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期间,路上行人个个都是一副欲断魂的表情,但某位医生集团的老板却遮掩不住脸上幸福的笑,他告诉大家,“医生集团顺利完成本轮融资,感谢春天。”
春天到了,严冬结束,资本家乘着微风飘然而至,他们带来了钱和整个季节,老板当然是要感谢这个春天。但资本家才是最可爱的人,他们是春的使者,是财富的载体,更应该让老板们感谢。
资本家做投资一般都非常谨慎,他们会对每一个投资项目进行深入的专业的研究分析考察后才最终做出决定。所以一般人眼里,资本家的投资都是英明的。他们不是土豪更不是傻子,他们是投资的行家,他们是既有钱又会花钱并懂得赚钱的高尚人士。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认识,才形成了一种普遍的观念,资本投入的方向基本代表了产业发展的方向。
比如去年,当资本疯狂地投向互联网医疗移动终端的时候,我们祖国的上空突然便涌现出了数千个移动的APP来。这么多APP出现了,其创造的GDP必然是喜人的。资本家用独特的慧眼完成了产业的引导,这无疑是伟大的功绩。
但是,做实业的朋友都知道,产出和收益是不同的概念。大批APP以产品的形式被生产出来了,GDP数据让很多人开心了,而这是不是意味着有了巨大的收益呢?对于这个问题其实大家都清楚。我这里不想说得太清楚,不想让很多花了冤枉钱的资本家弟兄们心里难受。
投资是一个非常讲究的工作。我不否认,很多投资人确实投着投着就发了。但是,对于互联网医疗这个特殊的领域来说,真的就那么容易发财吗?
这是个很不让人放心的话题,尤其当大家经历了过去这个年度对APP的投资后,心里会清楚其中的风险。如今,经过数个月的思考之后,投资人再次把目光瞄准其中的新项目,难道是痛定思痛之后真正的觉悟吗?
Dr.2早就说了,“大多数医生集团只是起哄而已”--既然大家都在起哄,那么把钱交给这些家伙进行打理的话,会不会依然要落得个烧钱的结局呢?
昨天《Nuicom独角兽》刊载了大怪的文章,作者在文中提到,“据说某融资成功的体制内医生集团陷入几乎没病人、每日补贴坐诊小医生1千元……这是否证明Dr.2的论断是争正确的呢?”。
医生集团从出现之日起,一直在忍受争议。大家最不放心的问题不在于医生的技术,而在于其如何生存。对于任何资本来说,投资是需要回报的。医生集团如果能像三甲医院一样每天都在数钱的话,投资人当然开心。但最大的问题是,医生集团根本就没有办法赚钱或者赚大钱,那么投资还有什么玩头呢?
名医或者大专家聚集在一起,本来是不缺生意的,但事实的医生集团却很缺生意。正如大怪描述的那样,病人并不会主动到医生集团的门面里做治疗。这样的新生事物为什么会让病人如此不情愿接受呢?这里有很多的原因:其一,报销的问题无法解决;其二,医生执业的地点不能让人放心;其三,医生集团收费比公立医院昂贵;其四,治疗后医生不能继续随诊;其五,患者会担心上当受骗。有如此之多的问题不能得到解决,病人如何能把自己的性命交给医生集团的大夫呢?
到目前为止,医生集团以多种形式出现在大家的视线中,他们以各种各样的噱头在起哄。这不是医生集团自身的错,而是目前的体制没有办法给医生集团敞开一个制度方面的口子。口子开不了,医生集团就不得不一边哄风投们花钱一边瞎起哄。他们注定成不了大气候。
时代变化了,资本家的身份也没有旧社会那么万恶了。他们有了好听的新名字,叫风投。如此高C格的名字虽然会让人误以为是疯投,却肯定不是赌博或者打麻将。所以当风投们面对医生集团这种前景毫不明朗的产品时,本来是应该比较谨慎且保守的,但最终大家看到的却依然是赌博。这种大无畏的精神其实是最适合闹革命的,在其扶持下,如果能掀起一场互联网医疗界真正的革命的话,医生集团肯定会都个个都赚得盆满钵满的--那该是怎样一幕激动人心的景象啊。
本国的民众都比较迷信,做事情之前很多人尤其资本家们最喜欢看黄历。黄历上讲了,清明节除了烧纸之外是诸事不宜的。那么如果非要在这样的日子里做投资的话,究竟是怎样的考量呢?莫非是希望把真钱当纸钱烧掉吗?
请原谅我的邪恶。没办法,我是个读书人,做事情比较认真,而且也很迷信……
文∕野夫,医学博士,中山大学博士后,资深互联网医疗观察者,微信号:willinew
医谷链
《Dr.2:大多数医生集团就是一帮起哄的,没有太多商业价值,尤其不适合风投》
来源:医谷网 作者:野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