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路博那天,北京正在下2015年冬的第一场雪。
就在各路人沉浸于美妙雪景并狂发朋友圈时,北京东北角的一个写字楼里,小苹果儿科医生(以下简称小苹果儿科)创始人兼CEO路博,用一场雪的时间向健康界讲述了他如何从一名经验丰富的职业经理人转型为一名儿科医疗O2O平台创业者,又是如何将小苹果儿科打造成以儿科医生集团为核心的医疗O2O平台。
儿科、医生集团、O2O,将这些名词整合在一起,临床医生出身的路博希望通过小苹果儿科医生平台深度挖掘医生价值,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目前,全国有10万名儿科医生,按照美国目前每千名儿童应配备1.5个儿科医生的标准来计算,全国还有20万的儿科医生缺口。如何能让现有医生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和利用,这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内容。”
晋升变创业: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2013年已是强生高管的路博,在职攻读北京大学BiMBA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课程。原本只是将商学院作为晋升标配的他,被势不可挡的创业氛围感染,进而辞去工作开始创业。支撑路博敲定选择的是,过去13年医药市场销售经历给他带来的敏锐市场判断能力和稳妥的战略规划能力。
路博的夫人就是一名儿科医生,身为医生家属的他深刻体会到儿科医生繁重的工作内容。然而,与高强度的工作量相对应的是儿科医生的专业水平与社会价值远没有体现和挖掘出来,而且儿科医生的人才流失情况日渐严峻。由此,路博萌生想做儿科医疗市场的想法。
同时,身边做口腔诊所的朋友也让路博看到一个口腔诊所三年来从无到有的快速发展。路博认为,儿科与口腔科的商业模式存在很多相似之处。首先,患者付费意愿强烈;其次,因儿科服务的范围主要以感冒、发烧、消化道疾病等常见病为主,因而建立诊所或多点执业的门槛较低;最后,二者都是以医生价值为主导的专科,在市场化之后,医生的劳务开支是诊所的主体开支。
而要从一名成功的市场运营人员向创业者转变,路博感到过往的职业生涯给他最好的信条就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医疗行业最早市场化的就是制药和医疗器械。我们在制药公司接受的是最好的培训,而且很多商业运作的知识会渗透进来。”在路博看来,做市场运营时不断分析判断市场进而寻找机会的过程,与现在创业过程中对市场作判断是相似的。“我从没感觉战略规划像今天这样重要过。包括建立医生集团O2O平台的想法,也是在组建公司之初就定位好的,选准切入点很重要。”
与很多创业者一样,路博也感受到面临的挑战。
面对儿科医生极度短缺的市场现状,路博希望小苹果儿科的出现可以帮助医生实现其应有的价值,让更多的人愿意成为儿科医生。而如何让医生接受小苹果儿科医生集团的运作模式,如何让医生相信小苹果儿科平台,是路博最先要面对的问题。
路博认为,一切的服务来源于对被服务对象的了解程度。只有深度了解医疗服务的本质才能更好地销售、监管此类服务产品。销售服务和销售产品是不尽相同的概念。“这是原来无法体会到的。我们的方法就是去优质医院和诊所学习,获得医疗服务方面的经验。”
多维度发展:深度挖掘医生的潜在价值
成功转型的背后,是脚踏实地的创业实践带来的自我认同。既然是以医生集团为核心的O2O平台,小苹果儿科的业务自然分为线上线下两大部分。
在线上,小苹果儿科拥有三款产品。一是起到未来与保险公司合作以及分诊作用的儿科轻问诊app产品;二是微信中帮助用户管理化验单,便于平台大数据沉淀的儿科化验单小管家产品;三是微信端搭载的儿科私人医生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儿科私人医生作为一款提供医患一对一服务的产品,每月向患者提供1小时在线咨询,并提供就医绿色通道机会,目前已经拥有近百名客户。
而在线下,小苹果儿科提出建立医生集团群的概念,分别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地建立地域性医生集团机构。利用高端医院的闲置诊室,进行签约医生的多点执业。目前已经与美中宜和亚运村院区、国际SOS和天坛普华医院等合作。小苹果儿科在线上积累医生群和患者群,而在线下则是实现医疗实体的服务价值,“切实将医疗和互联网结合起来。”
小苹果儿科自2014年10月成立以来,现全国签约医生300名,医生合伙人50名。儿科医生人才市场本就处在人才流失状态,而小苹果儿科对于医生的要求是毕业于知名院校,有十年以上的儿科专科工作经验。“这样的医生,在北京市不超过400人。”面对这样的人才现状,路博认为只有平台的多维度发展以及高效率的运营模式,才能深度挖掘每名医生的潜在价值并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路博将小苹果儿科平台的盈利点分为四大方面:医疗服务、母婴入口、保险和药品器材。其中医疗服务是重中之重。
儿科与其他垂直领域的专科不同之处在于,儿科的药物支出比较少,但诊疗的过程却相对费时费力。因此,公立医院的儿科医生普遍工作量大,收入低,风险高。而在小苹果儿科的合作体系里,路博认为医生所提供的问诊过程的医疗服务就可以获得很高的收入。
例如,在合作的私立医院中,挂号费就是300元/人次。而在整个诊疗过程中,药品和检查所占的比例非常低,路博不希望背后有利益去左右医生处方。“因此,我们和医生的合作,不论签约还是合伙,所有药品和化验检查的费用,与医生是没有任何关联的。”在医疗服务方面,小苹果儿科希望平台上医生的价值来源于他对患者的服务,提供更多的诊疗信息,粘住更多的用户。这也是其目前主要的商业模式。
同时,路博通过对儿科医疗行业的深度了解,也看到儿科医生所提供的服务会包含很多育儿知识、儿童保健的内容。因此,母婴常识教育也是小苹果儿科为医生提供的又一价值入口。
目前,小苹果儿科会定期举办线上医生育儿类、常见疾病类讲座。还会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合作进行互动推广活动。同时,由小苹果签约医生撰写的《你身边的儿科医生:小苹果儿童健康宝典》也已出版发行。这些线上线下的母婴科普患教类活动,路博认为既给医生进行了品牌包装,也同时成为医生的附加值。“也许在母婴入口方面,我们可以帮助儿科医生去改变其行业的现状,因为只有整个儿科医生的价值发挥出来了,人才供给量才能上来,才会有更多的人选择做儿科医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的问题。”
因势利导:母婴市场会走在时代前沿
医疗的市场化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从最早的外科到体检、口腔等连锁店的建立,再到产科、儿科、微整形以及皮肤科的兴起,都遵循着患者付费意愿高、医生价值为主导的原则。未来当商业保险能够普遍介入时,传统的内科也会开始市场化。
而当下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母婴市场正处在蓬勃发展的阶段。路博认为,此时儿科医生集团的出现,最先要考虑的是盈利模式,其次才是与各个部门及相关医疗机构之间的关系。
一切盈利的前提在于平台是否能提供优秀的医事服务。小苹果儿科和中高端诊所合作,就是希望医生能感觉到应有的社会地位和被尊重感。这源于私立医院的护理、检验、药房等各部门对医生的通力支持。同时,可以让医生体会到优秀的医院管理运营系统对于诊疗过程起到的重要影响。
另外,小苹果儿科平台上会定期开展培训。由资深专家为青年医生做培训,从而形成医生集团内部的人才循环。除业务交流之外,小苹果儿科还会邀请一些已经走出体制的医生来分享创业心得,从而实现由业务提升到职业发展的拓宽。
然而,路博也坦言,目前遇到的最大阻力在于医生多点执业和自由职业的梗阻。虽然政策已经放开,但是医院方面仍会有阻力。即使哪天医院完全放开,医生走出体制也同样需要自身的心理建设。如何让医生从体制人转变为社会人,这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针对小苹果而言,路博认为选择的科室和年龄段很重要。小苹果儿科平台上的医生以副主任医师为主,年富力强且希望接触新鲜事物。“只有和小苹果儿科的合作每一步都踩实,才会让医生不焦虑,发现被尊重从而更相信你。”面对市场上体制内、体制外的医生集团风起云涌,路博更愿意将小苹果儿科定义为运营管理性质的医生集团。“只有精细化的运营管理,才能让医生体会到小苹果儿科的存在价值。”
提到市场竞争,路博称现阶段市场足够大,“6200亿的市场容量,其中有800亿是医疗服务,有2000亿是母婴用品,有2300亿是药品器械,1100亿是健康保险。”前期的情况是百花齐放,预计三年之后会有一些大体量的平台形成。协同、合并、收购还是竞争,那可能是三年之后的事情。
据悉,小苹果儿科2015年5月拿到500万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这些天使投资人除了给予资金支持外,还在用户群导流及未来运营模式建立方面,给小苹果儿科提供大力支持。
目前,小苹果儿科正在进行A轮融资。路博希望未来小苹果儿科能与更多的中高端医疗医院和诊所合作,因此,投资过医疗集团或者儿科医院等项目的投资机构在此轮融资的重点范围内。其次,2015年7月上线的小苹果儿科线上app产品,目前正处于增长用户的阶段,所以找有互联网资源的投资机构,扩大线上发展也是路博此轮融资的诉求。
从小苹果儿科出来,雪已经停了,路旁屋檐上融雪的滴答声响了一路。与传统医疗产业相比,医生集团、互联网医疗、移动医疗、医疗O2O、专科线下连锁诊所等所有新型模式的市场份额加起来也许都不值得一提。何况目前还都处在烧钱的状态。然而,他们的力量就像这让雪化成水的一点点温度一样,虽微不足道,却改变着事物存在的状态。
目前,路博的小苹果儿科团队共有18人,分布在四个城市,管理近400名医生。未来可否以小博大,静候“雪化”的那一天。
来源:健康界 作者:罗丹
为你推荐

三生有幸,医者仁心:三生制药向全体医药工作者致敬!
3月30日是国际医师节,由三生制药公益支持的以“三生有幸,医者仁心”为主题的公益活动,携手20位医生代表,以寄语海报的形式,共同向全体医护人员表达诚挚的祝福与关爱。
2025-03-30 17:38

新版药典自2025年10月1日起实施
3月25日,国家药监局官网发布《国家药监局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颁布2025年版的公告(2025年第29号)》,2025年版《中国药典》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
2025-03-30 17:07

向C端发力,华大集团首届健康同行合作伙伴大会圆满举行
3月29日,以“科技普惠,健康生活”为主题的华大集团首届健康同行合作伙伴大会在华大时空中心成功举办,通过报告演示、展台展示等方式,首次系统性地向外界展示运用生命科学前沿...
2025-03-30 10:38

广州试点创新药械“医保+商保”同步结算
本次试点依托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在22家试点医院实现医保+商保一站式同步结算,通过提供“商业保险创新药械结算清单”,商保理赔金额将一目了然,市民只需支付医保和商保报销后的...
2025-03-28 18:41

揽入首付款2亿美元,恒瑞医药就一款II期临床药物与默沙东达成新合作
近日,恒瑞医药发布公告称,公司与默沙东达成协议,将恒瑞医药的脂蛋白(a)[Lp(a)]口服小分子项目(包括名为HRS-5346的先导化合物)有偿许可给默沙东,默沙东将获得HRS-5346在大...
2025-03-28 16:24

国产首款甲状腺眼病靶向药落地湖南,爱尔眼科率先应用
3月27日,爱尔眼科长沙医学中心开出湖南省医院首张国产替妥尤单抗N01注射液处方,并成功为一位中重度甲状腺眼病(TED)患者完成首次注射治疗。
2025-03-27 18:38

复星医药的业绩与生物类似药集采
根据复星医药年报显示,复星医药旗下生物类似药包括第一个国产生物类似药汉利康 (利妥昔单抗注射液)、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曲妥珠单抗生物类似药汉曲优 、中国首个中欧双GMP认...
2025-03-27 18:21

预购协议被单方面终止,三叶草生物被要求退还2.24亿美元预付款
3月24日,三叶草生物发布公告,称其全资附属子公司三叶草生物制药(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叶草香港”)收到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lobal Alliance for Vaccines and Im...
2025-03-27 12:10

在华大动作的背后,阿斯利康如何落子“肺健康”
阿斯利康宣布了一项25亿美元的投资计划,在北京建立第六个全球战略研发中心,聚焦于肿瘤、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免疫学以及人工智能应用等前沿领域的研究和开发,并达成多...
2025-03-27 11:07

罗氏制药与默克达成战略合作,进一步拓展中国肺癌治疗版图
2025年3月26日,罗氏制药和默克共同宣布双方正式签订协议,就特泊替尼(拓得康®)在中国大陆市场的商业化达成合作。双方将充分整合各自优势资源,推动特泊替尼惠及更多METex 1...
2025-03-26 17:17

APASL重磅数据抢先看!吉利德科学公布HBV、HCV、PBC领域多项研究成果
吉利德科学将以壁报和口头报告的形式公布31项肝病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慢性乙型肝炎(CHB)领域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TAF)的3期临床研究中国队列随访8年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数...
2025-03-26 14:19

营收飙涨461%现金储备16亿,云顶新耀2024年成功转型Biopharma
3月26日,港股创新药企云顶新耀(1952 HK)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全年收入达7 0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61%,超额完成了7亿元既定目标。
2025-03-26 10:31

2025“数据要素×”•行业样板发布:华山医院•联仁健康“医院数据资产化生态平台”成功入选
近日,由中国信息协会大数据分会主办,信息化观察网承办的2025数据要素融合与应用创新峰会在北京举办,并正式对外发布了2025“数据要素×”·行业样板100例。
2025-03-25 16:06

全国肿瘤诊疗规范化提升行动启动会在京召开,夯实高质量肿瘤诊疗体系
2025年3月24日,由国家癌症中心学术支持,北京中康联公益基金会、辉瑞公司主办的全国肿瘤诊疗规范化提升行动启动会在北京召开,全国肺癌和肾癌规范化诊疗质控讲师培育计划也于...
2025-03-25 09:52

生态赋能,新加坡助力全球企业迈向国际化新高度
本文将通过三家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案例,解析新加坡如何利用其完善的产业生态体系,为全球医疗科技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助力其全球化布局。
2025-03-25 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