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7月26日),卫计委举行了专题新闻发布会,在半个月之前,卫计委在例行发布会谈得是《三明医改模式》,此次发布会,谈得是青海医改取得的进展和下一步打算,以下为新闻发布会实录:
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宋树立: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来参加今天的医改专题发布会,我们今天很荣幸请到了青海省省委副秘书长、省医改办主任侯鹏宁,青海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医改办副主任王晓勤,青海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副厅长聂殿光,国家卫生计生委体制改革司副司长姚建红。我们今天的主题是向大家介绍青海医改取得的进展和下一步的打算。现在我们先请侯秘书长向大家作简要的情况介绍。
青海省省委副秘书长、省医改办主任侯鹏宁:
姚司长、宋司长,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谢国家卫计委、国务院医改办给我们搭建这样一个平台,向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介绍青海的医改情况,也感谢各位媒体长期以来对青海医改的关注和支持。下面我从两个方面简要介绍一下青海医改的有关情况。
一、基本情况
我想在座的很多媒体朋友可能都去过青海,对青海也都有所了解,青海虽然条件比较严酷、医疗成本比较高、服务半径比较大,在这方面我举几组数据说一下。服务半径方面,每一所医疗机构平均的服务半径是全国的7.18倍,每名医务人员的服务半径是全国的19.28倍,我们公共卫生服务半径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7倍,所以青海服务的成本还是比较高的。再有,病程的周期也比较长,一般的病在内地需要的时间可能在青海治愈就要相对延长,甚至会翻番,所以在这方面高原的特征非常凸显,群众“小病拖、大病扛、重病在家等”曾经是我们农牧民患病的真实写照。所以青海的农牧民当地群众对看好病,能够看病的愿望更为强烈。
作为试点省,青海按照国家的要求,把综合医改作为我省三大“国字号”改革之一,作为打造“健康青海”的重要内容,围绕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加快推进医改的各项工作。我们在医改方面的总体思路是立足保基本、着力强基层、突出建机制,推进各项医改措施落地见效。覆盖全省的基本医保医疗服务、基本医疗保障、基本药物供应、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全面建立,各级医疗机构已经结束了以药补医的历史。
有几组数据给大家作一个介绍,大家通过这几组数据可以对青海的医改有一个比较客观的了解。我省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2008年的时候是5.87%,去年我们已经提高到了7.16%,居民个人卫生费用的支出占比由2008年的33.01%下降到去年的23.61%,下降了近十个百分点。城乡居民医保的参保率,从改革前的66%提高到98%以上,人均筹资标准从改革前的104元提高到了610元,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的报销比例由改革前的37.7%提高到了78%。再有,我们医改的投入,年均增幅达到20%以上,可以说青海医改通过这几年的不断努力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各族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的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二、重点工作和主要做法
(一)全面实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方面,青海已经从县到省所有的公立医院已经全面开展了综合改革。青海的改革主要围绕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创新体制机制、调动人员积极性三个方面,落实政府办医的责任,着力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线面,我从三个方面向大家作一简要介绍。
一是县级公立医院改革。青海的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已经走过了四年历程,也就是说2012年已经开始全面进行了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我们改革的重点是,打破以药补医机制、改革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人事分配、价格改革、医保支付制度、药材机制、监管机制等11个方面。现在青海的县级公立医院从总量来看,医务人员总量的配备上已经比改革前增加了44%,医务人员的收入也平均增长了21.43%。今年我们对县级公立医院又进行了“回头看”,着重对经费的补偿、人事分配和绩效考核,在这个方面又进行了一些加强,夯实了制度基础。同时,全面实施互助县国家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县工作。通过自我加压,选择农业区和牧业区的大通县和尖扎县作为省级示范公立医院改革,在现有基础上打造县级综合改革的升级版。就是要在四年改革的基础上要有一个明显的质量提升。
二是全面推进市州级公立医院改革。市州级公立医院改革2015年全面推开,现在各级机制正在建立,重点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充分发挥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和主体作用,这是我们改革的主线。从目前的情况看,新的管理运行机制正在建立。三是全面开展省级公立医院改革。去年试点,今年全面铺开。重点改革是取消药品零差率,健全完善经费补偿机制、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推进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和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等8个方面。这是我们省大致的县、市、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有关情况
在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中,我省还统筹推进了几项重点改革。一是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大家都知道,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是公立医院改革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公立医院改革的一个难点。从青海的实际情况看,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一项重要改革,是调整公立医院收入结构、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必须走的路和必须要迈的槛,所以我省在这方面一直在不断探索研究。2012年我省在县级公立医院进行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工作,2015年我们又在市级进行了试点,今年在这个试点的基础之上,在省级全面推开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工作。这次的价格调整主要是与医保的政策、医疗机构的控费和分级诊疗制度等政策相互衔接来制定。从我们把握的点来看,重点是按照国家的要求,遵循医疗机构能够良性运行,医保基金要可承受、可持续,群众负担不增加原则,开展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另外,青海的这次医疗价格调整有一个新的特点,就是按照2012年版进行调整,也是第一个按新版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的省份,在全国目前来看,只有青海一个省在按照这个新版做,难度也比较大。原来调整的项目只有4000多项,按照新版调整完以后的医疗服务价格达到9000多项,调整的面和内容和原来相比规模比较大。目前医疗服务价格前期工作已经基本就绪,9月份要正式推开。
(二)全面实施分级诊疗制度。从青海分级诊疗制度实施近三年的实践来看,分级诊疗制度必须要综合施策,要靠机制、靠内生动力来推动,而不能简单的或者单项的搞分级诊疗制度,这是我们三年实施分级诊疗制度的实践经验。青海的分级诊疗制度主要从这么几个方面综合施策。
一是明确界定各级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和疾病诊疗的目录。主要是优化全省资源布局,出台了医疗资源布局结构调整的规划。在此基础之上,界定了各级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和疾病诊疗的目录,明确了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疾病诊疗的范围、病种和病组。
二是严格实施“四转诊、五调控、六监管”措施。四项转诊机制:1.分级诊疗。一般病症首先在一级定点医疗机构,经确诊病情加重需要转院的,逐级转院。2.转诊审批。转诊要通过一定的程序进行转诊。3.异地转诊,执行医保部门相关规定。4.双向转诊,我们也提出了明确要求,什么样的情况下必须进行双向转诊。“五调控”,就是要通过一些调控的办法来力促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主要是以下五个方面:1.用医保支付杠杆调控。一二三级医疗机构报付比例分别为90%、80%、和70%,越级转诊的再降低10%。2.严格控制医疗费用,门诊和住院次均费用较上年增长幅度不得超过当年居民消费价格的指数。3.各级医疗机构住院率和转院率要控制在前三年平均水平;4.二级以上和一级以下医疗机构出入院诊断符合率分别不低于95%和90%;5.一二三级医疗机构平均住院日控制在6天、9天和12天。同步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复合型支付方式占比要达到70%左右。六项监管措施,主要是通过一些规定来进一步巩固分级诊疗制度,在发给大家的材料中都有了,我不再赘述。
三是加快推进新型医疗联合体建设。建立以协作关系为基础的网格式医疗联合体,我省组建了省市县医联体,然后是市县乡紧密型医联体、专业学科联合体,实行县乡村一体化管理的联合体,这四种形式已经覆盖了全省所有医疗机构。我们觉得医联体的建设是分级诊疗中的关键步骤,医联体在分级诊疗中发挥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能够引导优质资源、优良的技术下沉,而且在对口帮扶各个方面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所以这项工作青海抓得比较紧。
四是在分级诊疗中着重要解决基层不强的问题。医联体最关键的还是要解决基层能力薄弱、水平不高的问题,要把病人留在基层,必须要提升基层的能力,所以我省着力加强基层建设。“十二五”期间我们投了33亿,加强县乡村标准化建设,我省县、乡村标准化建设率,县级达到75%、乡一级达到95%、村一级达到100%,近两年增加县乡两级医疗机构人员编制4316人,公开考录补充基层医疗机构专门人才4865人,从这些数字来看,我们在加强基层能力建设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另外,我省对乡镇医务人员实行工作津贴,在职称评定中淡化外语的要求,在保网底的工作中重点加强了对村医的补助,解决村医的养老保障问题,稳定基层医疗机构人才队伍。
五是切实推进对口帮扶。青海省的对口帮扶和其它省有所不同,我们重点做两件事:1.针对基层医院手术能力比较弱,实行精准的帮扶,我们专门帮扶手术,所以青海的帮扶就是帮扶上级的医疗机构定点指导帮扶基层的医疗手术,加强手术能力的建设。2.帮扶重点科室的建设,针对性比较强。现在我们在这方面已经建立了比较好的机制,效果也初步显现。
六是提升远程会诊能力。大家知道青海地域辽阔,远程会诊在基层发挥的作用更为明显。远程会诊方面,现在我们省、市、县三级已经全面建立了远程会诊信息平台,2015年底我们已经有20%的乡镇卫生院全面建立,今年所有的中心卫生院也要全面建立,有条件的一部分非中心卫生院也要建立远程会诊系统。从分级诊疗我们青海的实施情况来看,一个是确实减轻了患者的负担,二是规范了运行的就医秩序。从结果来看,医疗资源和医疗力量的双下沉,基层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的双提升已经有了积极的变化,这是我给大家介绍的分级诊疗。
(三)建立覆盖全省的大病医疗保险制度
青海的大病医疗保险制度在2012年就开始建立了,从运行情况看,青海的大病保险制度运行平稳、群众满意、社会认可、成效显着。青海的大病保险主要有这么几个特点:第一,青海的大病保险制度没有病种限制,没有规定哪些必须确定为大病;第二,青海的大病实行省级统筹;第三,我们的筹资标准比较高,青海的筹资标准是人均50元;第四,群众不额外增加负担,就是不再额外拿钱,我们大病保险基金的钱是从原来的医保基金中专门列支,而不是群众专门为大病医保再拿钱。
整个运行过程中青海的大病报付比例比较高,我们也分析了青海的报付比例为什么这么高,因为和全国相比较,我们报付比例高有这么几个原因:一是起付线比较低,我们按照国家的文件是要求参照农牧民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来制定的。2015年农牧民可支配收入是7900多,城镇居民已经达到24000多,但是我们的起付线只有5000块钱,这可能在全国也都是比较低的,这是主要的原因。二是我们的报付比例比较高。我们把起付线扣除以后,大病再按80%来报销,另外,民政的救助对象实际比例要达到90%,五保户和特困户,我们现在要达到全额报销。所以我们分析了一下,青海整个大病的实际报销,基本医保加大病,我们目前实际报销达到70%。今年我们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针对大病又做了一些工作,主要是统计了一些目录,三个目录,另外,新一轮的招标我们今年也做了,全面完成了新一轮的招标。现在大病已经为16.3万名患者支付大病的医保基金8亿元,有效的缓解了大病患者医疗费用负担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我们觉得大病保险这项工作和医疗救助这两项和中央提出的社会保障兜底,实现精准脱贫的制度是高度吻合的,所以在这个方面青海还要继续完善,要把扶贫开发和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更好的结合起来。
(四)青海统一城乡居民医保制度
青海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我们在2013年已经进行了统筹,由一个部门来管理。主要是六个方面:一是统一筹资标准;二是统一了政策待遇;三是统一医保目录;四是统一实施省级统筹;五是统一实行就医一卡通;六是实现统一的管理部门。现在青海人均筹资标准已经达到610,这在全国也是比较高的。另外,我们现在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的实际报付比已经达到78%,住院实际报付已经达到了64%,如果考虑大病,我刚才给大家汇报的,我们已经达到了70%,所以比例是比较高的。再有,省级统筹,我们整个技术性工作已经完成,9月份的时候要全面推开。
(五)商业保险经办
目前来看整体的工作安排,青海起步比较早,今年我们要在全省全面推开基本医保,所以这项工作在全国还是走在了前面。
(六)全面推进“先住院后结算”医疗服务新模式
这方面从2012年就开始开展这项工作,这项工作社会反映非常好,有效避免了群众因交不起押金而延误救治,甚至引发医疗纠纷等现象。现在我们已经享受这一项待遇的患者超过了100万。
这是我向各位媒体朋友们介绍我省医改的大致情况,青海医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也希望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下,在各位媒体朋友的关心帮助下,我省的医改会不断取得更好的成绩,让更多的改革红利惠及广大各族人民群众。我就向大家介绍这些情况,谢谢大家。
谢谢侯秘书长。青海作为全国医改综合改革试点四省之一,这些年探索积累了很多经验。请姚建红副司长介绍青海医改有哪些经验可以在全国推广复制。
首先感谢媒体记者来采访和报道青海的医改工作,也感谢青海省委侯鹏宁副秘书长,他同时也是省医改办主任,还有王晓勤副主任和聂殿光副厅长,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去年1月份,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在全国选择江苏、福建、安徽、青海四个省份作为首批综合医改试点省。7月12号,福建省有关领导也在这个发布厅介绍了福建省综合医改试点一年以来的有关工作,今天青海省作为四个省当中唯一的一个西部省份,从另外一个角度向大家展现了青海综合医改试点一年多来的工作。
国家卫生计生委体制改革司副司长姚建红:
一年以来青海省强化顶层设计,健全政策体系,持续深入推进各项工作。青海省委、省政府秉承“小财政办大民生”的理念,将深化医改纳入重大民生工程,也作为他们省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推进、创新思路、改革探索,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阶段性成效。概括起来是六个坚持。一是坚持立足省情,先行先试。探索建立符合省情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形成了不少可复制、可持续的改革经验。刚才侯鹏宁副秘书长从六个方面作了介绍,这六个方面有很好的示范性和借鉴意义。二是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总体要求,统筹推进医保、医药、医疗三医联动。着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的突破,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的问题。三是坚持创新体制、完善机制。青海在综合医改试点中坚持问题和目标双导向,围绕强化公立医院改革、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开展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三项重点任务,这三项重点任务也是去年要求青海做出进一步探索的。以这三项作为突破口,强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创新,不断健全稳定长效、充满活力、规范有序的改革运行新机制。
四是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青海在医改推进过程当中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不断强化政府责任,切实加大投入,维护基本医疗卫生的公益性。同时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鼓励和发展社会办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五是坚持维护人民健康利益。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的省份,青海对医改工作、对医疗卫生工作、对提高人民健康福祉是非常重视的。青海城乡居民医保人均筹资标准是610元,这个标准已经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同时推进“先住院、后付费”的医疗服务模式,也有效改善了群众就医体验,构建了和谐医患关系,多项改革措施大大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医改的获得感。六是坚持发挥和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青海省牢固树立医务人员是医改主力军的思维,通过科学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实施骨干人才培养计划,大力开展城乡对口支援工作,同时改革完善职称评审标准等多种举措,着力提高医务人员收入,优化和拓展医务人员的职业发展路径,提升医务人员的荣誉尊严感,激发医务人员主动参与改革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能动性。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密切关注青海省的医改工作,及时总结青海省创造的新经验,也全力支持青海省继续按照国家要求做好综合医改试点的各项工作。谢谢大家。
宋树立:
谢谢姚司长的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下面请大家就感兴趣的问题提问,提问之前请举手示意,通报一下所代表的媒体。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这个问题我想问一下侯主任,我们都知道青海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省份,但是在医改过程中坚持的是“小财政办大医改”,想问一下,青海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资金来保证和改善民生的?谢谢。
侯鹏宁:
正如你所说,青海市场发育程度不高,经济发展相对比较滞后,又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自身的财力十分有限。在这种情况之下如何办好民生的事,对青海来说确实是一个难题。我给大家介绍一下,青海的地方财政收入,2015年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只有267个亿,青海省委省政府坚持小财政办大民生的理念,持续加大投入。我说一组数字,大家就可以从中体会出我们在这方面作出的努力,青海已累计投入医改资金383亿,每年青海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比例达到了75%以上。从医改开始,我们在2009年的时候投入卫生方面的资金只有32亿,到去年我们已经增加到了99亿多,将近100个亿,年均增长20%以上。也就是说我们在财力非常有限的情况下还是加大投入,力保民生,在这方面我们投入的力度大大高于我们GDP的增长,青海GDP的增长这两年平均下来是10.8。刚才我说我们在医改方面的投入已经达到20%以上,所以这对青海来说是非常不易的。
另外,我想通过对这样投入的结果做一个比较,我刚才给大家介绍情况的时候也说到,我们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了7.16%,这个已经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在西部我们也是比较高的。个人的卫生支出,改革前30%的比例现在降到23.6%,这也是政府加大投入的结果。这些数字、这些指标刚才给大家汇报的时候都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群众在医改中享受到了改革带来的红利,群众的获得感在不断增强。
人民网记者:
我的问题是关于大病医保的,因为青海是较早开展大病医保的省份,到现在也接近四年的时间了,刚才您提到我们的报付比例非常高,对居民的保障水平很高,我想了解一下,在这个过程中大概有哪些经验可以给其它省份推广。另外,您刚才提到大病保险经办的问题,这个是否可以具体介绍一下?谢谢。
青海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副厅长聂殿光:
我先回答第一个问题,青海大病保险的一些特点,刚才侯秘书长在介绍总体情况的时候也涉及到了一些,我再简单补充一下。青海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城乡居民的大病保险工作,2012年国家六部委下发文件以后,我省积极行动,于2012年、2013年分别启动了城乡居民的大病医疗保险和城镇职工的大病医疗保险。2012年底启动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2013年5月启动城镇职工大病医疗保险,我在这里重点介绍一下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从2012年12月份到目前已经运行了三年零七个月,在这期间青海省为16.3万城乡居民支付了近8亿元的医疗保险费用,应该说有效的缓解了城乡居民看病贵的问题。我们总结了一下,大概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筹资标准比较高。50块钱,一般中西部省份是20、30块钱,我省是50块钱。二是保障水平高。刚才侯秘书长也介绍了,一是我省的起付线比较低,5000块钱,低于目前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再有,报付比例也比较高,是80%,国家六部委的文件规定是50%以上,我一起步就是80%。三是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实行省级统筹,因为在起步的时候我省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是市州级统筹,但是大病医疗保险我们一开始实行的就是省级统筹,在全省范围内统一了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政策,从筹资标准、起付线、报付比例、用药范围、诊疗项目范围等等是全省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险是市州级统筹,有些政策不一样,但是在大病保险上是省级统筹,政策统一,进行统一管理,实行统一的药品目录、诊疗项目目录和服务设施目录。四是商保经办。我们启动之初就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商业保险公司来参与经办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经办费用列入财政预算,不挤占基金。同时我们为了更好的约束商业保险公司经办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我们还建立了比较严格的考核制度,考核结果和经办的费用直接挂钩。五是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大病保险制度运行到现在,达到了有效缓解城乡居民看病贵、减轻负担的问题,同时也基本上实现了大病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目标,这和我们近几年来完善政策是密不可分的。
调整政策主要是五个方面,一是启动之初建立了城乡居民住院超起付线累加制度,一年之内住三次院或者四次院,超过5000以上的部分要累加,第一次超2000元,第二次超4000元,两次累加6000元就可以纳入报销范围,一开始是这么建立的。后来在运行过程中发现这个制度一方面增加基金支出,同时也有诱导一部分患者过度医疗的现象。我们经过慎重的研究,把累加制度变成单次超过5000的制度,这是一个调整完善。二是调整完善了药品目录,为方便群众就医,提高医疗机构办事效率,我们把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用药目录和大的医疗保险用药目录统一了,这样可以提高办事效率。三是原来城乡居民在非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时候,没有经过审批的,是不予以报销的。我省考虑到新农合报销政策保底的补偿政策,按30%报销。四是规范了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使用高值耗材的政策。五是把城乡居民住院时基本医疗保险的起付线从报付范围之内拿出来了。
南方都市报记者:
两个问题:第一,请问王晓勤副主任,青海这种特点会不会让您觉得推动医务人员对于医改的积极性特别难,青海是怎么做的?第二,青海小财政推动大医改会不会让聂厅长觉得医保控费的压力比较大,我看有些专家说,医保部门在做医疗服务价格定价和药品定价的时候参与的不是很多,人社部也提了一个事,“十三五”期间搞一个医保部门和医疗机构共同和药企参与谈判的机制,想问一下,这方面青海有没有工作计划?
青海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医改办副主任王晓勤:
青海的医改已经持续了很多年,在这个过程当中,随着医改的深入推进,医务人员收入比较低,工作的积极性不高,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流失在一定程度上还比较严重,这种情况、这种现象在基层医疗机构更为突出。从2011年起,我们省就积极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在改革中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分类实施、合理引导原则,一方面重新核定了基层医疗机构的人员总量,与原有的编制相比,增加了将近50%。同时建立了综合管理、统筹使用、人员竞争上岗、全员聘用的一种新的人事制度,实施这项制度以后,全省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月平均收入比改革前增加了500-1000元不等。同时从财政上来说,也建立了多渠道的补偿机制,基层医疗机构人员的工资,运行经费、实施药品零差率的缺口部分,都列入当地财政的全额预算口径,实行全额拨款。通过改革,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提高了,服务改善了,老百姓的满意度在一定程度上有明显提高。以我省尖扎县为例,就是通过以绩效考核为抓手,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信息化来进行分配制度的改革。考核重点是依法执业,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包括完成公益性的一些任务,以及成本核算和行风建设这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考核。当然,内容也包括工作量、工作质量、服务质量以及考勤劳动纪律、群众满意度,综合性的考核。通过考核,绩效工资分配到科室、分配到专业、分配到医务人员个人。通过采取工作量考核、质量考评和责任考评,还有目标责任制的考核,同时也考虑医务人员的劳动风险、工作风险程度,责任的大小、技术含量,体现医务人员劳动服务的综合价值。
通过改革,职工的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进一步加强,从要我工作变为我要工作,在提高积极性的同时,医疗质量、服务能力水平也相应的都有大幅度提升。 在推进改革过程中,实现了人事分配制度上的四个转变,一是由定性考核向量化考核转变;二是由静态考核向动态考核转变;三是由平均分配向按劳分配转变;四是从追求经济效益向注重社会效益、公益性转变。同时我省为稳定基层队伍更好的服务群众,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采取了一些综合性措施:比如说第一个是人员招聘,基层医务人员的招聘采取一种灵活的方式,对紧缺型、高层次的,我们在引进优秀人才的同时,也强调本土化人才的培养。第二个是订单定向的培养。第三个是人才的评价,比如基层医疗机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的评审,专门成立评审组或者专业,对外语、论文取消了要求,注重实践技能和群众满意度。第四个是人事管理,建立完善内部人员管理制度,把综合考评,考核结果作为调整岗位、工资待遇以及聘用的依据,使更多的优秀人才在基层能够发挥作用,更好的为广大患者服务。谢谢。
聂殿光:
您刚才说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对医保基金是不是有影响。青海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跟其它省一样,把整个价格调整工作是医改的一个重要内容,按照医疗机构可发展、基金可承受、老百姓不增加负担这样一个总原则,来指导几个部门开展工作。由发改委和卫计委牵头,人社部门也积极参与,在整个调整过程中,还是把一些体现医务人员劳动价值的项目,包括手术、治疗略有一些提高,把一些检查前费用进行降低。从目前情况看,总体的增幅不大,目前还在进行调整,我个人认为,总体的增幅应该在可控范围之内,对基金冲击不大。
医学界记者:
我的问题有两个,第一,订单定向培养的这些医生,培养本土化的医疗人才,我们想了解一下落实的情况怎么样,毕业以后是不是都能回到培养的所地在?第二,为了稳定基层医疗机构人才队伍,增加了村医的补助和解决了村医的养老保障,想请问一下有哪些具体措施做好这些工作?
王晓勤:
第一个问题,我省从四年前开始在青海大学医学院开展免费订单定向培养项目,国家是70名,我们本省自己财政又投入,每年订单定向要培养到170名。今年已经毕业了68名已经全部到基层医疗工作。我想,经过若干年定向订单的培养,对青海省医疗机构专项技术人才队伍是一个有力的补充。同时,按照省上的规定,在基层医疗机构必须工作满八年,满八年以后才可进行人员流动。在他们到岗以后,我们实行基层医疗机构人员总量核定,人员总量核定是按照编外人员管理,这是相对是稳定的,优先考虑要把他们的指标、名额腾出来。因为今年是第一批刚毕业进入临床,我们正在观察当中,也要对他们进行规培。
第二个问题,我省在2010年全面启动基层综合改革,对村医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第一,全省基层医疗机构的村医每人每年补助8000元,另外,每个村卫生室一年水电暖补助1000元,村医如果有中专以上学历或者取得助理医师资格证书的另外又给1000元补助。第二,对中医中药、藏医藏药,对自己采摘泡制,这块的价格是根据市场分开的,可以作为收入。第三,在基本公共卫生(我省基本公共卫生人均经费已经达到50元),40%通过考核要用于村医的收入。另外,我省各市州根据服务工作量的大小,制定了一些符合实际的政策。总的来说,现在我省东部农业区和牧业区村医收入平均在2.3万到2.5万左右。东部农业区,服务人口多要比环湖牧业区、青南地区稍微高一些。再有,我们各地党委政府为村医的购买养老保险,有100人到500人不等,个别的县经济条件好的,参照职工医疗保险,解决他的后顾之忧,从这几个方面来综合稳定村医,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时,我们从基层综改开始取消药物零差率,使用基本药物目录,其中诊疗费,综合诊疗费在基层医疗机构里面是8元钱,1块钱由患病群众支付,7块钱由医保基金根据村医的工作量予以支付。总的来说,青海的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还是比较稳定。
宋树立:
利用今天这个机会跟大家通报防汛抗洪医疗救治和高温天气医疗卫生服务有关信息。现在正值汛期,酷暑高温湿热交替。今年汛期以来,我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李克强总理的重要批示,安排部署防汛抗洪重点工作,目前我们已经派出了三个工作组,由司局长带队,医疗卫生、公共卫生和心理干预专家一起加入,到汛情比较严重的地区指导当地的医疗卫生部门、医疗卫生人员开展工作。我们的工作原则是“三到位”,就是洪水到哪里,灾民到哪里,抢险队伍到哪里,我们的医疗保障就要到哪里。二是落实卫生防疫措施,加强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报告,加强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和传染病防治的监督检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三是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汛期应急职守,完善信息通报和协调联动机制。四是要积极做好宣传工作,向群众普及洪涝灾害公共卫生危害和卫生防病知识,广泛宣传医药卫生战线在抗洪救灾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人物。
宋树立:
7月22日我委里召开了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对有关工作进行了部署,到目前为止,我委没有收到灾区的重大传染病流行和重大食物中毒事件的报告。
同时,近期很多地区出现了持续高温。国家卫生计生委已经向各地卫生计生委提出要求,要切实做好高温中暑病人的医疗救治工作,做好各类因高温引发的危及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公共卫生事件的卫生应急处置工作。同时,还要注意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加强门急诊管理,加强技术力量,各级紧急医学救援中心和急救中心要做好患者的救治和转院,对医务人员进行高温中暑、诊疗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切实做好应对高温中暑的技术、物资、药品储备工作。我委官方网站和中国疾控中心网站已经刊发了相关科普知识,我们希望媒体帮助我们做好宣传,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特别要关注老年人、孕产妇、儿童、婴幼儿、慢性病患者,特别是高温场所作业人员等重点人群,希望我们多给他们一些关心关怀,多普及一些相关知识。
据专家介绍,中暑是在高温环境下由于热平衡或者水盐代谢紊乱引起的一种主要是以中枢神经系统或者是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的急性热致疾病,主要应当以预防为主,如果一旦出现中暑,要把病人迅速脱离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如果条件允许,我们要用含盐分的清凉饮料给中暑的人员饮用,出现发热等症状,要做好散热、通风和降温。如果情况不能缓解,我们要及时送治就医。我在这里作一个简单介绍,国家卫生计生委官方网站和中国疾控中心网站上有非常详细的信息,希望大家能够多做一些科学普及。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来源:卫计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