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7点,上海金虹桥国际中心北座3层灯火通明,工位上几乎座无虚席,敲击键盘的声音此起彼伏。这是“平安好医生”一天中的高峰时段。
这里有将近200名全职医生。在合肥和广州,还有两个差不多同样大小规模的团队。然而,这么庞大的团队也并不够用,平安健康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健康”)医学总监谢红每天都在面试前来应聘的医生。下一步,平安健康还计划在北京也建立医生团队,目前正在选办公地点。如果全职医生不够用,平安健康还考虑聘用兼职医生,请医生下班之后到平安健康办公、回答APP上用户的提问。
从2014年6月筹备开始,中国平安干了一件最跨界的事——自建医生团队,打造移动医疗APP“平安好医生”。
将近一年之后,这款APP的用户覆盖率已颇为可观:平安健康官方披露的数字是,“平安好医生”上的注册用户已经达到600多万,每天日均问诊量有5万。
这并不是故事的全部。平安健康计划第三季度在上海开第一家诊所,并且要投入500亿用10年时间在全国开设万家诊所,这被称为“万家诊所计划”。
作为一个有着27年历史的以保险为核心的综合性金融集团,平安要做什么?类似中国平安的保险企业未来会不会成为举足轻重的“医生集团”?
瞄准HMO
将保险和医疗融为一体,平安健康并不是第一家。这种做法的典型例子是美国凯撒医疗集团,其管理运营方式为HMO(health maintenance organization),是国外管理式医疗(Managed care)的一种形式。
大健康产业的长期关注者赵衡曾撰文介绍这种形式。赵衡解释,通俗地说,这是一种“闭环”。在HMO网络里,支付方和服务方有一定的约定折扣,为会员打包提供较为实惠又质量可控的医疗服务。会员通常被要求选择一名首诊医生(primary care physician)作为守门人,如果需要由守门人转诊至HMO网络内的专科医生。在HMO网络内就医的价格比较低,用户自费部分也很低,如果出了这个网络,会员可能需要自掏腰包很大一部分花费。
HMO优势非常明显,比如,它和用户的关系比较近,因为用户常年稳定看同一个首诊医生或几个专科医生,可以形成较为完整且持续的健康档案,不仅有利于治疗,而且可以进行慢性病管理、术后管理等。同时,这种闭环模式更容易获得有效数据。目前互联网医疗的大部分数据是噪音,或者说是无效数据,对临床诊断没有意义。但如果是闭环,用户同时可以获得线上和线下服务,这样线上的数据才可能有意义。
国外的HMO如凯撒医疗的核心是:医生控制在自己手里。对医院的所有权有利于管理医生的行为,对医生的考核是医疗服务的质量和价值,医院的运营根本是通过费用控制来降低成本,推高盈利。因此医生的核心考虑是让病人少生病。HMO管理者可以通过医生培训、绩效设置来给医生进行健康服务的动力,这样所谓慢病管理、术后管理、随访等手段才有可能进行。
融合保险和医院于一体的凯撒医疗(Kaiser Permanente)凯撒医疗有950万会员,旗下拥有38家医院,主要集中在加州。2013年的年收入是531亿美元。凯撒的模式是整合医疗服务和产品,形成闭环。既提供医疗保险产品,也拥有供会员看病的医院,以便于集中化控制成本和医疗风险。
HMO以控制成本为出发点。赵衡认为,中国的互联网医疗要想转身做HMO,拦路虎有两个,一个是医生,一个是控费没有成为医疗模式的根本。
赵衡分析,中国的互联网医疗自身没有医生资源,只是网罗资源,这种资源的集合是异常松散的,对医生影响力维护甚微。医生可以赚钱的项目是医病,说到底是处方和检查,他们没有动力去进行看不到利益的服务。
同时,另一个核心是中国的医疗环境不是以控费为目标的,而是以营收最大化为目标的。这有悖于互联网医疗的本质。说到底,医疗的数字化更多的好处是提高效率,拉近病人和医生的距离,帮助病人看好小病,不得大病,得病后也注意管理自身健康。这些出发点就是控制长期医疗费用,可这并不是现在中国医疗体制的考虑。
现在,平安健康正在尝试构建这个系统。
战略核心:医生团队
平安健康正在尝试将医生团队掌握在自己手中,并尝试让服务质量可控。
“平安好医生”的医生体系分为三层:第一层为500~1000名自建医生团队,完成在线门诊;第二层为5000名知名三甲医院副主任医师以上名医门诊提供线下服务支持;第三层为平安签约的50000名外部主治医师每周一次义诊。未来,平安希望与想自由执业的医生合作,投入500亿用10年时间在全国开设万家诊所。
现在完全掌握在平安健康自己手里的医生是自建医生团队。未来,“万家诊所”与医生的合作方式会比较多样,平安健康的设想是,一些年资比较高的医生可以成为诊所的合伙人,相对比较年轻的医生也可以作为签约医生。但这些诊所无疑都在平安旗下。
对自建医生团队的医生,平安有一整套考核体系,还有专门的“质量监控部”。平安健康医学总监谢红告诉网易科技,对于在“平安好医生”的问诊咨询,每个医生每周都会被抽查。
在HMO逻辑下,平安和除自建医生团队之外的医生的合作关系也有所变化。
据网易科技之前采访了解,目前市场上的其他移动医疗应用都没有自己的医生团队,其与医生的合作关系相对较为松散,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将医生吸引到平台上”。由于较为优质的医生并不缺患者,尽管有一定的经济激励,这些医生在这些平台上活跃度较低。
平安健康O2O业务负责人行凌伟的任务是和医生签约,她告诉网易科技,由于采用的是HMO的模式,她的团队考虑更多的是“和什么样的医生签约”,因为合格的医生是保险公司最重要的资源。如果一些顶级的医生确实没有时间为“平安好医生”的客户服务,那就宁愿不和这些医生签约,而把精力主要放在较为优质、又愿意和平台合作的医生身上。平安健康试图为这些医生提供更加标准化的服务,其对于医生的价值在于一个宣传平台、一个可以筛选病人的分诊平台、一个未来也许可以有助于创业的平台。
此外,平安健康自身的优势也有助于对医生形成吸引力。平安有8000万寿险客户、合作定点医院有2000多家,这占中国医院总数的大约十分之一。如果未来医生多点执业,平安手中的客户可以成为这些医生多点执业之后的第一批客户。
“医生团队是我们目前战略的核心。平安健康要打造的是一个患者就医的流量入口。打造流量入口,关键是能否提供让大家都认同的服务。”平安健康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涛这样阐述。
对此,平安健康已经做好了长期投入的准备。王涛进一步解释,现在“平安好医生”的医生团队共有400多人,每人每天可以回答几百个患者的问题。如果这个平台雇佣的医生达到1万名,每天可接待的问诊量可以达到几百万。一家大型三甲医院的日门诊量大约是一万,这个问诊量就相当于几百个三甲医院。中国三甲医院的总数也不过1000多家。“如果我们的医生真的能够达到1万名,那么这个平台会产生巨大的价值。”王涛说。
可是同样,这样做也会产生巨大的成本。“这个成本平安承担得起。”王涛说,“成本虽高,但是平台的价值更高。”
“我们现在所做的就是探明需求。”王涛向网易科技表示。
用健康管理实现“控费”
除了将医生掌握在自己手中之外,“控费”是保险公司天然的诉求,患者治疗的费用越低,保险公司赔付越少、越能盈利。这使得保险公司的利益与患者的利益有天然的一致性。
目前,中国有近100家保险公司开展商业健康保险业务,备案销售的健康保险产品达2200多件。但是,与此相对应的是,商业健康险几乎全行业亏损。
平安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专门经营商业健康险的四家保险企业之一,截止到2014年底,平安健康险保费累计近6亿,同比增长88%,市场排名第一。但其国内健康险业务仍然亏损。
商业健康险业务全行业亏损的最重要原因是保险公司由于数据的缺乏,无法对风险进行准确定价,同时缺乏对医院的有效的制约机制。中国医疗机构采取买单式的医疗付费模式,医疗服务和保险服务是两个独立的过程,保险公司仅参与保险服务、不介入医疗服务。健康保险是以不确定的偶然性事故发生为前提,费率厘定的基础是对意外事故的统计推测,由于缺乏对医疗服务本身了解,商业健康险对保险费率的厘定缺乏科学依据。同时,由于不介入医疗过程,商业健康保险对医疗费用的控制能力有限。而商业保险运营比较成功的国家,如美国、墨西哥、巴西等,都非常重视商业保险与医生、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
在原有的医疗体制下,保险公司要改变这个格局几乎不可能,除非政策发生变化。但是,互联网提供了新的可能。
王涛告诉网易科技,他现在主要精力放在考虑如何能让用户加入平安的健康管理计划,如何把医疗和保险结合起来。
“平安好医生”的打造由平安健康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具体执行。计划中,这个公司和成立于2005年的平安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业务未来可以结合。平安健康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涛也是两家公司的掌舵者。未来,平安健康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可能独立上市。
平安健康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去年8月正式开业,到目前为止运行还不到一年,“平安好医生”上积累的用户数据非常有限。平安健康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王齐告诉网易科技,目前的数据量还远远不够,无法用来为保险产品的设计提供数据支持。王齐目前的主要工作还是保证“平安好医生”APP的医生和患者交互的工作平台的开发和运行。
平安健康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来源:网易科技报道 作者: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