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以来,外科领域有两个手术被认为是最成功的,一个是人工晶体置换,它可以让盲人重新见到光明;另一个就是人工关节置换,它可以让原本只能躺在床上的病人重新站起来走出去。其中人工髋关节置换目前已经成为了治疗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缺血坏死等疾病的常规手术方法。但是,如此牛X高大上的手术,其实也有着不为人知的不堪往事……
早在130年多前,一帮脑洞相当大的医生们就想着有什么办法能治疗不能活动的髋关节了。当时首先考虑的是关节成形术(Interpositional Arthroplasty)。思路很简单粗暴:关节不会动了,是因为两边的骨头连在一起了,那好办,中间挖开,再给加点东西隔离,能恢复活动不就行了?
一开始这帮老美医生还比较谨慎,往里面放的无非就是病人自己的软组织啊、阔筋膜之类的东西。后来胆子大了,往里面放皮肤,对你没看错,往关节中间塞一块人皮!还有些土豪,往里面放金子,一块一块的金箔!再往后就更没边了,往里面放猪膀胱!没错,就是猪!的!膀!胱!
这一堆东西放进去,傻子都能想出来,那效果必须不好啊。乱七八糟研究了几十年,终于,大家醒悟过来了:往关节中间放东西是不行的!放啥东西都架不住天天走路的磨损,必须用够结实的东西来代替自己的关节才行。于是,关节置换术正式登场了。当时也没有现在这么好的材料,有啥耐磨的呢?橡胶,你觉得这个够耐磨不?嗯,放进去试试再说。还有,比如黄金、白金、象牙,基本上什么贵就放什么???。
1923年,骨科界着名的大佬Smith Peterson出场了!他设计了全新的人工关节:玻璃杯!(⊙﹏⊙)b(⊙﹏⊙)b 真的,他就是往关节里面放个玻璃杯!过了10年,人家还把玻璃杯升级为康宁公司的Pyrex 耐热玻璃了。说起康宁公司不得不多说一句,各位现在正在摸的手机屏幕,十有八九用的就是康宁公司的大猩猩玻璃。
然后……还是Smith Peterson,估计自己也觉得玻璃杯实在是说不过去,不知道怎么发现牙科医生用的钴铬钼合金不错,至少比玻璃杯结实,就做了1000多个用这种金属制作的人工关节,不管效果好不好,人家至少敢做啊。于是又一大批脑洞大开的跟风设计,各种金属和合金制作的人工关节纷纷登场,其中有些还沿用至今。
这种江湖格局一直到一个人的出现才被打破!来请和我一起念:Sir John Charnley !请注意,必须要加上Sir!人家是正儿八经的英女王册封的爵士,长得确实也有爵士范。
John Charnley是个祖传老西医,他爹是个医生他妈是个护士。这位大神开创了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战略,设计了金属-聚乙烯低磨损全髋关节假体,带领全体关节外科医生走向辉煌,他自己也被誉为现代全髋关节置换术之父。除了设计出这种经典的人工关节之外,他还提倡层流净化手术室、个人隔离系统来减少手术后的感染。下图就是Charnley手术的照片,他在1966年就穿着太空服在有空气过滤系统的手术室做手术了,实在令人羡慕啊,要知道今时今日的深圳,某些所谓的专科医院估计根本就没见过百级层流手术室,更不要说能够有效防止感染了,当然,我高大上的深圳市人民医院一定是有的。
Charnley的另一个重要发现是采用骨水泥(聚甲基丙烯酸甲脂)固定人工关节,至今仍在临床使用(骨水泥这个东西也是骨科医生从口腔科医生那里学来的,最早是口腔科用来补牙的)。不过在使用一段时间以后,一部分骨水泥固定的关节出现了松动,于是就研究出了采用另一种固定方式的人工关节:生物型假体。这个名字听起来逼格相当高,实际上就是能和自己的骨头长在一起的假体,最常用的材料是钛合金。为了让骨头容易长进去,表面会做很多很多很多很小很小很小很小的洞,有多小呢?0.05毫米--0.2毫米,放大了看就是下面这个样子的,密集恐惧症患者请自行回避。
到这时候,人工髋关节基本已经定型了,不过,关节使用的寿命仍然是各位医生关心的问题。家里的空调冰箱用5年坏了能换个新的不是啥大事,做个关节手术用不到5年那就可是相当麻烦的事了。于是,目前最耐磨的材料--陶瓷--出场了。这个陶瓷全称是氧化铝氧化锆复合纳米陶瓷,扔到地上都会跳起来摔不烂的。请不要拿这个陶瓷和我们平时家里吃饭用的瓷碗来做对比,如果一定要比,你往地上扔个碗试试就知道了。这种陶瓷用来做人工关节,目前已经有使用超过30年的报道了,可以说是目前最贵也是最耐磨的材料了。
至于以后会不会有更好的材料,会不会有能够做一次手术就能用一辈子的材料,最好还便宜的,那个……梦是一定会实现的???。
来源:深圳市人民医院(微信号:sz-rmyy) 作者: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