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结合临床”一定对吗?

医疗健康 来源:临床微生物论坛 作者:宁永忠
2016
07/19
13:10
临床微生物论坛
作者:宁永忠
医疗健康

检验医学为临床一线的诊断、治疗提供证据、辅助服务,“结合临床”是题中应有之意。不过,过分强调“结合临床”,过分依赖患者的症状、体征,则会削弱检验医学工作的独立性,最终会有害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先看几个微信平台的例子。

1、案例一

标本和检查项目:咳痰抗酸染色找抗酸杆菌

结果:镜下全是上皮和成堆杂菌,可见抗酸杆菌1+。因为痰不合格,所以和医生沟通,医生说没有明显的症状。因此没有报告。

分析:

⑴咳痰标本抗酸染色,不必质量判断,不必管上皮细胞多少。

⑵无论有无症状,看到抗酸杆菌就应该按萋尼抗酸染色报告的WHO规范或国内规范进行报告即可。不必急于沟通临床。

⑶将阳性结果改为阴性,错误。

⑷正确做法:按规则报告临床即可。此时可以沟通临床,按结核菌涂阳进行提示。

点评:

医嘱目的明确的情况下,此例正常完成检验、正常报告即可。即便沟通临床也不要随意根据临床症状更改检验报告结果,在检验结果与临床不符时要分析可能原因。案例中由阳性直接给我阴性,非常遗憾,是错误行为。

假如抗酸杆菌是结核分枝杆菌,无症状意味着潜伏性结核。而“没有明显症状”本身也是一个模棱两可的说法。很多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不明显,只有轻度、非特异性的症状。需要在正式报告的基础上,结合影像学、检验医学、病理学等辅助检查,完成最终诊断。

2、案例二

标本和检查项目:脑脊液墨汁染色找新型隐球菌。

结果:全片只见一个新型隐球菌菌体,荚膜宽大,有出芽;未见其他细胞。多人复片明确是新型隐球菌。看化验单诊断写“病毒性脑膜炎?”,和医生沟通,医生说神经系统症状轻微,没有脑膜刺激征。因此没有报告。

分析:

⑴无论临床表现如何,看到新型隐球菌,就应该回报。此例数量极少,可以明写数量。

⑵将阳性结果改为阴性,错误。

⑶正确做法:按规则报告临床。沟通不是为了修改报告,而是作为危急值提示临床,考虑新型隐球菌感染,重复留取标本、重复涂片检查,增加培养、抗原检查。

点评:

此例确实是特例。一般新型隐球菌感染,脑膜刺激征明显,镜下大量菌体。但这样的特例确实存在。笔者自己遇到过。印象中北京协和医院感染科老师也报告过类似病例。

对于这个特例而言,镜下所见菌体的报告,可以彻底明确病原,扭转诊断不明的局面。而且,菌体越少,靶向治疗效果越好。如果首次报阴,等菌体量多、症状典型再报,则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此例是典型的疾病初期,菌体少、症状轻。而实验室因错误观念导致错误报告,负面影响了诊断和治疗。

3、案例三

标本和检查项目:尿液普通细菌培养

结果:鲍曼不动杆菌104CFU/ml。因为尿液中该菌少见,和医生沟通,医生说不考虑泌尿系统感染。改为“无细菌生长”,发出报告。

分析:

⑴无论临床表现如何,有鲍曼不动杆菌,应该回报。有症状则判断是否病原。无症状则考虑是无症状菌尿。

⑵将阳性结果改为阴性,错误。

⑶正确做法:按规则报告临床。可以沟通临床,如果没有临床表现,考虑无症状菌尿,则可以不做药敏试验。

点评:

医嘱目的明确的情况下,此例正常完成检验、正常报告即可。如果改为阴性:

一是如果患者后续出现尿路症状,会迷惑临床;

二是如果患者出现菌血症,会导致感染源误判;

三是如果有尿路插管,阳性结果可以提示拔管,阴性会误导;

四是无症状无插管时,如果准备尿路操作,无菌的报告会导致操作后感染风险增加。

可能医生需要的恰恰是这样的结果,如果阳性改为阴性,则是巨大的遗憾。

此例是一种带菌状态的提示。应该正常回报,在临床层面进行综合判断。

上面例子提示我们,这些工作要么不需沟通临床,要么应该基于不同的目的沟通临床。例子本身的沟通是失败的沟通,适得其反,会误导临床。

精彩内容

概况而言,首先要强调医学检验工作的相对独立性。我一贯坚持:医学检验是科学,是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科学工作。检验有自身的一套工作流程。这些流程在大多数情况下,独立运作,不必沟通临床、不必依赖患者表现。

其次,要强调检验医学判断的相对独立性。检验医学是医学,对疾病判断有一定独立性。典型例子有2种情况,不必优先考虑临床。一是比如HIV阳性。如果明确真阳排除实验技术因素导致的假阳,那无论患者是否有临床表现,都是异常状态,都是疾病。二是比如患者厌食油腻、肝区不适、黄疸、胆红素升高。此时肝炎的临床表现明确,但是甲乙丙丁戊哪一种肝炎,不取决于临床,只取决于实验室。实验室检查是乙肝,则不是丙型肝炎,无论临床多么“像”丙肝。这些例子说明,对典型的病原,有没有症状或有没有特异性症状,不是主要问题。此时临床微生物学证据是确诊证据。

如果患者脑脊液见到大量新型隐球菌,结果的解释还要依赖临床表现,那只能是开检验医学的玩笑,“检验医学”这个词根本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第三,结合临床、沟通临床时,一定要带有专业预期。要对可能的临床情况有一系列预先推测、思考和研判,沟通时针对临床的回答再予以定夺。而不是让临床医生决定微生物学工作,这样的话医生也一头雾水、不明所以。建议大家沟通前,至少先明确一下该微生物的流行病学、致病性、临床表现、临床诊断和实验室诊断、耐药性和治疗等。沟通时则先明确患者的具体临床情况,比如主诉、入院诊断、病情演变、其他检查结果和已有治疗的效果等。这样知己知彼,沟通才有质量。

第四,要强调效率。没有必要沟通的事情不要去沟通,沟通不利重则导致误解,轻则影响工作效率。

临床情况异常复杂、千变万化,有的没有症状,有的症状持续不典型,有的在症状初期尚且幽隐,有的被其他病因表现所覆盖……而临床诊断本身要么尚未确定,要么有继发病变需要不断评估,治疗效果也在动态变化、不确定之中……如此种种,建议要慎重“结合临床”。要有综合分析能力再沟通临床。这个分析可以让医生进行,也可以实验室进行,但一定要以能力为前提;而不是双方都不明所以,最后要么不了了之,要么胡乱甚至错误地选择。

“请结合临床”作为规避责任的一种说法,笔者赞同。而作为专业表达,我们说出“请结合临床”这句话时,一定要先明确分析前、分析中环节的一系列要素,同时要带有后续一套具体、明确的能力来分析思路、判断证据、推测结局。否则从专业角度讲,请慎重表达,不要随意说“请结合临床”。

作者简介:宁永忠  副主任技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检验科、中华医学会微免分会临床微生物学组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主编专业书籍2部:《感染性疾病的理念》、《感染性疾病的微生物学》。人卫社十二五精品图书《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参编编委、写作秘书。师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王辉教授。从事临床细菌学工作13年,以常规工作、会诊、教学为主。

来源:临床微生物论坛   作者:宁永忠

(原标题:请慎用“结合临床”)

为你推荐

医药如何数智化?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发布资讯

医药如何数智化?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发布

研发推广一批智能制药设备、检测设备,开发一批“小快轻准”医药工业软件或系统。支持创建医药工业数智技术应用验证与中试平台,集成推进共性技术攻关、软硬件适配验证测试、计...

2025-04-24 18:26

全球顶尖专家共话尿路上皮癌诊疗领域的新突破——第三届泌尿肿瘤临床研究大会会后会成功举办资讯

全球顶尖专家共话尿路上皮癌诊疗领域的新突破——第三届泌尿肿瘤临床研究大会会后会成功举办

2025年4月24日,北京——,“第三届泌尿肿瘤临床研究大会会后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会议以“全球专家共话尿路上皮癌”为主题,汇聚了来自中外的顶尖泌尿肿瘤专家,围绕尿路上...

2025-04-24 16:26

全国预防接种日:“健康中国家,疫苗护万家”健康社区“免疫行动”促进计划启动资讯

全国预防接种日:“健康中国家,疫苗护万家”健康社区“免疫行动”促进计划启动

由新华网主办,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疫苗与健康分会、《中国社区医师》杂志联合支持的“健康中国家,疫苗护万家——健康社区‘免疫行动’促进计划”于4月23日在北京正式启动。

2025-04-24 14:07

第九十一批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资讯

第九十一批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第九十一批)。

2025-04-23 17:29

带状疱疹疫苗“遇冷”,百克生物2024年净利润腰斩资讯

带状疱疹疫苗“遇冷”,百克生物2024年净利润腰斩

近日,国内疫苗龙头企业百克生物发布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其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2 29亿元,同比下降32 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 32亿元,同比下降53 67%。对于营收...

2025-04-23 12:59

国家药监局 海关总署允许进口牛黄试点用于中成药生产资讯

国家药监局 海关总署允许进口牛黄试点用于中成药生产

试点区域为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浙江、江西、山东、湖南、广东、四川、福建、广西等12省(自治区、直辖市)。

2025-04-22 18:48

专注心衰管理,合源医疗完成超亿元融资资讯

专注心衰管理,合源医疗完成超亿元融资

三类有源植入产品

2025-04-22 13:17

欧狄沃®在中国获批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围术期适应症资讯

欧狄沃®在中国获批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围术期适应症

持续丰富早期癌症临床选择

2025-04-22 11:12

从“不患病”到“活得好”!多方联动助力帕金森病全程管理资讯

从“不患病”到“活得好”!多方联动助力帕金森病全程管理

2025年4月11日是第29个“世界帕金森病日”,今年帕金森病日的主题是“人工智能助力帕金森病全程管理”。

2025-04-22 10:59

又一家A股上市药企,退市已定资讯

又一家A股上市药企,退市已定

一直悬在海南普利制药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最终还是落下来了。

2025-04-22 09:45

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结果资讯

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结果

近日,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情况公布,该联盟由重庆牵头,联合湖北、广西、海南、贵州、云南、青海、宁夏、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十省(区、市)开展的药品集中带量采...

2025-04-21 18:48

降低20%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诺和盈中国说明书更新资讯

降低20%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诺和盈中国说明书更新

4月21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更新诺和盈®(司美格鲁肽2 4mg)的说明书。

2025-04-21 16:02

全周期智控慢病,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开启战略合作资讯

全周期智控慢病,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开启战略合作

2025年4月21日,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在北京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糖尿病和体重管理领域的合作进入新阶段。依托诺和诺德百年深耕慢病领域的专...

2025-04-21 15:57

康方生物1类新药依若奇单抗上市申请获批,用于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成人患者资讯

康方生物1类新药依若奇单抗上市申请获批,用于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成人患者

该药是我国第一个且唯一获批上市的IL-12 IL-23“双靶向”单克隆抗体新药,是康方生物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首个获批上市的一类新药。

2025-04-21 13:39

阿斯利康乳腺癌1类创新药卡匹色替片中国获批资讯

阿斯利康乳腺癌1类创新药卡匹色替片中国获批

该药适用于联合氟维司群用于转移性阶段至少接受过一种内分泌治疗后疾病进展,或在辅助治疗期间或完成辅助治疗后12个月内复发的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

2025-04-21 11:02

辉瑞宣布终止一款口服GLP-1减肥药的临床开发资讯

辉瑞宣布终止一款口服GLP-1减肥药的临床开发

近日,辉瑞在其官网宣布,决定终止开发口服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激动剂Danuglipron(PF-06882961),原因系在一项有关用药剂量的临床试验中,一名患者出现了可能由该...

2025-04-21 10:29

福建省医保局印发单列门诊统筹支付医保药品目录(2024年版)资讯

福建省医保局印发单列门诊统筹支付医保药品目录(2024年版)

根据2024年6月发布的《福建省医保药品单列门诊统筹支付管理办法(试行)》,为了让参保患者无需住院、在门诊就医也能用上国家谈判药品、享受医保待遇,将适用于门诊治疗、使用周...

2025-04-20 13:34

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医药健康企业有哪些?资讯

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医药健康企业有哪些?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分为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和中国消费名品成长企业名单。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共包括93个企业品牌和43个区域品牌。中国消费名...

2025-04-20 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