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集团所引爆的热情是超乎想象的。不仅医生集团诞生的速度越来越快,而且几乎每个医生集团的诞生都会惹来大片的欢呼以及美好的憧憬。然而越是如此,越需要冷静的判断。虽然比拟股市行情并不恰当,但冷静判断的目的是希望医生集团能够在欢呼声中持续成长,而不是一刹那烟消云散。
医生集团为什么火?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是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的。
首先从医生的角度。公立医院现行体制所存在的弊端,让体制内的医生处于扭曲和艰难的处境。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干得多挣得少,想挣得多,就得走灰色地带,比如回扣、走穴等。所以,体现医生的劳动价值,成为了这么多年来新医改的响亮口号。
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理解大多数医生集团的原初动力,是医生群体自身的向往。无论是体制外还是体制内,这些医生集团所描绘的愿景都是实现医生的价值。在经历了多年医疗服务市场化的启蒙之后,在先行者多年艰难探索终于隐约看到一条可行道路之后,更多胸怀理想和激情的医生终于迈出了脚步。
当然,虽然所有人几乎一致认为,医生资源是医疗服务行业最可宝贵的核心资源,但是医生集团的路未必就真的会在众星捧月中一帆风顺。作为医生集团这个领域探索最早的万峰心血管专家联盟,从最初创建至今已经历了16年的时间。这至少说明,医生集团的实践很难。
第二,医生集团火为什么会在这个时期火?为什么之前只有零星的个人敢于跳出体制,为什么现在可以大规模出现,而且还公开以“体制内”的形式存在?这肯定是与医改的深化以及医生多点执业政策的推进有着密切关系的,还有不能忽略的是,在国家推进健康服务业的背景下,医疗产业快速崛起。
医疗产业的崛起,首先表现在有规模、有实力、有品牌的民营医疗机构越来越多,这位医生走出公立医院的多点执业提供了平台;第二是资本大规模支持医疗领域的探索创新。包括张强医生集团、大家医联等,都获得来千万级融资。这就为很多愿意尝试医生集团这种形式的医生和组织,提供了良好的资金条件。
有了意愿、有了路径、有了政策,又有了钱,医生集团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几乎已是大势所趋。坚冰的打破自然是令人兴奋的,但现在的问题是,以后的事情该怎么办。这些如星星之火的医生集团能否形成燎原之势?又怎样才能燎原?
从大多数医生集团的设想中都可以看到,对技术力量薄弱的医疗机构进行帮扶。帮扶其实是不准确的,因为这本身已经是商业关系了。这一条很好理解。大多数医生集团都是由来自北上广等医疗资源丰富地区的名医所组成,他们是很多医疗薄弱地区的医院和患者所渴求的对象。
问题是,这种形式究竟与原来的“走穴”有多大区别是值得考虑的。当然,走穴的阳光化是值得肯定的,它会带来医生收入的阳光化。但本质上,二者仍然是一样的。大医生仅仅是为小医院贡献了一台手术,大医生在这个过程中的价值没有更多的成长空间,而小医院则依旧在技术能力上没有任何提高。
我们不能否认这种形式医生集团具有生存空间,但必须要看到,其生命力和成长价值是非常有限的。而一旦社会力量举办的医疗机构成长起来并形成规模,这种以走穴为本质的医生集团将难以为继,因为它们无法提供超越医生个人自由执业所带来的更大价值。
鉴于此,医生集团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是,找到一条超越“走穴”的实践路径。换言之,这些已经成立的尚且“飘在空中”的医生集团该如何落地?
关于这一点,可以先从成立最久的万峰心血管专家联盟的实践来看。万峰实践的转折点在2008年。他离开凤凰医疗,注册成立神州海德公司,用于投资建设自己的医院。经过多年的实践,万峰看到,专家联盟只靠专家劳务费、卖医疗用品、挂靠医院的商业模式没法长久,因为没有稳定的根基。目前,神州海德集团已经拥有三个独立的医院,包括青岛思达国际心脏(中心)医院、德州市心血管病医院、长沙泰和医院心胸中心。
不过,医生集团通过自建医院的模式来实现落地,确实有些太过沉重,周期、成本和风险是一般医生集团所难以承受的。但万峰实践的一个有益启示是,医生集团需要找到一条与医疗机构之间的可持续联系。
不久前,常春藤医学高端人才联盟与新里程医院集团达成了合作。按照双方阐释的合作路径,一个是新里程集团已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即将完成并购的综合医院,与常春藤联盟开展合作,以公司化运作思路探索科室和医生的具体贡献;另一个路径则是自建营利性专科医学中心,让医生深度参与,体现医生的实际价值贡献,甚至投资以专家名字命名的专科医学中心。
相比自建,常春藤与新里程的合作则要轻得多。资本负责资金和机构,医生负责技术和服务,发挥各自的优势。而且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方式对医生个人的价值和医疗机构的价值,都要远远超过走穴的方式。不过,新里程的设想还需要实践的检验。
总而言之,医生集团未来生命力的长短,主要取决于能否找到一条合适的落地途径。“阳光走穴”虽然短期可行,但很难长久。而究竟是自建医疗机构,还是与资本合作,抑或其他方式,恐怕还很难有定论。
来源:智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