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许多大型医院或连锁医疗体系已经推出自己的疾病管理工具,他们的核心目的有两个,一是提升服务留住病人。由于运营成本逐年上涨,加上奥巴马医改之后支付政策的收紧以及更为严格的监管,医院自身面临开源节流的压力。由于慢性病病人所需治疗时间较长,通过疾病管理工具与病人长期保持互动有助于增加未来的服务。
第二个核心考虑则是提高疗效。由于奥巴马的医改将医疗服务效果列为支付考评指标,对医院的重复入院率、入急诊室比例等进行考核,纳入支付比例的评判指标。因此,对于出院病人、高风险病人、合并多种慢性病人这些人群,医院有动力增加健康跟踪,通过更多的健康教育、随访、慢病管理项目等帮助这些高危用户降低发病概率。
医院进入这一领域的例子很多,医院对慢性病管理的办法有以线上为主,以及线上线下结合两种手段。比如克里夫兰诊所2014年针对癫痫病人推出了一款App,这款工具以线上服务为主,一方面提供癫痫教育信息、急救指导、用户问卷以评估风险、随访和用药建议等信息,帮助用户进行自我管理;另一方面,App中嵌入了克利夫兰诊所的预约、用药查询、用药提醒、随访提醒等实际功能,辅助用户进行长期治疗和随访。
这类产品以线上自助式服务为主,人力投入较低,目标是病人教育和自我管理,并辅助治疗的整个流程。这类工具的人工干预较少,更多是教育性质的。但对于一家医院或一个医疗体系来说,有助于某类病人融合得更加紧密,增加长期服务的可能性。
另一种慢病管理则通过人力投入的方式进行,主要是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克里夫兰诊所基于其电子病历MyPractice和病人端信息查询工具MyChart进行满病管理项目,针对高危患者。诊所首先通过医疗数据筛选出高危患者,然后为其指派护士和医生组成团队,基于MyPractice和MyChart的信息进行衍生医疗服务。包括用药跟踪、随访、定期要求病人自我检查并输入健康相关指标等。通过衍生服务可以配合医生做出及时跟进和随访决定。基于克里夫兰诊所的病人风险筛查,医生可以把更多时间放在风险更高的病人身上,有助于提高疗效。
这种模式的优势可以更为紧密地跟踪病人,而且由于是医生主导,病人会更有动力依从,比如进行家庭检查和数据上传等。但同样也是因为由医生和医院方主导,投入的时间和人力会比较多,目前医院采取的形式是以护士为主导去推这些服务,而医生端配合随访、开处方、远程诊断等,毕竟医生的时间有限,很难让他们全方位提供管理。因此这类服务对高危患者的筛选非常重要,针对的往往是最有需要的患者。这一服务的另一软肋在于生活方式的改善,这作为慢病管理的主要因素,要求细节和长时间介入,因此很难由护士和医生去完成。
除了开发工具,美国医院也开始提供个案管理,助推多层级医疗之间的协同。在美国有一种类似的医生职能叫Hospitalist,这种角色类似全科或家庭医生的医院版本。Hospitalist是一个统称,这些医生可能是内科医生,也可能是全科医生,也有可能是某一领域的专家比如肺科医生。但其职能主要是帮助病人做三方面事情。
首先,这类全职医生是转诊通道的主要衔接者,在病人住院前和其家庭医生沟通,了解其病史、过敏史等特殊情况,以便和专科医生、主刀医生一起设计适合病人的治疗方案。第二,在住院期间作为病人的主要管理者,支持查房、用药观察等工作。第三,在出院后负责病人追踪,在往下转回家庭医生后,做好随诊衔接,必要时再次转诊和做术后评估。
设置这样一个全科职能类似项目管理,Hospitalist这个角色在奥巴马的医改后更加受到医院看好,因为其好处主要有两方面,一个是转诊通道衔接上,一个是长期病人管理上,因此也成为了医院进行慢病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总结来说,医疗机构推出的慢病管理围绕病人展开,除了开源的目的,还有提高疗效的目标,但慢病管理是一个长期的服务,属于医疗服务的衍生,由医院来进行的优势是直接结合电子病历并获得医生建议,而且病人更容易依从医生的指导。但也正由于医生时间有限,因此慢病管理更适合在高风险人群中进行,而医生的服务以结合诊断为主,介入到生活、饮食、运动等细节比较少,也不太可能做到太细致。医院由于人力成本的压力,也不可能将这种服务覆盖到太多的人群。
同时,大部分人群的慢病严重程度不高,治疗频率也不高,和医疗机构的接触结点并不多,也就是说,迫切性并不那么强。要管住这批相对风险较低的人群,需要更多的人手和跟踪投入,这也就给院外、第三方、针对病前或稳定期慢性病患者的服务带来了机会。
来源:村夫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