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的女明星,流行去医疗机构做鉴定,证明自己是天然美未经过改造,连带公证和录像全套,要有人胆敢质疑,就拿起法律的武器告你诽谤。
相比之下,民国的女明星们亲切得多,如果那个时候有微信,她们一准儿会这么干——先是提前发微信预告:亲们,我下个月要去着双眼皮、垫鼻子啦,要两块金条哦…术后,即刻发表手术经历:亲们,今天的手术过程是这样滴…两个月之后,她们肯定还要发布手术前后效果对比图。单单发微信就成了么?必须开新闻发布会召告天下!
话说在中国医学史上,1934年是个特殊的年份,被称为“医疗诉讼年”,那年一下子冒出了N多医疗官司。其中有点意思的,还就算是上海的这件医疗整形官司。据我考证,这应该是中国第一起医疗整形纠纷诉讼案。上海的德国籍Reisin小姐嫌胸部太大,求助于俄国籍Engel医师。Engel医师先后两次为Reisin小姐进行缩乳矫形术。Reisin小姐对于术后效果很不满意,认为乳头太高、遗留瘢痕,“有碍观瞻”,跑到上海第一特区法院以“业务伤害罪”起诉Engel医师。后经庭审,判决Engel医师无罪。
在我开始八卦之前,咱们先谈点学术。很多女生总是困惑于自己的胸太小。其实,她们那叫“饿汉子不知饱汉子撑”。乳房小一些,顶多也就算是个心理障碍。但是,乳房若是过大,特别是巨乳症,那就是“身心俱疲”,可遭罪了,谁大谁知道…所以,千百年来,很多女性总是梦想着自己的胸能小一些。1908年,第一次出现了治疗巨乳症的乳房缩小术;等到了1923年,乳头移位术的出现使得巨乳缩小成形术进入了新的时代。
由于打官司,这位Reisin小姐术后的乳房照片在医界已是漫天飞,起码当时中华医学会的大佬们都过目了(我也看过了,术后形态还算说得过去)。
我曾经对民国关于“美容”的话题进行过深入研究。以当时着名的《申报》为例,从1906年,该报第一次出现“美容”话题开始,我绘制了一条该报关于“美容”的话题曲线。这条曲线逐年上升,到了1937年抗战爆发之前,到达顶峰。我想,这条曲线也代表着民国时期社会的开发程度吧。
还是来谈乳房话题。
三十年代的报刊上,乳房绝对是个时髦且大众的话题。1934年,上海的《现象》杂志,刊登了一篇在当时有着代表性且附有多幅照片的“研究型”文章《乳部美的研究》。这篇文章给各个国家的女性乳房“打分”:美国100分,英国98分,德国90分,中国和日本80分,巴西最低,50分(严重怀疑作者究竟是否见过巴西的乳房)。
其实,这篇文章本身没啥好大惊小怪的。文章的编者按很有意思:“此类研究文字及照片甚为需要,读者如有佳作惠刊,酬金从丰。不附照片者不录。”重点在最后一句,没有胸脯照,你也好意思发研究型文章?
当时大部分保健杂志都设有读者信箱。很多时候,这类专栏中,常会有涉及到乳房的内容。例如,1939年《健康生活》杂志的一期“疾病问答”专栏中就刊登了一封女读者来信:“我是个身体健康的女子,我自觉得每一个部分都生的合乎健康的条件,但只是有一个缺陷:乳房生的太小了…”是啊,胸大的人不少,但胸小的还是更多。
怎么办呢?历史条件下,科技水平还是有限啊。这期杂志编辑也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在七扯八扯地说了一通内分泌对乳房大小的影响之后,给出了这样的办法:“揉吧,揉揉可能就大了……”
难道没有比“揉揉”更立竿见影的办法了吗?抗战结束以后,曙光降临了。
1946年上海报纸《周播》报道了一条闪瞎你双眼的新闻《隆乳:有志者盍渡海一试 》。此文向上海女性介绍当时最新的隆乳手术:“中国女子乳部,向以平扁为美,宛如南京板鸭…近闻香港美容院已有隆乳一术,…即可挺秀高耸。方今以女性胸脯美最为世人注意,隆乳术当可利市百倍,海上女子之有志者,不妨渡海一试也。”
此后,女人们就进入了美丽新世界。
来源:凤凰网 作者:医史微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