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中国创客”,听熊晓鸥、盛希泰等大咖看医疗创业难出新BAT的原因

医疗健康 来源:新京报网 寻找中国创客(公众号:xjbmaker) 作者:曾庆雪 王鹏 薛珺 毛川
2016
05/20
13:42
新京报网 寻找中国创客(公众号:xjbmaker)
作者:曾庆雪 王鹏 薛珺 毛川
医疗健康

5月19日,新京报“寻找中国创客”五月论坛在北京举行,IDG资本创始合伙人熊晓鸽、洪泰基金创始人盛希泰等知名投资人和创业者齐聚现场,围绕“健康创业的为与不为”展开讨论。

新京报社长戴自更在致辞中表示,大健康产业有望成为又一个风口,成长为一个万亿级产业。

“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的科技进步正日新月异。”戴自更说,如埃隆·马斯克的 “超级高铁”推进系统、谷歌公司的AlphaGo、引力波的发现等。

“但是科技的进步,并不能直接让生命的价值得到有效的提升。” 前段时间,魏则西的死亡引发关注。戴自更表示,魏则西的死亡说明在当下这个信息时代,如果缺少道德和法律的约束,通过人为制造信息断崖,比如搜索竞价排名等,让患者在弥留之际,备受身心的摧残。缺乏监管、以挣钱为目的的无良医疗机构,不仅不能挽救生命,而是在谋财害命,成为社会秩序的破坏者。

戴自更表示,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剧、亚健康人群的持续扩大、二胎政策的实施、水、食品等所在的环境的恶化、人们健康意识的觉醒,都给健康产业带来高速爆发的可能性,使之有望成为继移动互联网之后的又一个风口,成长为一个万亿级产业。

“马云多次说过,阿里巴巴要投资两个H,一个是happiness(快乐),另一个是health(健康)。王健林的万达集团,年初宣布将投资150亿元建设三座综合性国际医院,创下中国企业医疗行业单笔投资的最高纪录。IDG资本创始合伙人熊晓鸽先生,很早就开始布局健康产业市场,先后投了几十个医疗机构。”

熊晓鸽:不要期待医疗服务能发横财

IDG资本创始合伙人熊晓鸽在主题演讲中说,IDG很早就关注医疗领域,“因为我爷爷就是一个中医,奶奶家里也是医生的世家,都是做大夫的。”

熊晓鸽说,互联网医疗发展空间广阔。据统计,2014年全球移动医疗市场规模为70亿美金,中国为30亿人民币。中国的移动医疗领域发展程度还处于早期,但将保持高速发展,预测2017年市场规模将超过120亿。

熊晓鸽说,IDG看好的未来互联网医疗机会,有以下方面:基因技术发展带来的技术革命,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可穿戴设备技术的进一步开发,慢性病检测,管理平台及服务,专业科别的服务,如脑、故、眼、口腔等,其他服务:保险。

熊晓鸽提到了国内创业目前存在的问题。他说,我们看到的很多的项目,都是商业模式上的创新,模式上的创新虽然很了不起,但是没有技术门槛,很容易被人复制,不太敢投。

熊晓鸽建议,创客们要选择,想清楚自己的长项在哪。医疗创业的风险大,时间长,但是如果成功了以后,回报可能会吓死人。“做创客,一定要对自己的能力和知识背景进行评估。”

熊晓鸽在主题演讲中表示,企业家登山是可以的,但是不要爬太高的山,尤其是不要去爬珠穆朗玛峰。

原因有两个:第一,风险很大;第二,对你的公司不一定有好的作用。“如果缺氧的话,你真死了,可能很多股民也不愿意,也会造成很大损失。”

熊晓鸽说,还有个统计,说登过珠穆朗玛峰的很多人的生意并不一定像他一样达到了高峰。

在互动环节,有观众提问熊晓鸽,你看病的时候,走什么路径?

熊晓鸽说,我有很好的渠道,想办法找到最好的大夫。在看病的时候,我也问问他们有什么痛点,说他们的困恼,如果得到很好的建议,对我的投资起到很大的作用,能更好地帮到他们。

盛希泰:医疗领域创业机会在供给侧

洪泰基金创始人盛希泰在现场表示,雷洋事件拯救了百度,如果不是雷洋事件,魏则西还会是舆论关注的焦点,不会这么快过去。魏则西事件,揭开了中国医疗行业从上到下的所有黑幕,“我也在莆田系看过病,那时候还不知道莆田系这么不靠谱”。

盛希泰在演讲中表示,自己在做投资时,不幸地发现再好的互联网手段不如黄牛的小板凳,盛希泰认为背后的原因是医疗资源供给不足,互联网的高效并不能平衡供需矛盾。“医疗领域的发展出现了很多互联网医疗的项目,但是没有发展得特别好的。”

“这与医疗领域的特点相关,也与中国医疗体制相关。”盛希泰说。

在会上,盛希泰感谢新京报能够搭建这样一个平台供大家交流,他认为新京报的新媒体转型在行业内领先,能够达到“与时代接轨”。他说,新京报有一种“全力以赴”(ALL IN)的精神,这也是为什么“寻找中国创客”能在双创领域的报道做到领先。

随后,洪泰基金合伙人盛希泰进行了“医疗领域的供给侧改革,武装‘脚医’”的主题分享。

在会上,盛希泰介绍了台湾医疗健康领域的相关情况。盛希泰说,台湾民营医院的水平已经处于主导的地位。反观大陆,相关的民营医院数量虽然众多,但质量参差不齐,专科类的医院比较多。

盛希泰希望能未来更多大陆的民营医院可以达到三甲医院的水平。

盛希泰认为,医疗资源供给不足是中国医疗体系面临的重大挑战,在分享中,盛希泰表示,自己看到医疗领域不少扩大供给的信号,首先是在基础医疗上,80%的病可在县以下医疗机构得到诊疗。

其次是在政策上,分级诊疗已经列入“十三五”规划;从试验角度而言,北京、上海2015年都开始筹划取消三甲医院的门诊,分流到社区、乡镇医院,4月份,北京宣布开始重新在农村每千人设置一名乡村医生,重启“赤脚医生”体系。

虽然,出现了不少扩大供给的信号,但是盛希泰认为依旧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即使是北京,社区医院床位的使用率也只有30%,医护从业人员的缺失率50%,而在县级医院,甚至乡镇医院的硬件设备并不差,但缺少专业使用者。

洪泰基金创始合伙人盛希泰说:“在选择投资项目时,道德是第一位的,做的事情不危害他人健康是第一位的。”他认为,要提高医疗健康行业的整体水平,完全依靠监管是不够的,还要靠人的“自觉”。目前,洪泰基金投资的创业团队不能说每一个项目都达到改变世界的水平,但做的事情最起码是不会危害到他人健康的。

盛希泰认为,投资中的道德标准是应该清晰的,应该受到投资人的关注。

“寻找中国创客”五月论坛上,联想之星合伙人陆刚、顺为资本合伙人李锐、春雨医生副总裁林晓齐聚现场,讨论医疗创业的痛点。

联想之星陆刚:在中国医疗创业的“往上走”和“往下走”

联想之星合伙人陆刚在现场表示,中国医疗创业的机会分为两方面,一个在往下走,一个在往上走。“我们投资的新技术、生物医疗、医疗器械,去解决以前解决不了的疑难杂症,这就是往上走。”

陆刚认为,而中国医疗资源不足,尤其是一些基层医疗供应不足,我们想办法让更多的基层机构能够承担一些医疗供给,这其中既有一些信息通道,也有基础设施,这就是往下走。

顺为资本李锐:互联网对于医疗行业的渗透并没有太深

顺为资本合伙人李锐在现场表示,互联网对于医疗行业的渗透并没有太深,对于整个医疗的大环境而言,还处在很早期阶段。

李锐认为,互联网对于医疗的渗透,总是信息层面开始,解决的是让知识怎么传播更快,信息怎么交流方便。“互联网移动医疗走得并没有那么快,互联网和医疗结合十多年就开始了,但是过去两年特别热。”

顺为资本合伙人李锐在现场表示,虽然传统医疗的格局没有质变,但是还是带来了量变。究其背后的原因,李锐认为,主要是因为医疗领域的痛点太多了,新技术的兴起,造成了新的利益格局,可能反过来冲击旧的利益格局。

“比如癌症基因的早期筛查,这种新的技术手段就有可能嫁接出有意思的东西。” 李锐说。

春雨医生林晓:如何将医疗领域的痛点变成爽点?

春雨医生副总裁林晓在现场回答了如何将医疗领域的痛点变成爽点,林晓认为,在医疗行业中,有医生、患者、医院、药厂以及保险的买卖双方,“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痛点,我们能做的事情,就是把这些痛点给整合起来,变成让双方都很快乐。”

例如私人医生是帮助保险的,这是保险的痛点;全科医生就是帮助用户解决问题的,把双方的痛点整合起来,就能让双方都很快乐,这就是爽点。

“寻找中国创客”五月论坛上,蓝驰创投合伙人陈维广、阿里创投夏斐、杏树林创始人张遇升、诺辉健康CEO朱叶青同台讨论“医疗创业的为与不为”,陈维广进行了题为“医疗创业会诞生BAT吗?”的分享。

杏树林创始人张遇升:医生端App不能成为以药养医的渠道

面对“魏则西事件”对移动医疗行业有何教训的尖锐提问,张遇升透露,杏树林已经覆盖中国30%的医生。有很多药企找到杏树林,希望借助医生资源在平台上干点事,给杏树林这个渠道方发点钱,“这是很容易挣的钱。每年中国药企给出去的钱,超过一两千亿”。

“这不仅是商业上判断,更多是道德、法律上的判断。”张遇升说,杏树林拒绝做这种事情,因为这样做,又把医生拉回原有的收入、生产模式——必须靠药企补贴来维持生计的模式。

他进一步说,杏树林希望开拓更多服务,为医生增加价值。中国医疗最关注的痛点,每个人都想上“协和医院”,但协和医院就只有一个,协和医生就这么多,你天天让他回答问题,也不可能在中国建100家协和医院。医学界知道“协和有三宝”,是体系化培养医生的做法,我们希望让“协和三宝”成为中国医生的“三宝”,让二三线城市的医生都能达到或接近协和医生的水平。

张遇升也说,在现有医疗制度下,产生BAT的可能性比较小。反过来说,借鉴美国模式,如果中国的医院、医疗保险以私立机构为主,中国医生以自由执业为主,就很可能产生海量级公司。朱叶青也认同这一观点。

张遇升以自己为例,他曾在美国最大的健康险公司Wellpoint工作,这家公司,市场上没有多少人知道,但它年收入600多亿美金,在世界500强中排30多位。这是自由市场带来的海量级公司。

夏斐则希望,这些医疗创业公司,在成为大公司之前,能在2016年,先尽快从搞补贴、刷流量、炒估值的误区中走出来。

陈维广:医疗创业会诞生BAT吗?

陈维广表示,光是2015年,医疗创业就实现融资18亿美元,获得投资企业170家,金额年增幅30%,交易数量年增幅100%。其中,投资类别80%是2C(面对终端消费者),20%是其他,以医患沟通,医疗信息为主(60%),其他40%是养生、母婴、慢性病管理、中医等。

需要强调的是,陈维广说,超过40%投资集中在天使轮、A轮,其投资额接近2014年的2倍,到了2016年,随着创投资本理性回归,准备融A轮、B轮的项目挑战不小。这是因为,超额度的投资在同个时间、集中在同个阶段、同个细分类别。

相比而言,2016年,创投资本会集中在中后期阶段的企业,市场份额前10名吸纳大部分资金(平安好医生、微医、春雨、好大夫、丁香园、杏树林等),都是在3000万美元以上单笔融资,有的甚至单笔融资过亿美元。

医疗创业路程很长,基金都是10+2,还是有这个耐心。如果周期那么长,是不是能诞生BAT呢?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反方的观点是,移动医疗是非常难大规模扩张和复制的,主要有几个原因。

第一,供给的问题,就是好的医生难求,而且这些医生大部分人还是希望留在体制内。

第二,医疗这个事是要很大投入,要做完整的体验,一定要沉到线下。沉到线下有不同的打法,一个是要建自己的医院,或者是跟合作方合作。不管怎样,一定是属于资产比较重,所以这也会制约它的扩张速度。

第三,区域性特别强,对一个团队来说,要确保你的标准服务体系能完全满足非标准化的、地方性很强的需求,这是不容易做到的。

第四,就是支付方的问题。当移动医疗公司规模做大的时候,一定要找到其他支付方,保险企业、医保就成为潜在的支付方。可我们都知道,这些保险的企业都是大B,你要跟它合作的时间周期会比较长,而且他们对一些创新型的模式是抱着比较谨慎的态度。

综合这几个要点,我们发觉移动医疗的扩张之路会受制约。

正方的观点,会认为我这个需求是很刚的,痛点特别多,不像做传统互联网的,有时候是无中生有找需求。

首先有一个趋势非常明显,就是中产阶级的涌现,他们重视健康,而且这个人群是要比较便捷的服务、快速的反应。

第二是政策的开放。随着多点执业的放开,使得很多医生在其他平台也提供服务,再加上政府也在提倡分级诊疗,你能在附近得到快速的诊治,得到更便捷的服务。

第三是技术的创新,人工智能是非常重要的方向,有一天我们不需要那些医术比较差的医生,机器人是不是可以取代?或者机器人可以取代医生,治疗一些相对比较轻微的病症。我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的。

第四是支付方,支付方是大B,没有足够的数据,他也不知道你这个东西靠不靠谱。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数据积累得越来越多,支付方会更有信心。

是正方对还是反方对呢?对创业者来说,我的建议就是,只要是大事,总要从一个点先开始。不管有多困难,你总要挑一个比较简单的那个切入点切入。

吴智勇:投资圈确实变冷了,但好项目还是要争抢

其实关于投资圈的冬天论、泡沫论在过去一年多是很常见的,大家都觉得冬天到了。其实从我个人每天扑在一线的感觉来看,也对,也不对。

实际在泡沫到来的时候,是有传导机制的。比如,经济体出问题,股市的表现是向下,特别是投一些IPO项目的机构就不太敢投资了,往前就是VC,再往前就是天使机构。传导的时候,越往前传,影响力就越小。

在过去一年中,我了解到有些大的机构确实一个项目都没投。但昨天我跟华创的合伙人在一起聊,我们去年都投了40多个项目。为什么一边是说是泡沫、冬天,一边看着天使很活跃?

其实原理是这样的,我做早期最担心的是投了之后有没有人给我接盘,我就看这个。但我在看项目的时候,持续不断地有一些牛人出来创业,他们不会因为市场不好就不创业了,我一看到这些牛人的时候又忍不住去投资。所以天使投资圈里投资很活跃,没有想象得那么悲观。只要项目够厉害,还是会有很多投资机构来争抢的。

但我们投了之后,会发现投后的一些项目在后续融资的时候,没有那么容易拿钱。要融A轮、B轮,都比以前难。往后越大的投资,越不容易拿融资,越早还是相对容易的。

还有一个分享的观点,在医疗健康领域,我看了很多医疗健康的项目,发现有很多痛点。医生有医生的痛点,比如很多数据可能处在不同系统里,没有结构化的数据库,患者看病和随诊等很多都不方便。

痛点很痛,但我发现投完之后痛点更痛。

首先,医疗健康领域里的投资发展不像其他2C的用户增长很快,2B的话增长很慢。

其次,医疗健康整个领域的优化,或者是大环境的健全,不是说嚷嚷着痛点很痛就能够马上改变。在两年前有一家媒体采访我,我说我特别看好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资,我们一定会加大投资力度,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阿里健康夏斐:阿里的商业健康险公司将成立

阿里健康是阿里巴巴集团在医疗健康领域控股公司,在从事战略投资工作过程中,阿里健康更偏向投资晚期项目,而且完全基于自身需要的战略投资。这家公司不考虑有很好的财务回报前景、但跟自身业务结合不强的项目。我们希望投资之后,马上就能转化增长率,Pre-A、A轮投资的会少一些。目前,阿里健康旗下的商业健康险公司已经在筹备中了。

阿里健康想解决的,不仅是医院内的痛点,还希望医院外健康也得到更好的管理。大部分人,生病了才去看病,生病前不做预防,生病后不做管理。阿里健康在慢病管理有很多尝试,心血管、糖尿病,有更多产品去上线。希望通过硬件+软件+数据手段,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阿里健康在湖北已经落地了一家网络医院,但还在尝试阶段。

诺辉健康CEO朱叶青:把对医疗的关注战线提前到健康人群

医疗行业的痛点很多,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第一 医疗行业是信息不完全透明,监管往往是滞后的。第二,整个医疗产业相对转化的速度会比较慢,从前期的研发到后期推出市场速度比较慢。第四,很多三甲医院被过度使用,不管是健康人群还是有病人群,有点毛病都会涌到三甲医院,这是很大程度上浪费了医疗资源。第三,对于用户来说,健康人群在健康方面使用的资金、费用方面相对不均衡,大部分人用在健康方面的费用都在生命最后6个月到12个月,没有把费用用在生命的前阶段周期。

现在太多的模式围绕病人转,要把眼光放远一点,对健康人群做点事情,对整个社会的价值会更大。应该利用第三方服务平台,给健康人群提供服务。把一些好的优质的医疗资源留给更需要这些服务的人群。能够把医疗创业的战线更提前一点。

来源:新京报网 寻找中国创客(公众号:xjbmaker)   作者:曾庆雪 王鹏 薛珺 毛川

(原标题:寻找中国创客 投资人创业者“创客论坛”热议“健康”)

为你推荐

“和合共生,健康共护”四价HPV疫苗男性适应证上市暨“HPV男女共防计划”启动新闻发布会成功举办,共筑HPV预防新生态资讯

“和合共生,健康共护”四价HPV疫苗男性适应证上市暨“HPV男女共防计划”启动新闻发布会成功举办,共筑HPV预防新生态

今日(1月18日),默沙东(默沙东是美国新泽西州罗威市默克公司的公司商号)举办的“和合共生,健康共护”四价HPV(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男性适应证上市暨“HPV男女共防计划”启动...

2025-01-18 18:31

四同药品价格治理已基本实现,正建设全国挂网药品价格一览表资讯

四同药品价格治理已基本实现,正建设全国挂网药品价格一览表

目前,我们正在建设全国挂网药品价格一览表,全量汇总展示各地挂网价格信息并对首涨、高涨幅等异常价格行为予以标识,敦促各地持续纠正不合理的挂网高价。

2025-01-18 12:15

关于丙类药品目录,国家医保局最新的思考与规划,2025年发布第一版资讯

关于丙类药品目录,国家医保局最新的思考与规划,2025年发布第一版

丙类目录与每年的基本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同步开展,计划于今年年内发布第一版。

2025-01-18 11:34

2025年全国80%左右医保统筹地区基本实现即时结算,2026年底全部实现即时结算资讯

2025年全国80%左右医保统筹地区基本实现即时结算,2026年底全部实现即时结算

1月16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正式对外发布《关于推进基本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的通知》。根据通知,以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为支撑,2025年全国80%左右统筹地区基本实现即时...

2025-01-18 11:20

2024年底,60岁及以上人口3.1亿,占全国人口的22.0%资讯

2024年底,60岁及以上人口3.1亿,占全国人口的22.0%

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082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39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54...

2025-01-17 14:56

赛诺菲荣膺“杰出雇主2025”桂冠,连续五年傲立榜首资讯

赛诺菲荣膺“杰出雇主2025”桂冠,连续五年傲立榜首

作为10多年来首个且唯一连续五年荣获此殊荣的企业,赛诺菲再次彰显了其在企业文化、人才战略、多元发展及员工培养等方面的卓越成就。

2025-01-17 11:02

又一款国产三代EGFR-TKI抑制剂获批上市资讯

又一款国产三代EGFR-TKI抑制剂获批上市

昨日(1月16日),据国家药监局官网显示,奥赛康药业的1类创新药利厄替尼片(limertinib ASK120067,商品名:奥壹新)获批上市,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

2025-01-17 10:31

增辉生命,默沙东中国再度荣膺“中国杰出雇主”资讯

增辉生命,默沙东中国再度荣膺“中国杰出雇主”

1月16日,由全球权威的杰出雇主调研机构(Top Employers Institute)颁布的“杰出雇主2025”榜单正式揭晓

2025-01-16 22:48

CDE:放射性治疗药物申报上市临床风险管理计划技术指导原则资讯

CDE:放射性治疗药物申报上市临床风险管理计划技术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将针对上市后临床风险管理计划、说明书中安全性相关内容、 患者指导手册的撰写提供具体指导意见。

2025-01-16 20:41

全球首款狂犬病双抗药物国内申报上市资讯

全球首款狂犬病双抗药物国内申报上市

日前,据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网站显示,智翔金泰的1类新药斯乐韦米单抗在国内申报上市。

2025-01-15 17:02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医药企业防范商业贿赂风险合规指引》资讯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医药企业防范商业贿赂风险合规指引》

本指引所称的商业贿赂, 是指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贿赂交易相对方的工作人员、 受交易相对方委托办理相关事务的单位或者个人、 利用职权或者影响力影响交易的单位或者个人,...

2025-01-14 23:38

阿斯利康与宜联生物达成临床研究合作,共同探索联合治疗创新方案资讯

阿斯利康与宜联生物达成临床研究合作,共同探索联合治疗创新方案

双方将共同启动一项多中心、开放性、I Ib期研究,旨在评估两款药物联合治疗在实体肿瘤患者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药代动力学。

2025-01-14 18:36

医疗科技国际化之路:新加坡如何提供全链条支持?资讯

医疗科技国际化之路:新加坡如何提供全链条支持?

随着中国医疗科技领域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具备了国际化发展的能力,正在“走出去”开辟新的市场。

2025-01-14 15:56

NVIDIA与多家行业顶尖机构达成深度合作,共促医疗健康产业蓬勃发展资讯

NVIDIA与多家行业顶尖机构达成深度合作,共促医疗健康产业蓬勃发展

在日前举办的摩根大通医疗健康大会上,NVIDIA 宣布与多家行业领先机构达成合作,这类新的合作旨在通过加速药物发现、提升基因组研究,以及利用代理式和生成式 AI 开创先进医...

2025-01-14 13:26

老牌上市药企终止PD-1项目,计提资产减值准备1.75亿元资讯

老牌上市药企终止PD-1项目,计提资产减值准备1.75亿元

近日,丽珠医药集团发布公告称,对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合并报表范围内存在减值迹象的资产进行了减值测试,并对其中存在减值迹象的资产相应计提了减值准备。

2025-01-14 10:13

尊享e生2025升级:首次全场景放开外购药械,医院药品覆盖数量再增资讯

尊享e生2025升级:首次全场景放开外购药械,医院药品覆盖数量再增

1月13日,众安保险举办“与10光,共生长”尊享e生十周年产品升级发布会,正式发布尊享e生2025版,并推出众安健康险未来将主打的两大产品系列——面向健康人群的“尊享系列”,以...

2025-01-13 20:17

PLA材料的医美应用:安全与效果的双重考验资讯

PLA材料的医美应用:安全与效果的双重考验

聚乳酸PLA,作为医美行业面部填充剂历经了3个时代大约20多年的发展,大体可分为1 0、2 0、3 0三个不同的时代;即1 0-结晶片状;2 0-普遍表面粗糙的多孔微球或实心微球;3 ...

2025-01-13 19:53

国家医保局:开展2025年定点医药机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自查自纠工作,肿瘤类、重症医学类、麻醉类、零售药店典型问题清单资讯

国家医保局:开展2025年定点医药机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自查自纠工作,肿瘤类、重症医学类、麻醉类、零售药店典型问题清单

2025年3月底前,各级医保部门根据本地化问题清单,对辖区内所有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2023-2024年医保基金使用情况开展自查自纠。2025年4月起,国家医保局将对全国定点医药...

2025-01-13 17:32

全球首个超长效PCSK9单抗获批上市资讯

全球首个超长效PCSK9单抗获批上市

瑞卡西单抗注射间隔可长达8周,突破了目前国内外已获批的PCSK9单抗需要每2周、4周或6周的注射频次。

2025-01-13 13:17

好大夫正式牵手蚂蚁集团,共同推进“AI+医疗”创新资讯

好大夫正式牵手蚂蚁集团,共同推进“AI+医疗”创新

蚂蚁集团收购好大夫在线尘埃落定。1月11日,在2025年好大夫峰会上,双方在收购完成后首度携手亮相。好大夫在线创始人王航现场表示,共同的使命和愿景让双方走到了一起,后续好大...

2025-01-11 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