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所运营公司化
在瑞士,中医诊所都是以商业公司的形式开办和运营的。这个国度,宪法保护贸易和企业活动自由,任何人(包括外国公民)都可以开办企业或投资参股。上百人的公司在这里就算中型企业了,不少公司就是一个人(称家庭公司),很多中医诊所就是这种形式。就开办程序和要求来说,开办大的股份公司也很简单,只要公司董事会成员有一位居住在瑞士,注册资本达到10万瑞士法郎即可建立。
与国内的中医诊所不一样,瑞士中医诊所很少是门面房。在办公楼或住宅楼层中占用几个房间的诊所则非常普遍,有的在楼门墙壁上安置一名牌示人,有的则在底楼众多公司名牌中占有一块名称位置。一些诊所有网页,上面会告知诊所地址、电话和交通地图。但有的则连网页也没有。由此可知,中医诊所大多是面向所在社区服务的。
凸显中华文化元素
瑞士中医诊所,不管大小和类型,也不管老板是中国人还是瑞士人,都有一个共同特征,诊所名称都包含有中国、中医、瑞士、健康等具文化内涵的元素,如MediQi、Chinamed,以及TCM swiss、TCM China-Swiss、Swiss Akupunktur、China Vital等。这不仅是在强调医疗技艺的正宗,也是为了突出其文化渊源和医疗特征。
另外,诊所内部装饰也注重文化氛围,用国画、书法、木雕、彩屏、香案、音乐等元素来渲染中医及其诊治方式的久远和独特,使治疗场所典雅柔和,远离了医疗的“杀气”。这对中医治疗的开展是有利的。因为对中医治疗,尤其是针灸,外国人普遍缺乏了解,不少人对针刺是心怀疑惧的。同时,这里有抑郁症、焦虑症、失眠症等心理疾患的多。优雅宽松的环境利于治疗。
医学具有社会文化属性。在国外,中医正以其鲜明的特色成为中华文化的一种符号。
操作方式商业化
瑞士中医诊所的业务是医疗,性质是公司,在操作方式上非常商业化。
广告随处可见——瑞士,除了电视,纸质媒体和互联网上都可看到中医广告,不仅介绍诊所地址和服务项目,还常出现有关医师和疗效的文字。这在国内已属禁区,全因中医在瑞士尚不属主流医学领域,故管理较松。这既是好事,有利于中医疗法的推广,但也内含杀机,不时为假医和庸医利用。
预约就诊得便利——这里患者就诊是事先预约的,少则1周,多则数月前就已约定,就像商业活动一样需要按时到来和开始。不准时、不遵约者也是有的,除非有合理的原因,自己的诚信必被损坏,对方还有权力要求经济补偿。预约就诊不仅方便了患者,也使医疗活动更有秩序,减少了患者就诊的随意性,增加了就诊量。
前台服务很关键——瑞士中医诊所大多有一个前台秘书(或称经理),常常是一位瑞士女性。她们的主要工作一是接听电话,这是初诊预约和各种医疗事务接洽的重要途径;二是接待就诊的患者,包括安排治疗时间、询问治疗反应、提供一些咨询意见等。这是一个关键性职位,医疗业务的推广与之密切相关。
费用收取有弹性——医疗收费都是固定的,习惯于讲价的国人也不会在医疗上讨价还价。但瑞士诊所却已出现折扣和一定程度的弹性收费,这主要是诊所增多的竞争结果,也与经营者多为中国人不无关系。瑞士人开办的诊所较少这样做。价格优惠能吸引客户,价格不定却是经营不规范的表现。这种现象已引起瑞士中医行业的广泛关注。
候诊室充满人情味——瑞士中医诊所都有一个温馨的候诊室,大一点的诊所还会附有一个供儿童玩耍的小空间。候诊室备有茶水饮料、小吃糖果、当日报纸、各种期刊、儿童玩具,以及一些本诊所的宣传资料。这个场所最重要的作用是让患者在匆忙到来和开展治疗之间有一个缓冲时间,身体和精神上都做好准备。
来源:中国医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