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创客们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共同点,这些都是有温度的创业项目,痛点来自于身边最亲密的人——患有糖尿病的儿子、深夜发烧的孩子。糖护士创始人李承志告诉新京报记者,今年5月份在给客户演示产品时,突然测出自己血糖偏高,去医院检验才发现存在胰岛素抵抗现象。所以,他们的创业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更是在帮自己。
与大众电子类产品开发不一样,血压计、血糖仪都需要医疗器械注册许可证。
同样,关乎生命健康领域,医疗创客对专业支持的要求尤其强烈。医疗项目的创业团队也不再是纯互联网基因的“小鲜肉”,许多骨干力量均来自传统医疗行业,且资历深厚。
他们的观点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打造医疗创新项目,很难离开线上。医疗项目的互联网平台总要跟实体产生一定程度的关联,或是门店诊所,或是智能硬件。
不过,掌上心电、发烧总裁、糖护士等都表明态度“不止于卖硬件”,深究下去,大家又不约而同都瞄准了背后尚待挖掘的巨大用户数据库。
就目前而言,医疗创客只不过是打开移动医疗这个庞大市场的一个钥匙,以此为切入点,通过良好地体验培养基础客户群,每一个医疗创客项目都可能成为移动医疗时代的门户与平台。
糖护士“看护”糖尿病患健康
创始人:李承志
融资情况:2013年9月获创新工场和三诺生物天使投资,2014年11月完成A轮500万美金投资。
糖护士是一款基于传统血糖仪开发的智能设备,简而言之,主要加入了互联网通讯功能。创始团队也是部分来自通讯,部分来自医疗。
创始人李承志原本在做手机研发,一次跟医生朋友聊天,对方儿子患有青少年糖尿病,总是需要打电话督促测血糖、打胰岛素,抱怨说太麻烦,为什么不弄一个工具。他想想觉得有用而且不难,加上当时手机竞争白热化也做得很烦,于是二人一块创业。
糖护士刚开发出来就没有屏幕,像个小豆腐块,插在耳机口上。有点类似我们熟悉的拉卡拉。不做独立显示屏的目的是希望把用户引导到手机APP上,除了血糖监测基础功能,还提供很多自我管理功能。
它的商业模式也不仅仅是硬件,围绕“设备+应用+服务”,糖尿病患者可以使用血糖监测、数据存储分享及远程问诊、健康建议等。
“中国有1亿多糖尿病人,确诊达到4000万,一旦没有很好地进行个人健康管理形成并发症,不仅多花钱还对身体造成极大损伤。医生没有办法时时刻刻看着,但却可以用互联网方法来解决,碎片化时间管理加上医生辅助治疗。”李承志说。
他表示,慢性病是一个终身的事情,糖护士的产品远没有达到取代医生的程度,更多强调自我管理,因此才叫糖护士。
糖护士目前注册用户16万,既包括患者还有一部分家属,这些家属也是潜在服务人群。可能出于关心自身血糖状况等原因开始使用。“一般人对糖尿病理解还停留在老年人患病,而数据显示,60岁以下其实已经达到58.7%,有智能手机使用习惯的用户,都会乐于尝试我们的产品。”李承志说。
极橙齿科做牙科“第三者”
创始人:塔尔盖
融资情况:2015年2月获得徐小平真格基金天使轮投资。
塔尔盖2014年年底从全球最大齿科医疗器械公司卡瓦集团辞职,在2015年初成立了极橙齿科这家新公司。他的创业想法并不复杂:做一个齿科平台,让病人和最优秀的医生连接起来。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极橙齿科当然是一个O2O的项目,通过网络促成交易确保医疗质量。塔尔盖特意强调,会非常看重线下,“作为医疗,最重要价值还是由线下创造的。客户服务、体验尤其如此。”
塔尔盖本人之外,其他合伙人都有资深的医疗行业背景,有一位是原同事,还有两位本身就是牙医。长期身处其中,他们意识到医疗行业信息不对称、不透明的危害——好的医生不一定能够在市场上获得好的报酬,反过来,坏的医生也没有被淘汰。
理想状况则是,患者在一个网络平台自由选择想看病的医生,方便的时间地点,看完病以后支付再进行评价,进入社区讨论。中间假设有医疗纠纷,平台充当消费者“保护伞”直接搞定,不让用户重复吃亏。
“某种意义上,我们是想成为牙科行业的‘第三者’,介于公立医院、私立诊所之间。”塔尔盖表示,公立、私立两者各有弊端,前者患者多就医难,体验不好;后者参差不齐。“极橙齿科目标是面向都市白领中产阶级,便宜、可信,不让病人担心。”
极橙首个线下诊所已经落户天津,计划半年内在当地网罗几十名优秀医生,远期目标是在一线城市开到10-20家分店,并逐渐覆盖到二三线。“行业内的人都知道,牙科圈子其实非常密集,背景调查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我们有信心把最优秀的牙医选拔出来。”
微纳芯 3滴血验出30个指标
创始人:王战会、张凯宁
融资情况:2010年获联想之星1500万投资,即将完成A轮风投。
当大部分人对于医院体检的印象还停留在排队、抽血、等结果的一长串流程时,微纳芯已经将其简化到:3滴血、10分钟。他们的产品是小型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配套一次性使用的冻干试剂盘片,利用指尖血就可以拿到肝功、肾功、血糖、血脂等30多项指标。
一般而言,生化传统检测设备能卖到50万至100万元,大到会议办公桌那么大,小的要有洗衣机的体积;微纳芯的设备则十分“迷你”,只有半个电脑主机大小。售价几万块钱,是上述大型设备的零头。
“我们的产品适合于基层,切入的是细分市场,像社区、诊所等,在乡镇村一级。”微纳芯CTO王战会告诉新京报记者。目前,微纳芯产品已进入全国700多家机构,其中90%是基层用户,约10%供给三甲医院使用。他同时表示,没有想过替代掉大医院里面的大型设备。第一,大医院推广是有难度的,有使用惯性在,第二,白天处理量非常大,流水作业,尽管造成周期较长,但大型设备还是相对适合。
王战会有次拜访保定一家儿科诊所,对方认真地反馈称,产品真正价值在于“规避风险”:及时判断轻重,提醒病患转院,以免耽误病情造成医疗事故。
截至现在,微纳芯做的仍旧是“打印机墨盒的生意”,靠卖一次性试剂盘获得营收,在不久后将与线上连接,未来想象空间随之放大。“第二代产品月底就上市,还要更小,类似家庭单反相机,不到两公斤重。”王战会表示,新一代产品还加入了网络支持,会尝试走移动医疗的概念。
发烧总监 儿子当作“小白鼠”
创始人:郑世斌、董昕宇等
融资情况:A轮。
前一阵子,睿仁医疗的发烧总监(iThermonitor)上了美国CBS电视新闻报道,曾被认为是外国的创新产品。其实它完全由中国团队研发生产。
2011年,CTO老吴只有一岁的儿子第一次发烧,大半夜全家带着孩子去挂号急诊。打过退烧针回家,一路上还是十分担心,不断摸孩子额头、测体温、降温。回头跟小伙伴一交流,大家一拍即合:做一款智能硬件,把家长精力从繁琐的看护拉出来,真正投入到陪伴小孩本身!接下来,老吴的儿子顺理成章变成创业团队的御用“小白鼠”——戴着5代发烧总监慢慢长大,到今年已经5岁。
发烧总监是一款智能儿童体温计,两枚硬币大小,可以固定在宝宝腋下24小时监测体温。发现偏高时报警给大人。“现代都市里家长都很忙,有一个智能的体温检测,加上高温触发、吃药提醒等辅助功能,能把大人精力从繁琐的看护中拉出来。”睿仁医疗合伙人董昕宇表示。
目前,发烧总监用户数在6万以上,其中,1.5万海外用户大部分集中在美国。实际上,它也是率先在美国、欧洲取得相关许可进行试水,此后才绕道回国内放量推广。董昕宇解释,由外而内的选择是由于海外市场数据通路更清晰,可以更快进行创新和实践。
发烧总监未来会增加体温以外的其他体征监测,且将野心聚焦在搜集到的各项数据上。现在体温数据输入后已经可以和美国的波士顿儿童医院数据库进行连接,后者进行一些病症分析。还和春雨医生展开合作,由真实医生进行回复解答。
掌上心电 看懂自己的心电图
创始人:王长津、宋银峰
融资情况:A轮。
“健康管理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伪需求,催生出许许多多打着健康旗号的产品。”掌上心电创始人之一宋银峰抛出的观点颇为犀利。他表示,人只有在患病后才会真正关注自身健康问题,这便是掌上心电诞生的原因。
掌上心电是一款专为心脏病患者及高危人群的自我监测可穿戴产品,连接上智能手机,将掌上心电硬件用电极片贴在身上,配套APP就能在相应的时间测试出心电图、给出结论或健康建议。
听起来这就是一款智能硬件?不过掌上心电不直接卖硬件,走的是“硬件+服务”的模式。“患者要的不只是一个硬件产品,患者需要的是后面的医护专业人士的服务”,宋银峰说。
举个例子,掌上心电已经与杏树林开展合作,杏树林是一家为医务工作者提供移动医疗信息服务的公司,杏树林的医生用“掌上心电与病例夹”开展房颤患者出院后的随访服务。掌上心电也与各健康俱乐部达成合作,开展“心脏病患者的移动健康服务”,费用从每天一块钱到年费几千元不等。
掌上心电团队做出这款产品的目标是把复杂难懂的心电图翻译成人人能懂的健康报告,让普通人也能轻松解读。“考虑到心脏病人集中在50岁以及更大年龄人群,在操作智能手机上尽量简化‘系统设置’的操作,UI也更加便捷,几乎是傻瓜式的,只要点、点、点就可以了。”“老年人如果了解了掌上心电对他的健康、生命保障有帮助,还是很愿意去学习智能手机的使用的。”他说。
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