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以来,医生集团这个新事物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风起云涌。2016年2月,由七大医生集团联合发起的医生集团联盟,再次为这一新兴事物点了一把火。
有数据统计,目前国内已有上百家的医生集团,布局医生集团的上市公司也已经超过10家,比如恒康医疗成立了恒康医疗上海医生集团,益佰制药与专家共同出资设立了安徽肿瘤医生集团等。
今年上半年,多家医生集团宣布获得大额融资,其中作为行业招牌的张强医生集团拿到1亿元的巨额融资,粉碎了之前关于其融资失败的谣言。
风投已经进入的医生集团,或许大多都将奔着医生资源的证券化这个目标而去。所获资金的用途,也多是偏向医生资源的“圈地”,其中既有直接签约知名专家,也包括专家技术的推广,培养更多优秀医生团队。比如,已经放弃重资产模式的张强,就表示希望通过此轮融资,一方面计划将自己在血管外科方面的独家技术,推广到全国20个省会城市,传授给当地的优秀医生;另一方面,就是仿照血管外科医生集团的模式,在今年内再成立10个左右其他专科的医生集团,从而拓展业务量。
这样一种模式能够轻装上阵、快速发展,但是,同时也遭遇质疑。有观点就认为这只是做了医生的搬运工:把医生都引进来,然后再多点执医到其他医院,并没有解决医生的痛点。
那么,医生的痛点究竟是什么呢?政策导向是平衡资源不是集中资源?政府是鼓励社会资本不是放纵社会资本?阳光的、体面的收入?自由的执业权限?有专业的医学助理和商务支持团队?遵从技术本身和医生个人价值观的治疗方案决策权?也许全部都是,或者还不止。
对医生集团的医生来说,如果是到睦家等有较佳声誉的高端医院执业,还可以融入或享受到人性化、国际化的医院管理体系;但是,假若只能继续到公立医院或一般民营医院执业,其执业环境并无多大改善。广州联合医生集团创始人林子洪表示,他们还要摸索更能体现医生价值的模式,为医生群体提供其他选择。
医生集团如何迎合分级诊疗?
每一个医生集团所选择的模式和发展路径,从根源上来讲,都反映创始人对于整体医疗体系现状的理解和他所认定的变革逻辑。
在林子洪医生看来,纯粹把医生从公立医院拉出来,并不能解决目前整个失序的局面。医生、特别是大医院医生,为什么那么忙?那么累?病人确实很多,其他任务也多,但也有相当大的问题,是因为医院“被迫式”管理的无序。
林子洪医生在2014年就开始组织一批中青代专家,摸索以医生自身为主导、以患者疗效为核心的医疗商业模式,逐步演变为创办联合医生集团。
在成立联合医生集团之后,林子洪团队又创办了广东威尔医院和广东威尔实业两个运营实体。意在通过对医生、执业点和医疗技术管理平台的全覆盖,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医疗生态。
威尔集团架构图
其中,联合医生集团推崇分级诊疗,有专业的家庭医生团队,可利用其自身的特点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多方位、高质量的诊前、诊中、诊后一站式医疗服务,具体包括诊疗前个性化筛查、网上健康咨询、导医导诊以及健康管理等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
设立威尔医院的出发点,就是要建立体现医生集团医疗管理思路的执业点,既有专科性的医学中心,也会建立综合性医院。威尔医院自成立起,便以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CI)的评审标准、澳洲医疗服务标准委员会(ACHS)的评估及素质改进标准大纲EQuIp作为行动纲领,以保证国际化的服务水准。
威尔实业则定位于医疗技术研发机构,目前业务主要围绕健康产品与高新技术两大板块,涵盖保健与康护,生物治疗技术与智能医疗产品的研发,推广及销售。
林子洪医生创办医生集团的初衷,就是想要改变现有医疗无序的状态,让患者实现真正的分级诊疗。
林子洪医生所在的广东,自今年5月以来,已经连发三文,相继谈到鼓励社会资本办医、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但是,令林子洪医生不安的是,现有的分级诊疗对于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生,仍是按照教科书上的定义,这意味着将把基层全科医生、家庭医生往无所不能的超人方向培养,他们将承担三个方面的任务,一是疾病预防和宣传科普;二是早期诊断和分诊; 三是康复、复诊等健康管理。
但是事实上,即使在基层,全科医生也要与其他公共服务、相关专科同步发展。“如果继续按照教科书般定义,我认为将很难操作和执行。林子洪坦言,尽管他作为外科医生也能兼做全科医生的工作,但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有限。
林子洪医生认为,全科医生就应该专注于早期诊断和分诊,疾病预防和科普应由公共服务机构,术后康复等同样也需要其他专业机构来匹配,例如威尔医院的康复医学中心,就是以连锁康复医疗机构为发展蓝图。
在谈到联合医生集团及其威尔医院与大型公立医院的关系时,林子洪表示双方并非只有直接的竞争,也存在业务互补,比如威尔医院的医疗团队,也将为大型公立医院的医生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尽可能地将术前术后等事务做好,让大医院的医生集中精力处于疑难杂症患者的关键治疗环节。
林子洪医生透露,如果对这些病人进行有序化管理的话,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山医、南方医这些大医院的效率将大为提升,而且剥离非核心服务之后,也根本不用担心患者人数和业务量的问题。
自建医院,让价值流向医生
从2014年开始创业到现在,联合医生集团和之后的威尔医院一直没有引入风险投资,主要依靠发起人和合伙医生的投资来支持发展。即便如此,林子洪医生团队却坚定地认为,必须要建立医生集团自己的执业点——医学中心以及综合性医院。
当然,这也并不代表林子洪医生排斥资本进入,他们更想要的是构建一种以医生为主导的新型医疗模式作为前提,再据此与愿意长期投资的资本进行合作。
也就是说,风投偏好的证券化退出方式,并不是医生所愿。威尔医院是一家非营利性的民营医疗机构,虽然不能分红,但可以通过合理合法的方式为医务人员提供相匹配的酬劳,使得政府投入、患者支出真正能回馈给医务人员,真正用于技术和服务。如此,通过自建医院,进行供应链的改造就很有必要。
目前,医生集团开设在广州市核心城区珠江新城的骨科运动医学中心正在装修,这是骨科医生背景的林子洪在国外学习时所受的启发。
据林子洪介绍,像骨科、运动医学国外有很多的医学中心,规模都很小,面积也就一两千平方,几个医生就可以凑钱办一个医学中心,配一个医疗器械的采购体系。作为威尔医院的第一个实体,珠江新城的骨科运动医学中心只有6个诊室,不过也配置有手术室和康复治疗室。
很多签约医生由于同时还在公立医院上班,所以也觉得需要一个公立医院之外的执业点,可以平衡工作关系和时间。而且,现在医生集团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于是,联合医生集团也思考是否要提供一个更大的平台给医生有私人执业空间。
基于珠江新城医学中心的良好反响,团队已经决定再建一个综合性医院,目前选址已经确定在广州市白云区三元里大道。据称,这个综合性医院项目目前仍然依靠自主出资。
由于目前第三方医学检验公司发展很快,于是记者问及拟建医院是否将与第三方合作以减轻资金投入压力时,林子洪医生提出,体检中心欢迎第三方服务商在医院合作建设,但影像中心一定是要自建,资本只是在大型设备上可以提供帮助。
主要原因在于,影像科医生和临床医生合作沟通的深度,将决定影像原始数据的质量,这是影像资料不流通的核心障碍,而不仅仅因为是别的医院做的就不认可,公认结果的前提,是所获得的结果是各院医生们所满意的。
林子洪透露他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做骨科医生时,对于很多病例,都会和影像科医生联合制定影像检查方案,确保影像数据最大程度的有利于精准诊断。威尔医院希望通过高效的影像中心,减轻公立医院目前预约困难及影像资料不流通的问题。
而且,林子洪医生也提到,大的公立医院影像排期是非常紧张的,患者要等待的时间有时可达半个月甚至一个月,但是,公立医院受限于各项投入指标以及空间的限制,大部分时候都很难按需要增加影像设备。
重构医院管理体系
林子洪医生也特别提到了公立医院管理体系的一些不足,而有自建的医疗机构作为执业点,也就为重建以为患者为中心、以医生主导的医院管理流程有了稳定的基础环境。
自建执业点对于改造医院供应链的意义不言而喻,但是,这也同时体现在医疗活动本身的管理上。因为,在公立医院内部,很多管理模式是缺乏调整空间的。
在联合医生集团内部,医生将更深度的参与医生集团管理,在医生集团集的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骨科、生殖医学、中医、康复等专科领域,联合医生集团鼓励医生成立专科的医生集团并由专科医生自己运作。当然,这并非指商业运作,而是治疗方案的制定和管理。
而联合医生集团这个管理平台,并非定位于政府那种管制,而是真正的医疗配套服务,提供一个先进的管理体系,让医生更加轻松、更加聚焦于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而不是既做经营者,又做医务工作者。
据林子洪医生透露,他们正在筹备如何制定符合JCI认证的住院和门诊管理体系,通过专科化的指导书,来服务医生、服务医院管理层和服务医疗卫生管理机构。
林子洪医生透露自己在公立医院执业时,甚至很想自己出钱来请一个助理,当然最后由于各种原因并未能成行。所以,联合医生集团会给医生配医生助理,不管是手术,还是门诊,这个人都可以为医生所用。只要医生业务量足够,甚至也可以提供专职助理。
林子洪医生也特别提到了联合医生集团和威尔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生的联动。目前,广州市威尔医学科普中心已经成立,将大医院的高精尖医生的知识,教给更多的基层医生,让基层医生了解过多的进修学习渠道,甚至国外学习的途径,让基层患者能快速获取科普知识,避免弯路及冤路。
另外,威尔医院也正在和广东医调委以及医疗卫生的主管部门作协商,将商业保险引入医生集团及威尔医院,通过病人的意外险、医生的责任险方式去解决医闹的问题。一旦有发生医疗事故,快速让监管机构和保险公司、律师介入,以免影响医院和医生的正常业务,从制度层面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来源:动脉网(微信公众号:vcbeat) 作者:王日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