素,我感同身受。在我临离开美国之前,我决定把我的这种感受写下来,后来我的文字连载于1996年5月的《人民日报》海外版。

大约在七八年之前,John患肠癌,历经多次手术和化疗,仍保持相当乐观的心态,在治疗间隙一直处于工作状态。四年前我借出差的机会去他家里探望,他心情大好,丝毫看不出丁点病态,并表示要亲自前来上海领取市政府颁发给他的白玉兰纪念奖。可惜时过不久,他因肿瘤再次扩散,终告不治,时年74岁。

三位老师于近年先后谢世。每送走一位,我对他们的思念更加深一分。在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我写下这些文字,寄托我对他们的思念。

文/沈晓明 本文转自锦绣路上工作室(微信号:jinxiuroad)

来源:解放日报 观察家网 锦绣路上工作室(微信号:jinxiuroad)

为你推荐

“和合共生,健康共护”四价HPV疫苗男性适应证上市暨“HPV男女共防计划”启动新闻发布会成功举办,共筑HPV预防新生态资讯

“和合共生,健康共护”四价HPV疫苗男性适应证上市暨“HPV男女共防计划”启动新闻发布会成功举办,共筑HPV预防新生态

今日(1月18日),默沙东(默沙东是美国新泽西州罗威市默克公司的公司商号)举办的“和合共生,健康共护”四价HPV(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男性适应证上市暨“HPV男女共防计划”启动...

2025-01-18 18:31

四同药品价格治理已基本实现,正建设全国挂网药品价格一览表资讯

四同药品价格治理已基本实现,正建设全国挂网药品价格一览表

目前,我们正在建设全国挂网药品价格一览表,全量汇总展示各地挂网价格信息并对首涨、高涨幅等异常价格行为予以标识,敦促各地持续纠正不合理的挂网高价。

2025-01-18 12:15

关于丙类药品目录,国家医保局最新的思考与规划,2025年发布第一版资讯

关于丙类药品目录,国家医保局最新的思考与规划,2025年发布第一版

丙类目录与每年的基本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同步开展,计划于今年年内发布第一版。

2025-01-18 11:34

2025年全国80%左右医保统筹地区基本实现即时结算,2026年底全部实现即时结算资讯

2025年全国80%左右医保统筹地区基本实现即时结算,2026年底全部实现即时结算

1月16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正式对外发布《关于推进基本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的通知》。根据通知,以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为支撑,2025年全国80%左右统筹地区基本实现即时...

2025-01-18 11:20

2024年底,60岁及以上人口3.1亿,占全国人口的22.0%资讯

2024年底,60岁及以上人口3.1亿,占全国人口的22.0%

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082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39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54...

2025-01-17 14:56

赛诺菲荣膺“杰出雇主2025”桂冠,连续五年傲立榜首资讯

赛诺菲荣膺“杰出雇主2025”桂冠,连续五年傲立榜首

作为10多年来首个且唯一连续五年荣获此殊荣的企业,赛诺菲再次彰显了其在企业文化、人才战略、多元发展及员工培养等方面的卓越成就。

2025-01-17 11:02

又一款国产三代EGFR-TKI抑制剂获批上市资讯

又一款国产三代EGFR-TKI抑制剂获批上市

昨日(1月16日),据国家药监局官网显示,奥赛康药业的1类创新药利厄替尼片(limertinib ASK120067,商品名:奥壹新)获批上市,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

2025-01-17 10:31

增辉生命,默沙东中国再度荣膺“中国杰出雇主”资讯

增辉生命,默沙东中国再度荣膺“中国杰出雇主”

1月16日,由全球权威的杰出雇主调研机构(Top Employers Institute)颁布的“杰出雇主2025”榜单正式揭晓

2025-01-16 22:48

CDE:放射性治疗药物申报上市临床风险管理计划技术指导原则资讯

CDE:放射性治疗药物申报上市临床风险管理计划技术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将针对上市后临床风险管理计划、说明书中安全性相关内容、 患者指导手册的撰写提供具体指导意见。

2025-01-16 20:41

全球首款狂犬病双抗药物国内申报上市资讯

全球首款狂犬病双抗药物国内申报上市

日前,据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网站显示,智翔金泰的1类新药斯乐韦米单抗在国内申报上市。

2025-01-15 17:02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医药企业防范商业贿赂风险合规指引》资讯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医药企业防范商业贿赂风险合规指引》

本指引所称的商业贿赂, 是指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贿赂交易相对方的工作人员、 受交易相对方委托办理相关事务的单位或者个人、 利用职权或者影响力影响交易的单位或者个人,...

2025-01-14 23:38

阿斯利康与宜联生物达成临床研究合作,共同探索联合治疗创新方案资讯

阿斯利康与宜联生物达成临床研究合作,共同探索联合治疗创新方案

双方将共同启动一项多中心、开放性、I Ib期研究,旨在评估两款药物联合治疗在实体肿瘤患者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药代动力学。

2025-01-14 18:36

医疗科技国际化之路:新加坡如何提供全链条支持?资讯

医疗科技国际化之路:新加坡如何提供全链条支持?

随着中国医疗科技领域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具备了国际化发展的能力,正在“走出去”开辟新的市场。

2025-01-14 15:56

NVIDIA与多家行业顶尖机构达成深度合作,共促医疗健康产业蓬勃发展资讯

NVIDIA与多家行业顶尖机构达成深度合作,共促医疗健康产业蓬勃发展

在日前举办的摩根大通医疗健康大会上,NVIDIA 宣布与多家行业领先机构达成合作,这类新的合作旨在通过加速药物发现、提升基因组研究,以及利用代理式和生成式 AI 开创先进医...

2025-01-14 13:26

老牌上市药企终止PD-1项目,计提资产减值准备1.75亿元资讯

老牌上市药企终止PD-1项目,计提资产减值准备1.75亿元

近日,丽珠医药集团发布公告称,对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合并报表范围内存在减值迹象的资产进行了减值测试,并对其中存在减值迹象的资产相应计提了减值准备。

2025-01-14 10:13

尊享e生2025升级:首次全场景放开外购药械,医院药品覆盖数量再增资讯

尊享e生2025升级:首次全场景放开外购药械,医院药品覆盖数量再增

1月13日,众安保险举办“与10光,共生长”尊享e生十周年产品升级发布会,正式发布尊享e生2025版,并推出众安健康险未来将主打的两大产品系列——面向健康人群的“尊享系列”,以...

2025-01-13 20:17

PLA材料的医美应用:安全与效果的双重考验资讯

PLA材料的医美应用:安全与效果的双重考验

聚乳酸PLA,作为医美行业面部填充剂历经了3个时代大约20多年的发展,大体可分为1 0、2 0、3 0三个不同的时代;即1 0-结晶片状;2 0-普遍表面粗糙的多孔微球或实心微球;3 ...

2025-01-13 19:53

国家医保局:开展2025年定点医药机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自查自纠工作,肿瘤类、重症医学类、麻醉类、零售药店典型问题清单资讯

国家医保局:开展2025年定点医药机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自查自纠工作,肿瘤类、重症医学类、麻醉类、零售药店典型问题清单

2025年3月底前,各级医保部门根据本地化问题清单,对辖区内所有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2023-2024年医保基金使用情况开展自查自纠。2025年4月起,国家医保局将对全国定点医药...

2025-01-13 17:32

全球首个超长效PCSK9单抗获批上市资讯

全球首个超长效PCSK9单抗获批上市

瑞卡西单抗注射间隔可长达8周,突破了目前国内外已获批的PCSK9单抗需要每2周、4周或6周的注射频次。

2025-01-13 13:17

好大夫正式牵手蚂蚁集团,共同推进“AI+医疗”创新资讯

好大夫正式牵手蚂蚁集团,共同推进“AI+医疗”创新

蚂蚁集团收购好大夫在线尘埃落定。1月11日,在2025年好大夫峰会上,双方在收购完成后首度携手亮相。好大夫在线创始人王航现场表示,共同的使命和愿景让双方走到了一起,后续好大...

2025-01-11 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