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民营医院,路在何方?》从国家政策层面和大家沟通了民营医院的方向问题。从一个角度分析问题,其实就是以“盲人摸象”的方法看待问题。今天,我们从另一个盲人的角度摸一下这头大象。
我比较幸运,大学毕业以后做了6年外科医生,基本完成了从医学生到成熟医生的转变过程。这个过程要感谢带教我的几位教授。在他们的鞭策与指引下我快速的成长。遗憾的是,因为腰椎间盘病变,我不得已离开手术台,转到医疗行政管理上来。但是,临床工作的历练为我透视医院管理构建了扎实的基础。
从我的两个具体病人讲起吧。
我曾经有一个病人,女性,40岁,我们暂时称她为A病人,其老公成为A老公。患了一种叫做“食管瘘”的疾病,高位。颈部反复感染、流脓。前后治疗了三年多,医院均以局部冲洗的方法进行处理,没人愿意冒险进行手术治疗。三年间,经济上苦不堪言,这样说吧,家里的电视机都卖了,你能否想象的出家徒四壁的窘境?
他们是因为颈部再次感染不得不再次就医,而我们医院在距离上比较方便,所以来到我们医院的。当时我还是一个小医生,这种病也是第一次见到,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办。问诊时病人讲述了治疗的过程,同时也讲述了生活上的困苦。我当时感到她很可怜她,得了这么个麻烦疾病;也很觉得很幸运,嫁了一个不离不弃的老公,如此窘境从不埋怨,在看不到尽头的途中,相伴前行。当时我个人心情复杂,我的上级医师要求按照保守治疗,因为医疗环境太恶劣,风险大的治疗还是能不做就不做。我私下找到我们医院胸外科的王教授,我就邀请王教授看能不能想想办法,请注意,不是寻常的会诊途径。王教授是个医疗技术十分高超、少言语的人。经过查看病人,就一句话:这个位置不好,手术风险太高。我一看这架势,我就开始聊A老公,聊他们看病过程中A老公的种种表现,生活中的包容。最后我说,这么好的男人已经不多了,要不,帮帮他。教授答应了,但是风险必须谈到位。我如实和病人初步沟通,A老公是个寡言的人,他一直没说话。A病人却是女豪杰一般,做吧。死了我也不拖累他们了。手术开始准备期间,A老公在我查房时,塞给我个红包,因为当时人多,也怕伤了人家脸面,我就没作声。下班时,我到住院处交到她的账号上。第二天,找个没人的时间,把票据给了他,并批评了他。手术前的一天,A老公又找到我,说给王教授准备了2000元,看怎么给合适。我说,王教授不差钱,王教授的人品非常端正,他给你做这个手术完全是想帮助你。你这样做反而不好。我看他犹豫,我就补充说,我有把握王教授会尽全力,但是结果我也不知道。手术很顺利,王教授说:后正中位置那一针张力有些大,已经到极限了,只要这一针能熬过去,就该问题不大,禁食时间延长两天,争取最大安全。A病人熬过去了,顺利出院。
大约半个月后的一天上午,我正在写病历。收到一个短信,一个手机缴费的短信。我大笑:哪个傻瓜缴费交到我手机上了,150块。正在大家 “羡慕嫉妒恨”的你一言、我一语的时候,来了一个电话,是A老公,他告诉我:今天来营业厅缴费了,顺便也给你交了一些。还没等我说话,他就挂了。同事们都说,算了,他是真心感谢的,A老公虽然不爱说话,他是明白人,他知道你为他们费了多少力。
之后的时间,他们夫妻到市里采购物品的时候总是要到医院来给我见个面,就是聊几句家常话。在村里承包了一个养殖场,养了多少头猪,今年就能把看病欠的账还完了,等等。他出院后的约一年时间,经由她介绍给我的病人大约有15人。请注意,没有任何经济上的交易,纯粹是源于她对我的信任。
第二个病人。我们简单说。暂时称为B病人,男性,52岁。食管癌病人,按说是个很寻常的疾病。但是也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个病人连续出现三个并发症。每次都很严重,每次都是危及生命的症状,期间三次住进重症监护室,做了两次手术,多次穿刺,多次放置引流管。由于病情不稳定,住监护室期间,我晚上睡在他旁边。住院时间约三个月,终于出院了,但是切口局部出现了真菌感染。之后间断来医院治疗,两年后,老人去世。事后,他的儿子给我打电话说。老人走了,走的很安详。这个过程中,B病人的三个子女都成了我的朋友。我自然成为了他们的 “健康顾问”。
我们的联系,直到我离开那家医院后才逐渐中断。
我工作的6年间,这类病人很多。这种事情是任何一个医生成长过程中寻常的事情,这个过程,行内叫“病人群体建设”。年长的医生也许会告诉你“要学会和病人交朋友”,这是同一个意思。一个医生行医数十年,只要你心怀诚意,无论你是有意识建设病人群体还是无意识建设病人群体,这个群体都在不断累积之中。我个人的体验,如果有意识建设的话,大约两年时间,就能初步建立起来,主要表现是隔三差五就会有老病人或老病人介绍的熟人来找你看病,这个时间是经验之谈,我熟悉的几个高年资医生说他们自己也大约是这么个时间长度。
多数优秀的公立医院是不做广告的,因为没必要做啊。病人那么多,干嘛还做广告呢。为什么他们的病人如此多呢?因为多年累积的病人群体十分庞大。民营医院为什么难以累积病人群体?因为民营医院的医生流动性很高,无法形成病人群体的沉淀。为什么优秀的公立医院医生的流动性比较低呢?他们的薪水也不是很高啊?是的,公立医院的医生其薪水比一部分民营医院的薪水差多了,但是他们不走,并且不是体制的观念,是有所求。
医生在医院的主要功能有三个:
1、具体工作: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生产活动或诊疗活动。这个活动是直接创造价值的,也是为社会提供医疗服务的;
2、技术传承:虽然目前公立医院的的三级医师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但是大体结构完整。医院的一些进修的规定还在执行,一般情况下,晋升中级和副高后都有一次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的机会。每年科室医生也都有几次参加学术交流会的机会;日常工作中上下级别的医生传、帮、带的氛围还在。这些活动在公立医院是寻常的事情。但是,在民营医院呢,有几家是能做到的?医生为什么会如此看重这个无形的东西,我想告诉你:个人技术的提升关系到个人未来的现金流。这个回答是否足够?
3、病人群体建设:医生为什么会重视病人群体的建设,还是一句话,群体的大小是未来现金流的保障。你技术水平再高,没有人相信你,没人找你看病,你就是废人一个。
这本来是一个良性的互动过程,医生的三项基本功能,尤其后两项,虽然源于自利,但是以诚信为根基,用技术和服务吸引病人。伴随岁月沉淀每个医生有一个小小的“粉丝团”,一个科室有一个较大的“粉丝团”,一个医院就有了更大的“粉丝团”。“粉丝团”的大小直接决定医院的市场大小。
但是,在目前的多数民营医院里,老板为了压缩人力成本,尽可能的减少医生的配置,有些医院人员配置已经达到了极限,科室哪怕有一个医生请假,科室里正常的运转就成了困难。
医学是一个实践性科学,医生是一个真正“活到老、学到老”的职业。一个连睡眠都无法保障的低年资医生,拿什么提升自己。没有技术进步的机会和通道,就意味着这个医生的技术走到尽头,低年资医生是不会甘心的。心不甘则心不安,焉能久留。医生队伍不稳定,病人群体又从何沉淀!
像资本积累初期的资本家压榨产业工人一样压榨医生,榨去了技术传承,榨去了病人群体建设,榨去了睡眠时间。你榨取的不仅仅是医生,还有医院的未来。
关于营销和品牌的概念,彭家云先生在他的博文里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我引述过来,大家共享:
男生对女生说:我是最棒的,我保证让你幸福,跟我好吧-----这是推销。
男生对女生说:我老爹有3处房子,跟我好,以后都是你的----这是促销。
男生根本不对女生表白,但女生被男生的气质和风度所迷倒---这是营销。
女生不认识男生,但她的所有朋友都对那个男生夸赞不已------这是品牌。
无论是营销还是品牌,最终都得建立在一个一个具体的医患互动,一个一个忠诚病人的累积。没有这个良好的过程,你的所有营销活动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可否认,目前许多营销活动确实十分精致,新意频出。但是无论多么优秀的营销活动,都不能代替医疗活动本身。营销活动如同女人化的妆,化的好确实能让你更加艳丽多姿,能短时间掩盖岁月之痕,但是那只是妆,不是肌肤。当你的营销活动不能掩盖技术的缺失的时候,你终将老朽。
目前,民营医疗市场“短平快”的经营理念依然盛行。病人虽然不懂医学知识,但是他们不是傻子,他们能明确的分辨出你是尽心尽力还是另有所图。“短平快”数钱的愉悦和臭名远扬后的举步维艰是同一个过程的不同阶段,愉悦之时不思久远,艰难之时骂政府无援。本来就是自己酿的酒,你想让谁喝?政府没给你空间吗?你有抓住机遇的举措吗,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依然直奔金钱而去,不求长远,长远岂能与你相伴。
(本文缺陷是论据缺少统计性的数据支持,小弟既无人力,亦无财力,实在是无力为之。只能清谈,不足之处,见谅。)
来源:华夏医界
为你推荐

三生有幸,医者仁心:三生制药向全体医药工作者致敬!
3月30日是国际医师节,由三生制药公益支持的以“三生有幸,医者仁心”为主题的公益活动,携手20位医生代表,以寄语海报的形式,共同向全体医护人员表达诚挚的祝福与关爱。
2025-03-30 17:38

新版药典自2025年10月1日起实施
3月25日,国家药监局官网发布《国家药监局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颁布2025年版的公告(2025年第29号)》,2025年版《中国药典》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
2025-03-30 17:07

向C端发力,华大集团首届健康同行合作伙伴大会圆满举行
3月29日,以“科技普惠,健康生活”为主题的华大集团首届健康同行合作伙伴大会在华大时空中心成功举办,通过报告演示、展台展示等方式,首次系统性地向外界展示运用生命科学前沿...
2025-03-30 10:38

广州试点创新药械“医保+商保”同步结算
本次试点依托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在22家试点医院实现医保+商保一站式同步结算,通过提供“商业保险创新药械结算清单”,商保理赔金额将一目了然,市民只需支付医保和商保报销后的...
2025-03-28 18:41

揽入首付款2亿美元,恒瑞医药就一款II期临床药物与默沙东达成新合作
近日,恒瑞医药发布公告称,公司与默沙东达成协议,将恒瑞医药的脂蛋白(a)[Lp(a)]口服小分子项目(包括名为HRS-5346的先导化合物)有偿许可给默沙东,默沙东将获得HRS-5346在大...
2025-03-28 16:24

国产首款甲状腺眼病靶向药落地湖南,爱尔眼科率先应用
3月27日,爱尔眼科长沙医学中心开出湖南省医院首张国产替妥尤单抗N01注射液处方,并成功为一位中重度甲状腺眼病(TED)患者完成首次注射治疗。
2025-03-27 18:38

复星医药的业绩与生物类似药集采
根据复星医药年报显示,复星医药旗下生物类似药包括第一个国产生物类似药汉利康 (利妥昔单抗注射液)、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曲妥珠单抗生物类似药汉曲优 、中国首个中欧双GMP认...
2025-03-27 18:21

预购协议被单方面终止,三叶草生物被要求退还2.24亿美元预付款
3月24日,三叶草生物发布公告,称其全资附属子公司三叶草生物制药(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叶草香港”)收到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lobal Alliance for Vaccines and Im...
2025-03-27 12:10

在华大动作的背后,阿斯利康如何落子“肺健康”
阿斯利康宣布了一项25亿美元的投资计划,在北京建立第六个全球战略研发中心,聚焦于肿瘤、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免疫学以及人工智能应用等前沿领域的研究和开发,并达成多...
2025-03-27 11:07

罗氏制药与默克达成战略合作,进一步拓展中国肺癌治疗版图
2025年3月26日,罗氏制药和默克共同宣布双方正式签订协议,就特泊替尼(拓得康®)在中国大陆市场的商业化达成合作。双方将充分整合各自优势资源,推动特泊替尼惠及更多METex 1...
2025-03-26 17:17

APASL重磅数据抢先看!吉利德科学公布HBV、HCV、PBC领域多项研究成果
吉利德科学将以壁报和口头报告的形式公布31项肝病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慢性乙型肝炎(CHB)领域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TAF)的3期临床研究中国队列随访8年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数...
2025-03-26 14:19

营收飙涨461%现金储备16亿,云顶新耀2024年成功转型Biopharma
3月26日,港股创新药企云顶新耀(1952 HK)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全年收入达7 0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61%,超额完成了7亿元既定目标。
2025-03-26 10:31

2025“数据要素×”•行业样板发布:华山医院•联仁健康“医院数据资产化生态平台”成功入选
近日,由中国信息协会大数据分会主办,信息化观察网承办的2025数据要素融合与应用创新峰会在北京举办,并正式对外发布了2025“数据要素×”·行业样板100例。
2025-03-25 16:06

全国肿瘤诊疗规范化提升行动启动会在京召开,夯实高质量肿瘤诊疗体系
2025年3月24日,由国家癌症中心学术支持,北京中康联公益基金会、辉瑞公司主办的全国肿瘤诊疗规范化提升行动启动会在北京召开,全国肺癌和肾癌规范化诊疗质控讲师培育计划也于...
2025-03-25 09:52

生态赋能,新加坡助力全球企业迈向国际化新高度
本文将通过三家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案例,解析新加坡如何利用其完善的产业生态体系,为全球医疗科技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助力其全球化布局。
2025-03-25 09:35