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喜欢做成事业
王速瑜想做“快问中医”这个互联网+中医项目的初衷似乎很简单,他不是名医世家出身,在腾讯8年,创业5年(爱婴岛前CEO),都和中医没有任何关系,王速瑜顶多算一个中医爱好者:“做这个单是为周围的朋友提供更多中医养生的帮助,这个对我来说就有很大意义了。”但快问中医团队里却已经汇集了5000多位名中医,他们都是各大医院主任级别以上的老中医。
从宏观的角度看,快问中医正好赶上了这两年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利好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比如鼓励医生多点执业、鼓励将中医输出国外等等,在移动医疗领域,中医也逐渐火爆起来,但中医的热潮还远远不及西医动辄几亿的融资情况。
“三好学生”快问中医
快问中医成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广州,团队中有来自传统药企的医药销售冠军、腾讯出身的研发总监、兰亭集势的CTO、中医名家。目前,快问中医主要有四种业务模式:一、复诊管理,帮助医生开线上工作室,在线管理患者,在线开处方,并由合作的至信药业统一发药,通过快递的形式送药上门。二、入驻医生可在线放号源,方便医生和患者在线约见。三、快问中医定期为企业提供名医讲座、现场问诊等增值服务。四、快问医生还在尝试为高端人士提供名医养生的私人医生服务。
王速瑜表示,这四种业务是基于行业观察而提出的,他总结想要做好互联网+中医,必须要做“三好学生”:好医生、好药材、好服务。
在医生资源方面,快问吸纳了30多名多年从事医药销售的医药代表,他们熟知名医应该去哪里找,了解这些名医的想法,全国一共有20万医生符合快问中医的名医标准,而仅在深圳快问平台已迅速入驻了5000名中医。平台对医生是否有足够的吸引力,还得看是否满足医生的一些痛点,医生面子、胆子、票子,在细节上,快问中医充分满足名医的面子需求,比如名医讲座时专车接送、私人医生服务的对象都是大公司高管等等;而最根本的是要解放医生,使其凭借自己的能力能够赚到更多的钱。快问通过研究医生的患者管理需求,开发了聊天和电子病历功能,医生可以决定和患者的交流时长,通过查看病历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
在药材方面,快问中医与至信药业合作。至信药业是一家以种植、生产、加工、经营、销售为一体的中药材及中药饮片为主的企业,经营药材有一千多种,不仅可以使同种药材的价格降低,还为快问中医省去了自主采购和保管库存的成本。
在服务方面,中医比西医更容易移动化,西医需要很多仪器辅助,但是中医不需要,而且中医一直有上门问诊的传统,快问中医平台上可以约名中医到线下任何地方见面。而忙碌的医生之所以愿意在线上平台放号,是因为平台解决了一些痛点,举例说明,在医院里,医生平均每天要看120个患者,每个患者身上停留的时间非常短,导致医生和患者的体验其实都不好,如果一个挂号为20元,医生和医院分成后得到的报酬也不多。在快问医生平台,医生的号源单价提高了,假设一个医生某个下午可以看3个病人,每个病人挂号费是300元(挂号费100%给医生),这样一来医生收入不仅增加了,而且看每个患者的时间也相应变长,双方的体验都会变好。
满足医生需求的同时,对于病人而言痛点也很多,排队挂号难、每次看病时间短等待时间长、复诊需要重新挂号预约等等。医生将复诊患者导入到快问中医平台上,就可以利用电子病历为其跟踪治疗,间接为医院挂号问诊减压。但唯一不足的是号源由医生掌握自主权。
王速瑜清楚地知道,在现阶段还不能做太多的事情,比如既满足医生需求又满足患者需求。而在两者中,快问中医认为因为中医特殊性应该先搞定医生,让医生自由,帮助医生更好的管理患者,充分考虑医生的需求和痛点,这是互联网+中医最先解决的问题。
目前,快问中医已经在广州、佛山、深圳占据市场,平台上最高一位医生每月可有20万的收入,每月流水300万。下一步,快问会扩大市场范围至长沙、成都等城市。而面对行业普遍的一些做法,王速瑜有自己的看法,他对于如互联网中医开线下中医馆的做法并不看好,一个中医馆的成本约300万,而且让医生们到这个中医馆去给病人看病,本质上并没有使医生“移动化”,同时,如果作为药品库的维护成本也很高。
中医崛起的时代到来了吗?
曾几何时,我们都开始普遍认为西医比中医科学,而中医更多的是走向养生,在看病这件事上,已经变成首选西医。但近两年,无论是政策还是大众对中医的认识,都对互联网中医产生利好,一些中医互联网+项目如微中医、看中医、把脉网、金华佗等都获得不错的融资。快问中医已经融得天使轮(投资方为上市医药公司宜华健康)、Pre-A轮(至信药业投资),目前正接触A轮。
广东是中医药的热土,爱煲汤、喝凉茶、看中医是广东人的日常。因此可以发现大多数互联网+中医项目都从广州、深圳等地发起,而快问没有急于进驻北京上海,而是首选长沙、成都等南方城市也是由于南方对中医的认知程度更高。
来源:亿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