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价值医疗虽然给远程问诊带来了巨大的市场,但是远程问诊的商业模式远未定型。尽管整个市场的蛋糕在不断的变大,但激烈的竞争仍有可能随时改写市场格局。
10月2日,在德意志银行的分析师所发布的报告中指出,远程问诊公司Teladoc最近丢失了一个保险公司客户——Highmark,项目总价在150万美元。尽管该用户只占其2016年整体客户的3.6%,Teladoc的股价在随后的一周内下跌了25%。资本市场对此的反应虽然可能过度,但这一事件明显的突出了远程问诊市场的内在价值。
Highmark之所以不愿意与Teladoc续约,主要的原因是Teladoc的商业模式对这类小型保险公司产生了价格压力。Teladoc的商业模式是向会员收取人头费,无论是否发生问诊,会员必须按照人头向其缴纳年费。同时,在每次问诊交易发生后,会员仍需向Teladoc缴纳40美元/次的费用。Teladoc的这种收费模式明显要贵过其他竞争对手。无论是American Well还是Doctor on Demand,目前都不向会员收取年费。因为每个公司最终使用远程问诊的人数相对有限,平均可能在5%左右,Teladoc的收费模式对公司或机构来说就显得得不偿失了。根据Doctor on Demand的CEO Jackson的说法,如果将年费分摊到所有发生的问诊次数上来计算,Teladoc的远程问诊的实际交易费用为145美元/次,远远超过线下的问诊价格。
从Teladoc的案例来看,远程问诊的发展既源于价值医疗的推动也受制于价值医疗。价值医疗的核心是通过各类手段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同时也增加整体医疗服务的可获得性。根据Comcast NBCUniversal最新披露的其员工使用远程问诊的数据,远程问诊的使用者更多的是通过这一手段来代替原本去急诊室或Urgent Care。这不仅帮助公司的员工获得了即时的医疗服务,也降低了医疗的整体支出,更提高了潜在的生产效率。
但是,Teladoc收取年费的方式并没有在整体上降低医疗的支出,也违背了价值医疗的控费初衷。因此,资本市场对Teladoc的反应过度其实也是在合理范围,因为Teladoc主要的营收来自年费,而非实际交易的费用。这使得其在面对其他竞争对手时明显处于劣势。不过,也正是年费制度帮助Teladoc迅速做大规模以获得上市的可能,而其他竞争对手的营收还暂时无法获得如此快速的增长。但随着市场的发展,这种模式显得越来越不能适应用户的需求,正面临巨大的挑战。更糟糕的是,Teladoc至今未能盈利。根据分析师的估计,按照现有发展速度,Teladoc要盈利需要等到2018年其营收达到2.52亿美元以后。
所以,可获得性和控费是远程问诊的核心价值依归。在这个快速发展的市场,最终的商业模式并不会按照一家公司的商业规则来制定,而是通过市场竞争来形成最终符合内在价值和未来趋势的模式。如果Teladoc未来仍坚持年费制,在竞争对手的价格优势下将很快面临增速下滑的挑战,但其一旦放弃年费制,将很快面临营收快速萎缩的窘境。
从远程问诊的价值来看,中国远程问诊的发展仍缺乏动力。线下普通医生的可获得性很强,只对少量名医有较强需求,但在供应较少的前提下,这始终是一个小众的市场。而线下医疗服务费用已经常年压低,不存在对医疗服务的控费需求。因此,在缺乏价值依归的现状下,远程问诊在中国的发展缺乏核心的动力。
来源:村夫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