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水滴互助和17互助均已完成了数千万的天使轮融资。可见,互联网互助方式已经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认可。抗癌公社是最早成立的基于互联网的重大疾病互助社区,在2014年10月完成了数百万元的天使轮融资,由联创策源投资,估值2500万人民币。
抗癌公社创始人张马丁曾先后任职于太平人寿和国泰君安证券的互联网保险及互联网证券领域。2007年,他母亲因癌住院,急需筹集大笔资金,也正是这段困难的筹钱经历让他产生了创业想法。而他的创业灵感来自于当时的一位基督徒病友,他通过教会的途径争取到了教友们的捐赠。2011年,张马丁创立了抗癌公社。目前,团队共由7人组成,其中张马丁负责制定工作重心和阶段战略,前阿里巴巴员工郭仁霞负责对外合作和网络营销,于文浩负责社员报案与第三方TPA的对接,葛振兰负责品牌宣传与维护。
抗癌公社提出的“众保模式”是基于互联网的小额互保。张马丁告诉贝壳社,在这种模式下,抗癌公社可以为符合条件的患重大疾病的社员(0-65周岁)筹集不超过30+5万元治疗和生活费用,而其他社员只需支付≤3元的互助金。他认为,这样不仅缓解了患者的经济压力,更在精神上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截止6月22日,抗癌公社已有超过40万的注册社员,日新增用户3000-5000人,并完成了8次互助共计161万元互助资金。
在他看来,其他平台推出的各种独立“xx计划”类似于保险产品,而抗癌公社更专注于重大疾病的互助,条款简单明确,可社区化运作。从长远来看,这更具有向心力和发展后劲。
除了互助模式外,在社员注册方面,抗癌公社是完全免费的,给社员最低的参与门槛。同时,他还告诉贝壳社:“抗癌公社坚持不预收费,不做资金池,不触碰社员的充值资金和救助资金,以此确保社员对其资金的所有权和处置权,打造”公益“形象。只有在发生救助事件时,才会依据约定的程序,完成资金划拨。目前,抗癌公社通过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基金进行资金存管。”
他还透露:“站在资本市场角度看这样的”公益“形象,抗癌公社或许难以在短期内获得高额的回报,但却因此获得了更多社员的认可和追随。在由《财经》主办的公益论坛上,抗癌公社被授予了中国公益行动奖,同时壹基金也给予了资金支持,这使得抗癌公社拥有良好的公信力。此外,抗癌公社还加强了与社员的交流,不仅拥有自己的论坛和平台,还设立了城市分社,可以让当地社员向分社长和大使咨询交流,寻求帮助。”
最近一年,抗癌公社获得了众保科技200多万元和壹基金等组织100多万元的资金支持。张马丁表示:目前这种互助模式还不稳固,不能证明它可持续性的发挥作用,谈论盈利还为时尚早。因此,只要抗癌公社有需要,他本人及众保科技就会继续提供资金,做好这份众保互助事业。
据了解,pre-A轮融资完成后,张马丁计划在2016年使社员数达到100万以上,让小额互助成为社员生活一部分,未来将把抗癌公社打造成老百姓“医保”伴侣,让医保报销外的患重病社员也能享受最高30+5万元保障。
来源:贝壳社(微信号:iBio4P) 作者:玛丽莲西米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