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印象中,传统的养老机构常常把几十甚至上百老人聚集在一起,居住、生活、照顾、娱乐,一切活动都由养老机构去安排,老人的生活往往是在养老院“善意的干预”下进行的。
这种方式看似保证了老年人生活的丰富与安全,但是却忽略了老人自身的意愿,削弱了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降低了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长此以往,居住养老院不仅没有让老人的健康得到改善,反而削弱了他们的生活能力,心情更是郁郁寡欢。
近年来,国际上开始流行养老机构的“去机构化”概念,旨在推动养老机构改变服务模式,让老人尽量少地感受到自己的生活被限制、被规划,而是在一个自然的氛围中激发老人的自主性,提高他们的生活能力和居住愉悦感。
“绿色住屋计划”(Green House Project)就是养老院“去机构化”的典范之一。“绿色住屋计划”是美国的一家全国性非营利组织,力求打破常规的护理模式,创造一个灵活的、适合老年人个体需求和喜好的工作流程。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在已在全美28个州建立了共158个“绿色之家”(Green House Homes)。
“绿色之家”与其说是养老机构,不如说是由7-10位老人组成的自治小社区。每位老人拥有自己的卧室、浴室、起居室、厨房以及开放的就餐区。这些住房通常是融入在周边的社区之中的,不会让老人觉得自己已远离人烟,被孤立到一个只有老人的小社会中。
在“绿色之家”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不被限制,没有规定好的日程表,老人相互独立,随时共享房子内的设施,可以自由地制定自己的日程安排、参与社交。老年人甚至可以参与到餐点制作、家务劳动和洗涤衣物等工作中去,感觉像在家一样自由。
温暖性是绿色住屋计划的核心理念,温馨的居住环境,舒适的家具让老人感到舒服和放松。应用智能技术,提高生活的安全性和便捷性,例如适应性装置、电脑、呼叫器和天花板升降器。“绿色之家”当然少不了绿色植物,生活在自然的环境中,接收充足的阳光,住宅周围有绿植、花园和户外活动区域。
“绿色之家”的工作人员并非传统的管理者、指导者和照顾者的角色,更像是老人生活上的伙伴和朋友。服务团队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直接照顾时间,鼓励老人与工作人员、其他老人、家庭成员甚至宠物交流互动,这也有助于缓解老人居住在养老机构的压力。
因此,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内容就尤为重要,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要具备所必须的职业认证。“绿色之家”的工作人员有四种不同的角色:
照顾者(the Shabaz):指技术全面的普通照顾者,他们主要负责为老年人提供个人护理、准备食物以及整理家务等。
引领者(the Guide):负责监督照顾者的工作以及整体运营。
社区伙伴(the Sage):由一名当地的老年人承担,自愿为绿色居住计划的工作团队提供建议,类似于顾问。
临床支持团队(the Clinical Support Team):由护士、医师、服务人员、活动组织者以及营养师组成,他们和照顾者团队一起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的、有针对性的看护服务。护士为每一个家庭提供24小时的照顾服务,其他专业人员则根据老人的不同需求提供定期访视。
“绿色住屋计划”颠覆了传统养老院的“依赖”模式,通过打造“去机构化”的居住体验,让老年人获得多样的居住环境,丰富的社交机会,自主的生活能力,以此促进晚年的发展和成长。生活在“绿色之家”中的老人有更好的生活质量、家属满意度也更高。
后记
对于中国的养老从业者而言,构建自己的“绿色之家”目前来讲也许困难了一些,大量的需求还停留在针对失能老人的介护服务上,但是绿色住屋计划所传达的理念并非遥不可及,也并非阳春白雪不切实际。
“去机构化”并不需要富丽堂皇的装修,而是更多地体现在服务的理念、方式和内容上。如何将养老院和医院在服务和功能上区分开,如何将养老和医疗服务所针对的不同人群的需求界定清楚,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养老和医疗各自的作用,这些都是走向“去机构化”养老的路上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如果能够将这些问题想清楚并体现在实际中,即便是一家普通的乡村敬老院,一样也可以成为中国的“绿色之家”。
来源:ICAIA银色未来 作者:ICA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