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生、药品的去中心化会为我们带来什么?
2000年开始,从PC端发展起来的医疗咨询网站和专业人群服务网站逐步受到投资人和市场关注。2011年,在线医疗从PC端向移动端延伸,并在2014年迎来爆发式发展,目前移动医疗领域的创业企业数量在2000家以上。2015年,“互联网+医疗”这一在热捧、期待和争议中发展的行业,又有哪些新动态?
艾瑞咨询发布2015在线医疗行业报告,有5大核心观点:
1、在线医疗产业链基本成形,医疗服务板块和医药电商板块的各细分领域基本完善,产业链基本成形。但是目前在线医疗行业各环节相对独立,医疗服务流程和数据共享流程非常不通畅。
2、在线医疗行业市场规模将超过170亿,目前交易类营收规模占比最大,未来处方药网售开放,市场规模将大幅增长。
3、医改有明显“去中心化”趋势,分级诊疗制度、医师多点执业政策、医药分离等政策在推动着医院、医生、药品的去中心化。
4、产业链或将整合,在线问诊平台正向产业链后端延伸。
5、医疗数据应用主要有两大方向,分别是公共卫生方向和商业应用方向。当前在线医疗行业参与者正在积极探索医疗数据的商业模式。
以下为详细报告:
在线医疗“拼图”结束,产业链基本成形
在线医疗产业链可分为在线医疗服务和医药电商两大板块。医疗服务板块按照就医流程可划分为健康保健、在线挂号、在线问诊、在线支付、院外康复以及医生助手等部分,这些部分对应就医流程的相应环节。医药电商板块按照模式分为B2B、B2C、第三方平台及医药O2O等环节。从整体来看,在线医疗行业各细分领域日渐完善,行业“拼图”结束,产业链基本成形。
图片1:2015年中国在线医疗产业链图谱
在线医疗行业市场规模将超170亿元
艾瑞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在线医疗行业市场规模为1.6亿元,2014年市场规模为108.8亿元,2015年预计市场规模将超170亿元,市场规模呈指数增长态势,市场发展迅速。
目前交易类营收规模在整个市场规模中的占比非常大,其次是营销类营收规模,占比最小的是用户增值营收规模。艾瑞分析认为,目前处方药网售仍未解禁,未来处方药网售开放,并与医保支付打通后,在线医疗市场规模将会出现大幅增长。用户增值营收规模小,主要原因有:(1)用户付费意愿较低;(2)现阶段企业需要积累用户,收费金额不会很高。
图2:在线医疗市场规模
发展趋势:医改去中心化,提升行业发展空间
从医改的动作来看,具有明显的“去中心化”趋势。“去中心化”包括医院去中心化、医生去中心化和药品去中心化。
(1)医院去中心化。2015年卫计委将分级诊疗作为医改重点,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能够引导病患合理就医,缓解就医难的现状,并有效将三甲等知名大医院的病患资源分流。同时,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将为在线挂号、在线问诊和在线药店等在线医疗服务提供良好发展机遇。
(2)医生去中心化。当前我国医生主要以行政编制的形式依附于医院,并且优秀医生资源集中分布在三甲等知名大医院。为推动医师合理流动,卫计委于2014年11月发布《关于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放宽医师多点执业条件,并简化程序。医师多点执业将医生资源从医院解放出来,优秀医生资源可与在线问诊平台签订合约,可在在线问诊平台开展问诊咨询服务。因而医生去中心化,为在线医疗行业发展提供核心医疗资源。
(3)药品去中心化。目前我国医院实行“以药养医”制度,药品主要集中在医院销售,这导致了大处方、高药价等问题。为解决药价扭曲的问题,商务部联合发改委等六部门于2014年9月发布《商务部等6部门关于落实2014年度医改重点任务提升药品流通服务水平和效率工作的通知》,其鼓励探索由零售药店承担医院门诊药房服务和其他专业服务。同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发布《互联网食品药品经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其规定允许处方药网售。从政策走向来看,医药分离是必然趋势,且将极大促进医药电商的发展。
图3:去中心化趋势
产业链整合,带来更顺畅全流程医疗服务
目前在线医疗行业各环节相对独立,医疗服务流程和数据共享流程非常不顺畅。诊前环节中健康管理的监测数据仅实现在健康云平台存储和数据可视化,未能与电子病历实现对接,同时与在线问诊平台的对接也非常少;而在线问诊平台积累的用户健康咨询数据也未能与电子病历实现对接,同时,受政策限制,在线问诊服务与在线购药服务的结合也是非常不顺畅;院外康复环节上,慢病管理产生的监测数据也未实现与电子病历对接,同样受网络禁售处方药政策的限制,慢病管理服务也未能实现与在线购药服务连接,未能满足慢性病患续药的需求。
尽管当前在线医疗服务和数据分享流程还不畅通,但从目前市场核心企业动作来看,产业链或将整合。在线问诊平台目前正向产业链后端延伸,(1)春雨医生通过合作方式,将诊断和购药纳入服务流程;(2)平安好医生则通过自建线下诊所,收购药品交易第三方平台快易捷,与各地线下药店合作等方式,将诊断和购药服务纳入服务流程;(3)阿里健康今年宣布同第三方检验机构迪安诊断合作,将天猫医药馆并入阿里健康,同各地线下药店合作,开展药品O2O服务,另外,凭借支付宝将支付环节纳入自己服务流程。从核心在线问诊平台近期的动作,可以窥探出在线医疗产业链或将整合,将为用户带来更顺畅的医疗服务。
图片4:在线医疗各环节相对独立
数据沉淀,衍生多种商业模式
现阶段制约我国医疗数据应用主要有三方面因素:(1)数据积累不足。我国医疗数字化程度不高,缺少医疗相关数据积累,“原材料”的不足,极大的限制了医疗数据的应用。(2)数据不统一,共享性较差。医疗数据种类颇多、形式多样,目前还未有效集成,未与电子病历实现对接。(3)缺少对应的法律法规。我国当前法律法规未对医疗数据的所有权进行界定,并且对用户数据进行商业化的规范也未完善。现阶段数据积累不足是主要矛盾,数据积累的不足和数据采集的不完全,对基于医疗数据构建的创业计划限制极大。
当前在线医疗行业各参与者均意识到医疗数据的重要性,重视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积极探索基于医疗数据的商业模式。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医疗数据应用主要有两个大方向:一个是公共卫生方向;另一个是商业应用方向。公共卫生方向主要是基于用户行为数据的疾病预测。而商业应用方向形式多样,可以为医疗机构提供治疗方案和治疗效果的比较、临床决策支持和远程病人监控;可以帮助保险公司实现风险控制、识别欺诈和基于医疗质量评估;也可帮助制药企业实现个性化药品研发和精准化营销。
图5:医疗健康数据应用方向
来源:新浪科技
为你推荐

医药如何数智化?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发布
研发推广一批智能制药设备、检测设备,开发一批“小快轻准”医药工业软件或系统。支持创建医药工业数智技术应用验证与中试平台,集成推进共性技术攻关、软硬件适配验证测试、计...
2025-04-24 18:26

全球顶尖专家共话尿路上皮癌诊疗领域的新突破——第三届泌尿肿瘤临床研究大会会后会成功举办
2025年4月24日,北京——,“第三届泌尿肿瘤临床研究大会会后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会议以“全球专家共话尿路上皮癌”为主题,汇聚了来自中外的顶尖泌尿肿瘤专家,围绕尿路上...
2025-04-24 16:26

全国预防接种日:“健康中国家,疫苗护万家”健康社区“免疫行动”促进计划启动
由新华网主办,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疫苗与健康分会、《中国社区医师》杂志联合支持的“健康中国家,疫苗护万家——健康社区‘免疫行动’促进计划”于4月23日在北京正式启动。
2025-04-24 14:07

带状疱疹疫苗“遇冷”,百克生物2024年净利润腰斩
近日,国内疫苗龙头企业百克生物发布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其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2 29亿元,同比下降32 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 32亿元,同比下降53 67%。对于营收...
2025-04-23 12:59

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结果
近日,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情况公布,该联盟由重庆牵头,联合湖北、广西、海南、贵州、云南、青海、宁夏、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十省(区、市)开展的药品集中带量采...
2025-04-21 18:48

全周期智控慢病,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开启战略合作
2025年4月21日,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在北京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糖尿病和体重管理领域的合作进入新阶段。依托诺和诺德百年深耕慢病领域的专...
2025-04-21 15:57

康方生物1类新药依若奇单抗上市申请获批,用于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成人患者
该药是我国第一个且唯一获批上市的IL-12 IL-23“双靶向”单克隆抗体新药,是康方生物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首个获批上市的一类新药。
2025-04-21 13:39

阿斯利康乳腺癌1类创新药卡匹色替片中国获批
该药适用于联合氟维司群用于转移性阶段至少接受过一种内分泌治疗后疾病进展,或在辅助治疗期间或完成辅助治疗后12个月内复发的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
2025-04-21 11:02

辉瑞宣布终止一款口服GLP-1减肥药的临床开发
近日,辉瑞在其官网宣布,决定终止开发口服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激动剂Danuglipron(PF-06882961),原因系在一项有关用药剂量的临床试验中,一名患者出现了可能由该...
2025-04-21 10:29

福建省医保局印发单列门诊统筹支付医保药品目录(2024年版)
根据2024年6月发布的《福建省医保药品单列门诊统筹支付管理办法(试行)》,为了让参保患者无需住院、在门诊就医也能用上国家谈判药品、享受医保待遇,将适用于门诊治疗、使用周...
2025-04-20 13:34

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医药健康企业有哪些?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分为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和中国消费名品成长企业名单。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共包括93个企业品牌和43个区域品牌。中国消费名...
2025-04-20 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