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投资金额巨大、回收流程长和谈判过程艰难,大规模的单体医院投资正在逐步放缓。整个资本市场的热点现在开始日益关注基础医疗领域。基础医疗如果无法发展,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始终无法解决,这也是政府从今年开始为什么要力推分级诊疗。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无论是鼓励社会资本办医还是在药品目录和第三方检验等措施的推动上,基础医疗将获得政策的进一步支撑。
在政策的推动和资本的涌入下,基础医疗正成为下一个可能的快速增长点。但是,基础医疗尤其是诊所,长期面临着一个核心的困境。如果这个困境无法找到合适的路径解决,基础医疗的发展仍将非常困难。目前来说,公立的诊所都是走医保的,这就意味着如果仅依靠诊费是无法获得增长,必须依靠从各类产品中获取收益,还是回到了以药养医的老路子。虽然现在政府正在切断这一链条,但如果完全切断就意味着政府必须进行高额的补贴并大幅度提高诊费,这对医保的压力其实是很大的。而且,即使按照北京的医改试点,诊所的诊费与三甲调整后齐平到42元/次,也无法有效去覆盖诊所的整体运营成本。
但是,如果采用民营、外资或者特需门诊的思路,采用高额的诊费来覆盖医疗成本并获得一定的收益,用户数会大大减小,只能是一个小众的高端市场。高端市场是无法获得真正发展的,只能长期局限在一定的规模和体量,整个市场也无法容纳很多参与者,毕竟需求量太小。
因此,当基础医疗未来的发展面临这一内在的悖论,到底该如何发展还找不到清晰的答案。不过已经有公司开始在积极的探索,但路在何方还需拭目以待。
对于巨头来说,模仿美国闭环模式来发展是目前较优的选择。所谓闭环模式是既拥有保险公司这一支付方,也拥有线下的医疗机构。这一模式的好处是可以有效控费医疗费用的支出,支撑整个内部的体系主要依靠提供优质的服务来发展。由于用户支付的保费能够覆盖其整体的医疗机构运营支出,这一模式的发展是能够支持良性医患关系的,特别是能够解决目前医生主要依靠产品来获利的问题。但这一模式非常重,需要长期稳定的投入才能见效,不是一般的主体可以参与的,目前在中国也只有平安和复星这样量级的公司在做。
但是,闭环模式过于局部,这限制了其在中国市场的扩张。因此,在中国市场更适合的是有限闭环模式,保险公司在全国可以选择优质的基础医疗进行合作。所以,对于那些立志要依靠服务而非产品来盈利的诊所运营者来说,要想持续稳定的发展就必须与商保公司合作。但在大医院虹吸病人的前提下,基础医疗要想吸引病人回流,唯一的优势就是服务和效果,而这也是价值医疗的核心理念。
要想真正体现疗效,就必须打造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提供协同服务,让诊所和医生真正承担起病人健康管理的责任,尤其是针对那些慢病和康复人群。慢病人群是占用医疗资源最多的,但现阶段的三甲和基层医疗机构并没有很好的为其提供有效的服务,随访和健康追踪更多的是流于形式,并没有落到实处。而真正的健康管理是需要由医护组成团队对病人进行全方位的服务,这不仅仅是只有问诊,还包括随访、用药指导和及时干预等等。但如果要提供这一系列的服务,诊所每天所能承载的病人相当有限,势必要依靠合理的服务费用来覆盖成本。这绝非当前的以医生为中心的治疗模式所能接受的。
但是,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需要用户的支出有所增加,这又需要商保来覆盖。但在商保短期内还很难大规模发展的现状下,如果现阶段切入诊所的难度还是相当大,只能去寻找一些刚需要求非常高,部分病人愿意自费的市场需求,而这又收窄了市场。
因此,未来更有希望的是中端市场,中端市场的代表是企业员工,尤其是跨国企业、大型和中型本土企业的员工。这批用户教育程度偏高,年龄分布在25到45岁,相对来说健康风险适中,就医习惯相对良好。这些人对服务要求很高,传统就医模式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中有很多人已经建立起愿意为额外的保障和服务买单的理念。
与高端相比,中端诊所的切入更多的是通过以量换价来进行扩张,通过优质的服务来将用户紧紧粘住,从而拥有一大批真正能被长期管理的病人。而要获取体量,基础医疗就必须与企业进行合作,通过与企业和保险公司共同开发相关的产品来进行扩张。但要在这一市场形成突破仍需时日,因为在高额医保缴纳比例的压力下,企业为员工购买额外医疗服务的能力和动力都不足,政策指引仍然非常重要。
如果不想重回依靠产品盈利的老路,单纯依靠服务来盈利的基础医疗的发展其实是相当艰难的。但这绝不代表这个市场没有机会,只是如何找寻到下一个市场的切入点,做好盈亏平衡的规划和决策。不过,正如其他任何市场一样,基础医疗领域的竞争者最终成功的仍只是极少数。
来源:村夫日记
为你推荐

带状疱疹疫苗“遇冷”,百克生物2024年净利润腰斩
近日,国内疫苗龙头企业百克生物发布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其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2 29亿元,同比下降32 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 32亿元,同比下降53 67%。对于营收...
2025-04-23 12:59

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结果
近日,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情况公布,该联盟由重庆牵头,联合湖北、广西、海南、贵州、云南、青海、宁夏、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十省(区、市)开展的药品集中带量采...
2025-04-21 18:48

全周期智控慢病,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开启战略合作
2025年4月21日,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在北京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糖尿病和体重管理领域的合作进入新阶段。依托诺和诺德百年深耕慢病领域的专...
2025-04-21 15:57

康方生物1类新药依若奇单抗上市申请获批,用于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成人患者
该药是我国第一个且唯一获批上市的IL-12 IL-23“双靶向”单克隆抗体新药,是康方生物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首个获批上市的一类新药。
2025-04-21 13:39

阿斯利康乳腺癌1类创新药卡匹色替片中国获批
该药适用于联合氟维司群用于转移性阶段至少接受过一种内分泌治疗后疾病进展,或在辅助治疗期间或完成辅助治疗后12个月内复发的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
2025-04-21 11:02

辉瑞宣布终止一款口服GLP-1减肥药的临床开发
近日,辉瑞在其官网宣布,决定终止开发口服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激动剂Danuglipron(PF-06882961),原因系在一项有关用药剂量的临床试验中,一名患者出现了可能由该...
2025-04-21 10:29

福建省医保局印发单列门诊统筹支付医保药品目录(2024年版)
根据2024年6月发布的《福建省医保药品单列门诊统筹支付管理办法(试行)》,为了让参保患者无需住院、在门诊就医也能用上国家谈判药品、享受医保待遇,将适用于门诊治疗、使用周...
2025-04-20 13:34

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医药健康企业有哪些?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分为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和中国消费名品成长企业名单。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共包括93个企业品牌和43个区域品牌。中国消费名...
2025-04-20 11:17

携手共绘“个性化近视手术”新蓝图:爱尔眼科与爱尔康启动100家医院全光塑技术战略合作
双方将以技术共享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支撑,以科研协作为纽带,全力推进屈光手术标准化诊疗体系建设,加速前沿技术在临床领域的普及应用
文/ 屈慧莹 2025-04-19 23:35

CDE:简化港澳已上市传统口服中成药内地上市注册审批申报资料及技术要求
允许香港、澳门特区本地登记的生产企业持有,并经香港、澳门特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上市且在香港、澳门特区使用15年以上,生产过程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要求的传统...
2025-04-18 18:54

君德医药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加速推进创新药械组合平台建设与产品上市
本轮融资主要用于首个减重口服器械的注册及生产销售,以及加速多个核心创新药械组合技术平台的产品管线研发进程。
2025-04-18 14:34

礼来首个小分子口服GLP-1RA药物orforglipron 3期临床研究成功
Orforglipron是首个成功完成3期临床研究的小分子GLP-1类药物,各剂量组平均A1C降幅为1 3%至1 6%
2025-04-18 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