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美容,近来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但是这个处于风口的医疗细分领域对于创业者而言,究竟是机遇还是禁区?在这个堪称“乱象丛生、满目疮痍”的领域创业是否可行?这是许多创业者和准创业者最关心的问题。
近日,由健盟举办的“医美创业主题沙龙”在上海举办,医美业内的成功者、创业者和准创业者齐聚一堂,围炉论道。
从概念区分看行业乱象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整形外科的一道博士入学试题是这样的:什么是整形外科,整形外科和美容外科有什么区别?
很显然,区分相关概念对于想要进入这一行业的创业者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对概念的含糊不清有可能直接导致对于相关法规的触犯。来自医美行业的三位专家级人物,整形外科博士、就诊通CEO金羽青,整形外科博士、上海九院主治医师吴巍和上海喜美医疗美容门诊院长王会勇一起,为大家解答了这一问题并指出了当前医美行业中存在的一些乱象。
王会勇介绍,整形外科包括美容外科和修复外科。修复外科由于手术风险大、难度大,一般私立医院很少有涉及该部分业务的内容。大部分私立美容整形机构主要从事的还是以美容外科为主,而这部分也是当前创业者和准创业者最关注的领域。
其次,在美容外科中,又分为医疗美容和生活美容。根据目前上海市的相关规定,从事医疗美容或生活美容的机构是不能在两者之间跨界开展业务的。而区分医疗美容和生活美容的一般标准在于是否有切入性的操作和使用医疗类设备。“我们喜美做医疗美容,如果我想做生活美容,就必须在医院旁边另开一个门,另挂一个牌子,”王会勇说,根据这一规定,当前许多美容院所开设的割双眼皮等业务都属于非法执业。
对此,吴巍也谈到,由于当前生活美容跨度较大,涉及到各个科室的医生,也容易造成监管的混乱。以美容中“皮肤”这一领域为例,就会涉及到包括整形外科、皮肤科、烧伤科等各个科室的医生。
行业乱象存在的原因当然也有相关人员从业资质的问题。对此,就有人调侃说:“一个建筑工地的工人去韩国美容一条街进修一周后,回来就能直接开业了。”
医美创业的机遇和挑战
那么医美行业,对于创业者而言,究竟适不适合创业呢?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讨论的就是医美行业的市场容量,医疗美容对于消费者究竟是不是刚需?对于这个问题,上海倍睿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董事程国宝,依据自己在医美供应链环节多年的从业经验,认为:从心理需求的角度来看医美就是刚需。她说,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观念、人们审美标准和追求美的心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决定了未来医美服务行业的广阔市场。
医美连锁机构美未央创始人Jenny Gu则认为,医美对于需要的人才是刚需,对于不需要的人则不是。但是同时,她在提及自己多年的门诊经验时,也说到“我们的顾客包括了从18岁到80岁的所有人。”
虽然看法颇有不同,但是大家对于医美市场的潜力还是认可的。但是,医美领域的创业依旧有很多创业者绕不开的难题。
总结了自己多年的从业经验,程国宝告诫创业者,医疗行业、尤其是医美行业,是一个看“天”吃饭的行业,这里的“天”就是政府和政策。对于创业者,研究政府政策至关重要。Jenny也告诫创业者,如果打算在医美领域创业,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牌照,“可能你已经万事具备了,但牌照依旧没有拿到手。”程国宝甚至认为,造成目前行业乱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策监管的不明朗。
其次,程国宝认为,在医美领域中创业者需要注意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大家要树立一个“常识”:医学是一个特殊的学科,不是通过一些网络搜索就能解决问题的,该领域的创业需要相当的专业知识和对这一行业的充分了解。她认为,医学的东西,互联网人士是无法取代的,移动医疗也并不能完全取代线下的领域。而有关医美行业的市场潜力、消费者需求和构成等数据,都是无法向第三方购买的。创业者想要了解这些,必须扎扎实实做好市场调研,这是成功创业的前提条件。
如何寻找创业的切入点?
对于创业者而言,项目的选择直接决定创业的成败,而一个能够有效解决行业痛点的好的切入点至关重要。如何寻找创业的切入点?医美领域创业的机会究竟在哪里?几位的嘉宾的观点见仁见智。
首先,医生是医美行业中的一类重要人群,将焦距对准医生,找到医生的需求对于创业者而言是一个可行的思路。但是,同样的场景在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或许就会有截然不同的结果。
在谈到医生需求的时候,吴巍认为,目前一线医生最缺的是一名助理。如果有助理可以帮助医生整理病人资料、安排手术时间、进行术前的谈话和术后的咨询,这将可以帮助医生节约大量的时间去研究更好的技术,从而实现为顾客更好的治疗。但是在公立医院,医生是没有助理的,如果创业者在可以通过移动技术的手段帮助医生简化这些工作环节、提高效率,对于医生的工作将是一大助力。
同样的情况在私立医院则不存在。据王会勇介绍,在喜美医院,助理是医生的标配,每个医生都会有两名助理来协助他们完成一些协商和术前术后的琐事。
除了关注医生,创业者也可以尝试从市场切入,看看市场、客户有什么需求。例如人们吃饭前都要看点评网一样,大家也都想知道哪个医生最好、哪个医院最好,也都希望能有一个医患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这些都可以是创业者的切入点,而并不一定要局限于医院和医生的需求。
但是,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的差别依然存在。以医美手术术后恢复为例。吴巍认为专业的、针对性的指导对于顾客术后的恢复和实现手术效果都是有利的,移动医疗可以在这些医生无法完全顾及的领域有所作为。但是,王会勇则认为,医美手术不同于其他医学手术,顾客对术后恢复的需求并不大,而且私立医院一般都有完善的术后回访、咨询和指导服务,这些完全可以满足顾客的需求。
当然,私立医院也有自己的苦楚。移动医疗人本应该是旧秩序的打破者,但是即使在这些“秩序破坏者”眼中,私立医院与公立医院孰轻孰重也有自己的分寸。王会勇就抱怨,类似好大夫等移动App对公立医院的医生是开放的,但是对私立医院则不然,“好大夫可以给公立医院的医生提供一个平台,为什么就没有平台可以提供给我们私立医院呢?”
来源:健康点 作者:刘飞
为你推荐

华东医药2025年一季度业绩出炉,创新产品持续发力
2025年第一季度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7 36亿元,同比增长3 1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 15亿元,同比增长6 0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8 97亿元,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同比增长7 04%。
2025-04-24 21:53

医药如何数智化?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发布
研发推广一批智能制药设备、检测设备,开发一批“小快轻准”医药工业软件或系统。支持创建医药工业数智技术应用验证与中试平台,集成推进共性技术攻关、软硬件适配验证测试、计...
2025-04-24 18:26

全球顶尖专家共话尿路上皮癌诊疗领域的新突破——第三届泌尿肿瘤临床研究大会会后会成功举办
2025年4月24日,北京——,“第三届泌尿肿瘤临床研究大会会后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会议以“全球专家共话尿路上皮癌”为主题,汇聚了来自中外的顶尖泌尿肿瘤专家,围绕尿路上...
2025-04-24 16:26

全国预防接种日:“健康中国家,疫苗护万家”健康社区“免疫行动”促进计划启动
由新华网主办,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疫苗与健康分会、《中国社区医师》杂志联合支持的“健康中国家,疫苗护万家——健康社区‘免疫行动’促进计划”于4月23日在北京正式启动。
2025-04-24 14:07

带状疱疹疫苗“遇冷”,百克生物2024年净利润腰斩
近日,国内疫苗龙头企业百克生物发布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其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2 29亿元,同比下降32 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 32亿元,同比下降53 67%。对于营收...
2025-04-23 12:59

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结果
近日,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情况公布,该联盟由重庆牵头,联合湖北、广西、海南、贵州、云南、青海、宁夏、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十省(区、市)开展的药品集中带量采...
2025-04-21 18:48

全周期智控慢病,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开启战略合作
2025年4月21日,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在北京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糖尿病和体重管理领域的合作进入新阶段。依托诺和诺德百年深耕慢病领域的专...
2025-04-21 15:57

康方生物1类新药依若奇单抗上市申请获批,用于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成人患者
该药是我国第一个且唯一获批上市的IL-12 IL-23“双靶向”单克隆抗体新药,是康方生物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首个获批上市的一类新药。
2025-04-21 13:39

阿斯利康乳腺癌1类创新药卡匹色替片中国获批
该药适用于联合氟维司群用于转移性阶段至少接受过一种内分泌治疗后疾病进展,或在辅助治疗期间或完成辅助治疗后12个月内复发的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
2025-04-21 11:02

辉瑞宣布终止一款口服GLP-1减肥药的临床开发
近日,辉瑞在其官网宣布,决定终止开发口服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激动剂Danuglipron(PF-06882961),原因系在一项有关用药剂量的临床试验中,一名患者出现了可能由该...
2025-04-21 10:29

福建省医保局印发单列门诊统筹支付医保药品目录(2024年版)
根据2024年6月发布的《福建省医保药品单列门诊统筹支付管理办法(试行)》,为了让参保患者无需住院、在门诊就医也能用上国家谈判药品、享受医保待遇,将适用于门诊治疗、使用周...
2025-04-20 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