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电影《超体》中,女主角露西拥有着心灵感应、心灵遥感等不可思议的超能力……这一切,都让普通人觉得不可思议。露西拥有的“超能力”在现实中有没有实现的可能呢?答案是有的: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信息系统工程学院“脑机协同信息处理”实验室,一群年轻的科技工作者研发的“读脑”技术给出了答案:只要戴上一个特制的头套,不借助任何外力,仅凭大脑的“意念”,就可以操作机械设备。
“脑控”家电不是梦
直接用意念来控制我们周围的各种工具和设备,这是影片《阿凡达》、《超体》等科幻电影,给我们展示的激动人心的场景。
不过,现在“脑控”家电,也已经不再是梦。走入房间,只需“想一想”,就可以开关电灯、空调、电视等智能家电,这些都已经可以实现。
不仅是这些家电可以实现“意念”控制,对于很多智能器械来说,“脑控”技术也已经有了很大进展。
8月7日,在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信息系统工程学院“脑机协同信息处理”实验室里,记者就看到戴着脑电帽的测试员,用她的“意念”指挥桌子上的两台智能机器人,做着向左、向右、转头、走路、抓取等动作。
“目前,国内已经有了用‘意念’操控轮椅的技术。”脑机协同信息处理实验室副教授童莉说,每个人想象左手和右手运动的时候,头皮上的脑电位反映出的特征是有区别的,再加上视觉刺激产生的电位,就得到多种信号模式。而区分这些信号模式,就可以得到多个控制命令,把它们对应成轮椅的不同动作。
不过,童莉也解释说,在“脑控”时,是需要高度专注的,在持续用“意念”控制过程中,开小差等情形,也会让“读脑”出现偏差,从而使“脑控”失误。
“现在,用‘意念’启动车辆已经可以实现。”童莉说,如何保证“脑控”持续读取准确的控制信息,这是一个难题,需要研发人员再继续进行深入研究。
“读脑”的关键进步
给你看一张卡片上的英文字母,通过核磁共振成像设备,很快,旁边的一台计算机上就能显示出刚看过的字母,实现大脑和外界的实时互动。
这种“读脑”的“超能力”,也不是科幻情节。
今年七月初,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磁共振室,受试者躺在一台大型磁共振设备里,根据实验,他依次看到C、H、I、N、A五个字母,磁共振设备将会采集他大脑视觉功能区的微弱信号,传输到计算机里,然后经过复杂的运算处理,最终还原重构出他所看到的视觉图像。这种技术,被称为“大脑视觉信息重构”。
据介绍,人获取的信息,80%以上是靠视觉获取的,人看到的物品,都能在视觉皮层有一个体现,马上可以反映出来一个具体的东西,计算机比起人脑有很大的差距,计算机看到的是若干的像素,让它整合出具体东西的语义来,非常不容易。“现在我们实现了受试者看到一个字母,我们把它提取出来,实时分析加以呈现,这就是它目前了不起的地方。”脑机协同信息处理实验室主任闫镔说。
让科学和生活连接
“未来,我们要实现的是人眼看到什么,计算机就能准确呈现出什么”。闫镔举了个简单的例子说,比如我看到你的手机很有兴趣,原来没有图片搜索的时候,你只能看看牌子去查,现在有了图片搜索,你拍一下手机的样子,在网上搜就能找到。
“未来是什么样的?你的眼睛看到这个手机,检索系统直接读取你的脑信号,和电脑联网,你看到一个手机,这边就直接去搜了,马上反馈给你。”闫镔在描绘“读脑”在未来生活中应用的图景时说,近二十年来,脑科学在认识脑、保护脑、利用脑和增强脑等方面获得了飞速发展,并为医疗、教育和智能设备等领域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很多技术正逐步走出测试阶段并开始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我们搞科学,最终是希望把技术应用到人们的生活中。”闫镔说,新的技术可以带来新的行业的出现,在西方已经有人在做神经经济学、神经营销学等与最新科学研究成果相关的行业,而把科学和人们的生活连接起来,给人类生活带来帮助和便利,正是研究者的目标。
炙手可热的脑计划
2013年9月,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宣布,在2014财年重点资助统计大脑细胞类型、建立大脑结构图、开发大规模神经网络记录技术等9个大脑研究领域。这是2013年4月美国总统奥巴马推出人脑研究计划后,相关政府科研机构首次公布具体研究与实施细节。
此前,奥巴马敦促国会批准2014财年为“脑计划”拨款1.1亿美元,其中4000万美元将由国家卫生研究院分配。
2014年6月,美国总统为了强力推动该项目实施,为该计划拨款1亿美元,覆盖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国家科学基金会和国防部先进研究项目局。
2013-2014年,美国、欧盟和日本先后启动了大型脑研究计划后,我国的脑科学研究也被列为“事关我国未来发展的重大科技项目”之一,正在积极酝酿启动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脑计划”。
据悉,“中国脑计划”已获国务院批示,并被列为“事关我国未来发展的重大科技项目”之一,将从认识脑、保护脑和模拟脑三个方向全面启动。军队院校中,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信息系统工程学院承担的国家863计划课题“面向大规模图像分类的脑机交互技术研究”也将于今年年底结题。
只要想一想,就能让汽车自动开关门,甚至发动、前进——这不是变魔术,而是在用“意念开车”。昨天下午,在南开大学伯苓楼前,由南开大学机器人与信息自动化研究所段峰研究团队研发的“脑控汽车”登场,演示了驾驶者头戴脑电读取仪器,不用动手就可以让一辆汽车开门、关门的实验。这也是国内首次实现脑电信号与汽车控制系统的“连通”。
现场“想”一下车门就开了
南开大学伯苓楼广场,一辆白色越野车停在广场中央,段峰团队正在做“脑控汽车”实验的准备工作。段峰是南开大学的副教授,也是该项实验的带头人。段峰先将一台笔记本电脑和汽车连接在一起,电脑另一端接入一个脑电读取仪器,调试一段时间后,段峰把脑电读取仪器戴在一位女生头上。随后,这位女生通过“想”就让汽车前后门、后备厢、后视镜实现开关或开合。
这就是意念的作用
“这就是意念的作用。”段峰介绍说,“脑电读取仪器捕捉大脑发出的信号,也就是脑电波,将人脑思考时产生的信号传递给计算机,计算机识别人的意图并向汽车电控单元发送控制命令,实现根据人的意念控制汽车的目的。”
段峰表示,这项技术现已实现通过意念使汽车发动并低速行驶,但是考虑到安全辅助设施不到位,真正意义上的意念驾车实验将在下一阶段展开。
哪些人能受益
段峰介绍,如果“脑控汽车”真能投产上市,首先方便的是肢体残疾者,“那时,只要拥有清醒的头脑,就可以通过意念驾车。”
此外,“脑控汽车”还可以防止疲劳驾驶的产生,“脑电波读取器不仅能读取驾驶者的意图,还能测试驾驶者是否疲惫,如果读取器读取到驾驶者疲劳驾驶,汽车将会自动减速甚至停车。”
如何保证安全
从技术层面来说,段峰团队目前已经实现了意念启动汽车并低速行驶,但由于安全辅助设施不到位,他们并没有进行演示。
“脑控汽车”真的上路后将如何保证安全呢?段峰表示,目前意念驾车还在研究的初级阶段,“我们会继续升级意念对车辆的控制力,同时对车进行相应改装,以此保证安全。当然,车辆会连接行车记录仪、导航仪等仪器,使意念驾车更安全。”
何时能够上路
段峰告诉记者,这项技术真正投入应用还需要一定时间,技术部分会很快实现,但由于该技术将应用于残疾人驾车,相关的法律法规都需要做改进。
来源:东方今报 城市快报
为你推荐

全国预防接种日:“健康中国家,疫苗护万家”健康社区“免疫行动”促进计划启动
由新华网主办,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疫苗与健康分会、《中国社区医师》杂志联合支持的“健康中国家,疫苗护万家——健康社区‘免疫行动’促进计划”于4月23日在北京正式启动。
2025-04-24 14:07

带状疱疹疫苗“遇冷”,百克生物2024年净利润腰斩
近日,国内疫苗龙头企业百克生物发布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其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2 29亿元,同比下降32 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 32亿元,同比下降53 67%。对于营收...
2025-04-23 12:59

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结果
近日,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情况公布,该联盟由重庆牵头,联合湖北、广西、海南、贵州、云南、青海、宁夏、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十省(区、市)开展的药品集中带量采...
2025-04-21 18:48

全周期智控慢病,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开启战略合作
2025年4月21日,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在北京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糖尿病和体重管理领域的合作进入新阶段。依托诺和诺德百年深耕慢病领域的专...
2025-04-21 15:57

康方生物1类新药依若奇单抗上市申请获批,用于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成人患者
该药是我国第一个且唯一获批上市的IL-12 IL-23“双靶向”单克隆抗体新药,是康方生物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首个获批上市的一类新药。
2025-04-21 13:39

阿斯利康乳腺癌1类创新药卡匹色替片中国获批
该药适用于联合氟维司群用于转移性阶段至少接受过一种内分泌治疗后疾病进展,或在辅助治疗期间或完成辅助治疗后12个月内复发的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
2025-04-21 11:02

辉瑞宣布终止一款口服GLP-1减肥药的临床开发
近日,辉瑞在其官网宣布,决定终止开发口服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激动剂Danuglipron(PF-06882961),原因系在一项有关用药剂量的临床试验中,一名患者出现了可能由该...
2025-04-21 10:29

福建省医保局印发单列门诊统筹支付医保药品目录(2024年版)
根据2024年6月发布的《福建省医保药品单列门诊统筹支付管理办法(试行)》,为了让参保患者无需住院、在门诊就医也能用上国家谈判药品、享受医保待遇,将适用于门诊治疗、使用周...
2025-04-20 13:34

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医药健康企业有哪些?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分为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和中国消费名品成长企业名单。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共包括93个企业品牌和43个区域品牌。中国消费名...
2025-04-20 11:17

携手共绘“个性化近视手术”新蓝图:爱尔眼科与爱尔康启动100家医院全光塑技术战略合作
双方将以技术共享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支撑,以科研协作为纽带,全力推进屈光手术标准化诊疗体系建设,加速前沿技术在临床领域的普及应用
文/ 屈慧莹 2025-04-19 23:35

CDE:简化港澳已上市传统口服中成药内地上市注册审批申报资料及技术要求
允许香港、澳门特区本地登记的生产企业持有,并经香港、澳门特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上市且在香港、澳门特区使用15年以上,生产过程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要求的传统...
2025-04-18 1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