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北医三院的事儿,非常火。说起来,情节其实也简单。一位来自中科院的女博士孕妇,因病在北医三院住院期间,病情恶化、不幸去世,由此引发医患纠纷。患方请女博士的单位——“中科院理化所”帮忙出头,事情由此搞大。
这事儿的特殊之处,大概就是把中国科学院掺和进来了。既然是科学院,那层次不低。我就琢磨着,想从学术的角度来简单探讨一下这件事儿。
患方为啥请“中科院”帮忙出头?——法律失效背景下的医患纠纷博弈
近十几年来,令世人瞠目结舌的国内医患纠纷形势,催生了很多关于相关的研究论文和研究成果。从论文数量来讲,我国已经是“医患纠纷”领域的科研大国。但是,从科研质量方面来讲,很多“医患纠纷”的研究论文基本上毫无营养。
如果说,近些年国人在医患纠纷研究方面,还能有些“国际领先”的话,那么,“将博弈论引入医患纠纷的研究”肯定是算一个。
若是翻阅国内医患纠纷博弈论的文章,你可以发现,有些作者会自豪地说“国外将博弈论应用于医患纠纷的研究很少,我们的研究属于填补空白…”之类的话。博弈论,作为经济学的标准分析工具之一,应用的领域非常广,但国外确实没有把它应用到医患纠纷的研究领域。其实,外国人没有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并不是一定意味着他们脑子不如我们好使。比如,外国人就不太会开展关于“地沟油流入餐饮行业”的研究,因为人家根本就没那个研究的必要。国内之所以能够开展医患纠纷博弈论研究,是因为,我们的法律失效。
在医患纠纷博弈论的研究上,国内学者确实也研究出一些名堂。其中重要的成果就是,我们可以用博弈论很好地解释:为什么会出现严重的纠纷冲突。整个推理过程要涉及到大量的数学运算,所以,在此我就只介绍些结论性的东西。
经过博弈论模型的数学运算发现,当出现“患者死亡”之类的重大纠纷时,冲突似乎不可避免。但是,是不是真的会发生冲突,还要看医患双方的“实力对比”。在双方实力极为悬殊情况下,一般不会发生冲突:弱的一方会“认栽”。比如,患方的家属若为地方首长,医院就认栽;而如果医院是巨无霸,患方也会放弃冲突。但是,数学运算发现,当双方感觉“势均力敌”时,冲突必将爆发。
我们来具体谈谈北医三院的事情。我们推测,患方一开始肯定觉得自己“势单力薄”,但又不想放弃利益诉求。于是,他们请单位出头。说实在话,这个单位可不小。“中科院理化所”,应该是属于“厅局级”单位。而北医三院才是一个“正处级”单位。
按理说,“正处级”遇上“厅局级”,应该认栽了吧。但不是这样。这个时代,已经不再是“二品官员”见“一品官员”就要下跪磕头的时代了。“跨行业”、“非直属”机构间的实力对比,影响因素很多。而且,实话告诉大家,在这个技术越来越值钱的时代,大型医院的主任教授,跟一般的“高级干部”打起交道来,都是不太会轻易买帐的。
所以,由于双方各自感觉“势均力敌”,这场架才一触即发。
在当下,只有在当事双方谁也掐不过谁的时候,扔到一旁的“法律途径”才会成为选择。这就是我们的现实,也是我们的悲哀。
谁最受伤?——社会化媒体原始时代的医患纠纷博弈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在这件事情上,“中科院理化所”惹了一身骚,很受伤。
如果你有空闲的话,这会儿,可以去中科院的官方微博“中科院之声”溜达一圈。在昨天为“中科院理化所”发布的声明进行背书后,这个的官方微博便引起了“广泛关注”。此时的他们,正在经受着各地“英雄豪杰”的轮番轰炸,评论栏里惨不忍睹。
只能说,这个官方微博还很年轻,他们不知道网络民粹的厉害。
如今,在中国的互联网平台上、特别是微博上,对于行外人来说,有几个话题尽量不要去碰:“中医、转基因、吃狗肉,以及,医患纠纷”。个中的麻烦有多大,谁碰谁知道…
尽管互联网发展了只有几十年,中国互联网的“医患纠纷”表达却发生过戏剧性的变化。以前,“论坛”时代的时候,“网络医闹”必胜。那个时期是属于“论坛标题党”的。当时,各家医院都很害怕“医闹上网”:只要在“天涯”上发一条“XX医院草菅人命”的帖子,再加上无数不明真相的网友灌水,就会立马产生“严重舆情”,很多时候医院不得不甘拜下风。
等到了微博时代,事情就变得有些不一样:医院就怕医闹不上网。偏有些“不信邪”的,非得在微博上发些漏洞百出的医闹言论。医疗机构的负责同志,只需要把原博转发一下,并顺便艾特几位医界大V,就可以高枕无忧地去睡觉了(140个字微博时代,网络舆论力量已经发生了变化。接受过高等教育、文字表达能力较强的医界人员,在微博中初露头角。同时,由于近十几年的伤医形势,导致医界的负面表达情绪也较为强烈)。接下来,会有大量精力旺盛的年轻医务工作者及其家属、以及数量庞大的医学生,彻夜轮番轰炸。所以,一般来说,第二天一早再打开微博,鼓吹医闹的原博已经删号走人——实在受不了这精神刺激…
而后,我们又到了微信时代。照例说,微信让网络又重回“标题党”时代,网络医闹有可能卷土重来。但是,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因为,微信的传播模式,更崇尚亲情和信任。当朋友圈里有一位医生,一般人不再会转发一些无根据的纠纷帖子。而且,微信公众号这样的自媒体发布平台,对经营者素质有很高的要求,不再会登载以前那种“XX医院草菅人命”的低层次文字表述。似乎,医界必胜的时代到来了。
但是,我不这么想。
与之前很多次伤医等负面事件一样,这两天,医界同道的微信圈被“北医三院”的事情刷了屏。我们所处的这个网络原始时期,微信圈的信息获取模式、再叠加上伤医事件的层出不穷,让社交面较窄、只关注同行的医疗界人士,一直遭受各类医界负面新闻的刷屏。我们承受的负面信息,比其他行业的人要多出很多很多(有显着性差异)。每一次负面事件的刷屏,都像是让我们朋友圈积满苦水,都是一种严重的“二次打击”。这两年里,微信上刷之不去的各种负面事件,让医护圈里充满着愤怒、甚至仇恨。
所以,尽管你朋友圈里满屏的微信,看上去是在支持医界,但事实上,这些信息就像一根根针,每一次浏览,每一次转发,每一次评论,它们悄无声息地扎着你,让你郁郁寡欢、遍体鳞伤、预后不良。
每一次,社会化媒体原始时代的医患纠纷博弈,我们都很受伤。
结语
这是个无序的时代。
无序时代的博弈,常常是“负和游戏”,没有赢家。
我们祈祷逝者安息,并依然呼吁:尊重法律,让这个社会少一些相互伤害吧。
来源:医史微鉴 作者:杨震
为你推荐

医药如何数智化?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发布
研发推广一批智能制药设备、检测设备,开发一批“小快轻准”医药工业软件或系统。支持创建医药工业数智技术应用验证与中试平台,集成推进共性技术攻关、软硬件适配验证测试、计...
2025-04-24 18:26

全球顶尖专家共话尿路上皮癌诊疗领域的新突破——第三届泌尿肿瘤临床研究大会会后会成功举办
2025年4月24日,北京——,“第三届泌尿肿瘤临床研究大会会后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会议以“全球专家共话尿路上皮癌”为主题,汇聚了来自中外的顶尖泌尿肿瘤专家,围绕尿路上...
2025-04-24 16:26

全国预防接种日:“健康中国家,疫苗护万家”健康社区“免疫行动”促进计划启动
由新华网主办,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疫苗与健康分会、《中国社区医师》杂志联合支持的“健康中国家,疫苗护万家——健康社区‘免疫行动’促进计划”于4月23日在北京正式启动。
2025-04-24 14:07

带状疱疹疫苗“遇冷”,百克生物2024年净利润腰斩
近日,国内疫苗龙头企业百克生物发布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其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2 29亿元,同比下降32 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 32亿元,同比下降53 67%。对于营收...
2025-04-23 12:59

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结果
近日,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情况公布,该联盟由重庆牵头,联合湖北、广西、海南、贵州、云南、青海、宁夏、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十省(区、市)开展的药品集中带量采...
2025-04-21 18:48

全周期智控慢病,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开启战略合作
2025年4月21日,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在北京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糖尿病和体重管理领域的合作进入新阶段。依托诺和诺德百年深耕慢病领域的专...
2025-04-21 15:57

康方生物1类新药依若奇单抗上市申请获批,用于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成人患者
该药是我国第一个且唯一获批上市的IL-12 IL-23“双靶向”单克隆抗体新药,是康方生物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首个获批上市的一类新药。
2025-04-21 13:39

阿斯利康乳腺癌1类创新药卡匹色替片中国获批
该药适用于联合氟维司群用于转移性阶段至少接受过一种内分泌治疗后疾病进展,或在辅助治疗期间或完成辅助治疗后12个月内复发的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
2025-04-21 11:02

辉瑞宣布终止一款口服GLP-1减肥药的临床开发
近日,辉瑞在其官网宣布,决定终止开发口服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激动剂Danuglipron(PF-06882961),原因系在一项有关用药剂量的临床试验中,一名患者出现了可能由该...
2025-04-21 10:29

福建省医保局印发单列门诊统筹支付医保药品目录(2024年版)
根据2024年6月发布的《福建省医保药品单列门诊统筹支付管理办法(试行)》,为了让参保患者无需住院、在门诊就医也能用上国家谈判药品、享受医保待遇,将适用于门诊治疗、使用周...
2025-04-20 13:34

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医药健康企业有哪些?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分为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和中国消费名品成长企业名单。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共包括93个企业品牌和43个区域品牌。中国消费名...
2025-04-20 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