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卵子”,这么一个专业词汇,最近频频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因为明星徐静蕾使用了这项技术,并称这是“世界上唯一的后悔药”。我大致浏览了一下网络上的报道和评论,似乎大多人持批判和反对态度。这引起了我的兴趣,因为就在半年多以前,苹果和 Facebook 公司宣布为女员工报销冷冻卵子的费用,网民和媒体们的态度似乎和今天不大一样。要知道,徐静蕾的冷冻卵子技术,也是在美国做的。同样的技术,却引发了大家不同的态度。
那么我们就来看一下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技术。
我们知道,怀孕是精子和卵子结合的过程。在自然状态下,这一过程在女性体内发生。目前的试管婴儿技术,就是让这个过程在体外发生——从女性体内取出卵子,男性体内取出精子,然后在实验室里完成精卵结合,再把结合好的受精卵移植到女性子宫里,让胚胎在子宫里发育成长。
这里的卵子通常是新鲜卵子——从女性体内取出来,就拿去和精子结合了。但某些情况下,女性卵子取出后可能没有合适的精子用于结合。比如患有恶性肿瘤的年轻女性需要接受放化疗。治疗后她的子宫还在,生育能力尚存,但这个治疗过程会对卵巢造成不可逆的影响。最理想的情况当然是她在生育结束后再接受这些治疗。但也有尚未生育的女性暂时没有伴侣,没办法在短期内完成生育。于是,医生可以先把她的卵子取出来,通过冷冻技术保存,等到治疗结束、找到老公打算生孩子时,再将保存的卵子复苏,完成试管婴儿的过程。这就是冷冻卵子技术。
所以,冷冻卵子技术的应用,针对的是有特殊情况的那一部分女性群体。当然,也不一定只是恶性肿瘤患者。比如像安吉丽娜·朱莉,携带有明确的致癌基因,建议在比较年轻的时候就做预防性的卵巢切除手术,这种情况下也可以提前使用冷冻卵子技术。
这项技术的效果如何呢?
2012 年底,美国生殖医学会和辅助生育技术学会(ASRM-SART)联合发布关于冷冻卵子的临床指南,我们来看一下这份指南中提到的相关数据。
既然是冷冻卵子,那么使用时就需要先复苏卵子。不是所有“冬眠”的卵子都可以被成功唤醒,这个复苏的成功率大约在90%-97%。
卵子成功苏醒后就要在实验室中与精子结合。就像自然受孕一样,实验室里的精卵结合也不是百分百能够成功。冷冻卵子复苏后精卵结合的成功率,大约是71%-79%。
此后,受精卵还需被移植到女性的子宫里。和之前的过程相比,这个移植过程失败率更高。冷冻过的卵子受精后移植的成功率大约17%-41%。
自然受孕之后还有人会流产,胚胎移植到子宫里后也不是都可以顺利地着床定植,也有一定的失败率。冷冻卵子受精移植后成功怀孕的几率大约36%-61%。
所以,经过这么一连串程序之后,一个冷冻卵子从复苏到最后成功怀孕,它的成功率大约在 4.5%-12%。
也就是说只有大约一成的把握。
你觉得这个概率很低吗?
要知道,因为大家倾向于报道受孕成功率高的研究,那些受孕失败率高的研究,研究者或许都没有信心发布出来,所以能达到这样的成功率可能已经是很好的结果了。
在了解了效果之后,这项技术的安全性如何呢?
这份指南同时明确指出,冷冻卵子技术已经完成临床试验阶段,可以应用于临床。就是说冷冻卵子技术的安全性,至少目前看来在可接受范围内。
很多人担心经过各种技术处理的卵子会不会给后代带来影响。至少以现有证据来看,单纯冷冻卵子这项技术没有增加下一代先天异常的风险。当然,由于这项技术应用时间不长,经过冷冻卵子技术出生的人到中老年后,会不会增加某些患病风险,目前还并不了解。就现有资料来看,这项技术是安全的。
一些媒体报道还提到关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问题。其实,因为冷冻卵子技术仅仅是取卵,而没有马上移植,所以取卵女性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比例是很低的。 不过,有一个风险需要重视,那就是年龄问题。随着女性年龄增大,成功率会明显下降。
一项研究显示,随着年龄增大,受精卵移植后怀孕的成功逐渐下降。≤34 岁的成功率 48.6%,35–37 岁的成功率为 24.1%,38–40 岁为 23.3%,41–43 岁为 22.2%。所以单看移植这一个步骤,41 岁的徐静蕾成功率就比年轻十岁的女性降低了一半还多。
这还只是有效性的降低。高龄女性怀孕本身就增加了下一代先天异常的风险,以及孕妇自身患上各种并发症的风险。这是 2014 版《威廉姆斯产科学》中年龄和孕产常见并发症、非整倍体染色体疾病的相关图示。
冷冻卵子技术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女性卵巢衰老所带来的生育问题,使女性在年龄上升后也可以怀孕。所以,如果这项技术向普通人群市场开放,可能会给女性带来错误的希望,从而把生育年龄严重后移。要知道,可以怀孕和正常怀孕完全是两码事。且不说前面提到的成功率降低的问题,单单是一个高龄妊娠本身,就给孕产带来很大风险。比如很多人担心冷冻卵子技术会不会给下一代带来影响,看了上面的图你会发现,如果 45 岁以后生孩子,即使不用任何人工干预技术,这个年龄本身就使胎儿发生染色体畸形的风险达到 5%以上。
这还没有考虑到:超高龄生育后,和下一代之间的伦理问题;冷冻卵子的女性在卵子冷冻期死亡带来的法律问题;以及冷冻卵子过程中的经济费用问题。
基于以上种种考虑,指南认为,不应该将这项技术向普通的健康人群放开,这仅仅是局限于一部分特殊人群使用的技术。
所以,对于有需要接受这项技术的患者来说,应该不必太过担心风险,这已经是一项可用于临床的安全的技术了。而不论是苹果公司的女性员工,还是明星徐静蕾,她们在选择使用这项技术的时候,都应该是向专业人员详细咨询过相关信息,对于各种风险利弊全面评估过后做出的决定。如果仅仅是为了推迟生育年龄,而给自己存个保险,那很有可能这个“后悔药”最终会让你后悔。对于我们普通的健康大众来说,最好还是自自然然地经历怀孕生孩子这件事吧。
医谷链
来源:观察家网 作者:田吉顺
为你推荐

华东医药2025年一季度业绩出炉,创新产品持续发力
2025年第一季度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7 36亿元,同比增长3 1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 15亿元,同比增长6 0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8 97亿元,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同比增长7 04%。
2025-04-24 21:53

医药如何数智化?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发布
研发推广一批智能制药设备、检测设备,开发一批“小快轻准”医药工业软件或系统。支持创建医药工业数智技术应用验证与中试平台,集成推进共性技术攻关、软硬件适配验证测试、计...
2025-04-24 18:26

全球顶尖专家共话尿路上皮癌诊疗领域的新突破——第三届泌尿肿瘤临床研究大会会后会成功举办
2025年4月24日,北京——,“第三届泌尿肿瘤临床研究大会会后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会议以“全球专家共话尿路上皮癌”为主题,汇聚了来自中外的顶尖泌尿肿瘤专家,围绕尿路上...
2025-04-24 16:26

全国预防接种日:“健康中国家,疫苗护万家”健康社区“免疫行动”促进计划启动
由新华网主办,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疫苗与健康分会、《中国社区医师》杂志联合支持的“健康中国家,疫苗护万家——健康社区‘免疫行动’促进计划”于4月23日在北京正式启动。
2025-04-24 14:07

带状疱疹疫苗“遇冷”,百克生物2024年净利润腰斩
近日,国内疫苗龙头企业百克生物发布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其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2 29亿元,同比下降32 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 32亿元,同比下降53 67%。对于营收...
2025-04-23 12:59

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结果
近日,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情况公布,该联盟由重庆牵头,联合湖北、广西、海南、贵州、云南、青海、宁夏、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十省(区、市)开展的药品集中带量采...
2025-04-21 18:48

全周期智控慢病,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开启战略合作
2025年4月21日,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在北京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糖尿病和体重管理领域的合作进入新阶段。依托诺和诺德百年深耕慢病领域的专...
2025-04-21 15:57

康方生物1类新药依若奇单抗上市申请获批,用于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成人患者
该药是我国第一个且唯一获批上市的IL-12 IL-23“双靶向”单克隆抗体新药,是康方生物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首个获批上市的一类新药。
2025-04-21 13:39

阿斯利康乳腺癌1类创新药卡匹色替片中国获批
该药适用于联合氟维司群用于转移性阶段至少接受过一种内分泌治疗后疾病进展,或在辅助治疗期间或完成辅助治疗后12个月内复发的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
2025-04-21 11:02

辉瑞宣布终止一款口服GLP-1减肥药的临床开发
近日,辉瑞在其官网宣布,决定终止开发口服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激动剂Danuglipron(PF-06882961),原因系在一项有关用药剂量的临床试验中,一名患者出现了可能由该...
2025-04-21 10:29

福建省医保局印发单列门诊统筹支付医保药品目录(2024年版)
根据2024年6月发布的《福建省医保药品单列门诊统筹支付管理办法(试行)》,为了让参保患者无需住院、在门诊就医也能用上国家谈判药品、享受医保待遇,将适用于门诊治疗、使用周...
2025-04-20 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