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高手在民间,希望在青年。
在广东这片改革热土上,正在涌现许多创新创业的青年“创客”好故事。他们“脑洞大开”、步伐先迈,借助新技术浪潮,把各种创意变成现实,把个人理想融入中国梦,演绎出一个个精彩的追梦之旅。
广州中医药大学在读博士戴韵峰的中医互联网梦,敬请垂注。
在过去当“创客”的4年多日子里,广州中医药大学在读博士生戴韵峰被问得最多的问题大概是:你的项目究竟做的是什么?
身经百战的戴韵峰学机灵了,直接打比方:“做中医版本的淘宝、春雨——患者可以通过我们的APP淘到全国有名的注册中医师,付费咨询病情,并给出评价。APP最终根据大数据为中医师排名。”
这还只是项目的第一步。
终极目标呢?戴韵峰继续打比方:“做中医版本的知乎和慕课。让全国各地的中医师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交流,最终建成一所虚拟的网上中医药大学。”
一个“80后”在读博士,打算利用一款APP连接医生和患者两个群体,这个计划是不是有些“年少轻狂”?但就在前不久,戴韵峰的公司获得了风投500万元以上,预估市值数千万元。
他是怎么做到的?
建立中西医对应标准 数据库方剂达6万首酝酿了3年多的创业项目即将全面推向市场,每天身心高速运转16个小时,戴韵峰满脑子都是他的“金华佗”。
2012年,戴韵峰创业成立深圳市金华佗科技有限公司。实际上,1年前,还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攻读中医7年制本硕的他,已经悄然启动了自己的“创客”计划。
“我们入学头两年学西医基础,之后才开始学习中医。几乎每天,我们宿舍同学都会围绕中西医的问题争论。”戴韵峰经常遗憾,当西医像一座大厦一天天建起来时,中医还依然像一堆四散的小土丘般被闲置。
是什么原因导致小土丘变不成大厦?戴韵峰翻遍了国标委的规定与所有相关材料,他得到了第一个答案——标准缺失。“在中医中,关于失眠症状的描述,就有‘不寐’、‘少寐’、‘眠差’等说法。”戴韵峰举例。
于是,这个当时只有25岁的中医研究生遂决定建立为自家企业和用户所用的标准。
通过国际医疗术语库,重新建立起中医与国际标准的对应、关联,最终实现中医的标准化和数字化。这样,当所有关联建立后,中医中的“胸闷”就能够找到与西医“胸痛”作对应,而“不寐”、“少寐”、“眠差”也能自动关联到“失眠”。
方法有了,中医素材却成了大问题。
戴韵峰只好采取土方法——将《伤寒论》、《内经》、《金匮要略》、《温病条辨》四本中医经典全文全部人工录入电脑,并整理成7000多条经验——每条经验都有病因和药方。完成这个步骤花费了1年多的时间,“手打”团队也从最初的10人增加至30人。
现在这个申请了着作权的数据库整合了约800本中医书籍、7000味中药、6万首方剂、460个中医穴位;在信息工程专业人士的帮助下,这个数据库“搬”上了戴韵峰的公众号——现在只要关注“金华佗中医助手”微信公众号,就能对各类中医内容进行免费查询。该功能目前已经吸引了7万多名中医粉丝。
但这还只是戴韵峰“创客”梦想的第一步。
打造中医类“淘宝” 高峰时活跃粉丝逾7万随着深圳市金华佗科技有限公司的成立,戴韵峰的“创客”梦想也越来越具体——要做一个中医医患互动的大平台。
2012年春天,是戴韵峰最焦头烂额的时期。研究生刚毕业的他当上了广东省中医院的ICU医生,白天上班,晚上创业,同时还要应对团队骨干出走的打击——由于股份谈判破裂,公司技术总监、产品经理离职并删除了进度过半的产品源代码。
去年,国家出台政策呼吁放开医疗市场、鼓励医生多点执业,戴韵峰认为这是医患互动平台进入市场的最佳时机。为此他决定辞去工作。
辞职后,戴韵峰不仅拿出了工作时积攒的30余万元,还特别找银行和朋友借了30万元,以防项目遭遇“滑铁卢”。
接下来的时间里,戴韵峰基本都在疯狂找人——找团队、找投资人,一个月下来,积累的名片有数百张。
在他的设想里,通过APP和网页平台,一个全新的“淘宝”式中医院将建立起来——“金华佗”与有资质的中医生签约,全国各地病患注册上线就可以挑选医生问询。病患只需要输入自己的病症关键词,平台就会“跳”出相关的中医生,并确保系统在3分钟内应答、医生在24小时内接受问询;患者的付费支付到第三方平台,等待患者确认并打分之后再支付给医生。如果患者给医生的差评有事实确认,第三方会将钱退回给病患。
在“金华佗”的平台上,患者除了可以向医生咨询之外,还可以保存自己的伤病档案,并挑选自己的家庭医生,进行线下的问诊;此外,医生们还会在平台上定期开展义诊、举办养生讲座。
根据2013年的数据,全国有80万名中医生,在医生多点执业的趋势下,互联网式医患市场蓄势待发。目前,“金华佗”已经与全国400多位主治医师级别以上的医生进行签约——这些医生都是戴韵峰和他的团队一个一个打电话拜访“争取”来的,最高峰时每天活跃粉丝7万多名,主要以广深两地用户为主,已完成线上咨询两三百单。
戴韵峰更宏大的计划是将这个平台建成中医类的知乎、慕课型中医药大学,中医学生、医生都可以在这个大学里交流、互动。
“闭上嘴,迈开腿,少说话,多干事”
现在,戴韵峰的创业基地位于广州市萝岗区一个150平方米的工作室,在这个年轻的创业团队中,年纪最小的只有22岁,最大的也不超过40岁,不少成员都是戴韵峰在校结交的师弟师妹,母校广州中医药大学为团队提供各类专业支持。
在外人看来,获得巨额风投的戴韵峰现在的腰包比以前鼓了,四处举债的苦日子成为过去时,但是戴却透露,团队作风还是很“抠”,正餐也只舍得吃15元以下的快餐。“创业者如果觉得自己富有,就离失败差不远。是不是真的有钱,得看我们1年后的运营情况。”戴韵峰说。
当了4年“创客”,屡屡被师弟师妹们请教创业秘诀,戴韵峰为此总结了好几条实在的“金句”:“多阅读,多观察,才能有火眼金睛发现哪里有机会”,“要多思考,但是不要想太多,起跑前不要停留在决策泥潭,起跑后要少想、要坚持”,“闭上嘴,迈开腿,少说话,多干事”……总结起来云淡风轻,但是创业途中总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坎坷和辛酸。戴韵峰说,每次遇到困难时,自己总会想起年幼时生的那场大病,以及借助中医得到康复的奇妙过程。在那之后,中医成了他的信仰。戴韵峰说:“创业三难,败、苦、辱,三关能过,可望有成。”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赵琦玉 凌子平 肖建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