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生上门服务到药品配送,医疗领域的O2O正在各个场域被谈起,许多人都在设想未来看病会变得更便捷和舒适。但事实可能并不如想象那么美好,医疗领域的O2O在很多时候都在创造一些并不存在大量需求的小众场景,而真实的O2O在医疗领域的需求却往往被忽略。
从药品配送和医生上门服务这两个最为火热的概念来看,本身的内在需求就存在着明显不足。首先,药品配送的需求到底有多大,暂且不论支付和处方等政策限制,单从药品配送本身的需求来看,用户在家等药品配送的需求就较为欠缺。一般来说,病人对药品的需求分为几类,如果是常规的感冒发烧,用户又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药就会去周边的药房直接购买,而不是坐在家里等快递,毕竟快递也要好几个小时。虽然现在有配送公司打出了28分钟到货的概念,但这是不可持续的,因为相关的人力成本在后续无法维持。
第二类病人是慢病或康复人群,他们并不急需药品,因此,他们可以忍受较长时间的配送,但对价格会较为敏感。这类人群对于是否送货上门并没有强烈的需求,到周边的药店自取也是非常乐意的。这类药品的配送在美国一般都是3-5天的周期,而且绝不大部分是邮寄,因为这可以节约很大的物流成本。当然,中国的邮寄成本总体也不算太低,特别是涉及到一些对温度有要求的药品。因此,通过以药店为枢纽的O2O模式可以更好的服务这类人群。药店可以配送也可以自提,用户有选择的自由。
但无论是第一类病人还是第二类病人,如果纯粹是拼价格和速度,其未来的发展并不会顺畅。因为药品不是普通的商品,用户不仅仅是需求这个产品,更多的是基于这个产品背后的服务。如果不能基于药店给用户提供各种疾病管理工具和相关的药师和医生的咨询服务,用户很快会因为价格等因素流失,这使得O2O最终演变成传统的价格战。但在价格战之后,市场很快就会发现用户流失了。因为在医疗领域,大规模冲取的流量如果不能转化成有粘性的流量,是无法持续盈利并增长的。
其次,从医生上门服务来看。尽管现在政策是不允许医生在非医疗机构以外的地方行医的,但这仍遮挡不住某些创新型公司的热情。一些打车软件公司已经开始布局医生上门服务。还是从市场需求来看,到底什么样的病人有上门的需求。
首先,上门所能携带的仪器有限,所能做出的诊断相当有限。西医与中医的方式是完全不同的,高度依赖检查,因此在没有检查单据的前提下,医生上门的意义不大,只能看一些小病和简单的慢病,无法做出进一步的判断,还是需要依赖病人前往医疗机构去做检查。这样来说,上门的意义就很小了。其次,上门费用如果按照医保定价,医生毫无动力,但如果收高价,那就变成为少数人服务,很难吸引足够的用户,只能作为一个有益的补充。再次,从其他行业的上门服务来看,用户的需求并不强烈,很多行业的O2O上门服务最终还是演变成到店服务。在医患矛盾日益激烈的现状下,上门服务是很多医生不愿意做的。最后,医生上门服务的供给缺口很大。正如之前的文章一再强调的,中国病人的可获得性并不低,但需求的是名医,而名医又非常忙碌。真正能提供上门服务的其实是基层医生,但用户对其没有信任。医生上门服务其实是供需两缺。
因此,医疗O2O拼的其实不是一种新型的商业模式,而是谁能把服务做好,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从而最终提升用户满意度。而这是当下的医疗体系最为缺乏的,也是需要政府和市场各方着力去推动的。在现有的体系下,要依托于当前的资源来做好服务的难度是非常大的。所以,需要医疗O2O的从业者能够与优势服务方合作,或者自建团队来运营。这也是为什么互联网医疗在中国会变得那么重的原因。医疗O2O的胜出者,不是拼价格和速度,也不是拼模式有多新奇,而是拼服务谁做的好,谁最能给病人带来更好的疗效。
来源:村夫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