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周六,张强医生集团上海总部仍然人来客往。上海某三甲医院一位40多岁的女性副主任医师前来探讨加盟的可能性,逐一自我对照张强对于医生创始人的标准:“我开刀技术没问题,也几乎没有医患纠纷,我的想法是……”
进入2016年,张强医生集团启动了融资计划,拟出让不到15%的股份融资1亿元,用于建立30个国内首家专科医生集团。目前融资进展顺利,正在尽调过程中,面谈各个专科医生集团创始人的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展开。未来他们还想联手保险、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志同道合者,打造中国的“凯撒+梅奥模式”。
张强对上述目标有一个更形象的概括:召集中国最优秀的医生创始人,一起努力去改良中国的医疗生态。
自我复制30个
张强医生集团自从2014年7月1日成立至今,创始人张强医生领衔的血管外科医生集团业务量已趋饱和,开始建立单病种中心和向外扩张。新成立的疝外科和整形外科两个医生集团,业务量也处于起飞阶段。更重要的是,集团已完成了前期的标准化探索,可以向各专科批量复制和其他省会城市布局,这也将是此轮融资的主要用途。
以医生集团最早成功赢得市场口碑的静脉曲张治疗为例,2015年张强医生共完成了1087台静脉曲张手术,日间手术率100%,总满意度达到99.5%。融资完成后,血管外科医生集团将在全国20个省会城市扩张,招募当地优秀医生加盟,集中培训推广医生集团的独家优势技术。同时围绕血管外科的几大主要业务,逐步成立国内首家深静脉血栓(DVT)快速诊疗中心和血管康复中心,颈动脉狭窄治疗中心和腹主动脉瘤诊疗中心也在有条不紊筹划中。这样的战略布局,可以看出张强医生集团未来的野心:全国规模最大、设备配置最多、最高的血管专科。据悉,张强医生集团目前在多家签约医院已经拥有四间血管杂交手术室,可以完成各类血管复杂手术。此外,集团希望未来1-2年内成立30个类似的专科医生集团,科室涵盖众多外科细分领域,以及麻醉、小儿、乃至全科。假以时日,专科医生集团的数量可能增加到50个。如此逐渐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全专科架构,具备向患者提供综合医疗服务的能力——各个专科医生集团可以相互转诊,也可以进行内部多学科协同诊疗(MDT),既能更好地服务患者,也能通过各个专科的相互支撑进一步扩大行业影响力、降低风险、提高诊疗水平。
从“千里挑一”到“百里挑一”
在一年半的运作中,张强集团不断地厘清自身的比较优势,在摸索中明确了轻型发展模式。“将来时机成熟也会考虑建门诊部,但轻型化运作那是一定的”,张强说。
众所周知医生是最为关键的医疗资源,在轻型发展模式下,人才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此次提出融资计划、打造30个专科医生集团,最为关键的也是各位学科带头人,用张强的原话说:“我们要召集中国最优秀的医生集团创始人和联合创始人!”面对不断找上门来的潜在同行者,张强不厌其烦地讲述他对医生创始人的期待:首先要有自己的“绝招”也就是创新的技术,比如疝外科医生集团创始人鲍宇克医生,术业专攻,曾于2015年8月完成国内首例疝镜临床应用手术,并成立了自己的疝外科手术基地。此外,“带头大哥”要有自己的团队组织能力,这首先是指能够一起完成诊疗和手术的临床业务团队,其次还要能带领一个5-6人的创始团队。所以医生创始人不仅是医疗专家,更是一个创业家,必须有强大的内心、学习能力和领导力。说到这里,张强慧黠地一笑:“多点执业政策已经把没有创业精神的医生和没有强烈创业想法的医生留在了体制内,使我们更方便地选择真正的医生创业者”。他强调,医生集团的本质是一个企业,必须基于契约之上,企业家必须讲规矩。从这一点来说,张强医生集团对于多点执业的体制内医生创业持保留态度,因为“顾虑太多,无法专注和全力投入”。较之张强医生集团初创时期,现在加盟的医生创始人有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因为专科医生集团的前期探索已经完成,有了可持续、可复制的发展模式;而融资成功也将大大降低财务风险——据悉,集团层面将给予每个专科医生集团平均注资至少数百万元作为起步,注册独立法人机构,并将为加盟的医生创始人配备管理和运营专家(联合创始人),专家助理和秘书也一步到位。加盟医生在起步阶段,可以享有底薪;而包括张强自己在内的最初加入的专家,当时几乎都是从体制内“裸奔”,白手起家。张强形象地说,最初自由执业的医生都是“万里挑一”,外人看来难以复制。后来一批加盟的自由执业医生也可谓“千里挑一”,要找到有勇气有能力一起创业的医生非常难。而现在,只需“百里挑一”,虽然没有降低标准,但医生集团的品牌影响力已经大不相同。张强透露,如果融资顺利,2016年春节后将广发英雄贴:30个专科医生集团创始人的宝座虚位以待,第一批5家专科医生集团的创始人将享有不低的股权,股权激励对象还将包括第一批负责运营和管理的联合创始人。风险和收益成正比,可以预测,随着未来专科医生集团的发展模式进一步成熟、风险进一步降低,创始人的股权比例将呈下降趋势。
尝试改变医疗生态圈
2015年中,形形色色的医生集团风起云涌竞相融资之时,曾有业内人士撰文认为,专注于医疗业务的医生集团其实并不需要融资。对此张强并不否认,但他同时指出,如果要把医疗做成一个产业,要想重塑一个医疗生态圈,资本可以加速这个过程。本可以舒舒服服自由执业却“折腾不止”的张强,有着“改变医疗”的梦想:重塑医疗生态圈。在他看来,自由执业的医生个人过小日子可以,但是要改变中国医疗格局则显“弱小”;另外,未来私立医院合作的主流也应该是医生集团而不是医生个人。因此他必须首先自我复制,而前文所述的专科医生集团对各类科室的“全覆盖”,将为张强医生集团的全学科链布局和全产业链布局打下基础。张强介绍,未来高质量的教育培训和学术研究也是医生集团的重要任务。医生集团在上周刚刚签约VR技术公司,酝酿成立一个外科手术模拟培训中心;另据透露,张强医生集团和腾讯在移动医疗方面的合作意向,也已敲定。同时,张强医生集团也在研究如何与保险合作。由于看好医生集团的发展,有不少保险公司找上门来,提出为他们量身定制保险。在国外,“保险+医疗”是一种相当普遍的行业交叉发展模式,凯撒集团是其典型代表;国内互联网公司、险企巨头也跃跃欲试,而张强医生集团则选择医患资源和线下强势品牌作为入口开始尝试。说到这里,不难理解张强为什么要在林立的专科医生集团中搞一个全科特色的团队:在对接保险的所有医疗业务中,通过全科医生对保险资金的包干式管理来促进预防保健、节约医疗费用,在国外早已是非常成熟的模式。张强认为,医生集团最有能力在控费和医疗质量之间找到平衡,保险的信任度和接受度也会是最高的。“这个医疗生态圈会有多大还是未知数,但它一定会让医生、患者、医院、政府四方都受益”,张强医生非常非常肯定。
来源:医学界智库 作者:李草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