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8日,在北京举行的赛柏蓝三周年嘉年华上,国内首个体制内医生集团创始人孙宏涛介绍了该医生集团的新进展。“未来,我们希望通过医生资源平移,能够让部分大型医院的临床医生,能够为基层医院、民营医院服务,释放医生们的生产力。”
孙宏涛介绍说,去年北京市卫计委放出声音鼓励医生们多点执业,甚至鼓励医生们开办诊所之后,他们几个朋友非常兴奋,多次讨论如何利用医疗市场松动的新机会。讨论的结果是,他们可以组织一个体制内医生的医生集团。
“组织体制内医生集团符合新医改的方向,留在体制内,能够享受到科研机会、学术发展以及职位晋升的机会,对于没有市场化经验的大多数体制内医生来说,更容易接受,风险也更小些。”
2015年3月9日,孙宏涛们即将组建中国首个体制内医生集团的消息,由《医学界》首次公开,并迅速引起了体制内医生们的巨大反响。“《医学界》报道公开后,当天晚上电话响个不停,同行们都来打听情况,希望能够加入。”《医学界》的报道引起了权威媒体的跟进,新华社先后四次报道、两次专题报道,《人民日报》也以《医生合伙人来了!》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
据孙宏涛介绍,《医学界》消息传出后,北京市卫计委领导表态支持,甚至国家卫计委相关部门也专程调研了大家医联,并表态希望出现更多的大家医联。
在赛柏蓝嘉年华上演讲结束后与《医学界》创始人陈奇锐的沟通中,孙宏涛说,《医学界》消息出来20多天后就有投资机构给出了offer,有投资机构给出1000万元占股10%的Term Sheet。只要签个协议,就能获得亿元估值。但是考虑之后,孙宏涛及其合伙人还是拒绝了投资人的意向,而选择了一家拥有行业背景的医疗集团,“虽然价格低一些,但对方有行业资源,能够帮我们走得更快些。”孙宏涛说。
现在医生集团的进展如何?
孙宏涛披露,目前已经有200多名体制内三甲医院的副主任、主任医生和医生集团签订了协议,预计到今年年底,能有近1000名体制内的优秀医生签约。大家医联签约的医生主要是大型三甲医院的临床中坚医生,40-50岁医生为主,但并不排斥顶尖医生和年轻医生加入,孙宏涛认为,体制内医生集团能给医生们提供新的事业发展的机会和空间。
“我们目前已经开始控制签约速度,因为签约了就要能给医生们找到多点执业和会诊的机会,这是当前医生集团工作的重点。”
和其他的医生集团不同,孙宏涛的医生集团有28名医生合伙人,在合伙人公司中,并不向投资人开放。合伙人公司和资本方就具体项目进行合作。“我们只和投资人就具体的项目进行合作,在医生集团层面上,我们不接受投资。”孙宏涛说。
据孙宏涛透露,他们目前已经和一家大型医疗投资集团合作,该集团计划未来若干年收购200家医院,大多数医院都是二三线城市的普通医院,和医生集团合作,可以补足他们缺乏优秀医生资源的短板。“如果顺利的话,我们很快将在内蒙古合作运营一家心血管专科医院。”孙宏涛说,而这家医院,同样通过成立专门的项目公司解决。
“我们计划在北京投资或者合作15家诊所,在上海设立10家。”原因是医生集团需要自己的诊所,能让自己的签约医生有个地方执业。
回顾这几个月的历程,大家医联取得了迅猛进展,下一步该怎么走? “创业公司最重要的创始人的精力,如果要去创业,必须将全部精力投入在公司中。”《医学界》创办人陈奇锐提醒说。
对于做了20年心外科医生的孙宏涛来说,目前比较纠结的事儿是:在医生和创业者之间,他的精力该如何分配。孙宏涛思考的结果是:他将把自己定位为首席医疗官,运营和管理将交给专业人才打理,等班子搭好后,他将会把主要精力放到临床工作上。
(本文为授权文章,请勿转载)
来源:医学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