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谷编者按:5月15日,《爱康国宾旗下的爱康君安与广州三位著名医疗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大外科主任兼肠胃外科主任林锋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子谦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谢汝石副教授共同成立了"私人医生工作室”,定位高端医疗》,此前医谷曾发布了《谢汝石与网友互动“私人医生工作室”》的文章,今天,我们来看看林锋如何说。
走出医院的医生
选择多点执业后,医生林锋在工作室为自己挂出了诊金2000元的价格,他本期望高价换来接诊高难度病,但一位患者还是弄得他哭笑不得。那位患者预约后,见到林锋,告诉他,自己肚子疼,好像是吃坏了东西,该怎么办?
林锋无奈,还是认认真真地为患者看了病。他向记者强调:“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个误解,我的工作室不是普通诊所,它是个治疗高难度疾病的医生团队。”
林锋是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的大外科主任兼胃肠外科主任,是我国著名的胃肠道肿瘤专家,他希望这类只患一般疾病的病人不要再来找他了,既浪费他的时间,又浪费患者的钱,资源都没有充分利用。
今年5月15日,他联合同事谢汝石副教授,以及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子谦教授,创办了广州第一家“私人医生工作室”,即公立医院医生多点执业制度在广州的第一次尝试。
至今一月有余,多点执业效果如何,医生多点执业是否适应,令人好奇。
林锋的主任办公室在楼层的最里头,坐在“积健为雄”的书法作品下,他不断吸着烟。
1982年从中山大学医学院毕业后,林锋一直从事胃肠外科临床工作,做到了今天这个样子——国内权威专家,医院顶梁柱,自称已是“既得利益者”。
在医院的系统里,他本可以舒舒服服地工作、轻轻松松地挣钱。在广东今年出台医生多点执业制度之前,他事实上已经在做多点执业的事,专家会诊之类,在外科领域还有一个专有暗语,叫“飞刀”,指的是休息时间在其他医院做主刀大夫。
事实上,这都是医疗圈里公开的秘密,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巡视员廖新波曾透露,医生们早就在通过个人关系、工作关系,以“走穴”的形式行走江湖,大多数有能力的医生,其价值也不是通过在单位“薄利多销”来实现,而是通过他的“走穴”来实现,有的医生通过“走穴”所获得的报酬,至少是医院给他的报酬的一倍。
今年3月,广东正式允许了医生多点执业,“走穴”将被合法化,林锋成为了第一批尝试者,他与同事谢汝石副教授,以及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子谦教授,创办了广州第一家“私人医生工作室”。他们希望,工作室能为追求高品质医疗的人士提供专业、尊享、私密、定制化的一站式医疗管家服务。
按照国外私人医生的经验,工作室的运营采用预约制度,预留了充足的咨询时间,并有工作人员协助检查,在各个诊疗节点上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这些挤占了林锋的休息时间,晚上、周末,都有可能有病人预约,但他不是为了钱。
林锋算了一笔账,在外面做一天“飞刀”,就能挣几万元;讲一节20分钟的课,能挣3000元;开工作室,每个患者接诊不低于30分钟,收费2000元,还得和团队成员分。
“我们是既得利益者,假如不是我们来走这条路,其他人来走,就更没力量。假如连这样著名有品牌的医生都走不动的话,老百姓都信任不过,都认为他是歪门邪道的话,那医改就没办法了。”林锋主动迈出了这一步,“纵观全世界,私立医院要成功,一定是医生先走出来。”
政策上的巨大差距,导致私立医院吸引人才困难,没有好医生,好的口碑便很难树立
社会对私人医生是存在偏见的,林锋亲历了这种偏见。一位来到医院的患者告诉他,自己为挂到他的专家号,花3000元买了黄牛号。林锋问,为什么不去我那个工作室?患者答,在大医院,可信。林锋问,你是来找我看病的,我还是我,怎么你的态度能变化这么大?
但林锋明白,这种偏见源于私立医院在社会上的名声。由于公立医院与私立医院在政策上的巨大差距,导致私立医院吸引人才困难,没有好医生,好的口碑便很难树立。
不过另一方面,私立医院的低口碑,又仅限国内。那些出国治疗的患者,在国外都是选择私立医院,这代表着高水平医疗、优质服务与优雅环境。林锋早就发现,两相对比,国内医疗行业明显有问题。
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医疗资源一元化,“住宿还分招待所和五星级酒店”,但国内让老百姓信赖的医院,除了公立医院,几乎没有了,根本没有满足社会的多层次需求。
按照林锋的设想,医疗资源应该分配清晰,公立医院的责任,在于为社会保障最基本的医疗服务,它是非盈利的,但现在可不是这样,“一家医院自负盈亏还叫公立医院,这说得通吗?”
而私立医院、私人医生工作室等,则满足更高一层次需求,具体的价格,则由市场调控,根据医生水平高低不同,收费自有分层。比如现在自己的工作室收费,若选择普通医生500元,按水平一直往上,若选他则是2000元。这些费用全部由病人自付,且不包含检查、治疗等其他费用。
“患者是找医生看病,不是找医院看病。”林锋的工作室里,汇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医生,按照他的设想,未来希望能将工作室变为多点医生团队,与不同地区医院签约,能让患者就近手术,最后让“林锋工作室”成为品牌,“哪怕是我死了,‘林锋’这个牌子还在,就像‘梅奥诊所’一样。”
梅奥诊所(Mayo Clinic)是美国的医院,最早就是由医生梅奥在十九世纪创办,发展至今,它已经成为了代表世界最高医疗水平的医疗机构之一。
在私人医院出现医疗事故怎么办? 其实相关问题法律早就有所规范
医生多点执业,是把医生从单位人里解放,变为社会人。在单位人里,医生是医院的一部分,他属于这个体制,有自己的编制,升迁要看领导眼色。但在社会人里,医院是为医生服务的,医生把自己的门诊放在外面,医院只是他的执业平台,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医生能选择相匹配的各种医院。
医学界内对于医生身份问题讨论已久。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科主任温建民曾说:“我们是自由职业,我们是靠技术吃饭的,一定要把我们职业本职给还原过来,我们不是国家干部。那收入的问题要提高,要把医生群体从单位人变成社会人,这样我觉得人事制度很重要。”
林锋在国外所见,医生大致分为三类就业群体,一是自己开诊所,二是在公立医院做雇员,三是加入医生团队,服务私立医院。他想这些想了很多年,现在终于能做点事了。
事实上,他在医院做专家门诊,接诊的病人最后也未必是他做手术,做的手术也不是排队挂专家号的老百姓,现在工作室里,他一切都可以给出承诺,从诊断到手术,全程负责到底。
“这才是最重要的。”林锋强调。
对于公众关心的,私人医生工作室一旦出现医疗事故如何处理的问题,林锋告诉记者:“相关问题法律早就有所规范,法律界定不会因为姓公姓私而改变。”
在《广东省卫生厅关于医师多点执业的试行管理办法》中,记者看到在第十八条有明确规定:已经办理多点执业注册的医师,在执业期间发生医疗事故或民事纠纷,由执业所在的医疗机构负责。
探访 患者预约至少要提前一周时间
这家私人医生工作室所在的地方,也是某私营体检机构的会员区。
按照林锋的介绍,体检机构与工作室是合作关系,当初选择与体检机构合作,是因为国内对于这种形式还不成熟,所以需要寻求一个合作伙伴,“要找一个地方,它有时资源也闲置,但是条件又很好。”体检机构正好满足了他们的想法。并且,如果体检机构的顾客在得知身体有恙之后,想要得到专业的诊断,可以就近预约,这对三方都有好处。
7月11日上午,新快报记者来到私人医生工作室,并未见到有患者。据前台介绍,当天没有患者预约,所以工作室也看不见人,并且目前由于开业不久,不少设备还在添置中。
按照三位创始人的设想,工作室应该是服务于有支付能力的患者,提供舒适的服务。由于选在了该体检机构的会员区,所以场地与医院相比,布置得比较豪华,沙发、地毯、壁炉、实木家具给人有别于拥挤的医院的感觉,前台所使用的电脑也是清一色的苹果iMac。
该体检机构前台告诉记者,患者预约至少要提前一周时间,以便双方都能准备充足的时间。
对于医生多点执业,廖新波持支持态度。他认为,医生多点执业之后,医生的个人品牌将逐步建立,患者将改变过去“先敬罗衣后敬人”的就诊模式,转变为跟医生走或跟“中介”走,而医生的就业模式或许将转变为中介推荐或者医生建自己的“网站”,从而替代现在的人事管理。
不过,目前林锋也有一点担忧,私人医生工作室现在都是休息时间工作,以扰乱自己休息为代价,并不是长久之计。
在香港私人诊所很普遍,有从业者说
5月15日,广东首个医生工作室正好“满月”。从筹备至正式开业,作为广东“吃螃蟹第一人”公立医院的医生,林锋等人一直饱受争议,有人质疑诊金过高是为有钱人服务,缺少公益性,也有人认为这就是“另类”多点执业的尝试,为他们的勇气和决心叫好。
但事实上,在香港这个问题早已不是问题。
林子健(化名)医生正在能望到维多利亚港的办公室内,为病人看诊。诊疗时间已过大半(35分钟),剩下的寒暄时间中,他和病人聊起了内地的一单新闻,“内地医疗制度也开始改革了,花几块钱但是要等很久,和几百块钱看诊但是时间可控,你会选哪个?”
病人果断回答,“当然是后者,等候的时间也是成本啊!”在他们看来,选择私人诊所还是公立医院,只是各取所需。
私人诊所在香港遍地都是,它们或隐身于像中环、尖沙咀、铜锣湾、旺角等寸土寸金的写字楼内,或于各小区楼盘里,由于成行成市,被街坊们称为“医生楼”,聚集了各科医生,还有各种诊疗检查,两三层楼里囊括了医院全部科室,与大医院无异,虽然收费不低,却早已为普通市民所接受。
黄民说,在香港,医生不能卖广告,全凭口碑
铜锣湾Sogo百货商城正对面的一栋写字楼里,其中一层楼有三家诊所,一家护理机构。
黄民(化名)医生的诊所就是其中之一,他是内科医生,在业内他也被称为家庭医生,来这里看病的主要是一些身体检查、感冒或者是一些慢性病开药等。
这不是他唯一的诊所,黄民医生还有另外两家诊所,分别在香港仔和尖沙咀,时间从早上10时排到晚上8时,忙起来一天要看三四十个病人,并不比公立医院轻松多少。
“为什么要分三家诊所赶场?”
黄民说,“因为在香港,医生不能卖广告,全凭口碑,所以一开始要尽可能覆盖更多区域,每个区域都会有就医需要。”
他在这家诊所出诊的时间是下午1时30分至下午4时,3平方米左右的等候大厅里,一部42英寸的液晶电视正在循环播放着当晚香港黄金时段的“肥皂剧”。
连成一排的软沙发已经坐满了等候的病人,他们不少是熟识的街坊,三三两两坐着聊天。
沙发旁边摆放着一台空气净化器。一个身着便装化着淡妆的女生就是这所诊所的护士,她只负责安排病人轮候看症和取药,所有检查和注射都由医生来完成。
优质的服务也意味着更高的诊金,看个伤风咳嗽大概要350港元
这些场景合并在一起总让人产生错觉,这真的是医院吗?
事实上,这样的“医生楼”在香港比比皆是,有的私人诊所还占据了几层楼。
像尖沙咀一带的“医生楼”里,可以找到专科医生看诊,还可以做类似CT等的大型检查,同时还配有一些康复项目。诊所的面积也更大,很多医生办公室里还会特意配有冰箱、咖啡机等各种能为病人减压的小设备。
初来的病人只需要在写字楼底下看“水牌”(类似医生的简介)寻找医生即可。
但优质的服务、舒适的环境同时也意味着更高的诊金。一位从医数十年的风湿专科医生告诉记者,他们的收费确实比公立医院高出很多,普通公立医院的诊金大约60港元左右,但要一大早去医院拿号轮候,也许要一直等到下午。
而来私人诊所看诊,只要提前预约好时间前后不会超过1个小时,这其中还包括医生平均45分钟的诊疗时间、等候时间、取药以及各种检查的时间。但是看“家庭医生”类似伤风咳嗽这类大概需要的诊金为350港元,而看专科医生类似风湿、肝肠、心肺等,光诊金就需要1500港元左右,加上拿药一般要在2000港元以上。
“香港一开始出现私人诊所时,医生也是同时兼着公立医院的医生身份”
林子健曾经在一家公立医院当了10年医生,像他这样资历的公立医院医生月收入也能有十几万港元,但相对私人诊所还是算少的,且工作量也较大。所以他婉拒了医院领导们的各种挽留,自己开起了私人诊所。
“其实开私人诊所还是有风险的。”林子健坦言,在香港一个医生出来开私人诊所,至少需要“守”一到两年,因为中心区一家面积在20平方米左右的私人诊所,都需要约200万港元的成本。
“一旦你开了私人诊所,你的身份就不再仅仅是医生,而是兼具了医生、生意人和管理者的三重身份。”
林子健每天从10:00上班,18:00下班,但8个小时的时间里,他一般只会看10个病人,当然如果生意比较好的时候也会看20个,每个病人看诊的时间约45分钟。
“上世纪80年代初的时候,私人医生一天也看30多个医生,但是病人体验差,医生看诊的效果也不好。”林子健笑着说,当经过市场洗礼后,私人医生会越来越注意这些细节,“很多像我们这样的医生每天都穿西装打领带。为什么啊?很简单,病人交几千块诊金来看病,你穿着短裤拖鞋合适吗?”
当然除了为病人看诊,他还需要考虑诊所如何盈利,同时还要考虑诊所的管理问题,请多少个护士,租金水电等等。
“这些我们都已经一步步经历过了,香港一开始出现私人诊所时,医生也是同时兼着公立医院的医生身份,慢慢才开始脱离,这样更有安全感些,所以我相信广东渐渐会有更多医生迈出这一步的。”林子健说。
医谷链
《宋冬雷白春学范建高董宇等知名专家加盟 瑞慈开启“私人医生工作室”》
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