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问诊:移动医疗问诊模式的革新

医疗健康 来源:医谷网 作者:钟琳
2015
10/21
09:42
医谷网
作者:钟琳
医疗健康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今年2月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自2008年以来,网络视频行业的用户规模一直呈增长趋势,截至2014年12月,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4.33亿,比去年年底增加了478万。这个数字正随着中国网民数量的增长而继续增长。

移动视频,于普通大众而言,这个曾经分外陌生的词汇,如今早已耳熟能详,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革新,4G带动移动应用的升级,移动视频迎来了飞速的发展阶段,普通大众也越来越多的享受到移动视频所带来的诸多便利。移动视频的表现形式丰富、信息容量大、互动性强、 用户体验程度高、传播范围广,这些特点催生了移动视频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当中,如:娱乐应用、移动医疗、智能家居等。

据统计,将移动视频应用到移动医疗领域,目前国内外目前有以下几种主流应用模式:疾病治疗工具、运动健身应用、 手术视频资讯、视频问诊应用。本文从最近大热的“互联网+医疗”切入,主要关注移动视频在移动医疗问诊模式方面的应用。

国外视频问诊应用已较为常见

在国外,将移动视频应用到移动医疗中早已出现。

American Well是美国首个获远程医疗协会认证的远程医疗服务公司,该公司主打视频问诊服务。这家公司为患者提供家庭或工作场所的医疗服务,利用这家公司的移动和网络平台,患者可通过视频、安全文本交谈和电话与临床医生进行联系,实现在线就诊。目前American Well以每10分钟49美元的价格收费。

Health Tap是一家2010年成立专注于医疗服务的网站。它从问答网站起步,汇集专业医生来回答问题。在2014年7月,Health Tap推出了新服务:Health Tap Prime服务、Live Health Online。用户交付99美元的月费,就能够与医生进行视频对话,达到远程医疗的效果。

Doctor On Demand是一款将医生和患者连接起来,让需要的用户可以通过视频随时获得专业的帮助的移动医疗App。当你有需要时,需先简单描述自己的问题,然后 Doctor On Demand 会将你的请求发送给平台上的所有医生,如果有医生响应你的请求,你就可以直接和医生开始视频。并且在视频过程中,你还可以给医生发送照片,帮助他确定你的状况。不过Doctor On Demand 40 美元/次的收费相比Health Tap显得相当昂贵。

国内移动医疗以文字、图文咨询为主,视频问诊模式已经兴起

在国内,移动医疗虽起步较晚,然而发展迅速,尤其是在2014年,移动医疗井喷式爆发,投资巨鳄、医药企业、创业者纷纷入局。目前最为大众所熟知的便是起步较早的春雨医生,春雨以轻问诊为主,它的咨询模式是目前中国绝大多数移动医疗应用沿用的模式。

在春雨等移动医疗应用中,用户通过文字或上传图片描述症状、问题,一段时间的等待后,医生会利用休息时间通过文字回复咨询。此种咨询模式有效利用了医生的碎片化时间,同时尊重了用户保护隐私的心理习惯与文字交流习惯,受到了很多用户的欢迎。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字咨询模式所暴露的问题也愈加凸显:如果用户表达有误或者症状复杂,仅通过文字咨询需要多次问答,耗费大量时间,用户的体验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而如果能够直接通过视频的方式连接医患双方,医生便可以透过患者的精神状态、体重肢体等外在形象进行判断,以达到更精确的判断。目前,将移动视频引入移动医疗中已成了一部分网络医院和创业者积极探索移动医疗新的革新点。

“云医院”视频问诊方兴未艾

“云医院”的尝试与近一年来发展迅猛的互联网医疗,异曲同工。在“互联网+”时代,“云医院”在线上是一个虚拟医院,线下则是一家混合所有制医院。通过线上、线下的联动,既能实现门诊、住院、检查、体检的预约服务,又能实现定制的健康管理和咨询。

2014年10月,由三甲医院支撑的广东省网络医院正式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启用,为患者提供了在社区医疗中心或连锁药店即可视频看三甲医院专家的便利条件,每次咨询收取10元的诊疗费。

2015年3月,“宁波云医院”正式启动运营。在线上开设高血压、糖尿病、心理咨询、全科医生等“云诊室”,提供视频和文字两种方式的咨询服务。

此外,北京东城区的社区卫生远程视频会诊中心也已搭建城东并投入使用。该视频会诊中心网罗包括协和医院、同仁医院、东直门医院在内的辖区14家二三级医院的各科副主任以上医师,每次视频咨询将根据具体情况计费。

春雨医生:有偿的文字+视频双重问诊模式

春雨医生在前期以文字咨询为主,用户通过文字、上传图片描述症状,从而获得医生的建议。随着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文字咨询所暴露出的用户体验感不高、耗时等局限性表露的越来越明显。为了确保咨询过程中医患沟通更充分,医生的建议可靠性更高更适合患者,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提供视频咨询服务势在必行。春雨医生推出了视频咨询模式,有视频咨询需求的用户,先预约医生,然后便可以和医生直接视频交流。春雨视频咨询模式中,按照26元/分钟来收取咨询费用。

微问诊:布局免费视频问诊,率先在业内实现视频问诊功能

目前,国内率先实现视频咨询功能的是 “微问诊”。据微问诊官网介绍,微问诊是一款自建医生、药师团队,做24小时真人语音视频的医疗服务平台,在2013年12月,便率先在全国1万多家签约药店中上线视频咨询终端设备。2015年3月,又上线微问诊APP,用户不需要注册直接可以免费视频咨询,医生补录咨询信息完善健康档案。不习惯视频问诊的用户可以选择语音问诊模式,真人语音视频系统是微问诊提供健康咨询最核心的部分。

据悉,微问诊下一步计划是在现有问诊模式中加入图文咨询模式,以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

幸福医生:跟进视频问诊,搭建“医生圈”

今年9月底,中国最大的、全球性规模经营的消费类电子企业集团之一TCL集团入局移动医疗行业,宣布将通过智能电视平台搭建包含TV+视频、TV+教育、TV+娱乐、TV+健康等在内的TV+生态圈。

幸福医生便是TCL集团在健康领域的重要布局,升级版的幸福医生2.0医生端平台通过与科天合作,实现了视频问诊功能,还通过专门为医生搭建了“医生圈”,方便医生实时交流,提升专业能力。

温暖医生:视频问诊服务平台,致力于改善中产阶层人群的就诊体验

温暖医生APP2015年5月安卓版上线,是一款视频健康咨询服务平台,主要是致力于改善中产阶层人群的就诊体验。据其官方新闻,温暖医生获得腾讯开放平台的重点支持,主要通过腾讯视频交互技术为用户提供网上和医院医生视频沟通20分钟的在线视频咨询服务,目前温暖医生采取明码标价,以20分钟时间为基础单位,价格从200至500不等。

视频问诊是国内移动医疗发展的革新与下一个爆发点

移动视频想要应用到移动医疗领域,离不开的是互联网的普及。据CNNIC《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在家里使用电脑接入互联网的城镇网民中,家庭Wi-Fi的普及情况已达到很高水平,比例为81.1%。其中家庭Wi-Fi普及情况的数据表明了,在移动视频的推动下,无论是远程精问诊还是类似视频治疗都有了技术与市场支撑。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互联网医疗较早发展开来的细分领域,在线问诊就医模式在国外已经发展的较为成熟,从健康咨询到疾病诊断,再到开具电子处方,可以在线完成不需要现场检查的普通家庭医生就诊的全流程。而在中国,移动医疗起步较晚,视频问诊仍面临诸多问题。

视频问诊对医生时间占用缺乏灵活性。据动脉网互联网医疗研究院发布的《在线问诊创新商业模式报告》,在线问诊的主要方式包括:电子邮件、在线问答、即时通讯聊天、手机短信、电话/语音、视频。目前,国内大多移动医疗平台均通过入驻平台的医生利用自身的碎片化时间来回答患者的咨询。而视频问诊是一种同步沟通的方式,这意味着当患者有需求的时候,医生也需同时在线,然后即刻为患者解答。这种同步沟通的方式对于兼职的医生而言,时间上缺乏自由度,结束时间也可能不受控制,春雨医生视频问诊需要提前预约便是受这一因素的影响。寻找自由的医疗资源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之一,目前国内自建医生团队的移动医疗有提供24小时视频问诊服务的微问诊、以及平安好医生等。

医生需要能充分与患者交流并进行治疗的工具。视频问诊使得医生实现了实时、安全的电子化问诊,与此同时还给患者提供了便利,提高了他们的满意度。医生利用这项技术可以弥补医疗服务的差距,扩大了服务范围,减少了服务差异,增强了依从性。综上观之,视频问诊成为移动医疗下一个爆发点指日可待。

文∕秋雪,目前为自由职业者,从事舆情分析、文案编辑,邮箱:moutingkun@sina.cn。

来源:医谷网   作者:钟琳

为你推荐

全国预防接种日:“健康中国家,疫苗护万家”健康社区“免疫行动”促进计划启动资讯

全国预防接种日:“健康中国家,疫苗护万家”健康社区“免疫行动”促进计划启动

由新华网主办,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疫苗与健康分会、《中国社区医师》杂志联合支持的“健康中国家,疫苗护万家——健康社区‘免疫行动’促进计划”于4月23日在北京正式启动。

2025-04-24 14:07

第九十一批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资讯

第九十一批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第九十一批)。

2025-04-23 17:29

带状疱疹疫苗“遇冷”,百克生物2024年净利润腰斩资讯

带状疱疹疫苗“遇冷”,百克生物2024年净利润腰斩

近日,国内疫苗龙头企业百克生物发布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其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2 29亿元,同比下降32 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 32亿元,同比下降53 67%。对于营收...

2025-04-23 12:59

国家药监局 海关总署允许进口牛黄试点用于中成药生产资讯

国家药监局 海关总署允许进口牛黄试点用于中成药生产

试点区域为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浙江、江西、山东、湖南、广东、四川、福建、广西等12省(自治区、直辖市)。

2025-04-22 18:48

专注心衰管理,合源医疗完成超亿元融资资讯

专注心衰管理,合源医疗完成超亿元融资

三类有源植入产品

2025-04-22 13:17

欧狄沃®在中国获批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围术期适应症资讯

欧狄沃®在中国获批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围术期适应症

持续丰富早期癌症临床选择

2025-04-22 11:12

从“不患病”到“活得好”!多方联动助力帕金森病全程管理资讯

从“不患病”到“活得好”!多方联动助力帕金森病全程管理

2025年4月11日是第29个“世界帕金森病日”,今年帕金森病日的主题是“人工智能助力帕金森病全程管理”。

2025-04-22 10:59

又一家A股上市药企,退市已定资讯

又一家A股上市药企,退市已定

一直悬在海南普利制药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最终还是落下来了。

2025-04-22 09:45

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结果资讯

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结果

近日,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情况公布,该联盟由重庆牵头,联合湖北、广西、海南、贵州、云南、青海、宁夏、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十省(区、市)开展的药品集中带量采...

2025-04-21 18:48

降低20%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诺和盈中国说明书更新资讯

降低20%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诺和盈中国说明书更新

4月21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更新诺和盈®(司美格鲁肽2 4mg)的说明书。

2025-04-21 16:02

全周期智控慢病,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开启战略合作资讯

全周期智控慢病,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开启战略合作

2025年4月21日,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在北京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糖尿病和体重管理领域的合作进入新阶段。依托诺和诺德百年深耕慢病领域的专...

2025-04-21 15:57

康方生物1类新药依若奇单抗上市申请获批,用于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成人患者资讯

康方生物1类新药依若奇单抗上市申请获批,用于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成人患者

该药是我国第一个且唯一获批上市的IL-12 IL-23“双靶向”单克隆抗体新药,是康方生物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首个获批上市的一类新药。

2025-04-21 13:39

阿斯利康乳腺癌1类创新药卡匹色替片中国获批资讯

阿斯利康乳腺癌1类创新药卡匹色替片中国获批

该药适用于联合氟维司群用于转移性阶段至少接受过一种内分泌治疗后疾病进展,或在辅助治疗期间或完成辅助治疗后12个月内复发的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

2025-04-21 11:02

辉瑞宣布终止一款口服GLP-1减肥药的临床开发资讯

辉瑞宣布终止一款口服GLP-1减肥药的临床开发

近日,辉瑞在其官网宣布,决定终止开发口服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激动剂Danuglipron(PF-06882961),原因系在一项有关用药剂量的临床试验中,一名患者出现了可能由该...

2025-04-21 10:29

福建省医保局印发单列门诊统筹支付医保药品目录(2024年版)资讯

福建省医保局印发单列门诊统筹支付医保药品目录(2024年版)

根据2024年6月发布的《福建省医保药品单列门诊统筹支付管理办法(试行)》,为了让参保患者无需住院、在门诊就医也能用上国家谈判药品、享受医保待遇,将适用于门诊治疗、使用周...

2025-04-20 13:34

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医药健康企业有哪些?资讯

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医药健康企业有哪些?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分为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和中国消费名品成长企业名单。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共包括93个企业品牌和43个区域品牌。中国消费名...

2025-04-20 11:17

携手共绘“个性化近视手术”新蓝图:爱尔眼科与爱尔康启动100家医院全光塑技术战略合作资讯

携手共绘“个性化近视手术”新蓝图:爱尔眼科与爱尔康启动100家医院全光塑技术战略合作

双方将以技术共享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支撑,以科研协作为纽带,全力推进屈光手术标准化诊疗体系建设,加速前沿技术在临床领域的普及应用

文/ 屈慧莹 2025-04-19 23:35

CDE:简化港澳已上市传统口服中成药内地上市注册审批申报资料及技术要求资讯

CDE:简化港澳已上市传统口服中成药内地上市注册审批申报资料及技术要求

允许香港、澳门特区本地登记的生产企业持有,并经香港、澳门特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上市且在香港、澳门特区使用15年以上,生产过程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要求的传统...

2025-04-18 1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