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医学研究从业人员,关注移动医疗已经很长时间了,也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推进,从微博上了解到这次大赛以后我很高兴,恐怕这是第一次以医生为主体的大赛,主办者的“痛点”抓得非常准,很感谢梅斯医学。
“移动医疗”的创新主体--医生。了解到很多相关移动医疗的创新设想,充其量只能叫“移动健康”,原因就是这些想法往往来自于技术人员或者大学生,团队中没有医学工作者,想法虽有一定意义,但在实践中显得不够成熟,有点类似“小发明”。我的理解,创新的主体不同于创业的主体,应该指的是科学问题来自于医学实践第一线,这种级别的问题恐怕只有医生能提出来,而问题应该更侧重于承接应用,基础研究则留给国家级的科研项目去探索,我估计在医学研究领域有一定积累的研究者都能接触到不少这类问题。可以说国家下一轮的创新动力就是来自于把我们这样的人(有长期积累、有较强的能力、有一定资源)的创新热情解放出来,通过合适的平台,与创业团队对接。在这方面,梅斯医学带了一个好头。
在2010年就接触到了能称作产品的与脑有关的智能硬件,这是一家叫Neurosky的美国企业,背后有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神经科专家作支撑,企业本身生产芯片,把常规脑电信号采集和放大模块做到一个芯片上,而它最有特色的把脑电各种指标嵌入到芯片中,输出的不但是原始数据,还有直接可用的指标,这一点极大地降低了推广应用的门槛,近年来直接使用它们芯片开发智能可穿戴产品的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可是,这个我认为比较完美的技术方案在国内,包括在世界各地成长的经历并不顺利,时至今日仍然是叫好不叫座。这其中与公众对脑和精神健康的理解的不够有关,与企业不恰当的过度宣传有关(以至于人们联想到各种不靠谱的治疗仪),但是最核心的问题还是在于目前的产品无一例外都没有讲清楚究竟这些智能硬件能解决什么问题,能给用户带来什么好处,哪怕像计步器那样点虽然小但目标明确。这样问题就来了,国外开发者估计心里清楚这一点,但跨国公司的市场战略(包括宣传)未必适用于中国国情。持续关注到2013年,我忍不住联系了他们中国区总裁(实在是看他们战略太窝囊了,明明有科学依据,最先进的技术,就是没打到痛点上),坦诚地谈了我对问题的看法,并提出可以以我个人的身份义务帮助他们联系一下,纯粹是帮忙。这时他们已经有了一款面向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康复训练软件(Focus Pocus),包括了认知训练和神经反馈训练,使用的就是智能脑电采集硬件,其开发者就是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同行,产品功能比较完善,英国顶尖团队设计的动画和场景。这款产品虽然一定程度上纠正了以往的缺点,但在市场上仍然不被认可。同期一个国内创业团队也开发出了名为Brainlink的产品,主打“意念瑜伽”,我认为用户仍然不知道买过来能做什么,而在心理和精神健康领域,各种评价体系是完善的,门槛虽然高,但并不是和移动医疗产品格格不入,用户要的并不是随机对照双盲试验的结果,而是一个科学的说法。
上面大段谈的就是目前脑健康器械领域存在的问题,国外产品如此,国内产品也是这样,国内的产品大概就是自己搞了一套神神秘秘的东西,可能是一套直流电刺激系统,也可能是脑电生物反馈,回避医疗器械认证,只给出一些数值结果,故意不说清楚怎么来的,大量打广告,打擦边球,这套舆论宣传策略各种药物广告都用滥了,用户免疫力很强,所以即便技术真的先进,用户也难免有被骗的感觉。事实证明,这一领域绕不开医生,关键是如何把医生的经验和医疗测查服务与移动医疗产品有机结合,而不是试图抛开医生单玩。
精神疾病与移动医疗的关系---精神健康移动助理系统
精神疾病的研究相对其他躯体疾病,甚至和神经疾病相比,都是落后的,差距非常大,基础比较薄弱,疾病诊断缺少生物学标记,而致病机理十分复杂,学术界尚无定论。面对这个现实,该怎么来做?我认为精神疾病可能比其他疾病更需要与移动技术结合,移动技术能够更好地协助医生了解患者或者高危人群早期的功能改变,这本身也是研究的重要内容,还有在线反馈干预等天然地含有移动的要素,可以说融合得非常自然。在精神疾病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是科学的设计,通盘考虑疾病现状,抓住用户需要的痛点,解决好哪些是医院该做的事,哪些是app该做的事,哪些需要医生参与,哪些是为医生辅助,如何引导医生接受;这些都是医学问题,不是技术问题,至少在精神疾病领域短时间内技术的进步替代不了医生,否则就是为了移动而移动,只能打“移动健康”的擦边球。从这个角度看,亟需的可能不是一两个小的创业产品,而是科学的布局。
以我提出的“精神健康移动助理系统”为例,它包含有精神疾病高危人群长期监测的内容,同时也纳入了借助智能硬件在线干预的成分,试图解决的问题不是帮助患者在线挂号,不是一个电子病历,也不是上传图片做疾病诊断(精神疾病做不到这一点),更多地是把与广义上的精神疾病有关的适合线上进行的测查和干预部分自然地迁移到移动客户端来,协助广大用户用简单易用的任务测查功能异常,而不是单纯为确诊的某种疾病患者做管理。这是一个经过长期策划的方案,我认为想法比较成熟,具有一定可行性(做成几个app是以后的事),参赛以后专家反馈的意见也证实了这一点。
项目从立项到形成成熟思路的过程非常曲折,我们这个项目事实上也是医院在承担的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重点项目的自然延伸的部分。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团队内部成员认为“所有东西都线上了,还要医院做什么?”经过统一思想以后,逐步提炼出方案。随后在重点项目评审的时候,有几位院士提出了看法,意见主要是建议我们想清楚精神健康为什么要移动?老专家的意见非常到位,经过不断的思考和提炼,逐步形成了比较一致的看法,就是在大赛中我首先汇报的那一页,答辩的时候张总特别表示对这一点比较认同,实际上这个“痛点”是千锤百炼了,特别是经过几位院士的提炼。
接下来的问题是团队的问题,让医生去组建一个团队难度确实非常大。我的情况比较特殊,前期积累比较丰富,可以说是逐渐追随发展趋势走向医学研究的,加上我是电子工程学士学位,对技术比较熟悉,加上周围各种创业的朋友很多,耳濡目染,积累了一个比较清晰组建团队的思路,很巧合地遇到了一个创业中遇到困难的团队,我果断出手,像带研究生一样指导他们从事研究和开发。回过头来想想,当初如果没有这种意识,或者本科阶段教育,遇到这种机会也不会把握住。这种瓶颈相信每个创业团队都能经历到,我觉得解决问题的核心在于团队内部应该有一个经验比较丰富的,体制内具有一定资源的核心人物,把握团队的方向,医生恰好可以扮演这一角色,这样能极大提高团队的成活率。
来源:MedSci 作者: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所王长明 2015梅斯医学移动医疗创新大赛参赛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