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召开的第26届国际器官移植大会即将结束。在8月22日的“促进器官捐献全球视野分论坛”上,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CORTS)主任王海波进行了学术演讲,用数据反驳谣言,并表明中国器官捐献与移植的新时代已经到来。
王海波表示,自己是大数据研究者,习惯用数据说话,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和纬度检验数据的真实性。要在自己的学术演讲上反驳一些毫无理论根据的指控,他表示十分失望。但是,对于一些人质疑中国器官捐献的案例为何能增长如此迅速,王海波回应,“有一点是非常明显的,中国的人口基数大,一共有13亿人口,而每年有近一千万的死亡人数。如果用国际通用指标‘百万人口年捐献率PMP’来看的话,中国排在全球第44位。器官捐献率还是比较低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王海波指出,在2016年上半年,中国每月平均有817例器官移植,总量达到世界第三位。虽然这是一个可观的数字,但是每当成功完成一个移植手术,器官移植的等候名单上就新增添2个人。而每个月的等候名单有36个人死亡。对于有人提出,中国等候移植器官的时间很短,王海波予以反驳,即使国家移植等待名单建立时间不长,但近60%的肾脏需求要等待1至2年,超过40%的肝脏需求要等待至少一年。
他对中国政府六个部委联合发文建立的人体捐献器官转运绿色通道,表示感谢。“绿色通道”大大地增加了器官运输的效率。目前他正在监测研究此政策对整体器官匹配质量的正面影响。他补充,中国面临的挑战和其他国家是一样的。包括,如何建立高效的器官捐赠系统,如何提高公民对器官捐赠的公共意识,以及医疗保险对器官移植全覆盖的挑战。
王海波表示,国家器官分配系统(CORTS)也会确保器官获取和分配的透明。为了取得公众的信任,数据分析学术报告很快就会在国际学术期刊发布,确保公平和公正,以增强公众对器官捐献工作的信任。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