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缓解儿科岗位专业人员匮乏的现状,卫计委出台了名为加试实为降分的措施来推动儿科人才的进入。这一措施受到了很大的争议,舆论普遍认为对于难度较大的儿科不应推出这样的降分举措,这将进一步导致儿科人才的边缘化。
儿科医生人才的匮乏由来已久,中国目前儿科医生缺口逾20万人,儿科医院仅占医院总数的0.52%。造成这种局面是源于儿科的特殊性。儿科医生的培养时间和工作强度都非常大,但收入却长期不能匹配。在以药养医的体制下,儿科是无法通过药品和检查来赚钱的少数几个科室。而且,独生子女政策以来,家长对于儿童的关爱远胜于前,对于儿科医生的质量压力也非常大。在收入和付出无法平衡的现状下,儿科医生执业意愿越发下降。
但是,随着父母对儿童健康的日益关注,儿科市场的需求在不断增长。无论是从医院数量还是医生数量来说,目前儿科的供给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供需矛盾的核心是体制无法给出路。在目前的医疗体系下,尤其是在保基本的医保体系下,医生无法通过大幅度提高服务费用来弥补自身的收入,而病人也不愿意通过自费形式来承担高额的诊疗费用。
在国际上,无论是以商保为主的模式还是政府医保为主的模式,医疗服务都不是通过产品来获取收益的,也就不存在类似儿科这样无法通过产品获利的科室出现发展瓶颈。因此,要解决儿科人才的匮乏并不是仅仅通过简单的降低资格标准就能做到的,而是需要从全局来进行规划。
首先,开放儿科社会办医的资质,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儿科领域。由于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质和保基本的设定目标,其对医生服务费用的增加有着较多的限制,过高的诊疗费用也违背了其公益的特性。而社会资本办医可以适当的提高服务费用,以弥补儿科医生的收入差距。在儿科领域,现在尤其急需的是儿科诊所,而非大型医院。由于绝大部分儿科疾病都是常见病,无需前往大型医院就诊,只要能在这些诊所配备具有一定年资的合格医生即可。儿科诊所不仅可以有效分流,也可以为病人提供便捷的服务,真正形成熟人医患,有利于为病人提供长期的服务。
其次,构建儿科的支付和监管体系。通过社会资本的进入,可以通过商保来规范目前儿科特需支付体系的混乱,并通过市场竞争最终形成合理的保险支付价格。目前,由于供给过少而缺乏市场竞争,各个医院的特需价格都不一致。在非充分竞争的环境下无法形成合理的市场价格。同时,医疗整体上的监管能力非常薄弱,在市场竞争加大的情况下,较易形成儿科的诊疗标准和规范并依此进行监管。通过支付和监管的双重措施,确保儿科发展在良性轨道,防止出现医疗服务出现混乱。
最后,儿科人才的培训革新。儿科人才目前的培训体系总体是完善的,但儿科是一个更需要丰富经验和耐性的科室,除了规培以外,仍需加大对儿科医生的长期培训,对于护士的培训也不可忽视,很多儿科疾病的诊前和诊后的服务都可以通过受过高等教育的医生助理或护士来完成。同时,儿科也是一个年轻用户集中的科室,尽早利用技术手段来为病人提供延伸服务,从而提高疗效也是非常重要的。将技术和服务结合是需要融合在长期的培训之中,从远程培训、问诊、监测再到疾病的管理,都可以借用技术的手段来辅助治疗。
总之,儿科人才的困局并不是仅仅通过解决人才缺口那么简单,而是需要对整个医疗体系作出相应的变革才能获得突破,这需要政策和市场的共同推动。
来源:村夫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