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号贩子又上班,谁打谁的脸?

北京的号贩子又“上班”了。刚好,距北京推出“八条措施”打击号贩子,整整相隔10天时间,刚好过了个年的时间。

北京卫计委的“八条措施”,是在东北姑娘怒斥北京号贩子之后的2月6日推出的,这对于安抚人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从北京日报昨天的现场报道看,这“八条措施”,也就停留在了“息怒”的镇痛效果上了,骨子里该烂的地方还在烂。在北京各大医院号贩子们准点“上班”了,依然明目张胆,依然不避保安,依然流水作业。

事实证明,10天前舆论对于北京“八条措施”的不看好,是有充分的经验积累的。这个经验,不是指号贩子的能耐有多大,也不是说清除号贩子的工作有多难,而是对职能机构抓民生、抓矛盾、抓法治时那种司空见惯了的作风,有着习惯性的“走着瞧”的观望和不看好。很不幸,北京卫计委抓落实的效果,再次落入了舆论的口实。春节刚过,惦记着“八项措施”的媒体,一到现场就撞上“准点上班”的号贩子了。行政机构在应对热点舆情时所表现出的能力与公信力,再次在死灰复燃的号贩子面前丢了个精光。

套用治病救人的一句话,关键看疗效。北京卫计委的“八条措施”,亦然。纵观“八条措施”,不论是实行非急诊全面预约挂号,还是建立医疗机构间层级转诊网络、推出知名专家团队服务模式;不论是市属医院内统筹调剂普通号,还是严格加号管理、落实实名制挂号、加强宣传引导和秩序维护、建立违规利用医院医疗资源监督举报和处罚制度,条条都是医疗机构此前该做而没做好的事情,句句都是该落实而没能落实的空话。并且最关键的是,八帖“药方”,缺了最最关键的一剂——法治。当然,从卫计委应对号贩子问题的这张单一疗效的膏药来说,它也只能这么“玩儿”。

但是,这是北京,这是首都。这是牵涉到医疗资源紧缺情况下的公正公平、牵涉到一座城市的综合治理能力、牵涉到首都北京解决社会矛盾带给全国的示范效应和信心效果。然而从春节之后“准点上班”的号贩子来看,你已经很难分清这究竟是职能部门又被号贩子们玩了一把,还是职能部门又玩了一张头痛治头的贴膏药游戏。

北京各大医院门口的号贩子,就这么几个地儿,就这么个没多大的事儿,北京相关部门真想治,能有多难?相对于朝阳群众面对明星藏着掖着的吸毒总能捷报频传,北京职能部门对于明目张胆的号贩子无能为力,这种治理效果,把它推给所谓的难度,谁信?

当职能部门把号贩子现象埋怨成外地人看病都往北京挤、当所谓的专家们无视北京的优质医疗资源集中而寄希望于镜中花式的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当号贩子猖獗时只有北京卫计委一个职能部门推出“八条措施”来单打独斗,号贩子这张牛皮癣,从“八条措施”出台的那天起,就注定会粘在这个稻草人身上了。

不过机会还在。号贩子问题,全国还在看首都北京。东北那姑娘怒哭的时候说,这是北京,这是首都啊。当初舆论觉得这是在打脸。但如果职能部门想这是责任范围内的事,想着如何亡羊补牢,这病,还有救的可能。

北京妇产医院:公开叫卖,不避保安

昨天一早,记者赶到位于团结湖的北京妇产医院。刚到大门口,耳旁就不断有人念叨“挂号,挂号”。记者和其中一个年轻男子搭上话,他毫不避讳自己的“行当”,对答如流。周围几个号贩子也陆续找到了“顾客”,同样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谈论条件、讨价还价,全然不把咫尺之外穿着制服的医院保安放在眼里。而这位保安,面对周遭的号贩子也像没看见一样,表情木然地站着。

“内分泌科最火,这周三的专家特需号一准给你挂上,你要自己挂,没戏。”这位自称“干了五年”的资深号贩子,并不与记者对视,而是一边说话一边环视周边潜在的“主顾”,并一个劲儿朝不远处使眼色,不知何意。

问起价钱,这位号贩子不假思索,“300块,今天把医保卡给我,周三你自己来取号、验号,放心了再给钱。”说着,他麻利地掏出一张卡片递给记者,上面印着“北京市妇产医院医师出诊表”,从周一到周五,产科、妇科、特需三个科别出诊的主任、副主任医师一目了然。上面还印了行字“挂号请提前一天预约。”

“提前一天预约就成?你就准能挂上?”听记者带出怀疑的口气,号贩子不高兴了:“咱是干啥的,有人儿进去都排上了。”他冲着门诊大楼方向一努嘴,“没瞧见我刚才一直打信号呢嘛……”记者这才明白他之前挤眉弄眼的含义。

说话间,又有几位患者凑上来,号贩子一样是那套话,“业务”娴熟。一对男女神色匆忙,和号贩子简单聊了几句,就拿上卡片快步走向门诊楼。记者跟上去攀谈,这对年轻夫妇大倒苦水:“挂三楼的特需门诊,天没亮我们就来排队了,结果特需的门刚开,没进几个人号就没了,真不知道号都哪儿去了。”“专家特需号本身300块,找号贩子挂号另要300块,号贩子跟专家一个待遇。”那位丈夫无奈地调侃。

询问另外几位前来就医的患者,遭遇与上面这对年轻夫妻相仿。一位等在诊室外面的患者家属向记者透露,专家日常门诊接诊的,都是她的“老病人”,她自己给病人加号,这才能看上。这类病人数量庞大,大夫已然忙不过来了,头一次来的“新病人”根本甭想挂上号。而要想成为“老病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挂专家的特需门诊。“号贩子的特需号,就值钱在这儿了。”这位家属压低声音告诉记者。

北大口腔医院:今儿交医保卡,明儿就取号

昨天一早,记者来到位于魏公村的北大口腔医院就诊。苦苦排了两个小时的长队,还是没挂着心仪的专家号。正准备走出医院大门时,一个留着板寸头的年轻人迎了上来。

“挂号吗?专家号还是普通号?”

“专家号多少钱?”

“看你想挂谁的。”见记者发问,年轻人麻溜儿从兜里掏出一张“北大口腔代挂号”的名片递了过来。记者提出要拔智齿,年轻人立马报价,“主任医师500元,副主任医师400元,挂号费自己出。”并允诺当天交付定金,并提供身份证和社保卡,第二天上午8点就可以到医院直接取号,本人无需排队。

“挂个儿童口腔的普通号多少钱?”一名神色疲惫的中年男子从挂号大厅出来,见有号贩子,也凑上来询问。“明天上午的号,400元。”“普通号也这么贵!”男子苦笑着离开。

正值上午8点半,北大口腔医院当天的专家号基本已挂满,没挂到号的市民陆陆续续从挂号大厅里走出来。这个自称小刘的年轻人和另外一人,分别把守在北大口腔医院大门外两侧,见人就低声问要不要挂号。记者远距离观察了20分钟,大约有12人停下来询问,其中有1人当场交付定金。

“这些人以前都在大厅里晃,这阵子管得严,不进来了。”医院挂号大厅的一名保洁大姐告诉记者。

听记者打听号贩子,一位连续3天半夜来排队都没挂上口腔黏膜专家号的大爷愤愤不平。“好多热门专家号都把在他们手里,刚放号几分钟就没了。”据大爷这几天观察,号贩子也有分工,那几个在门口揽生意的像是老板。老板自己很少排队,手底下专门雇了一帮人替他排队。

“从头天下午四五点钟就开始在医院门口排队,一直排到第二天早晨7点,十几个小时给100块钱。”老人算了算,一个主任医师的号,号贩子代挂要价500元,扣除100元雇人排队的钱,老板能净赚400元,一早上如果能挂到5个专家号,就能净赚2000元。

下午3点,记者再次来到北大口腔医院,发现小刘和另外1名年轻人已不见踪影。

同仁医院:才进医院门,就被揽“生意”

“专家号要不?”“不用排队,拿到号付款啊……”昨天上午,记者出了崇文门地铁站,刚走进同仁医院大门,就不断有人凑过来叫卖专家号。进了眼科专门的挂号大厅,除了排队取号的人外,还有四五个号贩子不断上前揽客。

同仁医院以眼科耳鼻喉科闻名全国,各地相关的疑难杂症都奔这里治疗,专家号更是抢手。早晨7点开始挂号,不一会儿,巨幅显示屏上专家号大多已处于“挂满”状态。临近中午,挂号处索性高挂“满号牌”,此时,大厅里的号贩子逐渐多了起来。

记者在挂号处询问是否有近视眼矫正手术的专家号,工作人员表示已满号。正当记者转身欲离开时,一名穿戴整齐的女子上前询问:“专家号要吗?便宜,省得你排队还挂不上。”

这名女子姓赵,自称来自哈尔滨。“这个时候了,你肯定挂不到专家号了。姐给你出个主意吧!”她告诉记者,可以第二天早晨9点前到医院外的胡同里把身份证交给她,由她“帮忙”挂号。“我挂专家号更容易,并且保证你能挂到,拿到号给300块钱。”

“您这价格有点贵,我自己能挂上吗?”

见记者疑惑,赵姓女子耐心解释道:“你们年轻人会上网,可以从网站、手机或打114挂号。要不然就早晨4点来排队,但到你这儿,有没有号可说不准。”她还给记者算了笔账:早晨4点到,基本上凌晨两点就得准备出发,辛苦不说,还不一定能排上队。其他方式挂号,专家号是约不上的。

“我就收你300块钱,你头九点到,把身份证给我,踏踏实实在外面等着拿号就行了,不算贵吧?或者你现在可以把身份证给我,明天10点来直接去门诊就行了。”

记者以未带身份证为由推辞明日再来,赵姓女子随手拿出了一张纸条:“这是姐的手机号,明天到了给我打电话,一定要9点之前啊!”看到记者收起纸条,该女子才放心地离开,继续在排队的人群中找人搭讪。

一些外地来的患者只能妥协。来自陕西的秦女士告诉记者,她已经排了3天队了,都没挂上号。“明明排在靠前的位置,7点钟开始放号,可到了我怎么就没了。我在这里人生地不熟的,不知道这里的道道儿。”秦女士告诉记者,她刚刚委托一个号贩子挂号。“没办法,我年后来的这几天,虽说住在亲戚家里,可总看不上病也不好。还有人没有投奔亲戚,而是住在宾馆。住一夜多少钱啊,算算成本,好多人刚到就被号贩子哄着买了号。其实我也不知道号是真是假,他们说谁的号都能挂上。”秦女士中午特意来医院,找号贩子定了明天上午的专家号。

北京卫计委的八条措施

一是实行非急诊全面预约挂号。以市属医院为试点单位,通过扩大非人工预约方式、扩大导医服务等工作,主动提供预约挂号的咨询、引导、指导和帮助。

二是建立医疗机构间层级转诊网络。建立基层医疗机构与上级医院间的转诊机制,保障转诊患者优先就诊,确保疑难危重症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救治。

三是推出知名专家团队服务模式。开展知名专家团队服务试点,提高知名专家工作效率,确保患者得到最适宜的治疗。

四是在市属医院内统筹调剂普通号。对于在市属医院挂不上普通号的患者,可在其他市属医院的同专业普通号内进行调剂,尽快让患者得到相应的医疗服务。

五是严格加号管理。统一号源管理,取消医生个人手工加号条,利用医院信息系统严格加号管理。

六是落实“实名制”挂号。要求各种渠道的预约挂号必须使用有效身份证件进行实名挂号,严格控制“号贩子”利用假身份证占用号源的行为。

七是加强宣传引导和秩序维护。加强对患者合理就医的宣传引导,引导患者有序就诊。与公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严打使用假证件挂号倒号违法行为。

八是建立违规利用医院医疗资源监督举报和处罚制度。建立群众举报制度、协同查办制度和联合处理制度,公布监督举报电话,对医院内部人员参与倒号现象进行严肃处理。

来源:钱江晚报 北京日报 医谷综合

(原标题:北京号贩子又上班,谁打谁的脸)

为你推荐

全球顶尖专家共话尿路上皮癌诊疗领域的新突破——第三届泌尿肿瘤临床研究大会会后会成功举办资讯

全球顶尖专家共话尿路上皮癌诊疗领域的新突破——第三届泌尿肿瘤临床研究大会会后会成功举办

2025年4月24日,北京——,“第三届泌尿肿瘤临床研究大会会后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会议以“全球专家共话尿路上皮癌”为主题,汇聚了来自中外的顶尖泌尿肿瘤专家,围绕尿路上...

2025-04-24 16:26

全国预防接种日:“健康中国家,疫苗护万家”健康社区“免疫行动”促进计划启动资讯

全国预防接种日:“健康中国家,疫苗护万家”健康社区“免疫行动”促进计划启动

由新华网主办,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疫苗与健康分会、《中国社区医师》杂志联合支持的“健康中国家,疫苗护万家——健康社区‘免疫行动’促进计划”于4月23日在北京正式启动。

2025-04-24 14:07

第九十一批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资讯

第九十一批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第九十一批)。

2025-04-23 17:29

带状疱疹疫苗“遇冷”,百克生物2024年净利润腰斩资讯

带状疱疹疫苗“遇冷”,百克生物2024年净利润腰斩

近日,国内疫苗龙头企业百克生物发布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其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2 29亿元,同比下降32 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 32亿元,同比下降53 67%。对于营收...

2025-04-23 12:59

国家药监局 海关总署允许进口牛黄试点用于中成药生产资讯

国家药监局 海关总署允许进口牛黄试点用于中成药生产

试点区域为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浙江、江西、山东、湖南、广东、四川、福建、广西等12省(自治区、直辖市)。

2025-04-22 18:48

专注心衰管理,合源医疗完成超亿元融资资讯

专注心衰管理,合源医疗完成超亿元融资

三类有源植入产品

2025-04-22 13:17

欧狄沃®在中国获批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围术期适应症资讯

欧狄沃®在中国获批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围术期适应症

持续丰富早期癌症临床选择

2025-04-22 11:12

从“不患病”到“活得好”!多方联动助力帕金森病全程管理资讯

从“不患病”到“活得好”!多方联动助力帕金森病全程管理

2025年4月11日是第29个“世界帕金森病日”,今年帕金森病日的主题是“人工智能助力帕金森病全程管理”。

2025-04-22 10:59

又一家A股上市药企,退市已定资讯

又一家A股上市药企,退市已定

一直悬在海南普利制药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最终还是落下来了。

2025-04-22 09:45

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结果资讯

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结果

近日,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情况公布,该联盟由重庆牵头,联合湖北、广西、海南、贵州、云南、青海、宁夏、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十省(区、市)开展的药品集中带量采...

2025-04-21 18:48

降低20%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诺和盈中国说明书更新资讯

降低20%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诺和盈中国说明书更新

4月21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更新诺和盈®(司美格鲁肽2 4mg)的说明书。

2025-04-21 16:02

全周期智控慢病,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开启战略合作资讯

全周期智控慢病,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开启战略合作

2025年4月21日,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在北京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糖尿病和体重管理领域的合作进入新阶段。依托诺和诺德百年深耕慢病领域的专...

2025-04-21 15:57

康方生物1类新药依若奇单抗上市申请获批,用于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成人患者资讯

康方生物1类新药依若奇单抗上市申请获批,用于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成人患者

该药是我国第一个且唯一获批上市的IL-12 IL-23“双靶向”单克隆抗体新药,是康方生物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首个获批上市的一类新药。

2025-04-21 13:39

阿斯利康乳腺癌1类创新药卡匹色替片中国获批资讯

阿斯利康乳腺癌1类创新药卡匹色替片中国获批

该药适用于联合氟维司群用于转移性阶段至少接受过一种内分泌治疗后疾病进展,或在辅助治疗期间或完成辅助治疗后12个月内复发的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

2025-04-21 11:02

辉瑞宣布终止一款口服GLP-1减肥药的临床开发资讯

辉瑞宣布终止一款口服GLP-1减肥药的临床开发

近日,辉瑞在其官网宣布,决定终止开发口服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激动剂Danuglipron(PF-06882961),原因系在一项有关用药剂量的临床试验中,一名患者出现了可能由该...

2025-04-21 10:29

福建省医保局印发单列门诊统筹支付医保药品目录(2024年版)资讯

福建省医保局印发单列门诊统筹支付医保药品目录(2024年版)

根据2024年6月发布的《福建省医保药品单列门诊统筹支付管理办法(试行)》,为了让参保患者无需住院、在门诊就医也能用上国家谈判药品、享受医保待遇,将适用于门诊治疗、使用周...

2025-04-20 13:34

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医药健康企业有哪些?资讯

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医药健康企业有哪些?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分为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和中国消费名品成长企业名单。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共包括93个企业品牌和43个区域品牌。中国消费名...

2025-04-20 11:17

携手共绘“个性化近视手术”新蓝图:爱尔眼科与爱尔康启动100家医院全光塑技术战略合作资讯

携手共绘“个性化近视手术”新蓝图:爱尔眼科与爱尔康启动100家医院全光塑技术战略合作

双方将以技术共享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支撑,以科研协作为纽带,全力推进屈光手术标准化诊疗体系建设,加速前沿技术在临床领域的普及应用

文/ 屈慧莹 2025-04-19 2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