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根据X光片设计好最佳手术方案,与”大脑“连通的机械手就会据此把钉子精准打到既定部位——漂亮完成这种微创骨折手术治疗的,就是由北京天智航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创的”骨科机器人导航定位系统“,俗称”骨科机器人“。
”创新是个好东西,但做起来太难了!“ 说起医疗器械产品创新,天智航董事长张送根博士感慨颇多。
2001年,他离开自己学习工作10多年的原单位——中科院电子研究所,到清华工研院创业,并在当年5月成立了北京天惠华数字技术有限公司,生产B超设备。由于是模仿创新,他们”照葫芦画瓢“,第二年就走完了新产品检测、注册等步骤,拿到了设备生产许可证。由于产品质量可靠、价格只有进口产品的一半,他们投产第二年就开始盈利,企业迅速成长壮大。
尽管生意兴隆,但有创新情结的张送根依然不甘心,总希望能搞点自己的东西。
于是,2005年10月,张送根另起炉灶,创办了天智航。在科技部863项目成果基础上,他带领团队开始了骨科机器人的研制、产业化之路。
从检测到注册
花了四年多时间
按照规定,骨科机器人上市销售之前要取得”合法身份证“——医疗器械注册许可证。
”麻烦从此开始了。“张送根说,”骨科机器人是国内首创,我们必须自己做企业标准,做完了之后要到北京医疗器械检测所去检测。检测所的同志虽然有点头疼,但很愿意支持这个新东西,就帮我们一块弄。不像以前做B超,因为很成熟,半天就可以搞定。检测所不嫌麻烦,先弄懂检测方法,然后买检测工具……光检测就做了近一年!“
接下来,是做临床试验。虽然项目开始之初就有北京积水潭医院的医生参与研究,临床试验比较顺利,但还是用了一年时间。
第三阶段是由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做技术审评。由于我国在医疗器械审评上是”谁批谁担责“,所以他们很慎重,不断让补充材料。”其实审评风险应该由组织承担,否则谁还敢做?“张送根都替审评单位叫屈。
这样,从开始做检测到最后拿到医疗器械注册许可证,总共花去了4年多。”如果企业没有点积累,就被耗死了!“
要想进入医院
问题就更多了
拿到许可证后,就要卖到医院去用。”这中间的问题就更多了!“
张送根说,医院购买医疗器械,首先要解决医疗项目收费问题。骨科机器人是全新的产品,卖多少钱自己可以定,但怎么向病人收费,要经国家发改委和卫生计生委批准。
国家制定的医疗项目收费标准目录,很多年才更新一次,而进入该目录是进医保的前提条件;进不了医保,患者用的少,医院就没多少钱可赚,用的积极性也不高……
即使不考虑收费、医保等问题,医院也得过招标采购关。而政府招标有个规定:必须要有3家投标单位——国内能生产骨科机器人的企业只有天智航一家,怎么办?
此时天智航已成立整5年,一分钱还没赚到!好在中关村管委会和中关村发展集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