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培训工作室——菲舞不可的市场负责人张迪每天早上都会习惯性地打开电脑, 浏览一下不同平台的订单数。以往,这些平台主要为大众点评,糯米,58同城等,如今又多了新的,类似的平台包括小熊快跑,百炼,开练,燃等,都找到他,跟他谈合作事宜。
学过信息技术,做过互联网创业的张迪一开始并没有那么积极地「拥抱」这些O2O项目,他很担心新的合作会冲击到原有业务。
初夏刚至,小熊快跑的联合创始人田影影在望京附近发传单,当初从木瓜移动的技术负责人到接手一个健身新项目时,她感觉「人生路漫漫」。和那些边发传单边聊天的大爷大妈不同,她坚持把传单上的内容喊出来:「99元包月,游泳,瑜伽随便去」。很多路人刚开始不理,走了之后才扭过头来,好奇地问这是什么。路人的反应让她打消了一些疑虑,觉得这事儿有戏。
今年5月,田影影找到了张迪,希望在小熊快跑的平台上可以接入菲舞不可的舞蹈课程。两人谈了很久,最后的结果是菲舞不可把平台上 中午和周日人数较少的课程放在小熊快跑的平台上,一次课开放4个名额,让平台上的用户进行课程的预约。
价格屠夫打破行业围墙
进入一家健身房,报上验证码,填上姓名和手机号等信息,这个流程跟团购十分相像。与团购的体验课不太一样的是,在小熊快跑,全城热炼等平台上,你可以购买包月99元的健身服务。
从今年年初开始,无论你在地铁里,还是办公楼内,都可以看到类似的广告:每月99元炼遍全城健身场馆任意场馆,任意课程,任意次数……从大众的瑜伽,舞蹈,游泳,器械健身到攀岩,卡丁车,高尔夫……只要线下场馆开设的课程,都可以在各个应用中找到入口。
目前,各个平台上的应用收费方式主要为三种:
一种是以包月的方式进行收费,这类应用主要为小熊快跑,全城热练,用户可以选择附近商圈的任意健身房,每个健身房只能去三次。平台还推出一些其他活动,比如,小熊快跑推出88元每月的季度会员和77元每月的半年会员,而在全城热炼上,除了会员套餐之外,你还可以看到30天的VIP套餐服务,可以选择略为高档的健身场所。
一种则是以单次课购买的方式进行收费,这类应用主要是燃和开炼,用户选择自己附近商圈内想要健身的项目,预约购买后即可上课。在燃App里,还可以预约私教课程。在用户和商户的天平两端,他们偏向商户。
还有一种则是将健身次数打包收费,以雅酷卡为例,用户购买288元的雅酷卡,可以体验12次的健身课程,每周只限一次。
不管收费方式如何,相比之前动则上千元的年卡,半年卡,会员卡,新的收费方式无疑达达降低了用户的健身门槛。
华程健身会所太阳宫门店的一位健身顾问告诉极客公园:今年7月,他所在的健身会所已经签下了5家类似的应用。他们批量购买健身房的课程,以较为便宜的价格卖给用户。
出于成本上的考虑,一般的健身房很少会出售单次的健身课程。「资金回笼太慢」张迪分析道,为了收回前期在场地装修,器材等方面的成本,健身房必须通过出售年卡,月卡的形式把钱赚回来。
当这些互联网项目动辄上万元,上百次地购买时,健身房也很难不心动。
健身房如何赚钱?
那些嚷嚷着办了年卡,要去健身房健身的人,真正去了健身房几次呢,健身房的会员流失率之高已经是业界的共识。在这种情况下,健身房如何赚钱?
知乎用户@陈柏龄总结到:现在的健身房的主要盈利模式只有两种:销售年卡,销售私教,把目光放在未来市场上,通过年卡预售的钱来平衡成本,获取利润。
人马君的创始人王寅进一步分析:通常一个健身房的会员活跃度在10%左右,也就是一个2,000会员的健身房,平时经常会来的会员数量约在200个左右,其余1,800个人基本上就是白白给健身房送钱的。也正是基于此,健身房可以把年卡费用降到很低。上海一个中高档健身房的年卡费用约在3,000左右,这意味着如果你一周去3次的话,一年150多次,每次的成本不足20元。就这个价格而言,考虑房租、健身设施、水电等成本后,健身房是亏的。但之所以健身房愿意承受这种亏损的原因就在于懒人补贴了勤快的人。
可见,尽管有上千人的健身会员,仍然摆脱不了资源闲置的问题。
健身房尚且如此,培训机构呢,菲舞不可的张迪介绍,舞蹈培训班开课之后,一般很少取消课程,比如周二上午的课程,只要有一个人来,课程都不会关闭,还是需要承担房租,水电成本,支付老师课时费用。
在供给不完全匹配的情况下,一个可以双向调节的平台就自然发挥了价值。
面对持怀疑态度,看中用户转换率的商家,小熊快跑的田影影格外有耐心,在她看来,健身房的门槛很高,用户是没法进来健身的,从大众点评,美团来的用户会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而小熊快跑之前所在的木瓜移动曾经运营一个公众号:北京干嘛。这些用户比较年轻化,比较符合健身商家的客户需求,通过包月的服务,可以让他们深入地体验健身房的项目。
即便商家暂时不同意合作也没关系,商家可以把健身上的课程放在平台上,让更多的用户可以看到,减少自己发传单,做地推的一部分成本。
凭借给商家带来新用户,减少营销费用,增加空闲资源利用率的几处价值,小熊快跑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成都南京6个城市积累了超过1800家合作的健身机构并且在继续扩张。
Classpass的中国学徒
在介绍小熊快跑,全城热练时,很多人总是习惯加上中国版的Classpass这样的定语。ClassPass的运作模式是:用户每月支付99美元,特定城市的合作健身中心上课。一位ClassPass用户每月最多只能去同一家健身房三次。
根据Crunchbase上的数据,这家成立于美国的健身公司已经在洛杉矶,纽约,波士顿,芝加哥等地完成了150万次的预订,在今年1月完成了4000万的融资之后,投资者给Classpass的估值已经高达2亿美元。
Classpass的良好数据吸引了国内创业者关注,在价格设定,课程设置,健身房合作形式等方面,国内的许多很多平台上都可以看到Classpass的影子。
除了面向用户的运营可以产生更多的价值之外,田影影还介绍,掌握了用户的数据之后,也可以可商家带来更多的价值。
「我们从后台上会看到一个用户每个月去健身房的次数,不希望商家去骚扰每一个用户,如果用户几乎一个月每天都去健身房,表明这类用户是有健身需求的人,可以在后期进行转化。」张迪还给田影影提出建议,让他们模仿舞林传奇,利用健身房的闲置场馆,做一些专属于平台会员的健身服务。
「我们现在是让用户快乐地健身,只要有用户,包括社交在内,可以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下一个资本红海
并不是每一个健身房都对这些方兴未艾的健身项目抱有兴趣。宝力豪中国区总经理曹岩的态度就较为保守。
「因为超低价,导致人员比较杂,带来的用户不是对的客户群,和我们目标客户群的匹配度不是很高,也不是专属的有粘度的客户,教练也没有办法真正地追踪,这会打破我们原有的规律。」改变这些健身房的意识需要补贴,即使没有补贴,也要让健身房看到商业利润。
燃科技的创始人窦赢介绍,目前他们会给商家一些补贴,撬动或者改变传统的俱乐部需要现金流,补贴的核心作用是为用户提供服务和标准。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烧钱这件事情不可避免,这是资本的游戏,资本在其中占据很大的因素。到今年年底,会死掉一批。」
医谷链
《【体验与评测】健身app那么多,我们是否还需要走进传统健身房?》
来源:极客公园 作者:lydiaxin
为你推荐

全国预防接种日:“健康中国家,疫苗护万家”健康社区“免疫行动”促进计划启动
由新华网主办,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疫苗与健康分会、《中国社区医师》杂志联合支持的“健康中国家,疫苗护万家——健康社区‘免疫行动’促进计划”于4月23日在北京正式启动。
2025-04-24 14:07

带状疱疹疫苗“遇冷”,百克生物2024年净利润腰斩
近日,国内疫苗龙头企业百克生物发布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其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2 29亿元,同比下降32 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 32亿元,同比下降53 67%。对于营收...
2025-04-23 12:59

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结果
近日,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情况公布,该联盟由重庆牵头,联合湖北、广西、海南、贵州、云南、青海、宁夏、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十省(区、市)开展的药品集中带量采...
2025-04-21 18:48

全周期智控慢病,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开启战略合作
2025年4月21日,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在北京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糖尿病和体重管理领域的合作进入新阶段。依托诺和诺德百年深耕慢病领域的专...
2025-04-21 15:57

康方生物1类新药依若奇单抗上市申请获批,用于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成人患者
该药是我国第一个且唯一获批上市的IL-12 IL-23“双靶向”单克隆抗体新药,是康方生物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首个获批上市的一类新药。
2025-04-21 13:39

阿斯利康乳腺癌1类创新药卡匹色替片中国获批
该药适用于联合氟维司群用于转移性阶段至少接受过一种内分泌治疗后疾病进展,或在辅助治疗期间或完成辅助治疗后12个月内复发的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
2025-04-21 11:02

辉瑞宣布终止一款口服GLP-1减肥药的临床开发
近日,辉瑞在其官网宣布,决定终止开发口服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激动剂Danuglipron(PF-06882961),原因系在一项有关用药剂量的临床试验中,一名患者出现了可能由该...
2025-04-21 10:29

福建省医保局印发单列门诊统筹支付医保药品目录(2024年版)
根据2024年6月发布的《福建省医保药品单列门诊统筹支付管理办法(试行)》,为了让参保患者无需住院、在门诊就医也能用上国家谈判药品、享受医保待遇,将适用于门诊治疗、使用周...
2025-04-20 13:34

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医药健康企业有哪些?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分为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和中国消费名品成长企业名单。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共包括93个企业品牌和43个区域品牌。中国消费名...
2025-04-20 11:17

携手共绘“个性化近视手术”新蓝图:爱尔眼科与爱尔康启动100家医院全光塑技术战略合作
双方将以技术共享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支撑,以科研协作为纽带,全力推进屈光手术标准化诊疗体系建设,加速前沿技术在临床领域的普及应用
文/ 屈慧莹 2025-04-19 23:35

CDE:简化港澳已上市传统口服中成药内地上市注册审批申报资料及技术要求
允许香港、澳门特区本地登记的生产企业持有,并经香港、澳门特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上市且在香港、澳门特区使用15年以上,生产过程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要求的传统...
2025-04-18 1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