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用寨卡病毒感染猴子的美国研究人员公开了首批数据。不过,他们并未在期刊上公开,而是在网上发布了这些数据,以便让每个人都能看到,并且每天都会更新研究结果。
该团队上传的是关于在3只印度恒河猴的血液、唾液和尿中所检测到病毒数量的原始数据。2月15日,他们将寨卡病毒注射进3只猴子的体内。“这是我们团队首次将数据实时公布。”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病毒学家、项目负责人之一David O'Connor表示。该项目的科学家称自己为ZEST(寨卡实验科学团队)。O'Connor希望,发布这些数据将有助于加速研究这种已在美洲地区扩散的病毒的本质。
尽管一些团队已开始在疾病暴发期间通过网络共享基因组数据,但实时、公开的数据发布仍是特例而非普遍情况,尤其是在临床研究方面。O'Connor说,他受到了埃博拉疫情期间在网上迅速公布基因组测序数据并鼓励其他人再次加以分析的研究人员的启发。当时,O'Connor研究组下载了由布罗德研究所和哈佛大学计算遗传学家Pardis Sabeti领导的团队共享的原始数据。这随即帮助推进了O'Connor的埃博拉研究,并且促成了同Sabeti研究组的合作。
“O'Connor团队将获得的寨卡病毒数据尽可能快地公之于众的做法应该受到赞扬。”Sabeti实验室资深科学家Nathan Yozwiak表示,“尽可能广泛、公开地发布最新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是动物模型数据,在诸如寨卡等紧急疫情暴发期间至关重要,因为对于其发病机理的了解相对较少,但公众的担心和关注度很高。”
“这种做法值得效仿。”在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国家灵长类研究中心研究非人灵长类动物艾滋病病毒感染模型的Koen Van Rompay对此表示赞同。Van Rompay是一个计划将寨卡注射进怀孕恒河猴体内的联合团队成员。他介绍说,该团队也将实时、公开地共享数据。
Van Rompay 认为,O'Connor团队似乎最早获得了来自感染寨卡病毒的恒河猴的详细信息,因此快速的数据发布使其他计划开展类似试验的研究人员将最新研究结果考虑进来,从而节省时间和资源。“这是一起非常紧急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因此它不应当成为相互竞争的科学家之间进行的比赛。我们在同寨卡病毒赛跑,同时间赛跑。”
和其他研究人员一样,ZEST团队想了解正在发育的胎儿可能何时处于患上寨卡所致出生缺陷的风险中。通常,该病毒不会产生症状。即使有也非常轻微。但科学家正急切地致力于估测寨卡感染和在巴西东北部出生的患有小头畸形病的婴儿数量明显增加之间的关联强度。
O'Connor介绍说,如果这种病毒在人类和恒河猴体内的表现方式相同,研究人员将能通过向猴子体内注射不同剂量的寨卡收集相关信息。而这些数据不可能从人身上快速且合乎伦理地获取到。例如,科学家能对怀孕恒河猴体内的羊水反复取样,以判断寨卡病毒能否以及多快感染胎儿。
该团队正从雄性猴子开始,获取关于这种病毒如何在恒河猴体内发挥作用的信息,并且确定哪种剂量最适合随后的试验。他们已经证实,寨卡能感染恒河猴,并且不只在血液中,还能在脑脊液和尿中检测到这种病毒。研究人员将在不同怀孕阶段的恒河猴身上继续开展试验,以检查该病毒在一系列组织和器官中的存在。
O'Connor介绍说,怀孕恒河猴过去被用于研究胎儿先天缺陷。例如,对巨细胞病毒或李斯特菌属影响的研究表明,这些疾病在恒河猴和人类中产生相似影响。该团队还希望在狨猴身上开展寨卡研究。狨猴是巴西东北部的本土物种,并且比恒河猴小,从而使科学家更容易在实验室开展研究。如果该病毒可能会感染狨猴,这或许表明,狨猴也参与了寨卡在巴西的传播。
“我希望,即便是那些原则上不同意利用动物开展研究的人们也能意识到,将数据公之于众其实是在为实现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O'Connor还表示,“如果科学家知道其他人正在做什么,研究中使用的动物便会减少,从每个动物身上获得的信息也就实现了最大程度地利用。”
相关阅读
世卫发布预防性传播寨卡病毒指导意见
基于目前性接触传播寨卡病毒的有限证据,世界卫生组织2月18日在日内瓦发布“预防潜在性传播寨卡病毒的临时指导意见”。
这份指导意见说,寨卡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为伊蚊叮咬,不过来自少数感染病例的证据表明,寨卡病毒可通过性接触传播。
2008年一名在塞内加尔感染寨卡病毒的男性患者返回美国4天后,他的妻子出现寨卡病毒感染症状。考虑他的妻子此前一年中未曾离开美国,只是在丈夫返美后与其发生性行为,表明寨卡病毒可由精液传播。
今年2月2日,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报告,得克萨斯州一名患者通过性接触感染寨卡病毒。此外,法属玻里尼西亚曾于2013年12月暴发寨卡疫情,当时检疫人员在一名男性患者精液中分离出寨卡病毒。
基于预防原则,世卫组织建议,要保证所有寨卡病毒感染者及其性伙伴(尤其是孕妇)都能了解性传播寨卡病毒的潜在风险、避孕措施和安全性行为等相关信息,并在可行条件下为上述人群提供避孕套;孕妇的性伙伴如果是生活在或是来自于寨卡病毒传播地区,应该在孕妇孕期采取安全性行为或禁欲;由于大多数寨卡病毒感染无症状,生活在病毒传播地区的人群应考虑采取安全性行为或禁欲,其他从疫情地区返回的人群也应考虑采取安全性行为或至少禁欲4周。
世卫组织同时表示,关于性接触传播寨卡病毒的现有证据仍十分有限,目前并不建议通过常规精液检测来排查寨卡病毒。一旦发现新的证据,该指导意见将重新评估和更新。
此外,世界银行2月18日在华盛顿宣布,为寨卡病毒肆虐最严重的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提供1.5亿美元资金,用于抗击寨卡病毒。
声明表示,这些援助资金将支持一系列抗击寨卡行动,包括蚊媒监测与控制,鉴定高危人群、尤其是孕妇及育龄女性,跟踪并护理有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新生儿,加强寨卡知识宣传,等等。
医谷链
《一图看懂寨卡病毒》
来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宗华
为你推荐

带状疱疹疫苗“遇冷”,百克生物2024年净利润腰斩
近日,国内疫苗龙头企业百克生物发布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其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2 29亿元,同比下降32 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 32亿元,同比下降53 67%。对于营收...
2025-04-23 12:59

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结果
近日,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情况公布,该联盟由重庆牵头,联合湖北、广西、海南、贵州、云南、青海、宁夏、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十省(区、市)开展的药品集中带量采...
2025-04-21 18:48

全周期智控慢病,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开启战略合作
2025年4月21日,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在北京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糖尿病和体重管理领域的合作进入新阶段。依托诺和诺德百年深耕慢病领域的专...
2025-04-21 15:57

康方生物1类新药依若奇单抗上市申请获批,用于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成人患者
该药是我国第一个且唯一获批上市的IL-12 IL-23“双靶向”单克隆抗体新药,是康方生物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首个获批上市的一类新药。
2025-04-21 13:39

阿斯利康乳腺癌1类创新药卡匹色替片中国获批
该药适用于联合氟维司群用于转移性阶段至少接受过一种内分泌治疗后疾病进展,或在辅助治疗期间或完成辅助治疗后12个月内复发的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
2025-04-21 11:02

辉瑞宣布终止一款口服GLP-1减肥药的临床开发
近日,辉瑞在其官网宣布,决定终止开发口服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激动剂Danuglipron(PF-06882961),原因系在一项有关用药剂量的临床试验中,一名患者出现了可能由该...
2025-04-21 10:29

福建省医保局印发单列门诊统筹支付医保药品目录(2024年版)
根据2024年6月发布的《福建省医保药品单列门诊统筹支付管理办法(试行)》,为了让参保患者无需住院、在门诊就医也能用上国家谈判药品、享受医保待遇,将适用于门诊治疗、使用周...
2025-04-20 13:34

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医药健康企业有哪些?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分为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和中国消费名品成长企业名单。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共包括93个企业品牌和43个区域品牌。中国消费名...
2025-04-20 11:17

携手共绘“个性化近视手术”新蓝图:爱尔眼科与爱尔康启动100家医院全光塑技术战略合作
双方将以技术共享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支撑,以科研协作为纽带,全力推进屈光手术标准化诊疗体系建设,加速前沿技术在临床领域的普及应用
文/ 屈慧莹 2025-04-19 23:35

CDE:简化港澳已上市传统口服中成药内地上市注册审批申报资料及技术要求
允许香港、澳门特区本地登记的生产企业持有,并经香港、澳门特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上市且在香港、澳门特区使用15年以上,生产过程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要求的传统...
2025-04-18 18:54

君德医药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加速推进创新药械组合平台建设与产品上市
本轮融资主要用于首个减重口服器械的注册及生产销售,以及加速多个核心创新药械组合技术平台的产品管线研发进程。
2025-04-18 14:34

礼来首个小分子口服GLP-1RA药物orforglipron 3期临床研究成功
Orforglipron是首个成功完成3期临床研究的小分子GLP-1类药物,各剂量组平均A1C降幅为1 3%至1 6%
2025-04-18 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