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19:50播出的《一人一世界》请来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主任刘忠军教授。什么样的医生才能称得上口碑医生?“当外科医生放下手术刀,也能治好病人的病时,我想这就是最好的外科医生了吧”,来自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主任刘忠军教授这样说。作为医生,他每天超时工作,不遗余力地医治慕名前来的众多患者。作为人大代表,他提出的推广外科手术中自体血回输技术的建议对缓解国内用血紧张起到积极作用。2014年8月,刘忠军主刀完成世界首例应用3D打印技术人工定制枢椎治疗寰枢椎恶性肿瘤。他近几年来带领专家团队首创研发的金属3D打印脊柱手术内植入已经进入临床观察阶段,使我国在该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刘忠军,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主任,从事临床医学工作22年,做过超万例的外科手术。他从医学科学特殊的困境以及医学工作者创新的窘境出发,阐述了自己的医学哲学观:学医的过程是道路越走越窄的过程,最终一个医生可能只擅长治疗某一类或一种疾病。与此同时,医学科学的快速发展,知识的急速更新,让医学工作者越来越局限于自身的领域。如何才能让医学道路从窄到宽?需要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进行开拓创新。
“骨坛”神话
用3D打印连接血肉
“医生普遍以所学治愈病人为满足,但医学知识的局限,未必能体会到患者的感受。最高的境界是放下手术刀。降低患者痛苦的体验。”刘忠军教授的这个梦想常年闪现于各种媒体,而他的真心践行则照亮了30多年的从医之路。为了坚持梦想,刘忠军教授一直想放下手术刀这个传统技术。2009年,刘忠军教授听说瑞典有金属材料的3D打印设备,可以打印任何形态的东西。这台设备引起了刘忠军的注意,他敏锐地感觉到3D打印骨科植入物将为他长期关注的问题找到解答。“3D打印人工植入物有几个明显的优势,”刘忠军介绍,“首先是解决骨科植入物形状特异的需要。”人类的脊椎骨骼大多形状十分不规则,比如寰枢椎的特殊结构,传统的制造手段就很难实现,植入后也只能做到部分贴合,牢固性也随之大打折扣。而3D打印,通过增材制造的方式,可以完美地生产出特异性结构,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做出符合病人具体需求的、个性化的产品。
3D打印还具有另一个让刘忠军感到振奋的医学优势。“人类的骨骼是有孔隙的,这些孔隙为骨细胞的生长提供了空间。而3D打印的人工植入物完全可做成与骨组织相似的孔隙。”这一结构为骨细胞的生长提供了可能,促进真骨与人工植入物的融合,在牢固性上有极大的优势。
2014年8月,刘忠军教授带领自己的团队,成功切除病患脊柱原发恶性肿瘤的同时,完成了世界首例的3D打印椎体植入人体手术。
医疗创新
愿望美好,长路漫漫
医疗的创新和其他领域的创新相比有其特殊性,很多临床医学上的创新愿景往往面对的是骨感的现实。一般情况下,一个新的东西出现,病人的反应不是拒绝而是质疑,病人会问以前有没有人这样做过。本期《一人一世界》节目对话嘉宾于莺认为,医疗创新不光是技术领域的问题,还包括伦理、患者的认知程度等等。事实上,患者和医生一样,共同的敌人是疾病,而不是说医生非要拿病人去做尝试和做实验。
在北医三院这样一家医疗任务异常繁重的医院,管理者需要更多的精力来推动创新研究的开展。“临床工作与科研创新既矛盾又统一。北医三院是北京市门诊量最大的医院,骨科又是三院内最繁忙的科室之一,每年的门急诊量在十二万人次以上,去年手术就有7000多例,这样繁重的医疗工作,再加上教学任务,很容易使人陷入疲于应付的心态中。因此,我们就有意识地采取多种措施,鼓励研究和创新。”刘忠军说。
作为医生个体,他每天超时工作,不遗余力地医治慕名前来的众多患者。作为学术带头人和社会工作者,他四处奔波,在国内各地传播和推动脊柱外科的先进理念和先进技术。2008年,刘忠军当选全国人大代表,肩上的社会责任又重了一分。围绕着医疗界的许多热点问题,从公立医院改革、专科医师培训到国外医师执业资格管理,刘忠军代表医者不断发出自己的声音。
“医生多为患者考虑,患者自然会感受到医生的那一份医者仁心”。来自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主任刘忠军教授认为,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探索宇宙和自身的历史,医学科学就是对自身生理与心理的探索。学医的过程是道路越走越窄的过程,最终一个医生可能只擅长治疗某一类或一种疾病。与此同时,医学科学的快速发展,知识的急速更新,才能让医学工作者越来越局限于自身的领域。
对话于莺
什么医生才是好医生
什么样的医生才能称得上口碑医生?才能赢得更多患者的推崇与尊敬?本期节目请来了急诊室女超人于莺与刘忠军一起对话、探讨。当主持人谈到当下患者对医生的误解时,心直口快的于莺说:“(现在)对医生的误解太多了,第一是医生不用吃饭,不用喝水,不用上厕所;第二就是医生就应该像白求恩一样,不顾家,不顾自己的父母和孩子,就应该在医院不停的为患者服务;还有一些说法是医生就是收红包,收回扣,医生就是看钱来办事;还有一些就是医生就是很冷漠的,医生就是不抬头看患者的,当然也有这些个别现象,但我们更多的应该看到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
刘忠军教授在本期《一人一世界》节目中说过这样一段话:“我是一名医生,跟所有人一样,也会面临生老病死,我想当有一天我面对疾病的时候,我会跟你、跟他、跟所有人会是一样的,作为患者、医生,我们面对的共同敌人是疾病。我相信,我们都希望得到无创治疗,都不会乐于接受创伤巨大的手术。以最短的周期和最小的创伤,解除患者的病痛。是我梦寐以求的职业理想。我也一直在想什么样的外科医生才称得上最优秀呢?也许有一天,当外科医生放下手术刀,也能给病人治好病时,我想这就是最好的外科医生了吧。”这段话也许就是对什么样的医生才是好医生的最好回答。
来源:正和岛
为你推荐

医药如何数智化?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发布
研发推广一批智能制药设备、检测设备,开发一批“小快轻准”医药工业软件或系统。支持创建医药工业数智技术应用验证与中试平台,集成推进共性技术攻关、软硬件适配验证测试、计...
2025-04-24 18:26

全球顶尖专家共话尿路上皮癌诊疗领域的新突破——第三届泌尿肿瘤临床研究大会会后会成功举办
2025年4月24日,北京——,“第三届泌尿肿瘤临床研究大会会后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会议以“全球专家共话尿路上皮癌”为主题,汇聚了来自中外的顶尖泌尿肿瘤专家,围绕尿路上...
2025-04-24 16:26

全国预防接种日:“健康中国家,疫苗护万家”健康社区“免疫行动”促进计划启动
由新华网主办,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疫苗与健康分会、《中国社区医师》杂志联合支持的“健康中国家,疫苗护万家——健康社区‘免疫行动’促进计划”于4月23日在北京正式启动。
2025-04-24 14:07

带状疱疹疫苗“遇冷”,百克生物2024年净利润腰斩
近日,国内疫苗龙头企业百克生物发布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其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2 29亿元,同比下降32 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 32亿元,同比下降53 67%。对于营收...
2025-04-23 12:59

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结果
近日,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情况公布,该联盟由重庆牵头,联合湖北、广西、海南、贵州、云南、青海、宁夏、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十省(区、市)开展的药品集中带量采...
2025-04-21 18:48

全周期智控慢病,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开启战略合作
2025年4月21日,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在北京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糖尿病和体重管理领域的合作进入新阶段。依托诺和诺德百年深耕慢病领域的专...
2025-04-21 15:57

康方生物1类新药依若奇单抗上市申请获批,用于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成人患者
该药是我国第一个且唯一获批上市的IL-12 IL-23“双靶向”单克隆抗体新药,是康方生物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首个获批上市的一类新药。
2025-04-21 13:39

阿斯利康乳腺癌1类创新药卡匹色替片中国获批
该药适用于联合氟维司群用于转移性阶段至少接受过一种内分泌治疗后疾病进展,或在辅助治疗期间或完成辅助治疗后12个月内复发的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
2025-04-21 11:02

辉瑞宣布终止一款口服GLP-1减肥药的临床开发
近日,辉瑞在其官网宣布,决定终止开发口服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激动剂Danuglipron(PF-06882961),原因系在一项有关用药剂量的临床试验中,一名患者出现了可能由该...
2025-04-21 10:29

福建省医保局印发单列门诊统筹支付医保药品目录(2024年版)
根据2024年6月发布的《福建省医保药品单列门诊统筹支付管理办法(试行)》,为了让参保患者无需住院、在门诊就医也能用上国家谈判药品、享受医保待遇,将适用于门诊治疗、使用周...
2025-04-20 13:34

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医药健康企业有哪些?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分为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和中国消费名品成长企业名单。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共包括93个企业品牌和43个区域品牌。中国消费名...
2025-04-20 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