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涉足健康险领域的保险公司,因无法时时掌握被保险人的健康情况,无法与医院实现联网系统对接,而面临着精准定价难,赔付成本居高不下的尴尬局面。不过这种现状正随着可穿戴设备及运动大数据的应用,有望得到改善。
近日,国内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保险便推出了与可穿戴设备及运动大数据结合的健康管理计划,将以用户运动量作为重大疾病保险的定价依据,同时用户的运动步数还可以抵扣保费。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大数据模式在健康险等领域的嵌入,相关市场精准化定价或将随之开启。
“你过去30天平均运动步数为7808步,可免费体验一个月保额10万的重大疾病险。”近日,成都市民罗小姐习惯性的开启小米运动APP查询运动数据时,一个推送的活动引起了她的注意。罗小姐查询发现,被推送的“步步保-运动变现计划”,实则是众安保险首个与可穿戴设备“合体”的健康险产品。
可穿戴设备植入健康险
据众安保险介绍,“步步保”通过与可穿戴设备及运动大数据结合,在众安保险的合作伙伴小米运动、乐动力APP中开设入口,用户投保时,系统会根据用户的历史运动情况以及预期目标,推荐不同保额档位的重大疾病保险保障(目前分档为20万、15万、10万),用户历史平均步数越多,推荐保额就越高,最高可换取20万重疾保障。
其中,如果用户利用“步步保”,在参加健康计划前30天的平均步数达到5000步,则被推荐10万保额重大疾病保险保障;在申请加入健康计划后,申请日的次日会作为每月的固定结算日,只要每天运动步数达到设定目标,下月结算时就可以多免费1天。
而保单生效后,用户每天运动的步数越多,下个月需要缴纳的保费就越少。对于这种以运动因子作为实际定价依据的保险服务,众安保险称其为“国内首款与可穿戴设备及运动大数据结合的健康管理计划”,并表示“未来会接入更多可穿戴设备和运动APP,希望能够全网覆盖运动人群,以求产品定价和规模优势的提升。”
记者查询小米运动APP发现,在关注“步步保-运动变现计划”时,提示众安保险需要访问部分数据,包括身高、体重、步数、时长。
事实上,“步步保”并不是国内首款将运动数据与健康险保费挂钩的产品。早在去年,阳光人寿就推出了“阳光星运动健康管理计划”,客户一年运动累计达标超过时间,可免费享受高额重疾险保障,并随即于2014年7月15日正式上线销售。
不过,“移动互联网技术和相应的用户激励机制”,并未能够令该产品如愿受到市场追捧。截止8月24日,阳光人寿的这款产品在其天猫旗舰店仅累计售出151份。相较而言,“步步保”则或更加幸运,据众安保险发布数据,该产品正式推广上线3天的累计客户量已超过3.6万人。
“大数据+”健康险迎新钱景
尽管“步步保”仍有待付费市场的考验。但值得关注的是,通过移动穿戴设备对客户健康数据进行监测,进而参与客户健康管理似乎已成为业内默认的方向。
此前,因为无法时时掌握被保险人的健康状况,无法与医院实现联网系统对接,导致健康险难以做到精准定价、赔付成本亦居高不下。以2014年互联网保险保费为例,寿险、健康险等传统人身保障型险种的占比刚刚过10%。而随着互联网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新技术和新模式的出现,为互联网保险的发展提供的良好技术支持和环境保障,健康险市场也被认为或将迎来新“钱”景。
就在日前举行的“2015中国保险业发展年会”上,保监会主席项俊波表示,互联网等新技术、金融跨界经营将对保险业产生深远影响、带来深刻变化。大数据广泛应用,保险经营管理将全面实现精准市场营销、精确风险定价、精细客户服务。而在更多的业内人士看来,互联网保险已经进入3.0阶段,即跨界共创,通过系统化手段实现综合的跨界的共同创新。
在互联网保险公司开发的基于云端的数据系统下,“碎片化”产品在商业上也变得有利可图,一经启动,就可激发巨大潜在市场、获得海量的销售量。“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同心圆管理模式正在形成,包括医院、社区、家庭多位一体的医疗和健康管理模式,对保险业而言,无论是在医疗和健康管理,还是在长期护理和养老服务方面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某险企负责人表示。
虽然在大数据与保险业融合的过程中,依然有不少问题引发争议。但对于用新技术新平台探索重疾险等健康险业务,众安保险认为其风险是可控的。
以“步步保”为例,众安保险指出,其并没有降低投保门槛,并通过将保险产品与运动场景相结合,相反吸引大量热爱运动的健康群体,进而降低了出险和理赔概率;同时,通过充分的大数据优势,以云计算来进行分析、预测大量用户及其产生的运动大数据,以释放更多数据的隐藏价值,并参与到理赔和反欺诈的相关工作中。
来源: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