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因为莆田系的痼疾,遮盖了身边的百万良医

医疗健康 来源:医谷网 作者:天赋罗
2016
05/06
11:35
医谷网
作者:天赋罗
医疗健康

前两天魏则西事件爆发后,我写了一篇《莆田系不死 中国的医改永无法成功》的文章,文中用事实和理论阐述了莆田系医疗的暴利和无良,在微信中传播有7万多位朋友浏览。

文章传播出去后许多新老朋友纷纷来与我交流,将他们经历和听说的莆田系医疗丑陋的一面分享与我,希望我能代表他们写下揭露莆田系无良暴利医疗的系列报道。我想这确实是一个成为网红的机会,当系列文章一个接一个巴掌的扇向大众时,能把大家逐渐扇醒,而我的手经过不断刺激使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可能就红了。

但深思熟虑后我拒绝了。事件发生后网络上遍地都是负面舆论,这些负面的报道虽然陈述了事实,但将我们本就不堪一击的医疗信任体系鞭打的更加脆弱了,甚至岌岌可危。新媒体的发展和激烈的竞争让媒体们都逐渐失去了自己的“独立思考”,从引导网络舆论到被网络舆论牵着走,从独立自主的创造内容到跪舔奉承网民,写出来的文章一个比一个标题党,用户喜欢看什么就写什么,为了所谓的阅读量和粉丝量失去了自己该有的立场。

我想这是最好的媒体时代,写的够丑陋够夸张就很多人看,不用考虑不断注入的负能量让社会充满了戾气。但也是媒体人最坏的时代,我们忘了自己毕业时许下的初心,被浮躁的社会灌醉,甚至开始拿了车马费都不愿动笔。

我不后悔写了这篇文章揭露了莆田系的丑恶,但也向这7万多读者和他的朋友家人深深致歉。

莆田系只是中国医疗的一隅

莆田系只是中国医疗体系中的一隅。他固有罪,但如果我们因为某个个体事件带着放大镜去看他,我们的眼里就都是罪恶了,他迷惑了我们的眼睛。

全中国99万医疗卫生机构,2.7万家医院,和近800家三甲医院,269万执业医师。莆田系的区区6万从业者只是里面的一根汗毛,微不足道。不要因为少数庸医的出现遮住了我们的眼睛,不要因为事故发生在部队医院就对所有部队医院失去信任,就像你不会因为政府有不少贪官污吏就放弃了生活一样。

如今已有不少人带着有色眼镜和防备之心去医院就诊,疲惫不堪的医生稍有不慎就要被打被杀,难道这些恶性医闹事件还不够让你惊醒吗。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接触过不少的医生,虽然他们中有些傲娇、有些话唠、有些爱名,但无一例外都是值得敬佩的好医生。

良医遍地 中国医疗缺信任不缺良医

他们不仅医术精明,更是仁心医德兼备。我想将这几位我个人非常尊敬的医生介绍给你,希望你能通过他们感受到“医者仁心”,感受到可信又可靠的医疗。

1)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石勇铨教授

这是一位令人敬仰、刚正不阿的军医;石教授为人友善,不善言谈;作为内分泌领域国内顶级的教授专家,待人十分有礼貌,懂的为病人着想。擅长医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和甲亢突眼。

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骨科主任 严世贵教授

严教授可以说是浙江首席的骨科专家,听说他的一个科室抵的上整个浙江省的骨科。对严教授的印象总是眯着小眼睛笑笑,非常乐于分享和交流。尤其擅长骨质疏松的治疗。

3)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刘军教授

刘军教授是我见过的专家医生里最善言谈的一位,整个人风度翩翩,每次见到他都意气风发精神饱满,小背头油光油光的。每次都要提一下他的新发现:一种可以治愈的高血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其实像这样的权威专家还有很多很多,他们不缺媒体报道,更不差钱。但他们医病、教学、科研的精神还是异常饱满,桃李满天下,这才是情怀。他们看似离我们很遥远,却一直守护在我们身边,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他们依然会为了患者的一声赞美而欣慰,为了每一位患者的痊愈或减轻痛苦而喜悦。但是,当医闹的罪恶之手伸向他们时,他们也会畏缩,也会害怕。

我们不应因为莆田系的一小块痼疾,就把不信任带到整个医疗体系里,这是对忠职良医的不公。

我们应该怎么看待医疗这件事情

网络上的民众是不理性的,当医闹事件发生时他们跟随舆论一股脑的指责过激的患者,而可能因为某一家媒体揭发的“真相”,突然全部一边倒的站在道德高地利用语言暴力攻击被伤害的医生。然后不到三个月就忘掉,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

我不想用很多“良心媒体”的手法呼吁大家保护医生、关爱医生,医生不是弱势群体,不需要保护,需要的更多是尊重。

如今负面舆论的战火已烧遍全国,我们满怀愤怒与怨恨。愤怒莆田系的非法行径,怨恨监管机构的不作为和“黑幕”。可是这又能怎么样呢?你的愤怒能消灭所有非法的莆田系医院吗?你的怨恨能改变如今不够健全的监管机制吗?

你更应该做的是去观察医疗中的细微感人之处,把眼睛离开放大镜去看看那上百万真正的好医生,再将你的发现分享给你身边的家人和朋友,你是他们的意见领袖。

当我们都开始传递医疗正能量之时,整个医疗的信任体系将逐步建立,原有的痼疾和肮脏将会被光明所笼盖和覆盖,那将是你我建立的最美好的中国医疗体系。

作者简介:天赋罗 达道品牌顾问委员会委员,自由主义的青年知识分子,大健康产业观察和实践者,医疗新锐作家;曾着有《当我们谈论医生集团时,究竟在谈些什么?》《分级诊疗的核心「县域医院改革」任重而道远》《多点执业让医生的收入成个人品牌的直接体现》《「医生网红」排行榜 女超人于莺无争议领跑》《莆田系不死 中国的医改永无法成功》等作品,被健康界、医学界智库、医谷、丁香园、搜狐健康、动脉网、今日头条等知名媒体多次转载刊登。作者微信:664116645

医谷+

医生累倒手术台躺进重症ICU 看那些感人的医生们

1、施章时在连续做完4台手术后,突发心肌梗塞,累倒在手术台

医生施章时

广州一家医院的外科医生施章时在连续做完4台手术后,突发心肌梗塞,累倒在手术台上,至今尚未完全脱离危险期。而他发病前曾连续加班。医生们被称作“白衣天使”,他们承载了病人及家属沉甸甸的期望。他们当中的许多人为了工作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让我们看看那些为了治病救人不顾自己的感人医生们。

施章时是广州解放军第458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据医院介绍,4月22日下午2点多开始,施章时持续4个小时连做了3台手术,中途又接到通知,1名急诊患者需要立即手术。

第4台手术从6点左右开始。与他一起做手术的医生伍亮介绍,平时的施章时比较健谈,每次都会和大家讨论手术方案,交代其他医生一些手术中的注意事项,但到了7点左右,他就一句话也不说,“从眼神看,这时候施主任的表情已经很不对劲了,做完手术,他衣服已经汗湿透了,转身就摊坐在椅子上,脸色苍白。”

护士赶紧为他测量血压,发现血压很高,随后接上了心电监护仪。因手术时间长,大家怀疑是低血糖,但测量血糖后并未发现异常。

这时候,施章时因感到胸闷、大汗淋漓、脸色苍白、口唇发绀,已被送到隔壁手术间吸氧。各相关专科的医生迅速赶到现场,心血管内科主任邓鹤秋、高干科主任王新生对比了现在和以前的心电图之后,建议立即做心脏造影。

施章时被诊断其为急性心肌梗塞,在心脏造影中发现,他的左旋支中远段完全闭塞。医院专家团队经过近两小时的手术,成功放入支架打通血管。目前,施章时仍然在重症ICU,未完全脱离危险。

据了解,就在几天前,连续加班工作的施章时已经感到了不舒服,做了相关检查并没有发现明显异常。同事介绍,施章时平时身体状况较好,这次突然倒下,可能与最近家庭压力加大相关。“他母亲年老多病,上周刚住院准备手术,工作、家庭的重担要他一肩挑。”

施章时毕业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获医学硕士,现为解放军第458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长期从事结直肠肛门外科和临床营养的科研、教学、医疗工作,对结直肠肿瘤、炎性肠病和便秘的诊疗有丰富经验。作为军医,施章时不但为部队官兵服务工作做得好,更是因长期坚持惠民便民工作,开展大量健康讲座和义诊活动,他精湛的医疗技术和良好的人品医德收到广大官兵和群众的交口称赞。

2、35岁医生杜勇永远"倒"在手术台旁 平均每天工作十小时以上

4月21日下午,宣城市广德县人民医院骨科主治医师杜勇,在加班抢救一名车祸病人时,不幸昏倒在手术台上,虽然经过全力抢救,仍然离开了人世。

手术前他一直在工作

“21日上午,他就给病人做了一台手术”,与杜医生同在骨科的丁航医生告诉记者,手术时间虽然不长,但是还要做整理病历,给病人换药等日常工作,中午略微休息后,当天下午,杜医生上门诊给病人看病。晚上下班后,杜勇正在家里吃晚饭,5点40分,临时接到医院电话,说有一名车祸伤者急需做手术,他立刻放下饭碗就赶到了医院开始加班手术。

三个小时未能救回他

县人民医院外四科副主任医师吴文谷昨日向记者回忆当时情形,这名伤者身受好几处伤,他负责的是脾脏破裂治疗,而杜勇则负责的是髋关节脱位手术。手术开始后没多久,他就发现杜勇突然向后倒下,神志不清……县医院立即组织了全院最为精干的医护力量,用了最好、最有效的药物,十几位医生不停心脏按压,并紧急安装了临时心脏起博器。在三个多小时的抢救中,大家用了一切能用的办法,可杜勇医生还是未能睁开双眼,于4月21日21时55分不幸因公殉职,终年三十五周岁。

觉得身体棒很少休息

“太令人意外了。”说到杜医生的离去,他的同事都感到十分惋惜。丁航医生说,杜勇平时身体很好,非常结实,“足球,篮球,拔河,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从春节之后,杜医生的身体似乎出现了一些问题,“感冒,发高烧,还有过一次面瘫”,丁航医生告诉记者,这些都是身体抵抗力下降的表现,我们问他要不要休息一段时间,他总是觉得自己身体好,不要紧,但谁也没想到,他会突然倒在手术台上。

打着吊水给病人看病

“他曾经发高烧,还要坚持上门诊,我劝他休息,我来代替下,他担心我应对不来病人,坚持要自己上。”结果半途中实在顶不住,只得去吊水休息。丁航还亲眼看到过杜医生,一边打着吊水,一边给病人看病。

据了解,广德县人民医院是一所二级甲等医院,医生工作量都比较大,“吃饭时被喊去做手术是家常便饭,有时候在睡梦中还要被喊醒去手术。”据了解,杜医生每天平均工作时间都在十个小时以上。记者也从院方获悉,杜勇医生的妻子同在医院里工作,两人有一名6岁的女儿。

3、浙江宁波一60岁医生“打点滴坐诊”感动网友

据了解,照片中的医生叫杜予俊,是宁波余姚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医生,今年已60岁,到了退休年龄。8日早上,是杜予俊的坐诊时间,但是从上周开始他的老毛病胆管炎复发,曾一度发烧至39度,“经过上周治疗,烧也退了下去,我感觉自己能坚持,就来坐诊了,也是对病人负责。”杜予俊说。

4、医生趴床上给病人看病 只为不让病人白跑一趟

医生在床上给病人看病?这两天,西安西京医院朋友圈传出的几张照片引起的大伙的热议,照片里一位身穿医生白大褂的人“趴在”病床上,患者们坐在床边,这是怎么回事儿呢?从这两张照片上记者看到,这位穿着医生白大褂医生正趴在床上奋笔书写,床上放着不少病例和单据。床边有看似患者或家属的人正在等待着。

3月6号,记者在西京医院找到了照片中的人物:临床免疫科主任吴振彪,他说照片是自己上周四出诊时腰病犯了时拍的。吴振彪:我本来就是有(腰)椎间盘突出,前一天就是(上)周三我这腰疼痛加重,但是我们的病人(挂号)是预约制,都是提前一周、10天都预约出去了,且有一些病人是上周看过,后来我想这些病人既然已经都来了,他们都那么期盼让我给看(诊断)一下,所以我后来就趴在床上,我说坚持也要给他们看完。

5、患者手术台上急需用血 医生紧捂4度血袋

近日,一名在手术室内捂着冰凉血袋的医生感动了不少网友。2月27日凌晨,为了尽快给手术台上的患者输血,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医生张润将两袋只有4度的血细胞抱在怀里,嘴里还念叨着“求求你,快点升温,快点升温,救命呢”。图为张润捂住血袋。

6、敬业医生一路跪着按压病人心脏到急诊室

“为伟大的生命卫士点赞!”这几天,两张医生跪在转运床上为患者施救的照片,在微信朋友圈里广泛转发。这是一名在衢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患者,感动于急诊科医生的敬业施救而摄下的。

7、最美姿势:西安一医生跪地40分钟为患儿手术

近日,西安医务人员的朋友圈里疯传一组照片:一个9岁的小女孩躺在手术椅上,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医生屈铁军跪地为她进行手术。照片引起网友一片点赞,称这是“最美的姿势”。

8、医生手术室用手机哄2岁女孩获赞

有爱暖心帅气,石医生就这样红了

他怀抱将要手术的小萝莉,哄她的画面,让网友留言“犹慈父抱爱女,视患儿如己出”

石医生说,这样的事在手术室很常见,所以请患者家人们放心吧

9、女医生手术后在衣柜睡着 网友赞“最美睡姿”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妇二科医师蒋丹,在手术后的间隙疲惫地倚靠在更衣室衣柜里小憩。这一情景被她的同事抓拍后上传到网络,一时间被众多网友转发、点赞。蒋丹说,这对医生来说只是很平常的一天。

10、8小时接生11个宝宝 助产士累倒在地

1月25日零时至早上8时,浙江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有8位产妇自然分娩宝宝,3位产妇做剖宫产,一位失血严重的产妇要抢救……大出血的产妇被顺利抢救过来,宝宝们都顺利出生了,而助产士徐龙娟却累得晕倒在地。

11、医生手术32小时累趴地上 不忘V字手势卖萌

2014年6月22日,在手术室里连续工作了32个小时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的医护人员纷纷累瘫在手术台边,陈松医生给出了胜利的手势。

在这32个小时里,陈建屏、陈靖、陈松三名外科医生,对一名脑部同时生长动脉瘤、脑肿瘤等多处肿瘤的病人完成了六种不同的手术。手术成功后,医生们累得散了架,直接躺在了手术台边。

12、上海仁济医院一女护士边输液边工作获无数点赞

图说:一根输液管一端连在护士下垂的左手臂上,针“隐蔽”在了肉色的绷带之下……

最近两天,这张照片在朋友圈里流传着,并获得了无数点赞。记者了解到,照片中的姑娘,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肝脏外科监护室的一名护士。她叫李晨,别看带着黑框眼镜,模样青涩,其实她在仁济医院肝脏外科工作已经十年了。说起这张照片,她很是意外。“我能来医院,就是不要紧”,她说。

小编只想说,医生们,为了病人们,也为了自己的亲人们,请爱护好自己的健康。只有保持好健康的体魄,才能更好的工作和生活!也让我们再次向这些可爱可敬的医生们致敬。

为你推荐

CDE:简化港澳已上市传统口服中成药内地上市注册审批申报资料及技术要求资讯

CDE:简化港澳已上市传统口服中成药内地上市注册审批申报资料及技术要求

允许香港、澳门特区本地登记的生产企业持有,并经香港、澳门特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上市且在香港、澳门特区使用15年以上,生产过程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要求的传统...

2025-04-18 18:54

君德医药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加速推进创新药械组合平台建设与产品上市资讯

君德医药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加速推进创新药械组合平台建设与产品上市

本轮融资主要用于首个减重口服器械的注册及生产销售,以及加速多个核心创新药械组合技术平台的产品管线研发进程。

2025-04-18 14:34

礼来首个小分子口服GLP-1RA药物orforglipron 3期临床研究成功资讯

礼来首个小分子口服GLP-1RA药物orforglipron 3期临床研究成功

Orforglipron是首个成功完成3期临床研究的小分子GLP-1类药物,各剂量组平均A1C降幅为1 3%至1 6%

2025-04-18 14:12

WSOPRAS 2025落幕:中国眼整形闪耀国际舞台,李冬梅教授代表爱尔眼科获2027年大会主办权资讯

WSOPRAS 2025落幕:中国眼整形闪耀国际舞台,李冬梅教授代表爱尔眼科获2027年大会主办权

4月10日至12日,世界眼整形重建外科学会(WSOPRAS)2025年国际峰会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盛大举行。

文/李林 2025-04-18 09:27

华东医药2024年报出炉,营收超400亿,创新产品密集上市资讯

华东医药2024年报出炉,营收超400亿,创新产品密集上市

报告显示,2024年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19 06亿元,同比增长3 16%;实现归母净利润35 12亿元,同比增长23 7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3 52亿元,同比增长22 48%。

2025-04-17 21:18

讯飞医疗与爱奥乐医疗联合首发AI血压计,开启高血压管理新时代资讯

讯飞医疗与爱奥乐医疗联合首发AI血压计,开启高血压管理新时代

4月11日,在备受瞩目的乌镇健康大会上,讯飞医疗与爱奥乐医疗联合首发AI血压计,作为行业首款搭载医疗大模型的AI血压计,引领家用医疗器械从单一检测工具进化为全周期健康管理解...

2025-04-17 20:34

高非球微透镜设计近视控制镜片6年临床试验结果发布资讯

高非球微透镜设计近视控制镜片6年临床试验结果发布

依视路星趣控亮相上海国际眼科和视光技术及设备展览会

2025-04-17 17:39

又一款常用药物被暂停采购资格资讯

又一款常用药物被暂停采购资格

近日,上海阳光采购网发布通知,因未按要求调整药价,自2025年4月15日24时起暂停仁和堂药业有限公司盐酸地芬尼多片(25mg*12片 板 盒,铝塑)采购资格。

2025-04-17 15:29

超16亿元,达仁堂“清仓”中美史克资讯

超16亿元,达仁堂“清仓”中美史克

日前,达仁堂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分别向赫力昂(中国)、Haleon CH SARL(简称“赫力昂(英国))转让所持有的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简称“中美史克”)4 6%股权份额、7...

2025-04-17 15:08

上海发布10款重点监控品种资讯

上海发布10款重点监控品种

根据上海此前发布的相关规则,医疗机构根据市场供需情况在阳光采购平台采购药品是,“红黄绿线”议价将实时提醒采购产品的价格是否存在问题,从而保证临床需求,并避免不合理调价。

2025-04-16 22:15

医保落地!玛伐凯泰为梗阻性 HCM 患者带来全“心”希望资讯

医保落地!玛伐凯泰为梗阻性 HCM 患者带来全“心”希望

心肌肌球蛋白抑制剂玛伐凯泰是全球首创且目前唯一获批用于HCM的创新治疗药物

2025-04-16 20:09

港股18A首例创新药企合并案落地:亿腾医药反向收购嘉和生物资讯

港股18A首例创新药企合并案落地:亿腾医药反向收购嘉和生物

亿腾医药与嘉和生物-B(06998 HK)的合并交易正式进入上市申请阶段。

2025-04-16 14:52

马斯克称今年将首次在人体植入“盲视”设备,让失明者重见光明资讯

马斯克称今年将首次在人体植入“盲视”设备,让失明者重见光明

4月初,马斯克在多个场合宣布,公司计划于今年底首次在人体内植入名为“Blindsight(盲视)”的脑机接口设备,目标是让完全失明者重见光明。

2025-04-16 14:28

万泰生物净利暴跌九成的背后资讯

万泰生物净利暴跌九成的背后

作为前“中国首富”钟睒睒旗下的公司,万泰生物的2024年业绩表现,未能再续写往昔的 “造富神话”。

2025-04-16 12:22

诺令生物完成数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加速出海步伐和多元化产品布局资讯

诺令生物完成数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加速出海步伐和多元化产品布局

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核心产品“便携式一氧化氮(NO)吸入治疗仪”的产能扩充、全球化推广,以及围绕NO缓释与发生技术的创新管线研发

2025-04-15 17:12

扬帆出海正当时:Cytiva 为中国生物药企绘制全球合规航海图资讯

扬帆出海正当时:Cytiva 为中国生物药企绘制全球合规航海图

峰会聚焦法规解读、国际监管环境、中国生物药企业出海案例等关键议题,通过专家分享和深入解读,为中国生物药企提供全球化战略指导和合规支持;

2025-04-15 17:00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礼来携手信达生物、和黄医药加速赋能本土医药创新资讯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礼来携手信达生物、和黄医药加速赋能本土医药创新

礼来携手本土合作伙伴信达生物、和黄医药齐聚上海,共话本土医药创新发展,探索加速惠及中国肿瘤患者的新模式

2025-04-15 16:27

ADC明星企业映恩生物港交所上市,开盘高开91.33%资讯

ADC明星企业映恩生物港交所上市,开盘高开91.33%

上市首日,其股价开盘高开91 33%,随后涨幅迅速扩大至127 06%,午间收报214 80港元,市值突破178 66亿港元,成为近年来港股18A生物科技公司中最亮眼的IPO案例之一。

2025-04-15 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